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对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120例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心肌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检测两组患者心肌酶学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钠尿肽(BNP)水平以及炎性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Tn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Tn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以明显降低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心脏功能障碍程度,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分析其机制可能与瑞舒伐他汀钙减少炎性反应,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抚州市东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F患者93例,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6)。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松养心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用药8周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波离散度(Pd),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5%vs. 80.85%,χ2=4.883,P=0.027)。用药8周后,2组LVEF较用药前升高,LAD较用药前缩小,研究组升高/缩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CK、CK-MB、cTnI水平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hs-CRP、IL-6、TN...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性反应、心功能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照组术中及术后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8 h。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1个月后随访观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8 h后,2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与CK-MB、cTnI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增加,LVEDD、LVESD较治疗前减小,且研究组增加/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治疗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肌酶、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26例,均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电脑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胺碘酮,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hs-CRP、IL-6、TNF-α、CK-MB、NT-proBNP、cTnI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hs-CRP、IL-6、TNF-α、CK-MB、NT-proBNP、cTn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可改善炎症因子、心肌酶谱、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5.
薛其骏 《中国药业》2012,21(12):85-8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静脉滴注极化液,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TnI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有效保护脓毒症患者心肌并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于菏泽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行PCI老年冠心病患者8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9例。3组均在术前3 d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A组剂量为20 mg/d, B组剂量为40 mg/d, C组剂量为80 mg/d。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比较3组治疗1个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术后24 h, 3组患者hs-CRP、IL-6、TNF-α、Hcy水平与cTnI、CK-MB水平较术前升高,表现为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C组患者横纹肌溶解、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罗林桂 《北方药学》2021,18(8):98-99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硝普钠、尿激酶输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则施以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硝普钠、尿激酶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肌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心肌标志物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CK、CK-MB水平较低(P<0.05).结论:将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硝普钠、尿激酶输注应用于AMI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降低CK、CK-MB水平,挽救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进一步观察和治疗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30 d是否生存为标准,将50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分为2组,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确诊当天和第3天、第6天、第12天cTnI和CK-MB含量变化,分析cTnI和CK-MB浓度变化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预后质量预测中的作用.结果 30 d存活组患者各个时间点cTnI、CK-MB含量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30 d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确诊当天,cTnI含量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5);第3天和第6天,cTnI含量与APACHE 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r=0.41,P<0.05);第12天时,cTnI含量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25,P>0.05).结论 cTnI和CK-MB浓度升高能反映严重脓毒症患者伴有心肌损伤,cTnI水平变化与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预后质量密切相关,监测cTnI在体内的含量变化对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力农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及米力农小剂量组、米力农大剂量组。建立脓毒症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脓毒症模型的方法;24 h后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及心肌组织中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cTnI、CK-MB及心肌中ET-1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米力农小剂量组血清cTnI、CK-MB、心肌中ET-1和TNF-α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值均>0.05;米力农大剂量组血清cTnI、CK-MB、心肌中ET-1和TNF-α明显低于模型组,P值均<0.01。结论:米力农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对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HF患者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进行动态检测,并且分为cTnI正常组和升高组,分析cTnI与心脏功能及临床情况的关系。结果本组100例HF患者中46例cTnI升高,所有患者CK-MB均正常,3级心功能患者cTnI升高检出率(59%)比2级心功能cTnI升高检出率(5.5%)明显升高(P<0.05),4级心功能患者cTnI升高检出率(100%)比3级心功能患者明显升高(P<0.05),cTnI升高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cTnI正常组低(P<0.05),cTnI升高组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较cTnI正常组明显增大(P<0.05)。cTnI持续升高者预后差。结论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加重,cTnI的检出率明显升高,cTnI不仅是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的指标,而且是判定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