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尚华,男,1943年8月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中医学院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1980年参加上海中医学院全国首届中医外科师资班学习。1975年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从事中医外科的临床、教学工作,1989年调山西中医学院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兼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外治杂志》主编、《山西中医》编委、《光明中医》编委。从事中医外科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出版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中医外科外治法》获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著…  相似文献   

2.
《老子》学说对中医调平思想的影响山东省聊城地区中医院(252000)王桂枝,张梅红山东中医学院九四级研究生(250014)谷万里[关键词]老子,中医调平思想《老子》即《道德经》,共五千余言,主要体现了老子的道家哲学思想。老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3.
学生从收发室给我拿来一个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寄来的邮包。打开一看,是庆其学兄赠阅的由夏翔教授和他主编的《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集》。我对沪上名医,情有独钟。那是因为四十年前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一本《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影响我多年,书中丁甘仁、夏应堂、王仲奇、朱南山  相似文献   

4.
日本汉方与中医之区别谢文光/(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330006)关键词汉方,中医,区别日本汉方起源于中国,汉方的主要内容是取自于中医,日本汉方医师临床所运用的方剂绝大部分是中医传统古代名方,尤其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子。从这些事实看来,一般的...  相似文献   

5.
《中医杂志》2011,(18):1620-1621
张志远,山东省德州市人,生于1920年。山东中医学院教授。曾先后主编《中医各家学说》、《医史人物评传》等医籍四种,参加编写《中医妇科学》等医著五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三百篇。  相似文献   

6.
何任(1921-),男,浙江杭州人。出生于中医世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历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审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评审委员等职。现为浙江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药学会顾问、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名中医馆馆长、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国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临床家,对张仲景学说研究造诣精深,主要医学论著有《何任医论选》、《湛园医话》、《金匮要略新解》、《金匮通俗讲话》、《金匮要略百家医案评…  相似文献   

7.
(排名不分先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实用中医药杂志》社《山西中医》编辑部《基层中药杂志》编辑部《华西药学》编辑部《甘肃中医》编辑部《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中国药品标准》杂志社《江苏中医》编辑部《国医论坛》编辑部《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社《浙江中医杂志》社《包头医学》编辑部《护理研究》杂志社《新中医》编辑部《医学与社会》编辑部《新疆中医药》编辑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时珍国医国药》编辑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社《北京中医》编辑部《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编辑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编…  相似文献   

8.
王辉武教授,1943年8月生于四川资阳,早年自学中医,后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从医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导师,重庆市名中医,现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实用中医药杂志》副主编等职,学术上崇尚《内经》、《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临证蒙受川中著名中医冉  相似文献   

9.
顾柏华(1916-1993),上海浦东人,顾氏外科奠基人,我国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顾氏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上少近代名中医顾筱岩先生之子,自幼随父学医,又深造于私立上海中医学院,于1952年在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曾历任曙光医院、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主任,上海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等职。顾氏一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50余年,研究和创造了不少疗效独特的经验方治疗方法,顾氏虽忙于临床,但他更注重著书立说,在六、七十年代他先后主编了《全国中医学院中医外科统一教材》、《中医外科临床手册》、《顾柏化外科经验选》以及在中医外科学术界颇具影响的近100万字的《实用中医外科学》,为丰富中医外科的临床实践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顾氏治学严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多年来顾氏先后指导培养了原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陆德铭等多位高材生,为培育中医外科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朱文锋与中医(辅助)诊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咏华 《中医研究》2002,15(6):11-12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朱文锋教授为主研制的“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是根据其为主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所定疾病、证候、治法等内容,于近期研制成功的,并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来……  相似文献   

11.
鳖甲救痨汤     
胡天雄 《新中医》2005,37(7):12-12
胡天雄(1921—),男,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授,全国名老中医。15岁从师学医,饱读“经史子集”百家之学。先后从事中医临床、《内经》教学,主编《湖南中医学院学报》。对多种急慢性传染病及内妇儿科杂症有自己的独特经验。著有《素问补识》、《马王堆医书考注》、《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天雄》等医书,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种公开刊物上。  相似文献   

12.
前年 ,听说江西中医学院的杨扶国先生与三十多位同道合作 ,历时十余载 ,编写了《中医藏象与临床》。去年季夏 ,在《江西中医学院学报》读到该书的一节 ,尝鼎一脔 ,心甚欢喜 ,盼其早日出版 ,欲一睹全貌。今年春末 ,如愿以偿 ,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中医藏象与临床》终于摆上案头 ,我把待读的书往后挪 ,先读此书为快。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核心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一大优势 ,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即藏象学说。中医辨证的方法可谓多矣 ,但最终还须落实在脏腑之上。历史上没有不熟谙藏象学说的医家 ,临床上没有不深研藏象学说而治病能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学报》又名《医学报》,创办于 1 91 0年(清·宣统二年 ) ,由蔡小香、唐乃安、李干卿三人筹资在上海编辑出版 ,为我国最早发行的医学期刊之一。据《六十年来中医报刊目录 ( 1 90 5~ 1 965 )》(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编 )记载 ,该报在上海中医学院藏有 1~ 6期 ,上海图  相似文献   

14.
《中医研究》2008,21(1):F0002-F0002
《中医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刊物,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证书编号:ZR471)、《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证书编号:QB471)、《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证书编号:HA152)全文收录。《中医研究》杂志自2005年起改为月刊,A4国际开本,64页。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1-691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1-1124/R。邮发代号:36-130。国外代号:M1111。广告许可证号:4100004001176。《中医研究》以“报道…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中医药》2010,(5):F0002-F0002,F0003
十月金秋,秋风送爽。由广西中医药学会主办、《广西中医药》、《广西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及北海市中医院承办的“广西中医药学会2010年青年中医学术年会”于201O年10月15~17日在美丽的广西北海市召开。  相似文献   

16.
《中医杂志》2011,52(24):2160
朱进忠,1933年生.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定州市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攻读医籍,1956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后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前身)工作,并从著名中医李翰卿学习.1976年参加全国中医研究班,从岳美中、赵锡武、方药中、王伯岳等名家学习.50多年中,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医基础研究所名誉所长、山西省职工医学院教授、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兼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理事.在学术上,提出疑难疾病从肝论治、辨证依据脉为第一、危重疾病尤应诊腹等观点和辨证论治三步、相似辨证、天人相应辨证等方法.著有《中医内科证治备要》、《难病奇治》、《疑难病诊治思路秘诀》、《脉诊大全》等20余部著作及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于1981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中医骨伤专业,办学初期张安桢、王和鸣教授自编教材《中医伤科学基础》、《中医正骨学》,并于1986年由厦门大学海外学院出版, 198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3年福建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首批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福建省  相似文献   

18.
阙再忠 ,男 ,1935年生 ,四川省仁寿县人 ,汉族。 196 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 ,中共党员。曾任成都中医学院外、骨科教研室主任及附属医院骨科主任 ,中医骨科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学术带头人 ,四川省及成都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省、市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被卫生部聘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委会委员及副主编。历任《中医正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国骨伤》、《四川中医》、《成都中医学院学报》等刊物编委、副主编 ,省、市及学院高评委等。阙再忠教授在就读成都中医学院前 ,曾于 195 2~ 195 3年在重庆检…  相似文献   

19.
陈瑞春(1936-),江西铜鼓人,现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学会委员,仲景学说研究会理事,全国中医内科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西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江西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自幼随父习医,15岁参加联合诊所涉足医坛,矢志岐黄。1958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76年参加卫生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医研究班,1980年以后任伤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8年任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1989年改任第一副院长主持工作,1993年经国务院…  相似文献   

20.
时光达 ,男 ,192 2年 2月出生 ,山东省枣庄市人 ,教授、主任医师。曾任贵阳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 ,贵阳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 ,《中医正骨》第一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理论研究组委员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 )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等职。现任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中医正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原中国中医药学会 )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等职。时光达先生于 1940~ 1945年在南京中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