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了解其对护生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进入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本科护生122人,将其分为试验组(59人)与对照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完成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采用见习质量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见习方式的评价,同时采用护理标准化病例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见习教学形式、促进临床思维、培养应用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6个条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了解其对护生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进入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本科护生122人,将其分为试验组(59人)与对照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完成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采用见习质量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见习方式的评价,同时采用护理标准化病例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见习教学形式、促进临床思维、培养应用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6个条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仿真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处置能力的效果。方法将180名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高仿真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角色扮演法。在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开始和结束时,采用临床处置能力测评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评;课程结束后进行临床护理处置能力考核,并采用自设的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课程效果的评价。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临床护理处置能力总分及各条目得分(P<0.05或P<0.01)、课程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疾病知识、护理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护理处置能力提高情况自我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高仿真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在儿科护理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64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两组。在儿科临床见习阶段,试验组采用TBL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及在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题上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认为TBL教学模式能促进知识理解(96.9%),提高团队意识(96.9%),增强沟通能力(93.8%),增加自学意识与能力(93.8%),提高学习积极性(93.8%)。结论 TBL在儿科护理临床见习中应用效果良好,有益于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微格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技能强化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4名大学三年级护理本科生按照班级分为两组,选取1~3班110名学生为试验组,4~6班104名学生为对照组。在护理临床技能强化实训课程教学中,试验组实施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t=5.254,P0.001)、评判性思维能力(t=6.466,P0.001)和临床沟通能力(t=8.003,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微格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技能强化课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风湿科实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萍 《中华护理教育》2010,7(10):454-456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护理本科生风湿科实习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9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按时间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8名采用PBL教学,对照组32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学生实习结束时,进行出科考核和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结果 试验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能促进护理本科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64名护理专业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理论、操作及临床应急能力的考核成绩,并由试验组实习生对PBL教学法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实习生理论、操作及临床应急能力考核成绩好于对照组(P<0.01),对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积极,认为能提高急危重症抢救时的应对能力,93.75%的学生希望继续使用这种模式.结论 应用PBL教学法能激发实习生的求知积极性,培养他们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本科生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两个班的本科生分别作为试验组(n=92)和对照组(n=90)。在儿科护理学临床实训教学中,试验组采用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见习。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的差异,并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为(81.54±3.31)分,对照组为(78.46±4.0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8,P0.01)。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级高职护理专业3班和5班共99名学生为试验组,4班和6班共98名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采用标准化试题对两组进行考核,并对试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成绩好于对照组,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0%以上试验组学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多重能力.结论 “教学做合一”教学法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对培养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级本科护理学生18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患儿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则观看教学录像;试验组见习课中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模拟教学法,对典型病例,老师带学生到床边见习,对临床缺乏病例及不典型病例则采用模拟教学法.见习前、后应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价,并在见习结束后对两组本科护生见习授课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本科护生见习前、后人际沟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结束后试验组本科护生对见习授课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科护理见习中应用模拟教学法可提高本科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对见习授课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