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作了研究。进一步说明AFU是一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较好血清学指标,其诊断的敏感性达72.7%,对AFP低浓度升高和AFP阴性的PHC患者亦有较好的诊断,补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军  万雄萍 《武警医学》1995,6(3):128-131
本文报道了475例血清a-L-岩藻糖苷酶检测结果,其53例原发性肝癌疾病组。以AFU≥216nkat/L为阳性界值,对PHC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4.9%和89.4%,诊断效率达88.8%;对AFP(-)的PHC病人的阳性率为84.2%;与AFP联合检测对PHC总的阳性率达94.3%。表明:血清AFU的检测对PHC的诊断和疗效是一项十分有用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475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检测结果,其中53例原发性肝癌(PHC)病人的血清AFU活性(323.4±112.5nkat/L)显著高于健康组(108.5±35.9nkat/L)和其它各疾病组。以AFU≥216nkat/L(健康组的+3s)为阳性界值,对PHC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4.9%和89.4%,诊断效率达88.8%;对AFP(-)的PHC病人的阳性率为84.2%;与AFP联合检测对PHC总的阳性率达94.3%。表明:血清AFU的检测对PHC的诊断和疗效是一项十分有用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原发性肝癌、肝内良性肿瘤及非肝癌其它恶性肿瘤、肝硬化患者共66例行血清Q-L-岩藻糖苷酶(AFU)和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同时与60名健康人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PHC)组的AFU值(784.7±272.5μmol/L·h)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其它各疾病组(P<0.01)。表明AFU活力测定对PHC的诊断、疗效观察有较大的临床观察意义,尤其是AFU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Cox模型对肝癌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作者旨在分析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经介入治疗的62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68例,为单纯动脉内抗癌药物灌注(TAI);B组,168例,碘化油与抗癌药混合化疗栓塞(LpTACE);C组,385例,LpTACE再加明胶海绵栓塞(LpGsTACE)。对三组的生存率作了分析比较。结果:影响肝癌预后最明显的因素是肿瘤大小、门脉内癌栓和治疗方法。621例总的生存率1、3、5年分别为62.23%、12.85%和7.45%,中位生存期为16.23个月。结论:含药碘油和明胶海绵复合性化疗栓塞(LpGsTACE)的疗效较LpTACE或单纯TAI为好。了解肝癌的预后因素对选择与处理病人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08-2010年间经综合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住院患者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早晨空腹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速率法测定AFU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25例血清AFU活性增高,异常率为83.3%;20例AFP增高,异常率为66.7%;AFU和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为93.3%。30例健康对照组AFU和AFP的结果均在参考区间内,无异常。结论:血清AFU的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手术后随访以及肝癌普查。AFU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54例血液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好转后分别检测α-L-岩藻糖苷酶;同时选取40名健康对照者,分析不同血液病患者间、血液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好转后α-L-岩藻糖苷酶的变化情况.结果 血液病患者的α-L-岩藻糖苷酶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的α-L-岩藻糖苷酶水平低于其他血液病组(P<0.05);治疗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的α-L-岩藻糖苷酶水平高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P<0.05);其余血液病患者治疗组间的d-L-岩藻糖苷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血液病患者组间的α-L-岩藻糖苷酶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病患者治疗好转后,各血液病组的α-L-岩藻糖苷酶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α-L-岩藻糖苷酶可作为判断血液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阳性检出率。用OlympusAU 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FT 630G微机多探头γ计数仪对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甲胎蛋白(AFP)、a L 岩藻糖苷酶(AFU)及γ 谷氨酰转肽酶(γ GT)的测定,并与3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由AFP、AFU、γ GT单项检测的73.7%、78.05%、80.49%上升为97.56%。说明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尤其对AFP阴性及AFP低浓度的患者,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DSA表现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的DSA表现进行归纳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00例肝癌患者进行DSA检查,统计分析其特点并分型。结果:原发性肝癌的DSA表现多种多样,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血管形态的改变:包括肝动脉、门脉等;2.肝癌血供情况;3.有无动静脉分流;4.DSA所示肝癌的大小及形态。结论;根据原发性肝癌的DSA表现作者提出了肝癌DSA的分型方法即ABCD分型法,这对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的判断、疗效的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靛氰氯排泄试验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200233上海南京军区上海肝病临床研究中心倪鎏达陈成伟鲁进宇周峰茹素娟冯晓灵关键词肝细胞瘤;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靛氰氯排泄试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7原发性肝癌(HCC)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肝硬变,因此...  相似文献   

11.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发肝癌破裂抢救成功1例TreatingHepaticCarcinomabyEmbolizationofHep┐aticArteryComplicatedbyRuptureofCancer:onecase俞进友朱良志江苏省建湖县人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四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对肝病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AFP)、速率法检测岩藻糖苷酶(AFU)、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0例、健康体检患者60例血清。结果:原发性肝癌各项指标与其他恶性瘤组、肝硬化组比较除β2-MG无差异(P>0.05)外,其他三项都有显著差别。分别(P<0.01)或有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P、AFU、β2-MG、γ-GT。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6%、78%、80%、82%。AFP、AFU、γ-GT,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1%、84%、79%。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8%,比单项AFP(66%)检测敏感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联合测定AFP、AFU、γ-GT,可提高对肝癌阳性诊断率,并可提高对肝病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CD44剪接变异体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敏感的RT-PCR法,检测了54例原发性肝癌CD44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情况,结合相应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讨论了与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提示CD44剪变异体可能赋予了原发性肝癌以及侵袭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原发性肝癌细胞RNA、DNA的含量250031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胡成进杨道理尹格平孙晓明李劲松曹永成关键词肿瘤,肝;核糖核酸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446.1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将存档的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石蜡包埋组织及新鲜癌组...  相似文献   

15.
动脉内药物灌注术及栓塞术治疗肝癌17例临床报告TheClinicalReportof17CasesWithHepaticCarci┐nomaTreatedDYIntra-arterialDrugPerfusionandEmblolism许真①李涛①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照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研究暂时阻断肝静脉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HVO)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为了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TACE组和TACETHVO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肝静脉和外周静脉血中5氟尿嘧啶(5Fu)的血药浓度,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肝静脉和外周静脉血中5Fu的曲线下面积比值,TACETHVO组明显大于TACE组;肝静脉血中5Fu的峰浓度,TACETHVO组明显高于TACE组。同组中肝静脉和外周静脉的5Fu浓度趋向一致时间,TACETHVO组30分钟,TACE组为6分钟。结论暂时阻断肝静脉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明显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加倍提高了抗肿瘤的效果,该法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银染PCR-SSCP检测结直肠癌组织MCC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银染PCR┐SSCP检测结直肠癌组织MCC突变①510515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林金容②姜泊林鸿张亚历韩慧霞周殿元关键词结肠肿瘤;基因,MCC;聚合酶链反应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4.6结肠癌突变基因(MCC)是结直肠癌常见变化基因之一,目前...  相似文献   

18.
CTAP与SMA-P评价肝癌血管内治疗前门脉血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经肠系膜上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在评价肝癌患者的门静脉血流方面是否优于经肠系膜上动脉门脉造影(SMA-P)。方法:21例肝癌患者在血管内治疗前先后行CTAP及SMA-P,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3例CTAP与SMA-P评价结果一致;7例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其中6例由于碘油重叠或血液层流SMA-P显示欠佳者CTAP都能清晰显示,其中1例段级门脉阻塞,CTAP显示更确切的解剖部位;1例评价结果不一致,门脉高压影响SMA-P对门脉的显示,但CTAP仍能清晰显示。结论:CTAP较SMA-P能更准确地反映肝癌患者的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免疫功能状态。方法: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前后T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3、CD4、CD8),并与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TACE术后CD8+降低,CD3+、CD4+、CD4+/CD8+均升高。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治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MR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MR表现TheMRFeaturesofPrimaryHepaticCelCarcinoma朱锡旭沈复兴卢光明超声和CT可以发现2cm以下的肝脏占位,但是US、CT及血管造影很难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肝脏肿瘤样病变,如再生结节、肝硬化腺瘤增生样结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