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链抗原19—9与尿清蛋白变化的关系。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在本科住院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组,测定血糖链抗原19—9、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清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值等,通过B超及CT检查排除胰腺肿瘤,最后通过统计方法分析糖链抗原19—9与尿清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结果205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正常,尿清蛋白与糖链抗原19—9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为0.388,P为0.000),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为-0.225,P为0.001)。通过尿清蛋白分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大量清蛋白尿组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及正常清蛋白尿组(P分别为0.003,0.000)。而通过糖尿病病程分层,各组间糖链抗原19—9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F为0.322,P为0.80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链抗原19—9与尿清蛋白相关,尿清蛋白是糖链抗原19—9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脂联素、尿清蛋白排泄率水平,探讨血清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 从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选取6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量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和大量清蛋白尿组,以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尿清蛋白排泄量,同时观察血糖、血脂情况,分析脂联素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上述各项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正常蛋白尿组、大量清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微量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4.227,q=2.82~3.73,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633、0.316,P<0.05),与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呈负相关(r=-0.306、-0.29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随着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升高而升高,且与糖脂代谢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存在关联性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基于肾小球滤过率情况,分为三组,即X组、Y组和C组,每组30例,对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尿酸等指标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经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保持负相关关系的指标有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血尿酸、尿Ig G、尿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P0.05。X组肾小球滤过率和上述指标的关联性不明显。与Y组肾小球滤过率存在负相关关系的指标包括血清尿素氮、餐后2 h血糖、血清肌酐、尿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P0.05。与Z组肾小球滤过率存在负相关关系的指标为血尿酸,P0.05;与Z组肾小球滤过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指标为空腹血糖,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呈下降趋势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血清肌酐(P0.001)、血尿酸(P0.01)。结论诸多临床指标都和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存在关联性,但与之独立相关的指标为血肌酐、血尿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改变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T2DM患者7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20例、微量清蛋白尿组25例和临床肾病组25例,并选取同期20例非肾病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尿NGAL水平,应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分析尿NGAL及血清CYS-C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清蛋白尿组的尿NGA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清蛋白尿组和临床肾病组的GFR、尿NGAL、血清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肾病组的GFR、尿NGAL、血清CYS-C与微量清蛋白尿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尿NGAL和血清CYS-C水平与GFR均呈负相关(r1=-0.312,r2=-0.412,P<0.05)。结论 T2DM患者尿NGAL与GFR有较好的相关性,测定尿NGAL和血清CYS-C可为早期诊断DN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在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各阶段的变化,明确NGAL能否成为2型糖尿病肾病发展方向的一种新型敏感指标.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1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24 h-1)、微量蛋白尿组(30 mg· 24 h-1<UAER <300mg·24h-1)、大量蛋白尿组(UAER> 300 mg·24.h-1).测定血、尿NGAL水平及血尿素、血肌酐、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GFR)各肾功能指标,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素、血肌酐、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血NGAL、尿NGA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血NGAL、尿NGAL、血肌酐、胱抑素C与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比较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FR则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尿NGAL与血肌酐、胱抑素C、UAER呈显著性正相关,与GFR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血和尿NGAL的改变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伤的病情高度平行,与肾功能指标高度相关,血、尿NGAL可以作为判定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伤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清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0例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结果:从对照组、正常清蛋白尿组到临床清蛋白尿组,受试者的血清HGF、UAER和空腹血糖(FBG)水平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糖尿病患者血清HGF水平与UAER(γ=0.889,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FBG(γ=0.586,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随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且两者间密切相关,HGF水平检测有利于患者的病情评估,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肾小球高滤过率是未来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及正常对照28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两组,即GFR〈140 ml/(min.1.73 m2)的正常肾小球高滤过率组46例;GFR≥140 ml/(min.1.73 m2)的肾小球高滤过组30例。应用常规方法测定肌酐(CRE)率、胱抑素C(CYSC)和血糖等临床指标,按照Macisaac公式估算GFR,并统计分析GFR与常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初发2型糖尿病高GFR 39.5%。男女发生率、吸烟、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血糖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两组D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与GFR显著相关(r=-1.23,0.07,2.56;P=0.023,0.004,0.017)。结论年龄、UACR、糖化血红蛋白与肾小球高滤过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早期发现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预防、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皖南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所选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9例)及大量白蛋白尿组(29例)。分别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及肾小球滤过率等临床指标,同时对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选皖南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增加,3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及肌酐清除率均出现明显降低,血清胱抑素C水平出现升高,并与肾小球滤过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P〈0.01)。而且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的检出率均较低,但肾小球滤过率不同的患者,胱抑素C水平却有明显差别,eGFR〈60 ml/(min·1.73 m^2)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一种能灵敏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标记物,其不仅与肾小球滤过率呈现良好的临床相关性,而且能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肾损伤程度,进而用于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王黎敏  庄严  孟莉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008-1009,106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1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MA30—500mg/24h)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60例、正常尿酸组55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胰岛素、血糖、血肌酐、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计算人体质量指数、肾小球滤过率、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IS)。结果高尿酸组患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白蛋白和血肌酐值较正常尿酸组升高(P〈0.05);胰岛β细胞功能和肾小球滤过率较正常尿酸组下降明显(P〈0.001),并且体质量指数(BMI)和甘油三酯也较正常尿酸组升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高尿酸组血尿酸与SCR、HOMA-β呈显著正相关(r=0.538,r=0.424,均P〈0.01);与FINS、HOMA—IR、MA、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396,r=0.334,r=0.325,r=0.324,均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显著负相关(r=-0.487,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对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的改变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分别对72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70例无糖尿病和高血压者(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自蛋白排泄率测定。结果糖尿病组收缩压、脉压及昼夜血压负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昼夜节律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升高,在脉压≥60mmHg(1mmHg≈0.133kPa)组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更高。结论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收缩压、脉压、昼夜血压负荷值升高和血压昼夜节律减弱,这种改变参与引起肾脏高滤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血清CA19-9的相关性.方法:化学发光法测定T2DM患者(A组,120例)及非糖尿病患者(B组,108例)的血清CA19-9水平.2组均排除其它可能导致CA19-9水平升高的常见疾病.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A组分为血糖控制组(A1...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刘亚平 《中外医疗》2010,29(26):21-21,4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3月至今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大量白蛋白组的感觉和运劝神经异常率显著较高.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2 型糖尿病患者尿液组织因子及其促凝血活性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组织因子(TF)含量及其促凝血活性(PCA)在不同尿微白蛋白水平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中的变化
及其意义。方法86名2型DM患者按照尿白蛋白/肌酐(UACR)比共分为3组,即UACR<30 mg/g的正常蛋白尿组42例,
30 mg/g≤UACR<300 mg/g的微量白蛋白尿组26 例,UACR≥300 mg/g的大量白蛋白尿组18 例,21 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组。ELISA 法测定各组尿液TF 含量和一步凝固法检测TF-PCA 活性。常规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RP
(Hs-CRP)、肾功能。结果DM组TF含量和PCA活性随尿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在不同糖尿病组别间存在差异;尿液TF
活性与尿素、肌酐、胱抑素C、hs-CRP、UACR、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测定指标无相关性,而尿液TF含量仅与
hs-CRP、UACR呈正相关。结论2型DM尤其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TF呈高表达,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病程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组59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19例与临床蛋白尿组(PR组)20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朵: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与TC、LDL、FBG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并且随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铁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口服阿卡波糖、皮下胰岛素注射、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后血清Visfatin、Ghrelin及CA19-9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90名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降糖方案分为3组:A组为口服阿卡波糖组(n=30),B组为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n=30),C组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n=30),测定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血清中Visfatin、Ghrelin及CA19-9水平。结果①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isfatin、CA19-9水平降低(P0.05);血清Ghrelin水平增高(P0.05);②治疗后血清Visfatin的下降值与WC、WHR以及TG、LDL-C、FBG的下降值呈正相关;血清CA19-9的下降值及Ghrelin的上升值与TC的下降值有相关性;③C组血清Visfatin、Ghrelin以及TG、TC和FBG的下降程度较A组和(或)B组显著(P0.05)。结论口服阿卡波糖、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及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有利糖尿病病情的缓解。  相似文献   

16.
林芳 《吉林医学》2012,33(22):4720-472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T2DM)与脂蛋白(a)的相关性。方法:将老年T2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和糖尿病肾病(DN)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蛋白(a)水平。结果:三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呈DN组>NUAl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T2DM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 2 8例 2型糖尿病病人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同时测定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 两组病人在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2hBG)、甘油三酯 (TG)、舒张压 (DBP)、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而收缩压 (SBP)、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血压控制不良将导致 2型糖尿病病人MAU。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40例和大量自蛋白尿组(CP组)35例,同时随机分为糖耐量受损(IGT)组40例和正常对照(NC)组30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TGF-β1、MMP-2、MMP-9、TIMP-1和Ⅳ型胶原(IVC)含量。结果IGT组和NA组HGF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而MA组与CP组含量显著低于NC组(P〈0.01),以CP组含量最低;NA、MA和CP组TGF—β1含量显著高于NC组与IGT组(均P〈0.01),以CP组含量最高;2型糖尿病3组间HGF和TGF-9、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P组和MA组MMP-2、MMP-9含量显著低于NC、IGT及NA组(P〈0.01),而TIMP-1与IVC含量显著高于NC、IGT和NA组(均P〈0.01)。结论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存在HGF与TGF—β1、及MMP/TIMP系统的失衡,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