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中应用恒温水浴加温输液改善休克复苏效果的经验。方法 设定恒温水浴加温输液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体温、心率、尿量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显示出较大差异,治疗组休克复苏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休克复苏补液中应用恒温水浴加温输液快捷、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静脉补液是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大面积烧伤病人受损皮肤面积大、创伤重、液体丢失多 ,休克期补液量大 ,感染期、修复期输液用药时间长 ,然而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皮肤大面积受损 ,体表静脉大多破坏 ,加之长时间的输液 ,静脉穿刺条件极差 ,甚至无处可穿。为了探索大面积烧伤病人更为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 ,提高输液护理的效率 ,我科自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烧伤面积 5 0 %以上的患者 5 5例。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平稳渡过休克期 ,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将其应用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5例患者 ,男 4…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对烧伤治疗的进展,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根据我们所见资料,就烧伤休克早期治疗与临床治疗较为密切的,对烧伤后渗出的新认识,抗休克补液的现状及呼吸道烧伤补液与肺水肿的关系等简述于下。一、渗出与治疗的关系:烧伤后,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管扩张等原因,大量血浆样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及创面,从而导致血  相似文献   

4.
因为交通、经济、烧伤知识贫乏等原因,很多大面积烧伤患者不能在伤后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我们接诊时病人往往已处于休克或接近于休克状态。特别是小儿,机体调节机能及对体液丧失的耐受能力更差,休克的发生率更是高于成人。接诊时我们往往期望在短时间内输入所缺液体,以使患儿血压、心率、尿量维持在理想状态,但往往由于补液不当,导致脑水肿的发生。所以延迟复苏患者如何进行容量复苏已越来越被我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烧伤面积超过25%的小儿严重烧伤89例,其中,治愈51例,死亡38例,并对病例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中,休克占55%,最高;感染占25%,其次。在死亡病例中,延迟复苏者,占最大比重。小儿严重烧伤患者休克发生率很高,脑水肿及肺水肿发生率高,因此,早期休克其死亡率较高。治疗小儿严重烧伤早期抗休克补液更重要,小儿烧伤早期补液,不要机械照搬公式,依据患儿实际尿量和临床表现及时调整补液,小儿因其生理解剖特点,在烧伤治疗上与成人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各种疾病治疗常用的操作技术,做为一名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熟练地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及时观察和处理输液后的反应是十分必要的。一、速度:一般每分钟为80—120滴。输液速度的快、慢根据病情而定,速度过快易造成心衰或加重心衰及肺水肿。脱水或失血性休克患者,500ml1 小时滴完;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或老年患者40—60滴/min。二、观察输液反应:静点后应观察15—30分钟,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应立即停止输液,肌注非那更25mg,及时报告医生,并将未用完的液体保留下来,必要时可送检。  相似文献   

7.
在小儿输液过程中,除需要掌握好输液量外,还必须掌握好输液速度。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就可能给患儿造成危害,如发生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等。对于新生儿疾患,小婴儿肺炎及心衰的补液,尤其应当慎重,因为患儿体重较轻,故对其补液量及输液速度需要格外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相作峰 《工企医刊》2005,18(5):29-30
我院烧伤整形科在2000年1月~2002年1月两年间,共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15例,其中8例行休克期切痂植皮治疗(以下简称治疗组)另7例为非休克期切痂植皮治疗(以下简称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补液、抗休克、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及各生命体征监测,除对照组1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抢救成功率,评价改进休克复苏方案对重度烧伤休克患儿延迟复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8年5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58例重度烧伤因延迟复苏导致休克的患儿,进行快速补液复苏。监测患儿休克期补液量、尿量、脉搏、呼吸频率及了TCO2,Sp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重度烧伤休克患儿快速补液后,各项观测指标均获改善,休克得到快速纠正。快速补液后2h,输入液体占第1个24h公式计算量的(41.1±4.6)%,第1个24h实际补入量占第1个24h公式计算量的(153.4±25.6)%;第2个24h实际补入量占第2个24h公式计算量的(118.6±6.8)%。快速补液后,本组患儿尿量大幅增加,TCO2上升,未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症状,休克纠正率为90%。结论快速、足量液体补充的复苏治疗,可迅速纠正患儿的延迟复苏重度烧伤休克。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需要加快补液速率、加大补液量,静脉输液量不受输液公式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早期配合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口服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5 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快速补液抗休克,同时配合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口服治疗,随机与5 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仅补液抗休克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配合中药治疗组补液量、输血浆量减少,创面肿胀减轻。胃肠功能恢复快,肠源性感染轻,毒素症状轻,并发症少。结论 大面积烧伤早期配合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口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输液滴速测定报警器的研制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药物通过输液管滴入病人的血管中,并随着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很短的时间内输入过快过量的液体,就会引起心衰,因此,输液的速度应根据病人不同的疾病、年龄、药性进行调节。同时,液体滴完后要及时换瓶或拔针,否则易使空气进入血管内形成空气栓塞或针头堵塞,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为此,我们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护理师紧密合作,研制了一种输液滴速测定及报警装置,为护理工作人员在观察输液过程时提供准确的液体滴速及输液完毕时发出报警信号。1 材料、结构与工作原理 采用直…  相似文献   

12.
《长寿》1995,(12)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损伤。事故发生后,往往家长束手无策,非常焦急。这里介绍一下烧伤后应急处理办法。 大面积烧伤病情危重,应立即除去致热源,脱去或剪除能继续致伤的衣物。随即到附近医院输液抗休克治疗,防止休克的发生。切忌冷水冲洗、长途转运或延误治疗,否则发生休克或是休克加重。  相似文献   

13.
臧红燕  赵静 《中国校医》2002,16(1):51-52
烧伤病人早期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 ,因此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但严重大面积烧伤病人 ,常由于体表皮肤组织被破坏 ,利用小静脉补液的条件非常差。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发现 ,用深静脉套管做股静脉置管术来进行补液可迅速有效地抗休克及维持静脉营养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2 0 0 0年收住院的烧伤病人 172例 ,其中男性12 0例 ,女性 5 2例 ;年龄 15~ 72岁 ,平均 41岁 ;烧伤程度深Ⅱ度~深Ⅲ度 ,烧伤面积 2 0 %~ 98%。1.2 穿刺方法1.2 .1 穿刺部位 病人取仰卧位 ,穿刺侧下肢伸直稍向外展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输液速度对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病人及同期住院的其它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入院后同时间内液体入量。结果:多静脉通路的建立明显提高了液体入量,为抢救休克病人扩充血溶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论:快速输液(即建立多静脉通路)是抢救失血性休克,迅速扩充血溶量的重要护理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68例大面积烧伤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与体会总结,以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康复。方法选取68例大面积烧伤者且在休克期急早给予补液纠正休克、早期行气管切开、及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早期给予胃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恢复期功能锻炼等方面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对护理效果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与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68例大面积烧伤者经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后,疗效满意,治愈出院且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初期:尽快使患者脱离电源,用木柄钳切断电线。患者因心室纤颤、脉搏测不到及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有条件时可用电除颤。入院治疗:按烧伤治疗方案处理;早期补液,由静脉输入晶体,最好给大量乳酸林格氏液。电击伤与挤压伤一样,须给大量液体以维持足量的尿量(每小时最少50毫升)。用渗透性利尿剂使尿碱化,以防肾功能衰竭。最好按排尿情况调节输液速度。测中心静脉压以防过量。如须要,第一个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烧伤后泌尿系常见并发症肾功能衰竭和尿路感染的护理,谈谈我们的体会。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烧伤病人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上应注意如下几点:(一)严格限制进液体量和准确记录出入量:准确地计算输液速度,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输液计划。我科输液点滴速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18.
加强烧伤护理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防控制烧伤后医院感染,开展4项新业务新技术。1早期实行消化道喂养 预防肠源性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烧伤休克期由禁食的方法而改为胃肠道喂养。自制了自动恒温鼻饲泵,保证了鼻饲液在一定温度下,缓慢滴入。对预防肠源性感染,减轻超高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2预防静脉导管性脓毒症 护理上我们开展了成人头皮静脉血管的穿刺方法,并配合总结出的一整套输液的方法,避免了因静脉插管而引起的导管性脓毒症。3预防泌尿系感染 我们研制尿量比重pH值测量器,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比重、pH值,提供抗休克治疗的重要指标。4预防会阴感…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连日奔波劳累,张经理近两天间断地出现了胸闷、心悸等症状。他抽空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并输液留观治疗。液体只有一瓶。护士交待说,液体里面有硝酸甘油,要以每分钟10滴的速度输,滴速不能随便调。张经理暗自叫苦“:我的天!1分钟才滴10滴,这满满一瓶液体要滴到什么时候才能完?还是调快点,早点输完早点走。”这样想着,他就把输液器上的调节阀打开了。没想到,不到半小时,张经理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心慌得很,全身也疲乏无力,他赶紧拉响了警铃。大夫、护士闻讯来到他的床边,一测血压只有60/40mmHg。经过一系列抢救后,张经理才逐渐脱离了危险。输液速度要由医护人员根据多方面情况来确定:一是患者年龄。成人常在40~60滴/分钟,小儿、老年人不宜超过20~40滴/分。二是患者病情。如果患者有心脏或肺部疾患,输液速度一般为30~40滴/分。滴速过快可加重心脏负荷,引起心衰或肺水肿。若患者脱水严重或失血过多引起休克,则要快速补液。三是药物种类。有些药物是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的,如硝酸酯类,常用的有硝酸甘油、丹佐(单硝酸异山梨酯),一般浓度下常以8滴/分、10滴/分、15滴/分的速度进行点滴。若速度过快,单位时间内进入...  相似文献   

20.
宋亚丽  吴俊  何芹梅 《药物与人》2014,(12):236-237
创伤性休克的处理原则是抢救病人生命,预防并发症.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首先要处理好呼吸道梗阻活动性出血等紧急情况,防止和避免增加损伤、熟练掌握急救技术操作,使病人尽快渡过休克关.具体内容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为诊治提供依据.随时检查并保持病人输液、输血、导尿、中心静脉压力等各项管道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给氧、吸痰、气管插管等病人,注意呼吸道通畅和安全用氧并注意控制感染.观察尿量一般休克病人都应置无菌导尿管保留导尿,以便准确观察尿的颜色等,以提供对肾功能的估计和休克程度,休克加重时尿量减少,当成人尿量达30ml/小时以上,则表明循环状态好转.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有利于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