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78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儿采取肠内营养的方式进行早期营养,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营养方式实施早期营养,对比2组体质量增长初始时间、足量喂养的时间、喂养并发症情况、患儿生长发育状况、生化指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初始时间以及足量喂养的时间更短,患儿生长发育状况以及生化指标总体上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营养方式而言,肠内营养支持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生后24h内孕周<34周、出生体质量≤1500g,无消化系统畸形的3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达足量喂养时间(10.25±2.56)d,静脉营养时间(8.60±1.24)d,平均住院时间22d,出院前能自己吸吮进奶,在一般室温中体温稳定,体质量以每天10~30g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已达2000g以上。结论对喂养不耐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应早期予以改善喂养环境、肠道内营养、药物干预等护理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对改善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低出生体重儿,将新生儿动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20例,分别采用肠内外营养和谷氨酰胺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16.47±1.46)d、体重增长(20.69±7.61)g/d、CAS水平值(102.36±5.78)Pg/mL、MOT水平值(501.74± 9.97)Pg/mL明显优于对照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21.76±2.54)d、体重增长(13.75±3.47)g/d、CAS水平值(92.03±2.65)Pg/mL、MOT水平值(356.18±5.42)Pg/mL(P<0.05).结论: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对改善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量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入住我院的129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63)不给予患儿微量吸吮,观察组(n=66)患儿在每次鼻饲奶之前加用微量奶液(约为3mL)吸吮,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与喂养耐受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与喂养耐受性要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将微量吸吮法应用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过程中,能够较为明显地促进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胃肠道的发育与功能成熟、促进患儿体质量增长、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利于患儿从静脉营养过渡至全肠道营养,应该在临床喂养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5.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preterm or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P/LBWI)生后营养的首选方式,肠内营养管理的目标是使患儿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减少因新生儿期营养摄入不足所致的生后生长受限及神经系统发育预后不良。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P/LBWI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肠内营养管理的最新实践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早期参与式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所有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早期参与式发育支持,包括同步综合感觉刺激训练,根据患儿的活动周期、睡眠规律制订24h照护计划,水床式鸟巢体位,个性化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抚触疗法.住院期间记录体重最大下降比例、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恢复体重后的增长速度、达全量肠内喂养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出生后第3、7天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记录并发症情况.CDCC智能发育量表评价智力发育指数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最大体重下降比例、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全量肠内喂养时间分别为(8.0±2.5)%、(11.6±2.0)d、(15.4±4.0)d,均低于对照组的(10.8±4.6)%、(14.5±2.5)d、(22.7±3.0)d,出生体重恢复后增长速度(18.9±9.8) g/d,快于对照组的(13.2±6.0) g/d(均P<0.05);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为(12.1±4.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6.4)d,机械通气时间维持(7.0±3.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5.2)d;出生后第3、7天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8.0±2.5) μ mol/L、(11.6±2.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4.6)μmol/L,(14.5±2.5)μmol/L(均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显著低于的对照组55.0% (P<0.05).出生后第7、30天,观察组MDI、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儿童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个体情况,实施个性化家庭早期参与式发育支持护理可有效改善营养状态,加快体质量增长,利于生长发育,促进其智力、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24h内行早期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出生72h后行晚期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出生24h内输注氨基酸(初始量1g·kg-1·d-1)与脂肪乳(初始量0.5—1.0g·kg-1·d-1),对照组出生72h后予氨基酸(初始量0.5g·kg-1·d-1)和脂肪乳(初始量0.5~1.0g·kg-1·d-1),PN期间适情给予肠内喂养,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出生7d后体质量、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理化指标变化:两组早产儿出生7d后理化指标均较之出生后明显提高(治疗组t=2.169、5.963、11.773、5.920、5.870、8.998、2.076,对照组t=1.755、2.610、9.255、4.697、4.062、7.489、2.042,均P〈0.05)。(2)并发症比较:患儿高胆红素血症血症、胆汁淤积、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15、0.235、0.173、0.190,均P〉0.05)。结论在氨基酸、脂肪乳初始量分别为1g·kg-1·d-1、0.5—1.0g·kg-1·d-1前提下,早期PN较之晚期PN更能改善早产低体质量儿的营养状况,两者临床安全性相近;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可考虑在出生24h内给予氨基酸、脂肪乳的摄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开奶并早期部分肠道外营养与延迟开奶延迟肠道外营养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及体重恢复后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新生儿室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36例,其中74例出生后4 h内给予早产儿奶喂养,12~24 h给予部分肠道外营养作为观察组,其余62例作为对照组,出生24 h后给予早产奶喂养,48 h后给予肠道外营养。结果两组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及体重恢复后体重增长有明显差异。结论早产低体重儿生后早开奶、早静脉营养,可以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并且体重增长快,可以减少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质量儿(LBW)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相关因素,制定LBW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住院的LBW78例进行体质量监测,记录患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所需时间、每日体质量增加量,并与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质量百分数标准进行比照,统计LBW中EuGR发生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EUGR相关因素,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①78例LBW中出生时宫内发育迟缓(IUGR)27例,占34.6%;出院时EUGR57例,占73.1%,EUGR发生率明显高于IuGR发生率(P〈0.01)。②出生时胎龄≥37周(14例)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足量喂养时间明显高于出生时胎龄胎龄〈37周(64例)。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胎儿出生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开奶日龄、体质量开始增长日龄、合理肠外营养与EUGR发生率明显相关。结论胎龄、胎儿出生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开奶日龄、体质量开始增长日龄、合理肠外营养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宫外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早期进行喂养,积极防治并发症并给予合理的肠外营养可以降低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4,(42):3948-3951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营养药品的应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上海地区34家医院2011-2013年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处方金额和处方量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其中,三级综合性医院17家,三级专科医院3家,二级综合性医院14家。结果:纳入调查的34家医院,以肠外营养制剂为主,2011-2013年肠内营养处方金额分别占比为33.9%、36.7%、34.0%。营养制剂的消耗以住院患者为主,尤其是外科住院患者,2011-2013年住院患者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2.17%、25.00%、22.43%;而门急诊以肠内营养制剂为主,2011-2013年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88.55%、85.93%、82.94%。结论:目前上海地区营养支持手段仍以肠外营养为主,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11.
厌食患儿锌,铜,铁,钙营养状况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连岗  韩素娟 《天津医药》1992,20(7):401-404
对300例厌食患儿进行了膳食中锌、铜、铁、钙及蛋白质和热能摄入量的测算及这四种元素的发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厌食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低于标准供给量及正常对联组。2.厌食组发锌、铜、铁、钙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厌食组四种元素摄入量与相应发含量、蛋白质和热能摄入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优化肠内营养制剂(安素)现行注册标准中钾、钙、钠、镁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1∶1) 60℃水浴加热消化3h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钾、钙、钠在0~30 μg/ml,镁在0~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钾、钙、钠、镁的回收率(%)分别为103.0±1.1、101.3±0.9、100.8±0.6和97.4±0.8.  相似文献   

13.
李梦 《中国药师》2018,(5):878-882
摘 要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肠外肠内营养制剂的利用情况,为肠外肠内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武汉地区31家入网医院2014~2016年肠外及肠内营养制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外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逐年增长,肠外营养制剂年增长率分别为4.59%,9.47%,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25%,18%,肠内营养在营养制剂中使用比例逐渐提高。结论:营养制剂使用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与肠外营养(EPN)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早期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营养支持后观察组Ig G、Ig A、Ig M水平,CD_3、CD_4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CD_8百分比与CD_4/CD_8比值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1=21.445,t_2=27.186,t_3=19.187,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62,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早期康复,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口服营养(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和鼻饲营养(nasal feeding nutrition,NF),包括鼻胃管营养(nasogastric tube nutrition,NGT)、鼻空肠管营养(naso-jejunal tube nutrition,NJT),对高龄(≥80岁)住院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老年科、呼吸科、急诊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医学科等的高龄患者108例,对其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支持情况进行分析,根据EN支持方式将其分为ONS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和NF组(58,男38例,女20例),NF组包括鼻胃管营养组(NGT组)40例和鼻空肠管营养组(NJT组)18例。患者年龄80~98岁,ONS组患者平均年龄85.7岁,NF组患者平均年龄84.9岁。EN支持时间均>14 d,摄入同等热量和同等氮量。分别在营养支持前1 d和营养支持后第7天、第14天检测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指标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比较ONS组、NGT组、NJT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组高龄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在EN支持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支持后,3组血清PA、TP、ALB水平均显著增加,CRP、IL-6、PCT、TNF-α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b和RBC计数未显著增加(均P>0.05)。ONS组IgG、IgA、IgM、CD3+、CD4+高于NGT组、NJT组同期(均P<0.05),CD8+低于NGT组、NJT组同期(均P<0.05)。治疗后14 d,ONS组腹泻(6%,3/50)、反流(8%,4/50)、消化道出血(2%,1/50)与NGT组、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NS组呕吐(4%,2/50)、再发肺部感染并发症(4%,2/50)与NG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高龄老年患者(≥80岁)EN支持中,ONS和NF支持均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其中ONS效果更加显著,对高龄患者的EN能够显著缓解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极化液和胰岛素个体化对严重创伤高血糖患者炎症和营养等指标影响。方法:将不同空腹高血糖和体质量的严重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极化液个体化治疗组(GIK组,n=80)和胰岛素个体化治疗组(INS组,n=80)以及常规治疗组(C组,n=80),制定极化液和胰岛素个体化治疗指导方案,观察各组患者治疗1,3,5,7 d后血浆TNF-α,IL-6等炎症因子以及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变化,并统计治疗7 d内人日均胰岛素用量和葡萄糖用量,低血糖发生率,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变化。结果:GIK组患者治疗3 d后血浆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INS组,INS组又明显低于C组(P<0.01);GIK组患者治疗3 d后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INS组(P<0.01),但INS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GIK组患者治疗7 d内人日均胰岛素用量明显高于INS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INS组(P<0.01);GIK组治疗7 d内患者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与INS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极化液个体化治疗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炎症反应和改善患者营养效果优于单纯胰岛素个体化治疗。极化液个体化治疗相对单纯胰岛素治疗,可降低严重创伤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临床营养的重要性日益得到肯定.临床营养药师可以从药学专业角度展开工作,在合理用药方面提出建议.本文主要阐述临床营养药师在营养治疗过程中应尽的职责和可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胃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146例胃肿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72例,肠外营养组(PN组)7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总数(TLC)、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比较治疗后24h尿素(Urea)和肌酐排泄量(Cr)、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A、HB、TF和TLC、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3、2.143、2.204、2.195、2.263、2.187、2.248、2.177、0.752、2.011、2.137、2.141、2.136、2.077、2.056、2.033,均P〈0.05),治疗后两组PA、HB、TF和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3、2.148、2.177、2.185、2.063、2.107,均P〈0.05)。EN组与PN组比较,Urea、Cr、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9、2.231、2.357、2.211、2.173,均P〈0.05)。结论胃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胃肿瘤患者早期的营养状态的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促进药师在临床营养支持中积极发挥作用,提高药师专业形象和药学服务效率。方法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师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工作模式以及成效。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查房和医嘱开立、咨询、讲座宣教、药品不良反应会诊处理等,提供全程药学监护。病区药剂作业的药师通过严格的收费前医嘱审核、与临床医生积极沟通、肠外营养液的集中配置、处方点评和流程管理,保证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性和使用安全性。不同岗位药师开展了相应的药学服务,互相合作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满意度。结论肠内肠外营养的合理用药干预需要团队合作,临床药师和药剂作业的一线药师需要紧密合作,从不同的侧重点切入,点面结合,才能将药学服务做精做细。  相似文献   

20.
治疗重症胰腺炎时的临床营养支持作为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有着极重要的作用[1,2].本文就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后经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32例(A组),与术后采用全胃肠外营养30例(B组)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血浆白蛋白含量、再手术率、死亡率等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A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再手术率均比B组低(P<0.05),A组术后营养支持d 3、d 6、d 9血浆白蛋白含量较B组高(P<0.05),A组与B组死亡率相近似,综合两组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