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疱疹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用消毒后的梅花针叩刺疱疹处至微出血,然后加拔火罐,配合三棱针点刺龙眼穴放血.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刺络拔罐配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麦粒肿又称针眼 ,为眼科常见病。近几年来我们科用耳尖放血治疗 50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5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34例 ,女 1 6例 ;年龄 3~ 60岁 ;发病时间 3h~ 5d。2 治疗方法 在患侧耳壳选好耳尖穴位 (将耳轮向耳屏对折、耳廓上、尖端处是穴 ) ,术者双手拇、食指捏于两侧耳轮皮肤处 ,向内挤压使耳尖处皮肤充血 ,再用酒精对耳尖、及术者左手拇、食指常规消毒 ,另一手持消毒的三棱针迅速点刺耳尖皮肤 ,以刺破为度 ,然后用手指挤压 ,使之出血 ,用干净棉球一边擦血 ,一边继续挤血 ,一般挤 5滴左右为度 ,眼…  相似文献   

3.
“马牙子”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百余例,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于下:治疗方法:患儿哭时,口腔暴露,用消毒过的三棱针逐个刺破“马牙子”,并刺出血。刺破后见有白色脂肪样内容物,用针梢拨去,如在相当于  相似文献   

4.
耳针(三)     
5.刺血法用三棱针在耳穴点刺出血3~5滴或10余滴,以治一些实热症、炎症、剧痛。方法是:先用手按揉耳廓,使之充血,然后消毒,再用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消毒的三棱针,对准耳穴迅速刺入约2mm深。亦可用手术刀在耳背静脉进行划割,深约1mm。刺血后,局部用消毒棉球按压,再贴胶布,以防感染;局部不要揉擦,避免皮下瘀血而影响治疗。一般隔日刺血1次,急性病可每日  相似文献   

5.
针刺加放血治疗痤疮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方法: 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取三棱针点刺数下,立即在该穴位上加拔火罐,以出血为度。留l0—15分钟起罐,同时针刺上巨虚、合谷穴,并加用6805治疗仪给以适度刺激,针动为宜,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再进行第二疗程,孕妇及易出血者不用此法治疗。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  相似文献   

6.
针刺放血治疗寻常痤疮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虹 《实用全科医学》2004,2(3):253-254
目的 观察针刺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对 3 2例寻常痤疮的患者采用针刺放血治疗 ,在耳尖、耳后静脉和大椎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在痤疮局部用梅花针、三棱针重叩或点刺放血 ,并挤出恶血及乳酪状分泌物。结果 全组治愈 2 5例 ,显效 4例 ,好转 2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 96.9%。结论 针刺放血治疗寻常痤疮是一种行之有效 ,操作简单 ,无副作用的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自拟疳积散加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56例小儿疳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用自拟疳积散.三棱针点刺患者双手四缝穴,隔天1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脾益气方剂参苓白术散;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石,对照组总看效率为60%,两组疗效明显差异(P<0.01).结论:自拟疳积散加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是治疗小儿疳积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第四讲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疗法一、三棱针放血疗法三棱针是体表静脉点刺放血的一种治疗用具。放血疗法原称“络刺”,现称静脉放血,就是浅刺小血管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一)针具:三棱针用不锈钢丝制成,长约二至三寸,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点穴并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顽固性荨麻疹296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5%以上。其方法:三棱针点刺后,加拔针空罐。然后再进行针刺治疗20分钟。本法表明了中医所说的“治风先治血,血行则风自灭”之说,是针、罐结合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三棱针点刺内厉兑治疗麦粒肿30例,皆1次见效。如患者,女,18岁。左眼下睑缘近内眦处麦粒肿已2天。嘱患者取坐位,然后用左手拇食二指夹住其第二趾两侧,往趾尖方面挤2~3次,右手持三棱针,迅速点针内历兑(第二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使之出血约0.5毫升。再用同样方法点刺另一侧内厉兑穴。嘱针后3小时内勿使两足入水。10分钟后患者异物感明显减轻,1天后消失,红肿疼痛是在2天后消  相似文献   

11.
医案四则     
1刺血加硝黄搽剂治疗静脉曲张并发脉管炎笔者从80年代初始用局部刺血加硝黄搽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或继发)急性静脉炎收到满意疗效。方法步骤:①局部用2%碘酒和75%酒精严密消毒后,医者用左手拇、食2指绷紧患部皮肤和血管,右手持消毒后的三校针沿曲张隆起之静脉快速点刺3~5下,用力宣针尖刺破血管壁为度,瘀血即出,有时呈射线状,少则数10ml,多则数百毫升不等;②局部红肿热痛较甚者,可再沿曲张之静脉间隙轻轻点刺10余针个皮破出血为度;③后期若继发皮肤溃疡者(臁疮腿),则在溃疡面周围用梅花针叩刺数十针(豹纹刺);④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和机理;方法采用三棱针点刺患侧角孙、耳尖、少商穴;结果总有效率98.8%,痊愈率为83.9%;结论三棱针点刺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耳穴刺血及压籽治疗黄褐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穴刺血及压籽治疗黄褐斑李晓泓(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北京100029)关键词:黄褐斑,耳穴刺血,耳穴压籽1治疗方法1.1耳穴刺血在压籽前先揉挤整个耳廓,使其发热,充血发红。然后常规消毒单侧耳穴,用三棱针点刺1~2针放血,放血量约可使3~7个干爽消毒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棱针点刺放血辅助治疗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红眼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三棱针点刺放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局部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且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棱针球结膜点刺放血辅助治疗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效果明显,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乳腺炎,西医多主张抗感染,局部用热毛巾热敷,旨在令其早期消散。一旦形成化脓,即主张切开引流。给患者及婴儿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近年来,我科运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罐法治疗本病21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1)三棱针点刺取穴:膈俞、肝俞、脾俞。(2)三棱针点刺:嘱患者取坐位,用三棱针点刺膈俞、肝俞、脾俞,出血少许。(3)拔罐:用手术钳夹住含95%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壁涂擦一下,迅速罩住膈俞、肝俞。脾俞穴部位,负压作用10分钟后,借透明作用看到暗红色的粘稠血液流出。隔日一次。 2 结果及讨论:(1)结果:21例均获痊愈,其中1次治愈者7例,占33%。2次治愈者5例,占23%。3次治愈者6例,占29%。4次治愈者3例,占15%。 (2)讨  相似文献   

16.
马俊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311-131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三棱针点刺配合拔罐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耳穴贴压、三棱针点刺大椎、肺腧穴配合拔罐10min后清除湿热治疗55例痤疮患者,3次为1疗程。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有效5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点刺疗法具有清利湿热,调节皮脂腺和内分泌的作用,配合拔罐治疗痤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点刺前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点刺时用押手拇、食、中三指捏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刺手持针,迅速刺人,随即出针,迅速拔火罐。点刺间隔1寸左右,点刺深度约0.5分。较大水泡应刺破,使泡内液体流出。若无水泡,可将红斑及疼痛处皮肤刺破,使之出血。结果:有效40例,显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2%。结论: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好,方便易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拔罐及外敷中草药治疗急性关节扭伤及软组织挫伤,效果较好,治愈率可达98%以上。现介绍于下。 (一) 治疗方法 1.拔罐疗法 (1) 操作方法:首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患处皮肤,然后用三棱针或银针刺患处数针,以有出血点为度,然后拔罐。 (2) 注意事项:①皮肤病患处或外伤出血处不宜拔罐。②小关节或骨折部位不宜拔罐。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单纯用针刺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颇佳。现将记录完整的154例治疗概况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患者共154例。男性89例,女性65例;年龄最大者54岁,最小者21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7天。全部病例均经外院或本院检查确诊,并在针刺治疗期间停用一切中西药物。治疗方法 1.刺血取穴:腰俞、委中、阳陵泉。刺血针具采用16号三棱针。穴位常规消毒,然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止血后拔罐,约5分钟后去罐。最后用2%碘酒棉球消毒针孔。2.毫针取穴:风池、环跳、秩边、殷门、绝骨、昆仑。均采用泻法,留针半小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乳痈”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产后血虚,外感风寒热邪,乳汁排出不畅壅滞而成本病。作者用三棱针点刺法治疗258例,疗效显著。258例患者均为单侧急性乳腺炎,其中左侧60例,右侧198例;年龄21~35岁,患病时间1~2d。治疗方法为令患者俯伏坐位,彻底暴露背部,利用自然光线,在肩胛区找到数个或数十个浅红色反应点,如小米粒大小,略带光泽,一般不高出皮肤,无明显压痛,压之不退色。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这些反应点,深1.5mm,随即挤出少量血液,如患者高热,可加刺大椎穴。结果241例治疗1次治愈,针刺2次治愈者11例,3次者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