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门急诊输液室在使用了掌上电脑系统(PDA)后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门急诊输液室使用PDA输液系统前后各200例输液患者的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DA输液系统使用后输液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P<0.05)。结论 使用PDA输液系统后,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PDA腕带识别降低输液错误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PDA腕带识别的所有输液患者27 093例设为观察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常规识别方式的所有输液患者13 129例设为对照组,将两组输液错误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输液错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PDA腕带识别能有效减少输液错误,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因此,输液卡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输液卡统一使用蓝色带绳索卡片,每天夜班将全部输液卡回收后使用健之素溶液浸泡消毒。据统计,输液卡上的绳索最长使用周期为3个月左右后就断裂,需重新更换新的绳索且使用时间短暂,无形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现将改良后的输液卡制作方法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于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来说,输液港的使用需配合使用无损伤针进行穿刺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穿刺过程中需要固定输液港底座,触诊定位穿刺隔,通常是用非主力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做成三角形,将输液港固定,确定此三指的中点,轻柔地从输液港中点处垂直插入穿刺隔,直达储液槽的底部,保证输液安全及通畅。但在临床使用中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输液器由于使用安全、方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年老体弱、心肺疾病的患者输液速度宜慢,应用含钾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亦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为此,作者对本院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的输液速度进行了测定,发现一次性输液器与传统输液管的输液速度存在较大的误差,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规把脂肪乳剂、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等无配伍禁忌的药加入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中,混合后再进行输液,这样可节省输液时间,并对静脉壁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根据多年的实践,未发现脂肪乳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也无不良反应,因而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得到普遍使用。作者将使用后的静脉营养输液袋制成一种简易水枕及冰枕,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将这一方法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 将使用后的静脉营养输液袋取下,一头输液管做营养袋时已拔除,再拔除另一头输液管(留9~10cm长度),并留下两只夹子,一头夹上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与彩色卡通固定板在门诊输液室小儿肢体输液中固定肢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256例进行四肢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对照组131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夹板与3M胶布固定。观察组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与彩色卡通固定板固定,观察比较两组使用效果及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使用效果及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进行小儿四肢输液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与微弓型卡通固定板固定肢体,可明显减少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及满意度,且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A腕带识别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使用PDA腕带识别方式的所有住院患儿2694例设为观察组,将2011年7月~2012年6月使用常规识别方式的所有住院患儿2904例设为对照组,将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生的输液差错例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PDA腕带识别能有效减少输液错误,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输液袋外包装是用来包裹封装输液袋的,以便于输液袋在临床使用前的运输、转移及密封防污染等。临床使用时需将包装袋拆开后取出输液袋,而拆包装袋的工作主要由护士手工来完成,如此,一个护士每天要拆很多的包装袋,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为了节省护士人力,我院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将输液包装袋拆开并取出包装袋内输液袋  相似文献   

10.
孙秀芳  向丽平 《全科护理》2011,(14):1243-1244
[目的]观察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双黄连注射剂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注双黄连注射剂的26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比较两组病人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输注双黄连注射剂能有效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通常将打印好的输液卡夹在输液挂卡上挂在输液架上,了解患者的输液情况。临床工作中,发现输液挂卡存在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为此,我们对输液挂卡进行了改进。1材料传统输液挂卡;废弃输液器软管;可伸缩拉环。2使用方法将可伸缩拉环安装在输液挂卡上,再将废弃输液器软管与拉环连接(图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输液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普通头皮针,对照组使用静脉留置针。结果:观察组血管穿刺、固定、拔针用时及血管弹性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输液并发症、疼痛程度及每天输液费、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输液时使用普通头皮针可缩短血管穿刺、固定、拔针用时和静脉弹性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和疼痛,降低输液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薛丽娟 《护理研究》2007,21(3):214-214
目前,各大医院临床科室静脉输液药品种类繁多,普外科等科室输液量大,且有的医院使用袋装液体。为了避免在输液前摆药、加药环节上及更换液体过程中出现差错,我们从2005年3月开始使用输液存放盒,对全科所有输液病人的液体摆放实行对号入座,效果满意,现将其存放盒介绍如下。1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在输液后和输液周期结束拔针时分别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封管的效果,推荐合适的封管方式。方法 将120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每天输液后采用10ml肝素钠生理盐水(100U/ml)脉冲式正压封管,1个输液周期结束拔针时先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再用5ml肝素钠生理盐水(100U/ml)正压封管。对照组每天输液后采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1个输液周期结束拔针时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港的堵管发生情况。结果 在每次输液后和输液周期结束拔针时使用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封管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港的封管方法,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因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次性输液器大针头(插人输液瓶端)保护帽通常被废弃,笔者将保护帽用于软体输液袋输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使用软体输液袋输液时,输液袋的容积逐渐变小,输液器的进气管必须封死,否则液体从进气管向外漏。将进气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抢救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时,需要迅速扩容,加快输血、输液,此时往往需要输液加压袋的使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加压袋没有减压后的补偿作用,需要手动加压,这不仅浪费了人力,也延误了不少抢救时间。本院于2001年6月开始将气压止血机装配输液加压袋应用于扩容加压输液治疗,至2002年6月共抢救了大出血休克患者213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把装配使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静脉输液用加温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环境温度低于18℃时在我院注射输液室输液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观察组静脉输液时使用自制静脉输液用加温装置加温输液,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者畏寒、局部疼痛、输液肢体麻木、输液肢体温度和输液通畅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畏寒、局部疼痛、输液肢体麻木、输液肢体温度降低和输液通畅影响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环境温度低于18℃时使用自制静脉输液用加温装置加温输液能有效减轻患者四肢发冷、疼痛、麻木、寒颤、血管痉挛等症状,提高输液舒适度,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隔输液器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分隔输液器进行输液,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进行输液,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排气成功率、输液前平均排气时间和液体损失量。结果实验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前平均排气时间、平均液体损失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隔输液器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克服传统夹板中的不足,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输液夹板,此种输液夹板不仅能将输注药液的肢体与输液夹板固定,而且可将输液夹板与其下的床侧梆、床护栏或坐椅扶手等物件相互固定,使昏迷病人或躁动的精神病人的肢体得以妥善固定,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现介绍如下。1构造(图1)2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双黄连注射剂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注双黄连注射剂的26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比较两组病人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输注双黄连注射剂能有效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