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听神经瘤的局部控制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对82例听神经瘤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患侧听力的进行性下降或肿瘤进行性增大,或两者兼有,MRI测量肿瘤的最大径平均为3.2cm(1.8~4.0cm)。有牙齿的患者采用分次治疗,接受剂量为20~24Gy/5~6次(80%等剂量曲线),无牙齿的患者采用单次治疗,剂量为11~13Gy(80%等剂量曲线),所有患者均设一个等中心。结果随访12~62个月,平均26个月,5年局部控制率为91.5%,听力保留率为75.8%,三叉神经功能保护率为91.4%,无面瘫、脑积水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肿瘤的生长,听力保留率高,其它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正>2006-03—2012-02笔者所在医院采用B超引导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128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男68例,女60例;年龄17~75岁,平均(40±10)岁。均经B超、尿路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或CT检查确诊,其中鹿角铸形结石31例,多发或巨大肾结石49例,5例发现肾脏积脓。结石直径2.2 cm×1.8 cm~6.5 cm×3.5 cm。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89年 9月至 1997年 12月 ,手术切除大型 (直径≥ 4 cm)中、晚期听神经瘤 75例 ,占同期手术的听神经瘤 12 5例的 60 %。现将手术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5例中 ,男 4 2例 ,女 3 3例 ;年龄 18~ 65岁 ,平均 4 0 .5岁。病变位于左侧 4 0例 ,右侧 3 4例 ,双侧 1例 ;病程 6个月~ 8年 ,平均 2年。肿瘤最大径 4~ 6cm者 62例 ,大于 6cm者 13例。1.2 症状体征 :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 5 6例 ( 74 .7% ) ,恶心呕吐 4 5例 ( 60 % ) ,眼底视乳头水肿 60例 ( 80 % ) ,视力下降3 8例 ( 5 1% ) ,其中双眼失明 6例 ( 8%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伽玛刀治疗听神经鞘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9年8月间89例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采用Leksell C型伽玛刀。肿瘤平均体积6.3cm3(0.75~18.2cm3)。伽玛刀治疗处方剂量为23~32Gy,40%~60%的等剂量线包绕。结果随访89例,随访24~71个月(平均51个月)。肿瘤体积明显皱缩51例(57.3%),31例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34.8%),7例肿瘤继续增大(7.9%),肿瘤生长控制率92.1%(82/89)。出现听力下降15例(16.7%),出现患侧一过性面瘫5例(5.6%),永久面瘫率0.0%。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鞘瘤安全有效,对面听神经及三叉神经功能有明显保留作用。是治疗术后残留、中小型体积及不能耐受手术听神经鞘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们总结 1993年 1月至 1996年 8月采用一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 46例 ,死亡 2例 ,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2 6例 ;年龄 2 8~ 5 8岁 ,平均 42岁 ;病程 9月~ 8年 ,平均 1.8年。病变左侧 2 5例 ,右侧 2 1例 ,肿瘤体积 3.5~ 7cm。1.2 症状及体征 :头痛 43例 (93.5 % ) ,视神经乳头水肿 32例 (6 9.4% ) ,听力丧失 30例 (6 5 .2 % ) ,听力减退 16例(34 .8% ) ,咽反射迟钝 2 4例 (5 2 .2 % ) ,其中声嘶呛咳 ,咽反射消失 11例 (2 3.9% ) ,走路不稳及共济障碍 31例 (74% )。1.3 辅助检查 :…  相似文献   

6.
王娅  姜丹  张乐  尹世杰 《安徽医药》2013,34(5):602-603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CT检查疑诊听神经瘤,但磁共振检查禁忌的患者行BAEP检查。结果 4例患者BAEP结果均异常。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为听神经瘤;1例患者BAEP随访,证实非听神经瘤。结论 BAEP检查是对听神经瘤诊断的有效方法,并能对病损部位进行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7.
曲虹 《沈阳部队医药》2006,19(2):131-132
自1997年以来,我科应用锁孔技术切除直径≥4.0cm的巨大听神经瘤4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27~78岁。患侧听力下降或消失41例,头痛、头晕21例,耳鸣16例,行走不稳、易向同侧偏斜或持物不准14例,视乳头水肿16例,面部麻木14例,视力下降10例,恶心呕吐10例,吞咽困难、声音嘶哑8例。术前行CT检查13例,MRI检查33例,结果显示,肿瘤直径4.0~4.9cm21例,5.0~5.9cm15例,6.0~6.9cm7例,≥7.0cm3例。有部分囊性变者16例,伴有脑积水者22例。脑干、小脑、脑室等结构受肿瘤挤压而移位、变形。2治疗与结果本组均在…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 ,又称听神经鞘膜瘤 ,肿瘤大多数发生于一侧 ,少数为双侧性。它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 8 4 3% ,好发于中年人[1] 。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我科自 1995年2月至 2 0 0 1年 11月共收治听神经瘤 87例 ,通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组 87例 ,男 2 3例 ,女 6 4例 ;年龄 2 5~ 5 9岁 ,平均 2 7岁 ;病程 4个月至 14年。肿瘤位于左侧 5 1例 ,右侧 32例 ,双侧 4例 ,复发性 3例。1 2 临床表现 患侧耳鸣、听力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34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及经内听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直径大于4cm肿瘤。结果:肿瘤镜下全切除28例(82%),次全切除6例(18%)。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60%),功能保留11例(32%)。术前尚存听力25例,术后听力保存3例(12%),无手术死亡。结论:大型听神经瘤的治疗,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及内听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提高肿瘤切除率,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科在1975~1982年共收治睾丸恶性肿瘤45例,均经病理证实,本文重点探讨睾丸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共45例,失访1例,随访率97.7%,年龄19~83岁,共中20~39岁者29例(65.9%)。在44例中精原细胞瘤35例(79.5%),非精原细胞瘤9例(20.4%),此9例中胚胎癌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并评价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例听神经瘤病例均经CT和MRI扫描确诊,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10例,次全切除者2例,7例患者保留面神经解剖,治疗后所有患者痊愈出院。对10例肿瘤全切除患者随访6~12个月,复查MRI或CT无复发。结论 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效果良好,对面神经、听神经、血管和脑干可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失败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例听神经瘤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后不同时期复查MRI发现肿瘤继续生长或临床症状加重,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听神经瘤切除术。结果术中发现肿瘤与面神经及周围结构粘连明显。肿瘤全切及近全切除共18例(占90%),次全切除共2例(占10%)。面神经解剖保留18例(占90%),功能保留16例(占80%)。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切除术是挽救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失败后的有效方法,面神经功能保护满意。  相似文献   

13.
张学军  陈文军  梁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20-1321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过程中瘤周面听神经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显微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3例,耳蜗神经解剖保留20例,保留有效听力3例,有效听力丧失但保留可测听力13例,听力完全丧失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8例,H-B分级1~4级15例,5~6级10例.结论 清晰局部解剖,注重重要血管保护,准确辨认肿瘤及其周围膜性结构并利用膜性结构形成的天然界面,采用一定手术技巧分块切除肿瘤是实现瘤周面听神经保护从而提高术后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采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40例,平均随访2年以上。周边剂量12~16Gy。多靶点40%以上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结果 36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显示瘤体缩小或中心明显坏死。4例无效,5例术后并发面神经损伤。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听神经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避免首发症状为突发性听力减退的听神经瘤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6年收治12例首发症状为突发性听力减退的听神经瘤病例,均有误诊为突发性耳聋史。结果听力学检测纯音测听、听眭脑干反应、耳声发射对诊断有意义。影像学检查能确诊。结论突发性耳聋应常规排除听神经瘤,听力学检查综合分析可疑听神经瘤者,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突发性耳聋治疗无效,也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全切除、保留面、听神经是听神经瘤诊治方面的新进展。许多作者报道,小型听神经瘤(<2cm)手术已无死亡,面神经保留率已达100%,听神经保留率已达20~25%。大型者,(>4cm)手术死亡率为2.7~15.9%,面神经保留率为6.9~49%。因此,早期诊断、应用显微手术是提高听神经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9-05~2005-11对37例肝血管瘤患者39个病灶进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的资料。男20例,女17例;年龄31~68岁,中位年龄46岁。肿瘤直径4.0~23.0cm,平均7.6cm;病灶边缘剂量28~35Gy,平均32Gy;分割剂量1.5~5Gy,平均为4Gy。治疗后9~12个月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经9~79个月(平均28.2个月)的随访,39个肝血管瘤病灶中完全消失者为30个病灶(76.9%),部分消失者为9个病灶(23.1%)。临床症状消失的为30例(81.1%),减轻为5例(13.5%),无效2例(5.4%)。急性造血系统和胃肠道反应轻微,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肝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能改善临床症状,无严重毒副作用,患者耐受良好,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与探讨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过内听道入路接受显微手术。结果42例患者中,采取听神经瘤全切共38例(90.5%),采取听神经瘤次全切共4例(9.5%)。面神经解剖保留共31例(73.8%),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保留共35例(83.3%)。结论对于听神经瘤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能够熟练显微手术的技巧、掌握桥脑小脑角解剖,对于完成肿瘤的切除以及减少面神经的损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域最常见的肿瘤,占80%以上,手术切除后可治愈。目前,听神经瘤手术的目的不仅是肿瘤全切除,保留面、耳蜗神经功能同样重要。我们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58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现就手术技巧及面、听神经功能保留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袁斯扬  贺怡波 《云南医药》1997,18(6):507-508
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体会袁斯扬贺怡波赵建华欧阳劲松刘永盛笔者1985~1996年施行单侧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35例,经病理证实,并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结果及有关问题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23例。平均年龄35岁,以25~55岁最多。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