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有效治疗三年的肌张力异常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儿,女性,12岁,10岁(1993年)起,站立及行走时两足内翻,足跟不能看地,上肢活动亦欠灵活。1年后,症状出现明显波动:晨起大致正常,午后出现双足内翻,行走困难,双手不能正常活动,夜间症状达高峰。于1995年3月15日收入我院。家族中无同类病史或其他遗传病史。体检:左上肢旋前肌张力及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余正常。入院后予左旋多巴0.125,每日4次治疗时,患儿能在2:30pm后短暂站立,双足可轻度翻正,当剂量调整为0.2511am,0.1253pm和7pm后,第二天起至3pm尚能扶走。后将左旋多巴调整至0.2510am、lpm和0.1257pm后,症状到5…  相似文献   

2.
本刊自2008年起,每篇文章后均标注有该文的文献引用格式,便于读者撰写文章时规范引用。例如:赵超莉,谢卫国,宛仕勇,等.低强度微波照射对烫伤大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创面溶菌酶含量的影响[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6):889.893.被引文章页码为光盘内文章所在页码,即导读本目次表内括号内的光盘页码。本刊自2012年起,文献引用本刊视频(幻灯)的规范格式为:主讲者姓名.视频(幻灯)题目[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年,卷(期).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137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经验。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7年12月应用DBS治疗PD137例,其中单侧丘脑底核刺激68例,双侧丘脑底核刺激69例。术后1年(108例)、3年(43例)和5年(20例)分别进行PD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结果: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期和“开”期状态下,术后1,3和5年UPDRS运动评分症状改善率分别为55.8%、53.4%和45.2%及22.5%、23.2%和20.4%。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1例,脉冲发生器植入处胸部皮下感染1例,积液3例,头部刺激电极和皮下导线连接处皮肤破溃1例。二次手术调整刺激电极深度2例。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掌握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和术中影像学验证是提高DBS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女性易性癖七年追踪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等曾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2,25:371.”报告一例女性易性癖,现继续把出院后追踪观察7年情况报告如下:患者出院后继续以氯丙嗪(25mg,每晚)维持治疗,休息半月即恢复原工作,服药主动,定期取药,维持用药一年。出院后7年情绪稳定,人际...  相似文献   

5.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男29例,女10例,年龄15~74岁,平均40.5岁。病史1个月-30年,平均2年。临床表现:头疼呕吐、癫痫、偏瘫、颅神经麻痹、小脑共济失调、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出血9例等。肿瘤经CT影像测量最大径在7.5~11.5cm之间,平均为8cm。手术方法:骨瓣翻开后即在显微镜下操作,分块切除肿瘤。术后常规给予脱水、抗癫痫、预防感染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刊自2008年起,每篇文章后均标注有该文的文献引用格式,便于读者撰写文章时规范引用。例如:赵超莉,谢Y_N,宛仕勇,等.低强度微波照射对烫伤大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创面溶菌酶含量的影响[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6):889—893.  相似文献   

7.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癫痫谭启富从1968年~1995年6月全球33785例进行放射外科治疗病人中,癫痫101例,仅占0.3%。原因:1.致痫灶定位困难;2.机理不明。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癫痫的根据:1.实验证实猫钴源性癫痫,放疗后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8.
例1,女性,37岁,主因头痛,呕吐18天,双眼视力下降12天,右下肢无力10天而于1994年4月18日收住院。查体:T37.5C,神清,双眼视力1尺仅见手动,双侧瞳孔等大正园.对光反应灵敏。眼科检查所见:双侧睫状肌充血,角膜后少许沉着物,双侧视乳头水肿,可见小片状出血。右下肢肌力w级。各种病理反射均未引出。颈部抵抗,克氏征(+)。病后2周腰穿:压力;0.98kPa,白细胞:180X10’/L,中性:0.6O,淋巴:}40,蛋白:0.929/L,糖及氯化物正常。CSF寡克隆区带(+),24hlgG合成率18.2(正常:3~9)。头颅CT及MRI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手术治疗对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文献数据库2010年7月前已发表的关于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8项临床研究(共209例患者)。对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差异均值(MeanDifferenceIVFixed,95%CI)=13.31;术后1年随访,MDIV(95%CI)=9.68;术后2年随访,MDIV(95%CI)=13.41。在不良反应方面,手术后并发有尿失禁、记忆减退、运动障碍、人格改变、多睡、头痛及颅内血肿,多在术后2周恢复正常。结论: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手术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评价随访1年以上的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患者91例的远期疗效。方法:随访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部1982~1992年间61例,宁夏医学院1991~1996年间30例患者,时间13~126月(平均60月)。结果:术后早期治愈率为93.4%,随访得到患者主观满意率80%,术后疼痛未缓解率是6.6%,复发疼痛率为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重视三叉神经根附近痛因的解除对提高手术远期疗效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外伤致慢性硬膜下血肿后脑膜瘤1例报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宋雷,张云,戎伯英,陈文琴报道患者男性,73岁.右顶部被砸伤6周后感头晕伴右侧肢体乏力.检查:神清,左侧肢体肌力IV级,CT示:右额预顶慢性硬膜下血肿.于1993年3月11日行右侧顶慢性硬...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共5例病人(男2女3),平均年龄39岁(24~63).病前有腰椎麻醉史1例,过敏性结肠炎1例,颅底骨折1例,其余2例病人无特殊病史.临床表现:头痛是5例本病症患者最突出症状,并与体位有关.头痛位于前额部者4例,后枕部者1例。性质为顿病者4例、裂痛者1例.头晕恶心呕吐毛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脑膜刺激症互例.实验室检查:SN病人均行倒卧位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在0.255~0.549kPa之间(26~60mm水柱)。脑脊波常规生化均在正常范围。颅内CT扫描检查均未见异常.治疗和预后:经治疗后,5例病人除1例病人4年后复…  相似文献   

13.
小脑下后动脉切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既往在延髓后区手术中,小脑下后动脉(po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PICA)是着重强调保护的重要结构。受此限制该区大型、富血病变常难以根治性切除,且易误伤PICA甚至延髓,是该类手术主要的伤残、致死原因。为此,我们设计、研究了本课题。在重复动物实验成功后,自1997年至lop年用于临床共16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7岁一48岁,平均27.6岁;病程5月一8年,平均2.4年。2.临床表现:走路不稳、头晕11例,头痛…  相似文献   

14.
不同病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精神分下病程对家庭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病程〈5年与≥5年二组共1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式家庭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家庭干预后病程〈5年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减少78.57%,抑郁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以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评定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减轻,年复发率下降51.86%,比病程≥5年组的情况好得多。结论:家庭干预有助于病人康复,早期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并评价儿童晚期尺神经、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报道12岁以下儿童尺神经、桡神经损伤18例26条(尺神经17条,桡神经9条)。手术时间为神经损伤后的1-7.6年。采用神经外膜对端缝合术11条,神经松解减压术12条,自体神经移植术3条。结论:全部病例随访1-16年(平均3.8年),优良率65.4%。结论:对儿童晚期尺神经、桡神经损伤,应积极手术修复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3岁,精神分裂症病史约2年,曾两次人院治疗,出院后服用氯氮平维持治疗约半年。98年3月停服氯氮平,约2周后一次服五氟利多80mg,24小时后出现意识不清、肌强直,大汗淋漓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2天无效急送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9.2℃,血压为14.6/8kPa,心率110次/分,昏睡状态,无法接触交谈,面色潮红,大汗淋漓,四肢强直,牙关紧闭,吞咽及构音功能障碍,臀部见褥疮。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2×109/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肝功能正常。诊断:恶性综合征。停用抗精神病药。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降温及异…  相似文献   

17.
颅后窝肿瘤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颅后窝肿瘤术后死亡原因分析刘道坤,陈长我院自1986年1月~1992年12月,7年内进行后颅窝肿瘤切除371例,术后死亡16例,死亡率4.3%。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治愈率分析讨论于下:临床资料:男7例,女9例,年龄7~62岁,术后3天内死亡7例,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在短暂性脑缺血性(TLA)中的作用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频繁发作性TIA患者Lp(a)水平进行检测,设立对照组,然后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应用抗凝剂(低分子肝素)、降纤药物(降纤酶)、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治疗,疗程均为一周,观察每组的疗效及半年后的复发率,结果:TIA组Lp(a)水平[中位数(M)为367.53mg/L]较对照组(156.16mg/L)显著升高(P<0.01),低分子肝素组、降纤酶组、阿司匹林组有效率分别为0.90、0.35、0.40;各组半年后的复发率分别分别为0.05、0.71、0.62。结论:高水平的Lp(a)是TIA频繁发作的重要原因,抗凝剂可有效地防治TIA的频繁发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有关献讨论了老年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特点。方法:收治了60岁以上的老年性垂体腺瘤19例,男8例,女11例.占同期垂体腺瘤的3.7%,占同期老年性颅内肿瘤的6.8%。年龄平均为62(60-72)岁。临床表现为视力、视野障碍(16例,占84%)、垂体功能低下(13例,占68%)。入院时合并其它系统疾病16例(占84%)。入院前临床误诊为其它疾病7例(占37%)。结果: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经额入路手术11例.经蝶窭入路手术8例;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切除6例,随访12例.时间半年至10年.1例术后9年复发.2例分别于术后1、3年死于高血压脑出血。结论:显微镜下经蝶窦入路切除老年性垂体腺瘤较经额入路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5例鼻咽癌放疗后,引起放射性脑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发现,放射性脑病发生在放疗后1~5年内占73.3%,5年以后者占26.8%。临床表现:有脑干症状占86.7%,伴颅内压升高占20%。通过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配合支持营养治疗,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