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 2种非甾类消炎药 (NSAIDs)萘丁美酮和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 2例活动性RA病人分为 2组 ,萘丁美酮组 (治疗组 ) 30例 ,给予萘丁美酮 5 0 0mg ,po ,bid ;尼美舒利组 (对照组 ) 32例 ,给予尼美舒利10 0mg ,po ,bid。 2组均给药 4wk。受试前后观察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萘丁美酮组总有效率为 87% ,尼美舒利组总有效率为 83% ,P >0 .0 5。与萘丁美酮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 :恶心、胃烧灼感、反酸和嗜睡各 1例 ,不良反应率13% ;尼美舒利组不良反应率为 19% ,P >0 .0 5。结论 :萘丁美酮对R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与尼美舒利相似 ,是一种较为有效、安全且服用方便的NSAID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53例0.5~8岁高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7例和对照组126例。2组均给予持续冰枕、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及传统对症用药治疗,治疗组另予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对照组另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观察用药后30min、1h及4h体温变化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4h,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高热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53例0.5~8岁高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7例和对照组126例.2组均给予持续冰枕、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及传统对症用药治疗,治疗组另予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对照组另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观察用药后30min、1h及4h体温变化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后4h,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高热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阿克他利治疗68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阿克他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入选 10 5例RA病人 ,完成观察 10 3例 ,分为 2组。阿克他利组 6 8例 ,予阿克他利 10 0mg ,po ,tid ;甲氨蝶呤组 35例 ,予甲氨蝶呤 10mg ,po ,qw ;疗程均为 12wk。 12wk后揭盲 ,31例阿克他利组病人继续疗程至 2 4wk。结果 :阿克他利组 12wk的有效率为 6 8% ,与甲氨蝶呤组的疗效 (74 % )相近 ,P >0 .0 5 ,阿克他利组 2 4wk的有效率为 84 %。阿克他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 ,明显低于甲氨蝶呤组 (2 8% ) ,P <0 .0 1。结论 :阿克他利作为一种新型抗风湿二线药物治疗RA有较好的疗效 ,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尼美舒利片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尼美舒利片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8例骨关节炎病人随机平行分为2组,试验组63例,给予尼美舒利片口服200mg,bid;对照组65例口服萘普生胶囊500mg,bid。疗程均为4周。结果:尼美舒利片和萘普生胶囊的有效率分别为81.0%和64.6%,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3%和28.3%,程度均比较轻微。结论:尼美舒利片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国产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多中心、平行对照设计。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14 0例 ,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分成治疗组 73例和对照组 6 7例 ,分别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2 .5mg或氯沙坦 5 0mg ,qd。其中 4 9例新发病人持续服药 8wk ,剂量不变 ;另 91例非新发病人 4wk后如血压≥ 18.7/12kPa则将剂量加倍 ,共 8wk。 2组各有 18和 12例病人做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治疗 8wk后 ,在非新发病例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9%和 6 9% (P>0 .0 5 ) ;新发病例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 0 %和 84 % (P >0 .0 5 )。不良反应 2组分别为2 9 %和 2 1%。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长效降压药物 ,降压疗效与氯沙坦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李晔 《医药导报》2007,26(10):1164-1164
目的 观察尼美舒利治疗慢性睾丸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慢性睾丸痛患者189例,分治疗组122例,对照组67例.治疗组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100 mg,bid,po;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栓0.1 g塞肛治疗,bid.均治疗30 d.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79%,对照组为62.69%(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尼美舒利治疗慢性睾丸痛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冯海英  李星  王锦  单丽春 《海峡药学》2006,18(4):175-176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在儿童高热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6月~12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儿童120例,随机成分尼美舒利组和布洛芬治疗组,观察治疗后1h、2h、4h、6h、8h的体温变化,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尼美舒利在治疗后1h、2h、4h、6h、8h的体温下降和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布洛芬组。结论尼美舒利退热高效、安全、值得在儿童高热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萘丁美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估萘丁美酮对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6例RA病人分 2组 ,萘丁美酮组 4 6例 ,男性 14例 ,女性 32例 ,年龄 4 5a±s 11a(2 2~ 68a) ,给萘丁美酮片 1g ,po ,qd× 4wk。双氯芬酸组 30例 ,男性 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4 4a± 10a(2 6~ 64a) ,给双氯芬酸 5 0mg ,po ,qd× 4wk。观察其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萘丁美酮组总有效率为 91% ,明显高于双氯芬酸组 (73% ,P <0 .0 5 ) ,2组治疗后临床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萘丁美酮组不良反应为 15 % ,明显低于双氯芬酸组 (37% ,P <0 .0 5 )。结论 :萘丁美酮对RA具有良好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国产美洛昔康片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和骨关节炎病人 (OA)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分层配对 ,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研究RA和OA病人 165例 ,以国产美洛昔康片为试验药 ,进口美洛昔康片为对照药。RA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2例 ,给予美洛昔康 15mg ,po ,qd× 8wk ;OA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给予美洛昔康7.5mg,po ,qd× 4wk。开放组 4 1例。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 90 %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 87% (P >0 .0 5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 .5 %和 18% ,撤药率分别为 1.9%和 3% (P >0 .0 5 )。结论 :国产美洛昔康片是一种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小、使用安全、应用简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国产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观察国产尼美美舒利对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RA患者112例和OA患者91例。口服尼美舒利片100mg,bid;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bid。治疗时间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炎性实验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国产尼美舒利对类风湿关节炎(RA)和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RA患者59 例和OA患者44 例。po 尼美舒利片100 mg,bid;对照组po 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bid。治疗时间为4wk。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炎性实验指标的变化。结果:尼美舒利治疗RA4wk 后,疼痛程度、压痛关节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握力、晨僵时间、血沉均显著改善。对RA的总有效率为83.3% 。治疗OA4wk 后,膝关节活动痛、15m 行走时间、日常活动能力及病人综合评估均有显著改善。对OA的总有效率为75.0% 。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2% , 以胃肠道反应为常见(9.6%)。尼美舒利对RA和O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布洛芬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尼美舒利对RA和O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与布洛芬相当。  相似文献   

13.
杨炳川  方应权 《中国药房》2012,(48):4556-4557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72例已被我院确诊的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132例患者仅口服兰索拉唑。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4周和6周时的有效率和疼痛缓解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和6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83.6%VS.66.7%和97.9%VS.85.6%,2组同时期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高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抗溃疡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鸡Ⅱ型胶原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鸡Ⅱ型(CCⅡ)胶原胶囊治疗我国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共入选病例60例,口服鸡Ⅱ型胶原胶囊90μg/d,或甲氨蝶呤(MTX)10mg/周,疗程24周。其中5例患者被剔除,最后纳入统计共55例,MTX组29例,CⅡ组26例。结果口服CCⅡ能明显改善RA患者的休息痛、晨僵、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指数、患者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血沉和C反应蛋白(P<0.05),但对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指数、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沉的改善不及MTX(P<0.05)。按国内抗风湿药疗效评价标准,两组在治疗12周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24周时CⅡ疗效不及MTX(P<0.05)。ACR20%在12、18和24周时MTX组疗效较CⅡ组好(P<0.05);ACR50%在18周时MTX组疗效较CⅡ组好(P<0.05),但12和24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Ⅱ组无因不良反应停药者,对肝、肾功能、血常规未见影响,胃肠道等不适反应明显低于MTX组(P<0.05),MTX组有1例患者因服药后转氨酶升高3倍以上而停药。结论口服CCⅡ治疗RA具有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但总体疗效不及MTX。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对缓解消化不良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医务室治疗的消化不良症状患者80例,给予多潘立酮10 mg,3次/d,餐前15~30 min服用,持续2周,于治疗1、2周时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就诊时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4.32±6.51)分,治疗1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为(5.69±4.75)分,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83±0.95)分;治疗1周后的显效率为26.25%(21/80),治疗2周后的显效率为67.50%(54/80),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3.75%(75/80);上腹胀发生率最高,为88.75%(71/80),且以中、重度居多,其次为嗳气,占62.50%(50/80),以轻、中度居多,其次分别为早饱、上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均以轻度居多;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8 d,恶心、呕吐为4d,其余依次为食欲不振、上腹痛、早饱、嗳气、上腹胀;共出现不良反应2例,占2.50%,其中不良事件1例.结论 多潘立酮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英 《中国药房》2012,(20):1867-1868
目的:观察青霉胺和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依那西普(ET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收集的56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每日口服青霉胺300mg+泼尼松10mg,qd,4周后减量为5mg;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ETA,每周皮下注射2次,每次25mg。疗程均为3个月。疗效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评定。结果:治疗6、12周后,对照组与试验组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均有改善,ACR20%改善标准(ACR20)有效率分别为21.4%和46.4%、39.3%和64.3%(P<0.05),进一步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明疾病活动评分(DAS28)的变化,发现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DAS28在6周时已出现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反应;对照组主要为皮疹反应。结论:青霉胺和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依那西普治疗RA安全、有效,且缓解病情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病毒性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59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12周。记录临床症状评分、潮气呼吸肺功能、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以及孟鲁司特钠治疗4、12周后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的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患儿临床症状,如咳嗽、哮喘、运动性方面明显改善(P<0.05),TPTEF/TE值、VPEF/VE值明显提高。治疗4周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7例,其中表现为兴奋3例,失眠1例,头痛1例,皮疹1例,腹痛1例。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病毒引起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患儿在治疗4~12周后,哮喘症状有效缓解,肺功能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哮喘症状复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张鸽  黄炜 《中国药房》2013,(44):4167-4169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治疗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1000mg,tid。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方面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