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 女 ,47岁。主因置宫内节育环近 10年 ,月经不规则半年 ,于 2 0 0 2年 12月在某基层医院行取环术 ,术后 1年经常腹痛、有下坠感 ,曾按盆腔炎治疗未见好转。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宫腔内异物 ,节育环残留。遂于 2 0 0 3年 1月入我院。复查B超结果同上。临床诊断 :节育环残留。在B超定位下取环 ,术中用取环器取环困难 ,改用止血弯钳探入宫腔取出一段V型硅胶管 ,臂长约 0 3cm ,据此推断宫腔内节育器可能为V型环 ,术后腹痛减轻 ,1周后复查B超示宫内异物 ,强回声 ,考虑V型环铜芯套圈脱落 ,行宫腔镜下取环。V型宫内节育器脱落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4岁,二年前因妊娠三个多月,行钳刮术,术后一般情况好,月经规律,未避孕但未再受孕而就医。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正常。曾先后在他院经B超检查均提示为宜内节育环,但x线透视未见环影,曾进行取环未能取出,故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子宫大小54×35×44mm,宫腔内可见强回声光带,  相似文献   

3.
1 病例 患者,刘某,年龄62岁。绝经10年,无诱因下腹痛加重一周,呈绞痛,伴腰酸,随体位的改变偶有缓解,二便正常,于当地医院B超检查,发现宫内有异物,腹部透视盆腔内有残环。该患30年前因带节育器妊娠行人工流产,同时将节育环取出,术中情况不详,术后流血时间长,经常下腹痛伴腰酸,术后未避孕一直未孕。患有慢性盆腔炎30年。来我院就诊建议行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例1】27岁,孕3产1。因下腹部坠胀感3个月、停经47天就诊。患者两年前足月顺产1女婴,产后4个月哺乳期月经未至,在我院门诊经B超检查、尿hCG检查排除早孕后,放置Mca功能型宫内节育器。患者诉放置节育器3个月后经复潮,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近3个月常感下腹坠胀。B超检查示: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宫内早孕。拟行人工流产术,术中见宫颈3点近侧穹隆处可见一自内向外穿孔的Mca节育器弓形支架端铜粒,按常规取出节育器后行吸宫术,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月经复潮,无异常。【例2】34岁,孕3产2。因置宫内节育器后下腹坠胀感伴阴道分泌物增多1年…  相似文献   

5.
病员,女,29岁.九年前曾作刮宫术,术后一直不孕.来院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未见异常.经X透视,宫内未见节育环及异物.B超检查:用美国百胜-530型超声诊断仪,膀胱充盈,平位子宫,子宫6.3×3.8×4.3cm,宫内可见节育环样回声.次日到妇科取环,未取出节育环.再作B超检查:宫内仍见强回声光带,并在B超下进行取环,也未取出节育环.这引起我们的重视.宫内是否节育环,考虑病员九年前曾作过刮宫术,是否胎骨残留宫腔.我们将正常节育环声像图与病员声像图作对照分析.如图横切,可见节育环光带后方有慧星状声尾,而病员宫内强回声光带后方未见声影,且周边不光滑.  相似文献   

6.
【病例】 女,3 1岁,孕3 产1。因放置节育环4年,发现环异位2年入院。患者于1999年9月顺产42天后放置T型环一枚,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无明显腹痛。于2 0 0 1年3月因早孕行人工流产取环术,手术顺利,术中宫口未见环尾丝,宫腔内无明显环感,疑环自然脱落,又放置母体乐环1枚,1个月后行X线透视发现子宫区有2枚环,遂又取出母体乐环。行B超检查示子宫后壁浆膜层见类似T型环,宫腔内未见T型环。同年5月行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内无明显环影,双侧输卵管正常。行诊刮术,未触到环。后予长效避孕药避孕。2 0 0 3年4月又因早孕拟行人工流产加取环术。复查B超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在宫腔镜下疑难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2月-2009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就诊、常规取环失败的33例患者,均应用超声诊断并引导宫腔镜取环。结果33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顺页利取出节育环或残留宫内节育器,其中26例(78%)为绝经期妇女。超声检查因宫内节育器嵌顿致取器困难28例,子宫因素导致取器困难5例。结论超声监测下宫腔镜取环可提高各种疑难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成功率,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B 超诊断节育环异位膀胱1 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6岁,已婚。自诉曾在乡卫生院多次取环未能取出,因而要求B超检查。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因取环未能取出,在当地卫生院X线透视检查盆腔可见环状节育器,此后又多次取环未能取出。追问病史患者10年前在当地卫生院放置节育环,术后即出现血尿,且有尿频尿痛现象,变动体位时尤为明显,经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其后时有发作。B超所见:在充盈膀胱内探及环状节育器,形态与正常节育环无异,环状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节育环可随体位变动改变位置,膝胸卧位时节育环随重力方向落向膀胱前壁,膀胱壁未见明显异常。子宫大小及回声正常,宫内未见节育器回声。…  相似文献   

9.
B超对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安置节育器是已婚妇女主要的避孕方法之一,具有使用时间长、副作用少、节育效果好的特点.目前,每年都有不少人因节育环到期或其他原因要求取环.正常情况下,B超不但能够确定宫内有无节育器,而且能了解节育器的类型、位置、异常情况,以及子宫的大小、宫内有无疾病和带环孕等,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宫腔镜和B超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后,采用B超监测宫腔镜下取环.结果通过宫腔镜和B超在宫内节育器的联合应用,明确了宫内节育器在子宫内的位置,17例患者中15例取环成功.结论在迷路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宫腔镜和B超的联合应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强调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术中B超监护及术后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因宫内节育器不孕长期误诊一例拉萨市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850001]周淑君【病例】女性,25岁。20岁时曾足月顺产一胎,产后婴儿夭折。1991年孕2月时自然流产,行清宫术,术后至今未孕。患者几年来多次以不孕就诊,并行B超检查,均未明确诊断。19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宫腔镜和B超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后。采用B超监测宫腔镜下取环。结果 通过宫腔镜和B超在宫内节育器的联合应用,明确了宫内节育器在宫内的位置,13例患者中12.例取环成功。结论 在迷路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宫腔镜和B超的联合应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强调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9岁.因月经延迟10周就诊.妇科检查后诊断为早孕,患者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未见完整胚胎.B超检查,见宫内孕囊已被破坏,胚胎残骨残留宫内,位于宫腔下段(图1).在超声引导下再次清宫,取物钳缓慢进入宫内达胎骨残留处,经多次钳取,将胎儿残骨完全取出.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 女,34岁。孕3产1,人工流产2次。因带器妊娠行人工流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后24h忽然出现下腹坠痛持续2h于2007年6月4日16:30人院。既往月经规律,1d前因停经53d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术前未行B超检查,在我院行人工流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术后检查刮出物为绒毛及蜕膜组织,术后无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15.
1病历资料
  患者,女,32岁,因“上环10余年,反复取环失败5年余”于2014年1月8日入院。患者2005年在当地县医院上节育环,2008年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环嵌顿,在宫腔镜下取环失败,之后出现腹胀,右下腹隐痛及腰部坠胀感。2010年带环受孕,10月在当地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及取环术,取环失败,术后予消炎药治疗(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外院骨盆 X 线(2013年8月)示:盆腔内中线偏左侧3cm,耻骨联合上缘0.5 cm处可见一节育环影,建议上级医院就诊,遂来本院治疗。本院门诊行B超(2014年1月7日)提示“子宫畸形:疑双子宫;左侧宫颈下方强回声光条:疑下移的节育器(不完全排除局部嵌顿)”。门诊以“①环嵌顿;②子宫畸形”收入院。  相似文献   

16.
王培红  吴素芳 《现代护理》2004,10(7):678-679
目的 分析宫腔镜和B超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后 ,采用B超监测宫腔镜下取环。结果 通过宫腔镜和B超在宫内节育器的联合应用 ,明确了宫内节育器在子宫内的位置 ,1 7例患者中 1 5例取环成功。结论 在迷路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 ,宫腔镜和B超的联合应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强调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加强术中B超监护及术后预防感染 ,保持外阴清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9岁。2002年8月6日,因官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第二胎妊娠14周,要求引产来我院。患者于2年前,第一胎足月顺产一女性活婴,体重2520g,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2个月前,因停经40天、尿妊娠试验阳性,诊为宫内早孕,在住地诊所行吸宫人流术。宫内无胎产物。术后仍停经。1周前,患者自己扪及下腹包块,经当地医院B超检查,诊为双子宫畸形,一侧妊娠,转入我院。再次B超检查也诊为双子宫畸形,右侧官内有节育环,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以"放置宫内节育器1a,外院取环失败"为主诉于2013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1a前即产后3个月时于当地医院放置宫内节育器(节育器型号不明),自诉放置过程顺利,无腹痛等不适,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无发热、恶心呕吐、腰酸、腹胀腹痛、阴道异常出血、尿频、尿急及血尿、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等表现,未予以复查。入住本院前7d,患者因有再次怀孕要求至当地医院行取环术,行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腔  相似文献   

19.
患者35岁,因节育环嵌顿,于1987年12月4日入院。患者于1978年4月自然分娩后6个月,哺乳期中在当地乡卫生院放置金属单环一枚,上环后7个月妊娠,宫内环情况不详。1979年11月足月自然分娩一男婴。1980年5月(第三次产后半年)又放置节育环一枚。1983年2月行腹式绝育,绝育术后半年,X线透视发现盆腔内有二枚环影乃行取环术,术中仅取出一枚,另一枚未能取出。术后再次透视盆腔仍有环一枚存在,继之在当地再次取环未成功。近一年来感腹痛明显,来北京某医院取环亦未成功。入我院后在B超下试取,术中觉环钩触及环缘,但牵拉环时子宫随之移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患者31岁,因宫内节育器(IUD)异位,于2001年8月5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10月顺产一女婴,产后6个月哺乳期月经未复潮,宫内放置吉妮环IUP,放器过程顺利,感轻度腹痛,对症处理,3d后症状消失.放IUD 7个月后妊娠,于2001年1月在原医院行人工流产及取环术,2次取环未成,一直未见环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