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腹腔镜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择期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实验组给予地佐辛进行静脉镇痛,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进行镇痛。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均较好,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地佐辛在腹腔镜手术后用于镇痛,有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术后患者可能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对于某些患者来说,术后疼痛可能是他们一生中经历最严重的疼痛。研究证实:术后疼痛会对患者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完善的术后镇痛能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也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从而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因此,术后镇痛是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重要环节,有必要重视术后镇痛并努力提高临床镇痛治疗的水平。但经调查显示仍有一部分患者未得到令人满意的镇痛效果,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这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术后镇痛管理体系,现将本院对术后镇痛的管理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产妇的护理经验。方法妇产科剖宫产产妇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用度冷丁镇痛,对全部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5.2%(100/105),明显优于对照组38.1%(40/105)(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镇痛效果明显,同时进行全面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镇痛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腔置管接镇痛泵(PCEA)的应用使手术后患者获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抑制患者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加快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也存在不少副作用,其中肠蠕动的恢复往往是患者恢复的限速环节,也是影响术后镇痛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选择了379例术后患者,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患者肠蠕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夹泵时间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05年4月至6月手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手术后24小时夹泵;B组40例,手术后36小时夹泵;C组30例,于手术后48小时夹泵。采用VAS观察术后48小时内的镇痛效果。结果镇痛效果满意率A组90%,B组90%,C组93.3%。结论妇科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24小时夹泵不影响其镇痛效果,为妇科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早期拔除尿管创造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张智  罗化全 《重庆医药》2009,38(16):2046-2047
目的了解临床应用中影响一次性恒速球泵镇痛效果的机械故障或其他故障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对两院临床持续性术后镇痛3200例分为CCEA组和CCIA组进行分析。结果CCEA组中主要以硬膜外导管因素和镇痛泵流速偏差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不理想。而CCIA组中主要以镇痛泵流速偏差和镇痛药物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不理想。结论加强硬膜外导管固定及管理,密切术后随访,适时的心理治疗,是减少术后镇痛中机械故障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彭景莲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8-68,7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皮下注射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用药和术中麻醉维持用药均相同,A组为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皮下注射镇痛,B组为芬太尼静脉注射镇痛,镇痛效果评定采用Prince—Henry评分法。结果:两组患者Prince—Henry评分均低于3分,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恶心、呕吐及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皮下注射用于术后镇痛,方法简单,血药浓度稳定,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因镇痛效果确切、对全身影响小、利于患者康复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所出现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术后的情绪安定。现将本院2006~2007年选择200例术后应用连续硬膜外镇痛的患者进行随访,对镇痛效果和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晚期癌症患者多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如果镇痛不完善,会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降低其生存质量。传统的镇痛方法是应用吗啡或哌替啶,存在着用药量小其镇痛效果差,用药量大则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缺点。笔者应用芬太尼透皮贴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的镇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世民  张咸伟 《医药导报》2008,27(9):1049-1051
[摘要]目的比较子宫全切除患者术后硬膜外、静脉与皮下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应和对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0例,术后患者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静脉镇痛(PCIA)和皮下镇痛(PCSA),并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法分为3组:硬膜外镇痛组(E组)、静脉镇痛组(I组)和皮下镇痛组(S组),每组30例。患者术毕缝皮时接镇痛泵开始用药。术后48 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评分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并抽血测定术前1 h、术后4,16,48 h皮质醇和β 内啡肽的含量。结果3组患者术后48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 h各组患者皮质醇和β 内啡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1 h(P<0.05);术后16 h I组与S组患者皮质醇和β 内啡肽的含量显著高于E组(P<0.05);而术前1 h和术后48 h各组之间的皮质醇和β 内啡肽含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术后硬膜外、静脉与皮下自控镇痛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而硬膜外自控镇痛在抑制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方面优于静脉与皮下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11.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应用日趋广泛。采用PCA技术达到术后镇痛,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手术区的血运。本文拟比较静脉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IA与PCE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程晔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158-159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这70例产妇分成两组,其中A组患者不采取任何镇痛方式,B组患者则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镇痛。最后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其不良症状。结果B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的优于A组,其效果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胎儿窒息等不良症状的差异不大,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能够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还不会增加分娩不良症状发生率,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将39例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24例和静脉泵镇痛组15例。多模式镇痛组给予多模式镇痛。静脉泵镇痛组给予静脉泵镇痛。采用数字分级(NRS)和语言等级评分(yRS)相结合的方法评定2组24、48h的疼痛情况及术后48h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训练30min后疼痛评分。对比2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膝关节主动屈膝90。时间。结果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术后24h,48h,CPM训练30min后疼痛评分均低于静脉泵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膝关节主动屈膝90°时间均短于静脉泵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模式镇痛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各种手术创伤都要引起患者的切口疼痛,而使患者在术后1-2天内不能很好地休息,尤其是在术后4小时左右,患者麻醉过后,切口疼痛使患者难以忍受,而传统使用镇痛药物在术后当晚患者入睡前(如使用杜冷丁),但杜冷丁镇痛副作用较大,如恶心,呕吐、头晕等,镇痛时间约10—12小时,故我种对硬膜外麻醉术后的患者采用微量泵接硬膜外管术后镇痛的应用,观察其特点,其结果是: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术后切口无疼痛,镇痛持续时间长,故患者能安静休息,以利息者早日康复。其方法如下:适应症:凡是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均可应用。用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芬太尼从静脉和硬膜外途径使用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生理变化反应。方法选择32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组和硬膜外术后镇痛组,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生命体征、口腔温度、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达到同样的镇痛效果硬膜外组芬太尼组的用量只需静脉组的50%,而硬膜外组能更好地减弱患者术后的生理反应,与静脉组对照差异显著。结论显示硬膜外腔注入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比静脉组输注芬太尼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陆艳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510-2511
硬膜外镇痛泵是目前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其镇痛效果好,使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术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我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理诱导应用于妇产科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本院妇产科室所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诱导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72.5%,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0%,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镇痛药物的使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心理诱导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更佳,患者的疼痛感有明显减轻,对镇痛药物的使用更少,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笑气吸入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的观察,证实笑气吸入镇痛显效快、镇痛效果好;配合笑气吸入人工流产过程,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96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0例)和对照组(480例),观察组施行笑气吸入镇痛人工流产术,根据其流产程序及特点,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直接施术。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好,满意度高,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结论在笑气吸入镇痛下施行人工流产术,结合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可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减轻孕妇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佐辛镇痛复合盐酸丙帕他莫药物静脉自然镇痛泵对女性患者开胸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2013年5~8月所在科室60例开胸术后应用地佐辛复合盐酸丙帕他莫药物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患者,术后由麻醉师安放调整后实施镇痛,按性别随机分为男性组( n =30),女性组( n =30)。60例均在术后外周静脉接镇痛泵,予以地佐辛25 mg,盐酸丙帕他莫2 g,配0妹.9%氯化钠溶液共计100 ml,以2 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结果男性组与女性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恶心、呕吐的发生女性组明显高于男性组( P <0.05)。结论患者开胸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时要密切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加强与麻醉师沟通交流,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充分发挥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手术后患者疼痛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如何减轻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方法①连续静脉滴注镇痛术;②连续硬膜外注射镇痛术。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镇痛措施,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疗程,减少住院费用。结论适时进行术前术后宣教,进行心理干预结合适当用药,可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