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情景模拟教学在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20年至2021年之间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见习的皖南医学院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56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28人、情景模拟教学组28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授课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组通过三个情景进行教学,包括“急性胸痛的诊治”、“STEMI的识别和处理”以及“心脏骤停的抢救”。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关测试及课程评价。 结果 在关于STEMI理论知识测试中,情景教学组均分(83.0±5.7)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74.7±9.8)。情景模拟教学组在“急性胸痛的诊治”、“STEMI的识别和处理”以及“心脏骤停的抢救”三个场景测试中均分也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7.8±0.7) vs. (6.7±1.9),P<0.01;(7.8±0.9) vs. (7.1±1.5),P<0.05;(8.3±0.8) vs. (7.3±1.6),P<0.01]。 结论 针对STEMI的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模式有较大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教学方法在心血管疾病个体化用药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将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PBL + FC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评价两种教学方法联合在心血管疾病个体化用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试验组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P < 0.05)。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 + FC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结论 PBL + FC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周浩  伍林  胡舜英  陈韵岱 《心脏杂志》2020,32(1):99-102
目的 分析改良LBL-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8级解放军医学院心内科见习学生纳入该研究,总计12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LBL教学模式,研究组接受改良LBL-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试分数(百分制)和临床实践应用能力(病史采集和书写能力、体格检查、医学影像判读能力、生化检测指标解读能力);同时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百分制)。 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考试分数和临床应用能力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接受改良LBL-PBL教学模式的学生满意度更高。 结论 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改良LBL-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见习成绩,同时学生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徐文晶  董茜  王昭  吴其明 《心脏杂志》2021,33(1):109-112
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在医学生心电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2016、2017级临床医学研究生24名随机分为改进组及对照组2组,各12名,开展为期32学时心电图临床教学活动,改进组以思维导图为核心进行教学活动,对照组按照既往常规的心电图临床教学方法进行。对两组医学生分别在心电图实习开始前及结束后进行统一的心电图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及心电图判读考试并评分。 结果 改进组医学生的心电图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及心电图判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心电图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病航空医学鉴定案例实习课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空军军医大学2016级五年制航空航天临床医学专业32名本科学员,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对分教学组,每组16名。传统教学组采用教员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分教学组采用教员讲解和学员病例讨论相结合的对分课堂教学方式进行。采用理论测试、病例分析和调查问卷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与传统教学组比较,对分教学组的病例分析成绩显著提高(P<0.05)。调查问卷显示对分教学组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有明显提高(P<0.05),在航空医学思维培养方面,对分教学组学员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 结论 对分课堂案例教学法可显著改善心血管病航空医学鉴定教学效果, 可在飞行人员常见疾病航空医学鉴定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互联网+”组合教学(IPCT)与传统讲授教学法(LBL)在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教学效果中的探讨。 方法 将空军军医大学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6名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LBL教学组,一组为IPCT教学组。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理论及实践能力考核的方式,比较并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 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IPCT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学习能力,总体满意度达93.3%;同时,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技能、实验完成等方面,IPCT组学生均优于LBL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PCT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的药理学教学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 CBL)在本科留学生心血管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14级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实习的本科留学生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法,10人)和CBL教学组(10人)。对照组以PPT的方式进行讲授,而CBL教学组通过挑选典型临床案例开展小组讨论式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贯穿术前-术中-术后。实习结束后对留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问卷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 结果 CBL教学组在专业知识水平、病例分析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CBL组的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CBL教学方法能更容易为留学生接受,且能提高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虚拟实验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6级60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和联合教学模式组。联合教学模式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虚拟实验教学模式,每组30人(n=30)。通过实验标本制备时间、实验成功率、测试成绩以及调查问卷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的标本制备时间〔(15±4)min〕和实验成功率(80%)相比较,联合教学模式组实验标本制备时间〔(12±5)min〕、实验成功率(97%)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综合测试成绩〔(81±10)分〕相比较,联合教学模式组的综合测试成绩〔(89±10)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3%联合教学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实验学习积极性、实验原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整体把控能力等方面有帮助。 结论 联合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生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寒冷暴露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响》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在“寒冷暴露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对空军军医大学2016级预防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尝试,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讲授。 结果 实施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考试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Seminar-案例教学法组对《寒冷暴露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响》的教学满意度较高。 结论 Seminar-案例教学法不但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而且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较,学生《寒冷暴露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响》的成绩以及对于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相似文献   

10.
马静  刘一雄  范林妮 《心脏杂志》2020,32(6):661-663
目的 临床病理学是横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病理实习教学更是病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病理教学往往比较抽象,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欠佳。信息化手段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共享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成为医学院学员学习病理课程的新模式。 方法 以心血管系统为例,结合教研室实际情况,选取2017级临床专业学员6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学员分为信息化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各30人)。传统教学组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信息化组采用360度环视大体标本和数字化电子切片等方式开展创新型的课堂模式。最后统一采用理论加识图的方法考核及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研究教学方法的差异。 结果 信息化组的同学们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对新方法的满意度也更高(P<0.05)。 结论 通过病理课程的新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们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对今后临床科目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基于常规教学+“雨课堂+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本科生《血压测量》实践课程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以《血压测量》课程为例,针对2018级五年制临床、航医、医学心理学专业159名学员采取常规教学模式上课(对照组),2019级五年制口腔、基础医学专业50名学员,采取常规教学+“雨课堂”模式上课(实验1组),2019级五年制临床、航医、医学心理学专业53名学员,采用常规教学+“雨课堂+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授课(实验2组)。通过随堂测验得分、教学效果和学员评价等三项维度开展课堂调查分析,综合比较不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 与常规教学比较,采用常规教学+“雨课堂+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授课学生在随堂测验得分、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方面均明显更高(P<0.05,P<0.01)。结论 使用基于常规教学+“雨课堂+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血压测量技能,而且加强了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勇俊  吴宾  王磊  张亮  王欢  袁铭 《心脏杂志》2023,35(2):240-244
目的 评价“大数据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8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进行“大数据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在课程结束后,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学习投入时间及理论知识考核等方法对比评价“大数据平台结合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为(88±4)分,对照组为(80±2)分,实验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与自主学习投入时间为(71±15)min、(74±17)min与(89±9)min,显著高于对照组(33±9)min、(62±18)min与(35±11)min(均P<0.05),实验组学习投入时间长于对照组,并且学习意愿更强。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提升理论知识掌握、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对教学模式的认可5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教学中采用“大数据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显著提升本科生对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翻转课堂在航空航天心血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 以“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章节为例,选取2018级航空航天专业学员49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组),选取2019级航空航天医学专业44名学员,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组)。通过考试成绩、调查问卷结果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析。 结果 实验组学员失重相关章节试题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结论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航空航天心血管医学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提高相关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富洋  陈希瑶 《心脏杂志》2020,32(5):560-563
目的 分析微信平台结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在老年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见习的医学本科生32人,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法组(16人)和微信平台结合CBL教学法组(16人)。在教学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分数和临床实践能力考试分数,并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学生对所接受教学法的满意度。 结果 较传统教学法组,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分数和临床实践能力考试分数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传统教学法组相比,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组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均P<0.05)。 结论 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老年心血管病学的临床教学效果并增加学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刘曼玲  殷玥  马恒 《心脏杂志》2021,33(1):105-108
目的 探讨小型私人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与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二者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实验心血管教学模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7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而实验组学生则采用SPOC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之间的综合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学生综合成绩测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91.5%的学生认可SPOC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认为该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有94.3%以上的学生希望在以后的实验课中开展SPOC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结论 SPOC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思考,增强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在日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薛超  陈启稚  黄海怡  胡靖超  许左隽 《心脏杂志》2023,35(2):237-239+244
目的 比较多学科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整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差别。方法 入选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80名临床五年级本科生,随机分为研究组(MDT联合PBL教学)及对照组(LBL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理论知识、临床病例分析以及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 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增加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教学新颖程度、提高人文素养以及整体满意度5个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MDT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提升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思维等方面优于LBL教学法,学生整体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雨课堂”在临床医学桥梁课程《诊疗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方法 以《诊疗基础》—心脏与血管检查章节为例,2021年针对2018年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员100名,采用 “雨课堂”辅助授课,并通过线上问卷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实验组),2020年针对2017年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员102名,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授课,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对照组)。通过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及学员满意度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调查分析,综合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员在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及学员满意度三个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使用“雨课堂”将课前、中、后三个教学环节串联起来,并将其尝试纳入行程性考核,增加学生参与感、增强其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