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与经腹治疗术后护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德利  李婉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42-3242
目的:观察比较采用腹腔镜与经腹治疗小儿巨结肠术后护理。方法:将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21例与经腹巨结肠根治术2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肠粘连发生的情况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采用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小。结论: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减轻了患儿痛苦,术后恢复快,减少护理工作量,护士应不断总结经验,使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巨结肠根治术对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之间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患儿35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实施传统开腹巨结肠根治术患儿3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实施巨结肠根治术,相比传统开腹术式,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恢复明显加快,治疗时间缩短,且并发症较少,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地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方式下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进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术15例和同期传统开腹手术15例进行护理配合的对照,比较两组在术后出血量,疼痛程度,平均住院天数,留置胃管的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15例作为研究组,在术后护理配合后在术后疼痛程度,出血量,留置胃管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显著比经开腹手术15例的对照组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配合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下的护理配合能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充分的提供了人文关怀,护理更加方便,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05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1例患者采取常规腹腔镜手术护理,作为对照组,占48.57%;另外54例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占51.43%;以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促进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顺利开展,对于加快术后康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肛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肛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本次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低体温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腹腔镜直肠癌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61例)及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61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鼻咽温度变化情况,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阶段鼻咽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8.7±6.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72.2±7.8)分,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应用,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保持患者围手术阶段的体温均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采取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肠道功能快速恢复,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苏义林  徐兵  王忠荣 《安徽医药》2017,38(3):304-306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结果 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13例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平均住院(8.13±1.32)d,无腹腔镜操作相关的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无污粪和便秘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具有微创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南宁  张燕 《贵州医药》2022,(2):332-3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加强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加强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各45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试验将针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进一步分析患儿的病情控制成果,为其康复治疗提供策略。方法 试验选取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使用经过肛门巨结肠根治术,观察组患儿应用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从治疗上看,两组患儿手术用和麻醉时间的对比差异不大,但是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则有明显差异,即观察组为(6.56±2.63)m L和(7.22±1.36)d,对照组则为(21.35±10.36)mL和(10.64±2.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肛门功能的改善方面,本研究分析了患儿的Krickenbeck评分和排便频率。在术后1年,观察组Krickenbeck评分和排便频率分别为(8.44±0.72)分和(1.41±0.52)次/d,对照组则为(8.02±0.75)分和(2.04±0.51)次/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从患儿康复情况中看,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则为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我们调研了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FTS手术室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统计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检测两组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浓度;调查两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咽痛、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腹胀和寒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FTS护理可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应激,提高术后营养,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4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的常规护理干预(健康宣教、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儿给予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中,术后共19例患儿恢复较好,能够自主排便,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中,术后共18例患儿恢复较好,能够自主排便,临床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患儿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儿手术并发症发生6例,发生率为30.0%,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前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的7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组开展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比较效果。结果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组切口VAS评分、焦虑以及抑郁心理评分值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所需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日数短于常规护理组,P <0.05。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心理障碍和减少并发症,加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术后护理措施。方法我院妇科收治并给予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卵巢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外科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于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97-100
目的探讨3D腹腔镜用于子宫颈癌患者根治术的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在我院接受3D腹腔镜下治疗的72例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在3D腹腔镜子宫颈癌患者根治术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配合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总满意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颈癌患者采用3D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配合与护理,不仅有利于此类手术顺利成功,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临床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近期疗效及影响痊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经肛门改良Soave术,对照组给予肛门改良Soave术.对比2组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需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疼痛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24、7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雪芝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47-3648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之一,占婴儿消化道畸形第二位。一般在明确诊断后,如患儿全身情况良好,不论任何年龄,均应尽早实施根治术,腹腔镜是新发展起来的微创外科技术。由于对患儿损伤小,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我院自2006年开展小儿腹腔镜外科手术,通过对25例应用腹腔镜soave根治术治疗婴儿及新生儿巨结肠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6例腹腔镜下根治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高于护理组(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1.5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及恐惧,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