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胸腔闭式引流术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开胸手术后.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和血液,主要是利用半卧位以及肺组织本身扩张和病人有效咳嗽,利用呼吸时的压力差,将胸膜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引流到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疼痛;(2)清理呼吸道低效,肺不张;(3)有感染的危险;(4)有引流不畅的可能;(5)潜在并发症一开放性气胸。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应用ZT生物胶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行难治性气胸胸膜腔检查的意义,及其应用快速医用ZT生物胶(ZT胶)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1例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难治性气胸,心肺功能不全;采用纤支镜行胸膜腔检查的基础上,于局部喷雾ZT胶封闭脏层胸膜漏气口,术后继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持续负压吸收12~48h,X线证实肺复张后拔管。结果:11例中有6例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4例为胸膜粘连拉致破口不能闭合,1全为破口较大周围瘢痕样改变不能闭合。11例病人均于术后即感胸闷、气促、心悸改善,术后2~24h(平均11.5h)气胸消失,患者肺复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0.5~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ZT胶无毒,瞬间固化成膜,具有与组织相近似的韧性,缓慢降解,性能稳定;应用纤支镜喷雾ZT胶为难治性气胸的  相似文献   

3.
胸膜腔内出现气体存积的现象称为气胸。如同时合併脓液存在则称为脓气胸。根据气胸内气体的进出特点临床分为3种:(1)张力性气胸:由于肺组织及脏层胸膜受损,伤口处形成活瓣,吸气时空气通过活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气体不能排出。因此,胸膜腔内气体逐渐增多,压力不断增高,致使肺组织受压萎缩,纵隔被推向健侧,引起呼吸循环机能严重障碍。(2)闭合性气胸:空气进入胸膜腔后即停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气胸是青年人最常见的胸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4~6:1),其发病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胸膜破裂,肺内的气体进入胸膜腔而形成自发性气胸。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最常见的气胸类型,是因肺部疫病使肺组织和脏层的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肿泡自行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人胸膜腔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结核最为常见,其次是特发性气胸。为降低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作对128例自发性气胸患作了诱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2003-02~2007-01诊治慢阻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的自发性气胸1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单侧胸膜腔和张力性气胸,其中12例气胸各发生1次、2例气胸多次发生。1.2诊断与治疗本组发病后出现紧张、烦躁、胸闷、心悸、紫绀等症状,呼吸困难明显加重,不能平卧。查体听诊患者患侧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部分大量气胸病例,气管向健侧移位。X线胸片表现为被压缩肺边缘是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线外透光度增强,无肺纹理、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本组发病后X线证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压缩征象,因此均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定时夹…  相似文献   

7.
唐桂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58-2659
目的:探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分析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2000-01/2008-01 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中,66例(91.7%)治愈或好转出院,2例(2.8%)外科手术治疗,4例(5.6%)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起病急且不典型,误诊死亡率高,胸腔闭式引流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胸腔内注入冷沉淀预防复发性气胸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冷沉淀能否降低自发性气胸的同侧复发率。方法:3年间采用随机法将66例自发性气胸分为粘连组34例,给予冷沉淀2U(40ml)胸膜腔注入;对照组32例,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于第3年随访,对其症状、体征、胸部X线及肺功能检查,平均随访期(23.6±9.1)月。结果:胸膜腔内注入冷沉淀无明显不良反应,胸部X线检查未提示胸膜增厚,各组10例特发性气胸(随访在1年以上)的肺功能检查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粘连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9%(2/29)和37%(10/2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膜腔内注入冷沉淀能有效地降低同侧气胸的复发率,且不会导致限制性肺功能障碍。既适用于特发性、初发性气胸,也适用于继发性、复发性气胸,对于难治性气胸和年老体弱、肺功能差者也可作为一种选择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自发性气胸由于气体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压力增高,肺组织受压,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故需在胸腔内置入引流管,以排出积气、积液,重建胸膜腔负压,恢复正常呼吸功能。因此,加强自发气胸肋间插管的护理,以减少引流术后并发症、早期拔管、减轻痛苦;对及早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气胸是肺、内、外科常见病之一。部分患者发病很急,如果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有生命危险。一、正常人胸膜腔压力及发生气胸后的压力变化: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腔,其中仅含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我院收治的40例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中行胸膜腔穿刺抽气减压18例,胸腔闭式引流15例。7例肺压缩面积〈20%的闭合型气胸患者采用绝对卧床休息及吸氧后肺复张,3例因治疗无效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结果诊断此病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为胸部X线检查,不能完全确诊者需行胸部CT进一步检查。确诊后需保守、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抽气或外科手术等治疗。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年龄大,体质差,病情重,变化快,漏、误诊率高,易被原发病掩盖,尽快行X线等检查避免漏、误诊,以综合治疗为主,加强吸氧、抗炎、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等辅助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气胸是指胸膜腔内积气。胸部外伤、肺和胸膜疾病均可发生。胸膜腔积气后压缩肺组织,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循环障碍以致休克等。对于一侧肺组织完全压缩的气胸而长期无症状,在临床上十分罕见,本文试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肺部疾病造成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使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后引起的病理生理状况。该病好发于青少年和吸烟者,而肺大泡破裂是其最常见的原因,其次为由各种疾病如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引发[1]。  相似文献   

14.
<正> 旨在说明在监护抢救室里,1名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在24 h内接受物理治疗所获得的收益。 该病例为中国籍男性患者,66岁,由于肺不张、肺部感染、咳嗽困难后痰贮留而导致呼吸困难。胸部X光示右侧肺中度气胸(20%),且有慢性阻塞性肺  相似文献   

15.
气胸是因脏层或壁层胸膜的病变或外伤 ,使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按病因分为创伤性气胸和自发性气胸。前者系直接或间接性胸腔创伤引起 ,如胸部刀伤等。后者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 ,常见于瘦高体形男性青年 ,胸部X线无明显病变 ,但胸膜下常有肺大泡。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基础病变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等 ;此外 ,尚有人工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口和胸内压的变化 ,临床上将气胸分为 :①闭合 (单纯 )性气胸 :脏层胸膜破口可因肺回缩或浆液渗出物而自行封闭 ,胸腔内压经抽气后可维…  相似文献   

16.
气胸     
气胸是由于胸膜腔内积气导致肺脏部分或全部萎陷的一种疾病 ,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 ,张力性气胸会危及生命。气胸分类  1 .创伤性气胸 :又分为开放性气胸和闭合性气胸 (钝伤或肺大泡破裂 ) ;2 .医源性气胸 :常见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损伤 ;自发性气胸属于闭合性气胸 ,又可再细分为原发性 (特发性 )和继发性。气胸的原因  ( 1 )创伤性开放性气胸或血胸常见于贯通伤。如刺伤、枪伤或锐器伤 ;( 2 )创伤性闭合性气胸或血胸常见于车祸、摔伤或胸部挤压伤。胸部钝挫伤使肺组织破裂 ,导致空气从肺漏到胸膜腔 ,导致胸膜腔压升高 ,阻碍吸气时肺膨胀 ;…  相似文献   

17.
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超声对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的诊断价值与影像特征。方法:应用超声盲法诊断中央型肺癌并墼性肺不张患者113例,结果:超声对肺不张的敏感性100%,对不张肺内肿块的敏感性90.3%,对肺不张定位符合率100%,声像特征:(1)单纯型:楔形实质回声区域;肺门肿块及肿块引起的肺不张近肺门处尖端角度圆钝,管状结构的近端截断消失,纵隔向病侧移位,(2)胸水型:相应肋间范围内见到楔形或略有变异的外周为液性暗区包绕内侧与纵隔相延续的实质回声区域;肺门肿块,结论:超声可作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时的一种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气胸的主要方法,其术后护理是尤为重要的。成功的护理能帮助肺复张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状态,消灭残腔,使气胸患者彻底治愈,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解放军324医院2001-03-2010-09诊治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中有21例误诊,误诊率24.13%,其中非专科医生误诊率39.19%,专科医生误诊率18.75%。一线医生误诊率24.13%,上级医生误诊率9.19%。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高,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特点认识、重视体检、注意影像学检查等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气胸42例临床分析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529200)陈对明自发性气胸系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积气和肺脏萎缩。近年发病率有所增加,病因复杂。从1992年2月~1994年6月我院共收治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