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作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人民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认识,先后经历了一系列与其发展水平想适应的模式,即神灵主义医学、机械医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等四个模式。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当代医生的职业素质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论述在当今中国医疗环境下,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如何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新的医学模式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疾病都有其原因 ,这病因有 3方面 :生物原因 ,心理原因 ,社会原因。三分之一多一点是生物学方面的 ,三分之一是心理原因 ,三分之一少一点有关社会原因。现今在综合医院中治病 ,极大多数采取生物学方面的治疗方法 ,主要是服药和手术。可是这类疾病 ,也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果只从生物医学模式来治疗 ,其疗效会受到限制。也就是说 ,凡治病 ,必须考虑到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措施。这样全方面的考虑 ,自会提高疗效。这就是二十多年前 ,提出要将旧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改为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正处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行为医学的发展与这一转变过程密不可分,行为医学是人类自觉地,能动地,有目的地认识自身,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增进病人的健康。 1 护士美好行为与病人良好心理 病人来医院门诊或住院,除了要求医生诊治疾病以外,接触机会最多,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护  相似文献   

4.
二年级与四年级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成绩及其课程设置的调查刘少文,姚树桥湖南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心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重要性[1,2]。医学心理学已成为现代医...  相似文献   

5.
张倩 《医学信息》2006,19(5):87-88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与人文、身心因素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外科学尤为如此。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思维和精湛的技术,又要具备相当的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知识,以便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沟通,面对日益增多的医患矛盾,外科医生的“语言艺术”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医学是技术也是艺术,在诊疗过程中,首要的是“语言艺术”。随着医学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医生的语言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林素清 《医学信息》2007,20(7):1276-1277
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界过去习惯于把健康问题局限于身体有无疾病,而忽略了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随着人类对疾病与健康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时的宪章中就曾明确提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功能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是对健康的比较全面的认识,是整体健康的观点,整体健康观奠定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1568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77年恩格尔(G.L.Engel)关于需要新医学模式的著名论文发表以来[1],二十年过去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有了很大进展。近十几年来,在我国的综合医院中开设心理门诊的也逐年增加,这对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有重要意义的。199...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新时期。机体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着连锁的交互作用。消化道肿瘤防治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又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实践中落实新医学模式.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口入,尽人皆知。但病由心生,则知者不多。长期以来,医学科普宣传也多偏于生理而忽视心理卫生。 我国传统医学的保健养生,都强调心身兼顾。对疾病之发生,把“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为两大类病因,对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较为由于生物医学模式的传人,心理与疾病的关渐被淡置。近年,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目的的内涵已不再局限于“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而扩展为“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1],即医务人员面对的不仅是患者的“病”,更要面对所有有病的“人”,因此除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生理功能外,还必须了解患者的社会处境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关注医学科学进步、解除患者肉体病痛的同时,还应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作用,关注医学活动中的道德、责任、诚信、仁慈等,从而解除患者伴随病痛而至的精神压力。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的核心,临床医学人才是医学人才的主体,其工作特点是直接接触患者,通过不同的医疗方法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疾病[2]。因此,进一步提高在新时期加强临床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并拓展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势在必行的紧急任务。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糖尿病成为公认的"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12.
郁广田  李英芙  王彤春 《解剖学杂志》2006,29(6):696-696,790
当今,医学模式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摸式。解剖学必须把一些时间让位给社会医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其他人文学科。再者,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等生物学前沿学科的开设,也将占去一些解剖学的课时。但  相似文献   

13.
试论现代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7年美国医学教授恩格尔提出新的医学模式(又称综合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出促进了现代医患关系的转化,其主要特征强调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确立双向作用的医患关系.扩大医学服务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时代的进步使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这正是因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健康不单是指没有疾病,  相似文献   

15.
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并体会到传统医学教育在旧模式的约束下,暴露其“封闭性”、“课程体系缺乏社会性”的弊端,明确了医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一个器官修理匠,而是要造就一位能承担具有“社会性、心理性、生物性”这一整体人的医学保健工作的新型医生。针对这一点,院校要从宏观上通过课程结构的改革,来适应这一转变,而每门具体课程也要从微观上为这种转变做好铺垫性工作。近来,我们局解教研室加强了课程建设,为培养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增强其社会服务能力,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果。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激与健康(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注:应激与健康一文,共分六个部分:何谓应激,应激研究的进展,应激源,应激反应,应激与健康及应激的处理。本期刊登其前三部份,其余以后续登,请读者注意〕一、何谓应激:随着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医学科学进步,人们对医学的看法从指导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综合模式。对健康的认识,也有了深化和扩展,即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要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临床医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跟上时代步伐,就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更新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主动适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明确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摆好医学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临床医学教育作为医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应该与世界接轨,并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经验、技术,改变过去单纯把医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偏见。从生物、社会、心理角度去看待疾病,实现世界医学高峰会议提出的21世纪新型医生标准。新型医生不仅是医学专家,还应该是交流家,具有判断能力的思想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卫生小组的管理者,社会的支持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为了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学的要求,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笔者就新世纪新形势下如何作好临床教学工作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态度历来为社会所关注。因为它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本文就服务态度与医疗质量的关系谈几点浅识。1从医学模式的转变淡服务态度与医疗质立的关系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因此,人体一旦患病,医生除从病变的局部(病原体,病变部位,临床症状等)考虑致病因素及治疗手段外,还要从整体角度(局部病变与整体关系,整体与环境精神因素关系等)来寻求疾病的起因。巴甫洛夫早就指出:“人类的疾病具…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尤其对于身患绝症的患者尤为重要。 一、白血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1.恐惧心理: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当得知自己患了白血病时紧张、焦虑、恐惧、惊惶失措,甚至变得暴躁易怒,对外采  相似文献   

20.
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雨欢  刘大武 《医学信息》2002,15(8):525-525
人类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医学科学技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基因工程的崛起 ,人工器官的广泛应用 ,康复、整形、整容技术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在诊断、治疗、预防、监测中的应用。由于医学的迅速发展 ,人们发现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学科学已远远不能回答现代的问题。 1977年美国恩格尔教授在这种情况下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 biopsychosocialmedicalm odel。医学模式的概念是在医学模式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