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 (Hp)与多种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 ,近年来 ,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受到关注。我们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对象与方法   1.病例选择 :4 2例CRF患者全部为我院 2 0 0 0年 1~ 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均无消化性溃疡 ,肝功能正常。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 :Hp阳性组 2 4例 ,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6 0~ 70岁 ,平均 (6 4 4± 2 6 )岁 ;病因 :糖尿病肾病 7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 8例 ,慢性间质性肾炎 5例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4例。透析治疗 13例 ,非透析治疗 11例 ;血肌酐2 12~ 1348…  相似文献   

2.
门脉高压性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50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感染 (Hp)与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 ,本文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Hp感染情况 ,旨在探讨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肝硬化门脉高压组 5 0例 ,男 36例 ,女 14例 ,年龄 2 2~ 78岁 ,平均 (5 2 4± 11 4)岁 ,均经临床表现、肝功检查及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B超检出扩张的门静脉而确诊。对照组为无肝病史的体检者 43例 ,男 32例 ,女11例 ,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49 8± 10 5 )岁。以上两组胃镜检查前 1个月内未口服抗生素、铋剂及质子泵抑制剂 ,两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1 …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 Hp 感染在肝硬化胃粘膜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接受内镜检查的肝硬化患者 50 例,非肝硬化患者 27 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 W arthinstarry 银染色、血清学方法诊断 Hp 感染。结果 肝硬化患者胃粘膜 Hp 感染率、血清抗 Hp 基因重组抗原 Ig G、 Hp 菌体抗原 Ig G 及 Ig A 阳性率分别为30% 、78% 、87.2% 、29.4% ,与非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肝硬化患者合并与不合并胃粘膜病变者 Hp 感染率也无明显差异( P > 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 Hp 感染率与普通人群相似, Hp 感染不是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4.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多种胃病关系密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现已证明 ,治疗Hp有助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治愈 ,并可降低其复发率 ,根除Hp感染已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临床上评价Hp感染与否的方法虽较多 ,但均存在不足之处。粪便Hp抗原测定可用于Hp诊断[1] 。我们通过免疫动物产生Hp特异性抗体 ,建立了免疫胶体金斑点渗透法粪便Hp抗原测定方法 ,并对其临床价值予以评价。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 :共 5 9例 ,其中男 32例 ,年龄 2 4~ 5 6岁 ,女 2 7例 ,年龄 2 8~ 5 1岁。Hp诊断标…  相似文献   

5.
自Ma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十几年来 ,根据Hp治疗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 ,并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根除Hp治疗。然而 ,从临床上我们发现 ,目前抗Hp治疗方案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肯定的价值 ,我们可能低估了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 ,我们研究了 5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患者抗Hp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状态及耐药性变化。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 :FD患者 5 0例 ,年龄为 19~ 5 0岁 ,男 2 0例 ,女30例 ;均经临床及胃镜检查 ,符合FD诊断标…  相似文献   

6.
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肠道菌群状态及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 (Hp)与消化性溃疡病关系密切。近年来 ,已有越来越多的Hp感染患者接受了抗Hp治疗 ,但如此大范围抗Hp治疗对人体肠道菌群状态及耐药性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 ,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研究了 6 0例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状态及耐药性变化 ,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 对象 :本组 6 0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患有消化性溃疡 ,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 18~ 70岁。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 C 尿素呼气试验阳性 ,无急或慢性心、肝、肾疾病 ,大便致病菌培养阴性 ,近 1个月未用抗生素或抑酸剂治疗 ,采用阿莫西林 1 0g、2 /d ,痢特…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 (Hp)是一常见致病菌 ,其尿素酶活性可分解尿素产氨。在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率高达 43 %~72 %。肝硬化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受损与门脉高压 ,其并发症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血氨升高为其常见诱因。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硬化患者Hp感染后血氨浓度变化及其与肝功能、门脉高压的相互关系 ,同时观察根除Hp对血氨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 0 0 0 - 0 6~ 2 0 0 1- 0 8住院和门诊就诊病人 48例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确定肝硬化诊断。所有患者 1个月前未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尿液、唾液与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幽门螺杆菌 (Hp)分离成功以来 ,围绕这种病原体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1] 。采集体液标本检测抗HpIgG ,其中最为方便的当属尿液。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项前瞻性研究 ,对检测尿液抗HpIgG的实际临床诊断价值作一评价。一、材料与方法1.检测对象 : 在我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 10 2例 ,男 73例 ,女 2 9例 ,年龄 14~ 6 3岁 (平均 4 2岁 )。所有病例均接受胃镜检查 ,胃窦活检 ,分别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Hp选择性分离培养 ,切片行组织病理与Hp检查。入选病例必须为 3个月内未接受根除Hp治疗者 ,在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已被确认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与胃癌的关系亦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认为 ,Hp感染是一慢性感染 ,宿主的免疫病理反应是其主要致病机制[1] ,但对Hp感染所致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观察消化性溃疡 (PU )患者的血清白介素 (IL 2 )、白介素 4(IL 4)、干扰素 γ(IFN γ)水平变化 ,以探讨Hp感染时宿主TH1/TH2 细胞的免疫应答变化。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经内镜确诊的活动性PU 5 5例 ,为门诊或住院患者 ,分为二组 :(1)Hp阳性活动性PU组 35例 ,年龄为 2 2~ 71岁 ,平均 (4 3.5…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消化性溃疡复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近年来 ,许多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可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但是否能有效替代长期抗酸治疗尚不能肯定。本研究对 4 2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后随访 3年 ,观察消化性溃疡复发及再出血的情况。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5 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4 9例 ,复合性溃疡 3例 ,均存在Hp感染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16例。男 4 1例 ,女 11例 ,年龄 15~ 71岁 ,平均 4 3岁。上述患者均经胃镜确诊为活动期溃疡 ,胃窦活检 ,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检查均为阳性 ,证实有Hp感染。有…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癌前病变与bcl-2蛋白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长期感染可导致胃黏膜的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1,2],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通过对Hp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探讨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的致病机制。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研究对象为以上消化道症状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近期未服用抗生素的慢性胃炎患者。入选病人83例,男50例,女33例,平均年龄46.7岁。经内镜及病理证实为浅表性胃炎者15例;慢性胃炎伴萎缩者22例,伴肠化生者30例,伴异型增生者16例。2Hp检查:采用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2种方法检测Hp,2…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4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发现幽门螺杆菌 (Hp) 已有 2 0年 ,因其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相关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对于检测Hp的方法 ,目前仍以组织培养、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及13C或14 C呼气试验 (UBT)应用最广 ,为此制订了Hp科研诊断标准和临床诊断标准[1] 。本文对 73例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采用4种方法 ,评估其特异性及敏感性 ,以作为临床选择的参考。一、材料与方法选取内镜室 2 0 0 0年 10~ 12月间因患各种消化系疾病接受胃镜检查者 73例 ,其中男 39例 ,女 34例 ;年龄为 8~ 82岁。所有患者均无胃手术史 ,近 2周内均未服用抗Hp药物(…  相似文献   

13.
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旨在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与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并进一步推测其发生机制。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择对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 1998年 8月~ 1999年 4月住院及门诊病人 118例进行胃镜和Hp检查 ,其中符合条件的 94例进入本研究 ,按病人情况可分为三组 :①肝硬化门脉高压组 47例 ,男 35例 ,女 12例 ,年龄为 17~ 76岁 ,平均(5 2 .3± 13 .4)岁 ,均为肝炎后肝硬化 ,其中乙型肝炎 (乙肝 )后肝硬化 37例 ,丙型肝炎 (丙肝 )后肝硬化 8例 ,乙肝合并丙肝后肝硬化 2例 ,有 5例病人在行胃镜检查后接受手术治疗 ,经…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 ( PHG)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有关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已见诸多报道 ,而有关 Hp感染与肝硬化胃粘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探讨 Hp感染在肝硬化胃粘膜病变中的意义 ,我们对 5 8例肝硬化患者行胃镜检查及 Hp检测 ,并与 2 9例非肝硬化患者进行对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所选 5 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经临床确诊为肝硬化。其中男 45例 ,女 1 3例 ;年龄 2 8~71岁 ,平均 45 .2岁 ;肝硬化门脉高压组 38例 ,非门脉高…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 ,尤其在十二指肠溃疡 (DU)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有[1] 。为观察Hp感染和DU检出率在季节性方面关系 ,我们对不同月份Hp感染检出率与DU检出的季节性变化进行比较 ,以探讨二者关系。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6 5 72例因上消化道疾病而进行胃镜检查的门诊病人共3 870例 (5 8.9% ) ,其中男 988例 (2 5 .5 % ) ,女 2 882例(74.5 % ) ,平均年龄为 (4 6 .0± 15 .3)岁。二、Hp检查停药后早晨空腹行内镜检查并活检。从胃小弯侧取 2块活检标本 ,从胃前壁和后壁取 2块标本。取出标本用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收集 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6月经治的 60岁以上糖尿病与同期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内镜检查 ,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 12 4例 ,男性 97例 ,女性2 7例 ,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 1985年WHO诊断及分型标准 ,均为 2型糖尿病。年龄 60~ 78岁 ,平均 67 3岁 ,糖尿病病程 3~ 2 0年。对照组为同期 60岁以上行胃镜检查的非糖尿病患者 13 7例 ,男性 95例 ,女性 42例 ,年龄 60~ 79岁 ,平均65 6岁。   2 .方法 :两组均按常规进行内镜检查确诊 ,内镜检查的同时行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检…  相似文献   

17.
[英 ]/DominiciP…∥BMJ 1 999,3 1 9 5 3 7~ 5 40 本文研究普通人群家庭成员中幽门螺杆菌(Hp)传播率 ,并评价社会背景对Hp感染率的影响。作者对意大利北部一城市的 41 6户家庭中 1 2~ 65岁 1 44 3例居民进行血清抗Hp抗体IgG测定 ,确定Hp感染状况。结果 ①Campogalliano总感染率 5 9 7%。本研究中 1 43 3例Hp感染率为 5 1 2 %。其中 ,父母均感染Hp的家庭 1 70个 ( 41 % ) ,儿童Hp感染率 44 % ( 1 1 6/ 2 65 ) ;父母一方感染Hp的家庭 1 85个 ( 44% ) ,儿童Hp感染率 3 0 % ( 75 /2 5 6)…  相似文献   

18.
肠胃清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各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及胃癌相关[1] 。目前虽已有许多治疗方法 ,但因根除率低、副反应多等原因 ,使抗菌治疗受到影响。肠胃清是我院自行研制的抗Hp中药制剂 ,本研究旨在检验其治疗Hp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入选标准 :主要症状为上腹胀、痛、恶心、嗳气、反酸、烧心感及偶有呕吐。对有至少 2种症状且胃镜检查前 2周未服抗Hp药物的慢性胃炎患者行 4项检测Hp :(1)胃粘膜组织Giemsa染色 ;(2 )胃粘膜细菌培养 ;(3)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 ;(4) 14 C尿素呼气…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对46例肝硬化患者末梢血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 Hp)一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IgG(Hp-CagA-IgG)检测,以探讨CagA阳性Hp感染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998年2月一1999年2月本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46例,经病史、体征、血生化检查及影象学检查均符合肝硬化诊断。男38例,女8例,年龄 25- 82岁,平均年龄51.2岁。肝炎后肝硬化40例,酒精…  相似文献   

20.
我们探讨血清透明质酸 (HA )、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对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检测意义 ,观察其与肝功能及肝内炎症反应程度和纤维化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全部病例为本院 1997~ 2 0 0 1年的住院或门诊患者。观察组为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共 178例 ,男99例 ,女 79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 ( 4 2 .3± 19.4)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 90例 ,肝炎后肝硬化 88例 ,HBV血清标志物均为阳性 ,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学指标均为阴性 ,无其他感染。诊断符合 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