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桑寄生的遗传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桑寄生水煎液对成年小鼠及胚胎鼠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毒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胚胎肝转移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桑寄生水煎液急毒试验为无毒级,最大用药剂量为40g/kg。桑寄生水煎液灌胃孕鼠和雄鼠40g/kg剂组诱发的胚胎肝微核率、骨髓微核率、精子畸形率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桑寄生灌胃剂量为20g/kg时,诱发的胚胎肝微核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骨髓微核率与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0g/kg剂量组诱发的胚胎肝微核率、骨髓微核率、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桑寄生水煎液40g/kg剂量组对成年小鼠和胎鼠均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20g/kg剂量组仅对胎鼠有潜在的遗传毒性,10g/kg剂量组对成年小鼠和胎鼠均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桑寄生水煎液对sD孕鼠及胚胎发育的毒性。方法选出孕第0天孕鼠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阴性对照组(按照1ml/100gBW剂量灌胃生理盐水)、桑寄生水煎液实验3各组(按照40g/kg、20g/b、10g/kg剂量分3组灌胃),均于孕第6—18d,1次/日,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按照12.5mg/kg剂量腹腔注射),于孕第13d腹腔注射1次。各组孕鼠均于孕18d麻醉解剖腹腔,取出卵巢、子宫、胚胎,观察胚胎外观,称胚胎重、子宫重与卵巢重,并测量胎鼠身长、尾长,每窝均取出1/2数量的胚胎制成骨骼双染标本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枕骨与胸骨发育情况、测量记录胚胎四肢主要长骨的骨化长度。结果(1)桑寄生水煎液三个剂量的实验组孕鼠在孕期体重总增重、卵巢与子宫脏器重量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桑寄生水煎液三个剂量实验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及畸胎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桑寄生水煎液三个剂量实验组胚胎的枕骨评分、胸骨节数及四肢主要长骨的骨化点长度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桑寄生水煎液三个剂量组对sD孕鼠无母体毒性,无致畸效应及胚胎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Wistar大鼠41只,采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观察了大鼠隔海马胆硷能通路在隔区微量注射L—谷氨酸镇痛中的作用。结果如下:1、隔区内注射L—谷氨酸(100 nmoL)可使痛阈升高,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2、在隔区内注射L-谷氨酸20min时,于海马内微量注射M-受体拮抗剂东茛菪碱(剂量分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神经生物学领城内广泛应的工具药红藻氨酸(KA)对哺乳类神经元有很强的兴奋作用,还有极强的神经毒性作用。从我国马桑寄生叶中提取出来的马桑内酯(Coriaria),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KA有某些相似之处。为了探讨马桑内酯是否也具有KA那样的神经兴奋毒性活性,本文通过家兔脑内微量注射马桑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灵芝孢子对妊娠高血压大鼠的胎鼠及幼鼠海马细胞增殖下降和神经元存活减少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SD妊娠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 蒸馏水组、L-NAME 精氨酸组、L-NAME 灵芝孢子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RT-PCR、流式细胞计数和电镜等技术对海马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应用L-NAME后,E21海马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增加,直到P30时仍有表达.E21海马微血管密度增高,P30海马毛细血管结构异常.E21海马细胞的增殖下降,P30海马神经元减少.应用灵芝孢子后,E21海马HIF-1α和VEGF低水平表达,在P30时则未见表达.E21海马微血管密度达到正常水平,P30海马毛细血管结构正常.E21海马细胞增殖上升,P30海马神经元恢复性增多.结论 灵芝孢子能防止妊娠高血压大鼠的胎鼠及幼鼠海马细胞增殖下降和神经元存活减少.  相似文献   

6.
腹腔点燃性癫痫模型是一种较方便的慢性实验性癫痫模型,可用于模拟临床系统观察抗痫药物的疗效和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用中药马桑寄生的有效成分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 CL)阈下剂量反复注入大鼠腹腔造成化学点燃效应模型,实验选用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  相似文献   

7.
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 CL)是从抗精神病中草药—马桑寄生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它具有致痫作用。目前,运用C1在整体动物身上建立急、慢性癫痫模型的实验已获成。为了进一步从细胞水平探讨C1的致痫作用及可能的电生理学机制,本实验采用离体海马脑片技术,在40例海马脑片标本上进行了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转铁蛋白家族存在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中。该家族蛋白是由血清转铁蛋白、卵转铁蛋白、乳转铁蛋白、黑色素转铁蛋白、碳酸酐酶抑制因子等构成[1]。血清转铁蛋白(serum transferrin)在人、罗猴、狗、猫、兔、荷兰猪、小鼠、大鼠、奶牛、绵羊、山羊、马、火鸡、鸭、海龟和响尾蛇中均  相似文献   

9.
论述中国古代本草关于桑寄生(广寄生 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和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Kom.)Nakai)的名称与药效的记载以及同科植物的研究和利用。桑寄生自古以来便是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之中药,认为受欧洲传统药物使用的影响,近代开始用于治疗高血压和肿瘤等,是非常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桑寄生水提液对小鼠胚胎肢芽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取小鼠E13后肢芽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0.2,0.1,0.05 g/ml桑寄生水提液和蒸馏水,设置为高,中,低,和空白对照组。培养72h后采用MTT法、甲苯胺蓝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肢芽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情况。结果 (1)高剂量桑寄生水煎液抑制肢芽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低和中剂量促进肢芽细胞的增殖,其中低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各剂量组桑寄生水煎液均诱导了肢芽细胞的分化,中和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各剂量组均诱导了肢芽细胞坏死,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和低剂量诱导了肢芽细胞的凋亡,其中高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桑寄生水煎液高剂量抑制肢芽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低和中剂量促进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克隆高原鼠兔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为进一步揭示高原鼠兔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从高原鼠兔肝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扩增出HO-1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克隆所得鼠兔HO-1基因cDNA全长片段大小为1 466 bp,与预期一致,编码区长度为873   bp,编码290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JX035934);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与兔、人、牛、小鼠、大鼠、猪和马的HO-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87%、85%、79%、84%、85%和85%,与兔、人、牛、小鼠、大鼠、猪和马的HO-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85%、84%、80%、79%、82%和67%,显示出高度保守性。构建的基于氨基酸序列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与兔的进化距离最近。结论: 本实验首次成功克隆出高原鼠兔HO-1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从低氧细胞保护角度,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土著物种适应高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癫痫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从抗精神分裂症的中草药马桑寄生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马桑内酯具有强烈的诱发癫痫作用。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癫痫发作60分钟后弓状核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是否与HSP70和C-fos的表达改变有关,未见有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3.
雌激素对大鼠隔海马通路损伤后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隔海马通路损伤后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用4月龄雌性SD大鼠36只,其中18只在脑立体定位仪下切断隔海马通路纤维。术后分为正常组、正常用药组、隔海马通路损伤对照组和用药组(各9只大鼠);用药组手术后当天用药(苯甲酸雌二醇肌注,0.2 mg/(kg·d)连续10 d,然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取各组后5个潜伏期作统计学处理,正常组:15.3±6.1 sec;正常用药组:10.5±4.3sec;损伤对照组:41.1±16.6 sec;损伤用药组:98.3±19.5 sec,各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隔海马通路损伤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雌激素治疗不能提高隔海马通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相反,对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正常大鼠加用雌激素对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鄂玲玲  周长满  杨磊 《解剖学报》2003,34(3):298-301
目的 观察Nogo(N-18)在成年大鼠、乳鼠和胎鼠海马及大脑皮质中的分布规律,探讨其存在的意义。方法 采用抗Nogo(N-18)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法。结果 成年大鼠海马以及大脑皮质神经元胞核Nogo(N-18)免疫反应呈强阳性,胞浆和突起的反应较弱,而乳鼠和胎鼠海马及大脑皮质神经元Nogo(N-18)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只存在于突起和胞浆中。结论 Nogo(N-18)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成年大鼠、乳鼠和胎鼠海马及大脑皮质,其生物学意义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背景:超数排卵效果受动物品系、营养水平、年龄、发情周期阶段、光照、超排方法、超排所用激素种类和剂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激素剂量和动物品种是关键因素。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组合,对不同品系小鼠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 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PMSG和HCG对ICR鼠、KM鼠和BALB/c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比较激素处理后各品系小鼠超数排卵的胚胎总数、平均胚胎率、正常胚胎及平均可用胚率。 结果与结论:5 IU PMSG+7 IU HCG剂量组合对ICR鼠和KM鼠超排处理效果较好,BALB/c鼠超排的最适激素剂量为3 IU PMSG+5 IU HCG;使用5 IU PMSG+7 IU HCG剂量组合分别处理3种品系小鼠时,ICR鼠和KM鼠平均胚胎率和平均可用胚率显著高于 BALB/c鼠(P < 0.05)。为获得较多的胚胎进行相关实验,应当选择ICR和KM等小鼠进行超排,特别是选择国际通用的ICR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三七皂甙Rg1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鼠氧化损伤及星型胶质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衰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跳台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采用生化方法分光光度法检测鼠脑海马区SOD和MDA水平,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鼠海马区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显示:三七皂甙Rg1能使D-半乳糖衰老模型鼠海马区抗氧化物酶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GFAP的表达明显减少。结果提示:三七皂苷Rg1可能通过减轻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程度延缓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衰老,从而改善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观察了KSHT对.Alloxan和Streptozotocin等所致家兔、大鼠、小鼠糖尿病模型的降糖作用,在体外观察了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KSHT 在90、120mg/kg时对家兔、大鼠、小鼠Alloxarn糖尿病模型有极显著的降血糖作用,最大降糖率分别为38.22、31.74、42.36%。 (2)KSHT在120mg/kg对大鼠、小鼠Streptozo-  相似文献   

18.
文题释义: 网络药理学: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对生物系统网络进行分析,从成分-靶点-通路进行整体预测及阐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 骨关节炎:是以中年后可动关节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又称退行性关节炎。 背景:牛膝-桑寄生是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最常用的药物组合,但其药理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牛膝-桑寄生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并收集化合物对应的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治疗骨关节炎潜在靶点网络,对其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 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牛膝-桑寄生药物活性成分及靶点,与DisGeNET和GENE数据库获取的骨关节炎疾病靶点映射,筛选出牛膝-桑寄生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治疗骨关节炎潜在靶点网络及潜在靶点间的蛋白互作网络,同时通过Omicshare云平台和DAVID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的GO生物学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从牛膝-桑寄生中共筛选出了21个活性成分及48个防治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②GO富集分析共获取1 970个GO条目,其中生物过程1 862个,细胞组分占29个,分子功能79个(P < 0.01);③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了76条牛膝-桑寄生防治骨关节炎的潜在信号通路(P < 0.01);④表明牛膝-桑寄生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影响不同的代谢通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起到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⑤初步阐述了牛膝-桑寄生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线索。 ORCID: 0000-0002-2014-9844(黄泽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遗传性癫痫大鼠(Tremor,TRM)与正常Wistar大鼠小脑中p-Ca MKII、p-ERK以及pp38蛋白含量的变化,进一步阐明癫痫发病机制。方法应用PCR技术,鉴定基因突变鼠(TRM),确定癫痫阳性大鼠。以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测定TRM及Wistar大鼠小脑内p-Ca MKII、pERK以及p-p38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TRM大鼠小脑p-Ca MKII蛋白和p-p38蛋白表达量升高,而pERK蛋白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TRM大鼠小脑内p-Ca MKII和p-p38蛋白表达上调,表明Ca MKII与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辛比斯(SIN)、东方马脑炎(EEE)、西方马脑炎(WEE)、乙型脑炎(JBE)和森林脑炎(TBE)五种虫媒披膜病毒感染小鼠脑切片间接法酶标抗体染色。结果在神经元的胞浆及其轴突和树突内见特异阳性反应;抗血清染色滴度是SIN为32768、EEE和JBE为2048、WEE和TBE为1024;阻断试验、正常兔血清和正常鼠脑切片对照组均为阴性反应;五种病毒之间除SIN和WEE出现一定的交叉反应外其它未见到明显的交叉现象。此外还观察了酶标抗体染色阳性细胞的好发部位,这将为尸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