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鼻内镜鼻窦手术(ESS)将传统根治性、破坏性手术,变为根据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微创手术。2001年4月-2006年2月我院应用鼻内镜为117例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70年代后期鼻内镜技术日益普及和不断完善,传统的鼻中隔手术有被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取代的趋势。1985年,Kennedy正式发表文章提出了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这个名词(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因手术目的是清除有限的病变组织,建立正常的鼻腔通气引流功能,故称之为功能性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因为其仅清除鼻窦一窦口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病变,不触动鼻窦内黏膜,故这一现代鼻科手术是鼻窦炎手术治疗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成为近年鼻科一热点。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为18岁以下患者的鼻内镜手术逐年增加。现将对术式的选择及其临床意义作以下评述。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手术其手术方法是通过小型多角度的纤维内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手术操作。由于鼻窦炎、鼻息肉病变复杂加之鼻内镜手术技巧以及术后综合治疗等因素的影响,除重视医疗技术外,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对102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以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海凤 《华夏医学》2012,25(5):806-809
鼻内镜手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立,目前已经成为鼻外科系统的主干技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建立鼻内镜诊断技术,90年代开展内镜鼻窦手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y sinus surgery,FESS)主要用于治疗鼻窦病变,多用于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有诸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俊喜  陈华  钟恒芳  杨莉 《广西医学》2005,27(5):762-763
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创伤性小、痛苦少的新手术方法。我科从1996年以来,利用鼻内镜开展了鼻窦炎、鼻息肉等鼻科手术,配合围手术期护理,随访6~12个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2004年11月~2006年7月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或)鼻息肉92例、上颌窦囊肿6例、鼻腔乳头状瘤2例。本文简述了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疾病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介绍了手术护理要点,强调了术后病情观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王凤琴 《中外医疗》2013,32(21):161+163-161,16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11年6月—2013年1月该院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115例鼻息肉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后,手术效果满意,其中的107例(93.04%)原有症状均消失。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患者的病情的复发,获得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手术较之传统手术方式具有视角宽阔、视野清晰、操作精细、手术程序简化、创伤小、免除鼻面部切口、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我院五官科2005—01/06共行鼻内镜手术31例,现将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瑞芝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31-131,13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总结147例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47例鼻内镜手术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7.48%)。其中,鼻腔出血3例,眶周淤血及皮下气肿3例,鼻腔粘连4例,呼吸道并发症1例。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或防止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不适并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前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采用经鼻内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其手术前后的各种护理措施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总结672例全麻下行鼻内镜的配合、观察及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在全面实施手术的配合护理下,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鼻内镜手术简单安全,护士必须熟练配合医生,严密观察局麻及手术不良反应,做好各期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鼻内镜手术因其在直视下操作,准确性高,损伤小,痛苦小,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接受。我院耳鼻喉科2004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63例鼻内镜手术患者中有1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个体情况,从生理、心理、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镜下手术现广泛用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治疗,2003年3月2007年3月,我院共收治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280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疗效,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85例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予精心治疗、细心护理,做好健康宣教.结果 仅2例患者出现轻度术后粘连,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手术虽然克服了传统手术的一些弊端,但随着这项技术向颅底和眼眶的拓展、新术式的建立和手术部位的进一步延伸,手术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我科在289例鼻内镜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3%(21/289)。我们结合此21例的临床资料,探讨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朴光海  赵春花 《吉林医学》2007,28(6):815-816
我国鼻内镜手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建立的.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鼻科医生围绕这一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逐渐在全国推广,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建立了我国鼻内镜外科学的系统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世界鼻内镜外科学[1].我院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间共进行鼻内镜手术8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结合临床实践,围绕手术技术及相关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内镜手术是近10年广泛用于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方法,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生理功能、降低并发症、防止复发等优点,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我院耳鼻喉科2004年10月~2006年7月对132例鼻腔鼻窦疾病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手术是利用高分辨、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开展鼻窦手术,使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的病灶清理。可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由于慢性副鼻窦炎、鼻息肉病变复杂加之鼻内镜手术技巧以及术后综合治疗等因素的影响,除重视医疗技术外。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我科自2003年3月~2005年11月实施鼻内镜手术148例,其中2例乳头状瘤,1例乳头状腺癌蝶窦、筛窦肿物已侵犯至颅底。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无1例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晶亮  孙春菊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36-1437
为应对目前呈上升趋势的医疗纠纷,缩短患者住院日和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势在必行,临床路径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照护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一种新举措。针对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特点,我科建立了经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在2006年1月至10月,应用该路径对110例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鼻腔狭窄,形态不规则,常规检查方法难以窥及全貌,且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由于受视野的限制,难以完全清除病变,临床治疗效果不尽人意。随着鼻内镜手术的运用,使鼻息肉、鼻窦炎的治疗从所谓的治疗性手术,逐渐演变为恢复鼻腔和鼻窦生理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手术,我科从2003年2月~10月间进行83例鼻内镜治疗手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