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心病病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n=1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23)、急性心肌梗死组(n=20)和对照组(n=17)。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病史采集,并检测血脂、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应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分析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年龄、性别构成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3.81±0.48μmol/L)相比,稳定型心绞痛组(4.82±0.50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52±0.55μmol/L)和急性心肌梗死组(6.03±1.13μmol/L)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虽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79)。冠心病各亚组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Gensini评分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Gensini评分(17.79±1.86)分别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8.05±4.46)和急性心肌梗死组(40.62±3.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构成比、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nesini评分有明显相关性(r=0.704,P=0.000)。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监测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对于判断冠心病病情、指导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4例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ELISA法测定三组血清ox-LDLAb水平,并根据造影结果行Gensini积分。结果UAP组和AMI组ox-LDLAb均低于对照组(P〈0.05);ox-LDLAb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334,P=0.000),ox-LDLAb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263,P=0.004),ox-LDLAb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ox-LDLAb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因胸口疼痛或胸闷等症状在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94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7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30例、冠心病组93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9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34例、双支病变组30例和三支病变组29例。比较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冠心病组患者血生化检查指标,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血生化检查指标及Gensini积分,并分析血清LDL-C、non-HDL-C水平及non-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冠心病组受试者血糖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LDL-C、non-HDL-C水平及non-HDL-C/HDL-C比值高于正常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血糖及血清TC、LDL-C、BUN、Cr、UA、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清TG、non-HDL-C水平及non-HDL-C/HDL-C比值高于单支病变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non-HDL-C水平及non-HDL-C/HDL-C比值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Gensini积分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患者Gensini积分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L-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57,P=0.031),血清non-HDL-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01,P=0.010),non-HDL-C/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01,P=0.020)。结论血清LDL-C和non-HDL-C水平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且血清non-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优于血清LDL-C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340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冠造阳性组患者血清非HDL-C水平高于冠造阴性组(P<0.05);血清非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非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控制非HDL-C增高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钠肽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7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及血浆脑钠肽(BNP)检查,分析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冠心病分型、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与患者血清BNP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患者BNP水平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三组患者BNP水平呈显著增加趋势,三组BNP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100pg/ml的患者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BNP100 pg/ml的患者Gensini积分,分别为(53.7±15.9)分vs.(29.3±2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与BNP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476,P0.05)。结论 BN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正相关,BNP水平有可能作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12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4例和非冠心病组29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35例、多支病变组31例,根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分组24例(Gensini积分32分)、中分组38例(Gensini积分32~82分)、高分组32例(Gensini积分82分)。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Gensini积分冠心病患者血清GDF-15、hs-CRP水平,血清GDF-15、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肌酐(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 Tn I)、GDF-15、hs-CRP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GDF-15、hs-CRP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清GDF-15、hs-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高分组患者血清GDF-15、hs-CRP水平高于中分组、低分组,中分组患者血清GDF-15、hs-CRP水平高于低分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DF-15(r=0.683)、hs-CRP(r=0.524)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GDF-15、hs-CR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GDF-15、hs-CRP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动脉硬化指数,A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和血脂综合指数(LC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胸痛、心前区不适住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148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40~65岁。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86例)和对照组(62例)。检测所有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HDL-C,计算non-HDL-C、AI值、LDL-C/HDL-C比值、AIP和LCI。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血脂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C、LDL-C、non-HDL-C、AI、LDL-C/HDL-C值显著增加,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HDL-C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non-HDL-C、AI、LCI和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47,r=0.314,r=0.178,r=0.278,P均0.05)HDL-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231(P0.05)。结论 AI在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铁蛋白(SF)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13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I组(急性冠脉综合征73例)、Ⅱ组(稳定型冠心病69例)、Ⅲ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71例),应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法(Gensini)评价Ⅰ组和Ⅱ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测三组血清中Hcy和SF水平,应Pearson相关性分析Hcy、SF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Ⅰ组、Ⅱ组血清Hcy和SF水平显著高于Ⅲ组,Ⅱ组血清Hcy和SF水平显著高于Ⅲ组(P0.05);I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与SF水平呈正相关(r=0.825,P0.05);血清Hcy、SF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782,0.73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SF水平高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早期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脂类代谢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因疑诊冠心病来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95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95例患者依据造影结果区分为冠心病组(43例),非冠心病组(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血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2.01±0.65)比(2.38±0.92),P=0.024]显著升高。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甘油三酯(TG)、LDL-C/HDL-C、TG/HDL-C、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均呈正相关(r=0.183~0.256,P均<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243,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LDL-C/HDL-C、TG/HDL-C、AIP呈正相关(r=0.225~0.331,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261,P<0.05)。冠心病组Gensini总积分与各项血脂指标及比值呈正相关(r=0.068~0.201,P<0.05或<0.01),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138,P<0.01)。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血浆HDL-C水平升高能延缓冠心病进展,LDL-C/HDL-C比值、AIP是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性及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造影结果正常21例(对照组),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79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1例(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8例(AMI组)。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同时测定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患者NT-proBNP、CK-MB水平变化与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MI组平均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5)。UAP组平均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平均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的NT-proBNP水平与CK-MB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r=0.450,P<0.01)。冠脉造影结果闭塞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狭窄组和无狭窄组(P<0.05)。狭窄组NT-proBNP水平高于无狭窄组(P<0.05)。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有明显相关性(r=0.962,P<0.01)。结论 NT-proBNP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程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测定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为B组,冠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C组.对各组受试者于入院24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入选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总活力(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采用分光比色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入选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所显示的血管狭窄程度及部位计算Gensini积分值.对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冠脉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PG、FINs、HOMA-IR、MDA、Gensini积分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OS、iNOS、NO急性心肌梗死组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FPG、FINs、HOMA-IR、MDA、Gensini积分均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而NO、tNOS、iNOS均低于冠脉造影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HOMA-IR与MDA、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与NO、tNOS、iNOS呈负相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氧化应激反应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密切相关,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9847例疑诊冠心病并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中,确诊冠心病6419例(65.2%),排除3428例(34.8%),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术前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查,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对641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TC、LDL-C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并与之成明显的负相关(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随着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1),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DL-C(β=-0.075,OR值-5.580,95%CI:-7.541~-3.618,P<0.00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低密度脂蛋白(β=0.067,OR值2.712,95%CI:0.943~4.481,P=0.003)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而与TG(β=0.002,OR值0.067,95%CI:-0.689~0.822,P=0.863)、TC(β=0.034,OR值1.080,95%CI:-0.392~2.553,P=0.150)无独立相关性。结论 TG、TC、LDL-C可以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负相关,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独立正相关。虽然TG和TC在本研究中未体现出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独立相关性,但因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所以积极控制血脂对防止冠心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笔者医院88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并检测血清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结果 与GGT正常组相比,GGT升高组ALT、AST增加,TG上升,HDL-C下降,LVEF下降,Gensini评分升高。且GGT与ALT、AST、TC、TG、LDL-C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与LVEF和HDL-C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GGT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指数(AI)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4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者86例作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者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TC、TG、LDL-C及HDL-C,计算AI值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C、LDL-C、non-HDL-C、AI值显著增高,HDL-C显著降低(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仅non-HDL-C和AI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47,r=0.314,P0.05)。结论:CHD患者有较高的non-HDL-C和AI水平,可预测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50例正常对照人群和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HD患者血浆的CRP水平,其中单支病变30例、双支病变25例、三支病变25例;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结果 CRP 水平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依次增高;稳定型心绞痛组(F=1.826,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F=4.232,P<0.01)及急性心肌梗死组(F=6.745,P<0.01)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冠心病组中,双支病变组(F=7.925,P<0.01)以及三支病变组(F=9.467,P<0.01)中CRP 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RP水平与冠心病和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评价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59例)及正常组(43例);其中,根据诊断将冠心病组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5例)和心绞痛组(88例).采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收集患者血液样本,检测血清RBP4水平,分析比较各组SYNTAX评分与RBP4水平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RBP4水平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估RBP4水平预测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切点.结果 冠心病组RBP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42.51±19.00)ng/ml比(36.44±11.1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RBP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47.82±29.98)ng/ml、(44.82±15.23)ng/ml比(36.44±11.1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39.42±21.43)ng/ml]与正常组[(36.44±11.13)ng/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RBP4水平显著高于心绞痛组[(47.82±29.98)ng/ml比(39.42±21.43)ng/ml](P<0.05);冠心病组患者RBP4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412,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RBP4预测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切点是33.37ng/ml,敏感度为0.76,特异度为0.49.结论 冠心病患者RBP4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RBP4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当RBP4>33.37ng/ml,可能存在重度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变时性的相关性。方法记录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脏变时性指标,包括r HR和HRR,并记录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对比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3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脏变时性指标差异。评价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变时性指标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62例冠心病患者,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变时性指标r 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与心脏变时性指标r HR及HRR均呈负相关(r=-0.34,-0.40,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脏变时性指标r HR和HRR密切相关,对于评价冠心病心脏功能的改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1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浓度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探讨Lp-PLA2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确诊或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2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病史资料、实验室数据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依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所有人选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不稳定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组,根据病变情况分为单支、两支及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LP-PLA2浓度, 并计算Gensini积分,探讨各组患者Lp-PLA2水平与 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1)冠状动脉病变组的LP-PL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急性心肌梗死组LP-PLA2浓度最高。2)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间的LP-PLA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LP-PLA2浓度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Gensini评分越高,LP-PLA2浓度越高。结论:血浆 LpPLA2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浆Lp-PLA2浓度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6例,根据造影结果区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52例)、多支病变组(67例),正常组(33例);根据临床症状区分AMI组(45例),UAP组(91例),SAP组(43例),正常组(27例);测定血浆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严重程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组[(2.94±0.24)比(2.74±0.15)比(2.28±0.22)比(2.18±0.69),P〈0.01或〈0.053;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病变组L(2.44±0.38)比(2.69土0.34)比(2.98±0.28)比(2.07±0.43),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水平呈正相关(在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r分别为0.51,0.67,0.73,P均〈0.05)。结论: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内脂素(Visfatin)的表达,及其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40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健康对照组。ACS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IF-1a、内脂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组、AMI组和UAP组HIF-1a和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HIF—1a:(946.75±451.34)pg/ml,(1029.05±485.57)pg/ml,(864.45±409.99)pg/ml比(376.20±106.79)pg/ml,(338.50±98.01)pg/ml;内脂素:(4.81±2.21)ug/ml,(5.15±2.25)ug/ml,(4.46±2.17)ug/ml比(1.49±0.96)ug/ml,(1.33±0.76)ug/ml,P均〈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与HIF-1a、内脂素呈显著正相关(R2=0.653,0.576,P均〈0.01)。结论: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a和内脂素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其检测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