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胸腔镜检查诊断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永怀  祝杨  王勋伟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295-1296
目的探讨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检,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镜下表现灰白色粟粒样结节,多发结节状突起,胸膜局灶不规则增厚,胸膜充血、水肿,纤维粘连。胸腔镜检查确诊率92%。确诊病例中恶性肿瘤15例(60%),其中肺癌转移1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4例,良性疾病共8例(32%),其中结核性胸膜炎7例,慢性炎症1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诊断胸腔积液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天津市海河医院2007年5月至12月行胸腔镜检查术的20例胸腔积液患者,16例胸腔镜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4例术前已明确诊断.结果 胸腔镜检查术确诊率93.75%(15/16).转移性腺癌8例,转移性鳞癌1例,转移性腺鳞癌1例,恶性胸腔积液来分型1例,结核病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化脓性炎症1例,未确诊1例.镜下表现弥漫性粟粒样结节10例(50%),多发肿块7例(35%),纤维分隔或粘连带形成9例(4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Olympus LTF-240型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对病理已确诊的肺癌25例行内科胸腔镜检查。25例包括腺癌14例、鳞癌8例、小细胞肺癌3例,根据胸部CT结果分为:胸腔积液组15例,无胸腔积液组(cT未见胸腔积液但可见胸膜病变)10例。结果胸腔积液组可见胸膜病变10例,包括结节9例、扁平隆起1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证实为胸膜转移7例,排除胸膜转移8例;无胸腔积液组可见胸膜病变9例,包括结节7例、扁平隆起、自斑1例、胸膜瘢痕样增厚1例,经胸腔镜检查证实为胸膜转移7例,排除胸膜转移3例。经内科胸腔镜排除胸膜转移的11例中6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均未见胸膜转移。25例胸腔镜检查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能在微创代价下提高肺癌分期的准确率。建议对于胸部CT可见胸水或胸膜病变的肺癌确诊病例,在分期诊断中积极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术对胸膜疾病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索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诊治胸膜疾病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采用Olympus LTF-240型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对114例胸膜疾病患者在局麻下行开放式胸腔镜术,包括诊断组(含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者及肺癌分期诊断者)、气胸组、胸膜固定术组及脓胸组。结果7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确诊58例(80.1%),包括胸膜转移癌39例(肺癌胸膜转移38例、食管癌胸膜转移1例),胸膜间皮瘤3例,结核性胸膜炎15例,矽肺累及胸膜1例;未确诊的病例包括12例病理示非特异性炎症、2例胸腔镜检查未见异常。6例肺癌分期诊断者2例证实胸膜转移。13例气胸治愈7例(53,8%),胸膜固定术28例胸水均得到控制,脓胸6例均得到治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术容易耐受、安全、微创、费用低,是诊断疑难胸膜疾病及治疗难治性胸腔积液、脓胸的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可弯盐式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2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麻下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取病变胸膜作病理检查。结果92例中取得病理确诊87例,确诊率94.5%(87/92)。确诊病例中恶性肿瘤46.7%(43/92),肺癌转移42.4%(39/92)其中腺癌28例,胸膜间皮瘤1.1%(1/92)其他转移癌3.3%(3/92);良性疾病47.8%(44/92),结核性胸膜炎40.2%(37/92),炎症6.5%(6/92),肝硬化1.1%(1/92)。胸膜无明确病理结果5.4%(5/92)。转移癌、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形态各异。所有受检病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是一种安全、简单、确诊率高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支镜代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住院66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行纤支镜代胸腔镜检查术,观察胸膜病变及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66例胸膜腔积液患者,确诊58例(88%),8例(12%)未能确诊病因,术中术后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代胸腔镜检查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是一种患者耐受性好且安全、有效、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在诊治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经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确诊的118例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118例中55例经内科胸腔镜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结果 118例均经胸膜活检病理确诊,包括肺癌胸膜转移106例(腺癌74例、鳞癌22例、小细胞癌7例、大细胞癌1例、病理未能分型2例),其他部位胸膜转移6例,胸膜间皮瘤4例,胸膜淋巴瘤2例。胸膜病变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肿块、扁平隆起、白斑、胸膜充血等。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组的胸水控制率为96.4%(53/55),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注药的对照组胸水控制率为67.3%(37/55),两组疗效相差显著(P0.01)。胸膜固定术患者术后出现胸痛52例、发热45例,均对症治疗后好转,118例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术诊治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微创、高效而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及门诊明确诊断为胸腔积液并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160例患者的确诊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于同期住院的300例行闭式胸膜活检的胸腔积液患者比较。结果胸腔镜组确诊率88.7%,肿瘤77例(48.1%),其中肺腺癌62例,鳞癌2例,小细胞癌4例,胸膜肉瘤3例,胸膜间皮瘤2例,淋巴瘤1例,远处脏器胸膜转移3例;结核性65例(40.6%);慢性非特异性炎18例(11.25%),明显高于闭式胸膜活检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胸腔镜组略低于闭式胸膜活检组(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总结160例胸腔镜组患者的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发现肿瘤多为血性胸水,镜下常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征性表现为胸膜弥漫分布的大小均匀的盐粒样结节伴有胸膜水肿、增厚,胸膜粘连多见。结论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尤其是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确诊率高,安全性高,创伤小,且操作简单,非常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在不同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行内科胸腔镜检查且确诊的57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57例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1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3例,炎性胸腔积液15例,不明原因积液3例。胸腔镜下恶性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胸膜结节(单发或多发)、胸膜充血水肿或粘连增厚;结核性胸腔积液表现为胸膜充血,粟粒样结节,多发散在黄白色结节,胸膜粘连增厚,包裹性积液,部分甚至胸膜闭锁;炎性胸腔积液镜下多表现为胸膜充血水肿,轻度粘连,脓胸时则可出现胸膜闭锁。胸腔镜后仅3例患者发生轻度皮下气肿。结论胸腔镜下不同病因胸腔积液的表现各异,内科胸腔镜能直视下判断胸膜及肺部病变情况,具有确诊率高,安全及创伤小特点。  相似文献   

10.
135例胸腔积液患者内科胸腔镜检查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内科胸腔镜检查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中,经胸腔镜胸膜活检确诊104例(77.0%),其中病理为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各51例(49.0%),脓胸2例(1.9%)。135例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镜检查病因诊断阳性率85.9%。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胸腔镜胸膜活检阳性率分别为79.7%和91.1%。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有获得病理诊断、病因诊断及准确肺癌分期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方法 1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内科胸腔镜,取病变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获得明确病理结果 130例。镜下表现分为以下4种:①结节120例;②胸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分隔或粘连带10例;③胸膜充血、水肿6例,④胸膜弥漫性肥厚、凹凸不平2例。确诊病例中肺癌110例,肺腺癌转移93例,恶性间皮瘤8例,转移癌10例,病理无法定性的恶性胸腔积液5例。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285例原因不明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麻下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观察胸膜的异常表现,并在直视下钳取病变进行病理检查。结果镜下的异常表现主要有:①孤立性、弥漫性大小不等菜花样、乳头状、桑葚状结节或肿块;②广泛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球形结节或肿块,呈葡萄状、卵石状或铺路石样改变;③广泛性分布的粟粒样或麻疹样小结节影;④乳白色厚薄不一的纤维素沉积和网状分布的粘连带等。活检确诊275例,确诊率为96.5%(275/285)。确诊病例中最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占67.0%,191/285)和结核性胸膜病变(占20.4%,58/285)等。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因为肺癌并胸膜转移(占58.1%,111/191)和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占17.8%,34/191)等。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行、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期间203例经过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和胸膜活检术仍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结果经内科胸腔镜明确诊断的病例数为172,占84.73%,其中确诊为肿瘤82例,占40.39%,其中肺腺癌75例,占36.95%,小细胞肺癌2例,占0.99%,鳞癌1例,占0.49%,肾癌胸膜转移1例,占0.49%,乳腺癌胸膜转移2例,占0.99%,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占0.49%,胸膜间皮瘤为20例,占9.85%,结核70例,占34.48%,慢性非特异性炎伴或不伴间皮细胞增生31例,占10.34%,同时本组病例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是一种安全、简便、诊断率阳性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时机和指征。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应用尖端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LTF-240型)检查并确诊的3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胸腔积液细胞学、痰细胞学、支气管镜检查等仍不能确诊胸腔积液性质,临床上高度疑诊恶性胸腔积液者,行内科胸腔镜治疗。结果37例患者最终诊断:肺癌20例,其中肺鳞癌5例(其中1例经手术证实,而胸腔镜检查为阴性),肺腺癌12例,肺腺鳞癌1例,小细胞癌2例;胸膜转移癌14例,其中乳腺癌转移4例,卵巢癌转移1例,肾透明细胞癌并胸膜转移1例,恶性胸腺瘤转移1例,其他部位转移癌7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主要并发症为术后伤口疼痛(21例),对症治疗可缓解,无肺水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易操作的检查方法,对有肿瘤病史、大量胸腔积液、胸部CT提示肿块影或胸膜病变者可早期积极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35例不明原因的胸肺疾患经胸腔镜检查确诊30例,确诊率85.7%。其中26例患者给予经皮胸膜或肺活检,9例明确诊断,阳性率仅34.6%,明显低于胸腔镜检查。认为对于胸膜和肺外围疾患,胸腔镜检查是一种容易、安全和有效的诊断手段,且阳性率较纤支镜高。对于45岁以上非血性胸水也要警惕恶性病变,例行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以及应用内科胸腔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接受内科胸腔镜诊断的142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阳性率和分析病因。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分为胸腔镜组和对照组。胸腔镜组给予内科胸腔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对照组胸给予胸腔引流管内灌注滑石粉而实现胸膜固定。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142例胸腔积液患者中,有136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确诊率达95.8%。其中恶性胸腔积液(含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85例(59.9%),结核性胸膜炎31例(21.8%),肺炎旁积液13例(9.2%),非特异性炎症7例(4.9%),原因不明胸腔积液6例(4.2%)。确诊的8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腔镜组56例,1个月后复查有效率为91.1%,完全缓解率为82.1%;对照组29例,1个月后复查有效率为69.0%,完全缓解率为48.3%,两组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86、10.555,P 值分别为0.009、0.001)。结论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具有较好的确诊率,内科胸腔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可以有效地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7.
A Canto  J Rivas  J Saumench  R Morera  J Moya 《Chest》1983,84(2):176-179
Blind pleural needle biopsy and diagnostic thoracoscopy are procedures sometimes used in the work-up of a patient with pleural effusion of unknown origin. We reviewed 203 diagnostic thoracoscopies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to show the different location of pleural metastasis, some out of the reach of blind needle biopsy. Based on these data, we find diagnostic thoracoscopy a superior procedure because of its higher reliability, faster diagnostic results, slight or no complication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pleurodesis in the same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