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整形技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在中-小型乳房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重建中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的14例中-小型乳房乳腺癌患者,肿瘤距离乳头乳晕大于3 cm,保乳术后缺损体积超过20%的病人,采取肿瘤整形技术联合部分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缺损。结果〓肿瘤直径中位大小3.2 cm(2.2~8.1 cm),切除中位体积为62.0 g(50.0~100.0 g),中位随访17(3.0~42.0)月,术后美容效果14例患者11例(79%)为优,3例(21%)为良,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及转移。结论〓肿瘤整形技术联合部分背阔肌皮瓣是一种安全有效修复保乳术后缺损的方法,特别适合肿瘤位于外侧象限,术后缺损体积超过20%的中-小型乳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皮瓣在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的7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的乳腺癌患者纳入A组,共36例;将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皮瓣转移术的乳腺癌患者纳入B组,共38例。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相关指标以( ±s)表示进行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房外观评价、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及皮瓣转移术,且术后无肿瘤复发。A组乳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较B组显著增多,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皮瓣转移术应用于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术中均安全可靠,临床效果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侧胸壁脂肪筋膜皮瓣转移法对乳腺癌(BC)患者保乳术术后缺损修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保乳术的78例B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9例。对照组给予背阔肌皮瓣修复治疗,研究组给予侧胸壁脂肪筋膜皮瓣转移法治疗,比较两组乳房美 观度、围术期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低于对照 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于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世 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 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 给予BC保乳术患者侧胸壁脂肪筋膜 皮瓣转移法能够提升患者乳房美观度,改善围术期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胸外侧动脉穿支前锯肌筋膜瓣修复乳腺癌病人术后的乳房缺损及术后乳房部分重建的可行性与临床美容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对20例女性乳腺癌病人行保乳根治术,术中应用胸外侧动脉穿支前锯肌筋膜瓣修复保乳术后的组织缺损及乳房部分重建,术后评价其临床美容效果。结果:20例病人手术成功,恢复良好,均无明显并发症;随访(25.0±6.2)(6~30)个月,保乳术后形态良好,肿瘤均未局部复发。结论:应用胸外侧动脉穿支前锯肌筋膜组织瓣在乳腺癌病人保乳术后进行部分重建手术是可行的,手术安全,可获得良好的乳房形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后即刻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的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对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乳房重建,重建方式为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术后评价其再造效果。结果20例患者手术成功,恢复良好,术后5例皮下积液,局部处理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38个月,形态良好,肿瘤均无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切除术后应用同侧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可获得良好的乳房形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Ⅰ、Ⅱ期乳腺癌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4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53例女性Ⅰ、Ⅱ期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在病人保留乳房外形的要求下,行肿瘤切除或全乳切除+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结果 153例病人中,行保乳术+即刻乳房重建86例,包括带蒂远端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30例、带蒂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56例;保留皮肤的乳腺切除术+即刻乳房重建67例,包括带蒂远端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21例、带蒂背阔肌肌皮瓣及硅凝胶假体乳房重建43例、扩张器或假体乳房重建术3例。术后乳房形态优良率达93.5%。随访6~60个月,无局部复发及皮瓣坏死等严重并发症;5例发生脂肪液化,6例发生皮下血清肿,经换药引流后治愈;6例出现腹部隆起但无消化道症状;1例因脑转移死亡。结论 即刻乳房重建是Ⅰ、Ⅱ期乳腺癌病人安全理想的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及带蒂皮瓣技术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解剖胸背神经至见到内侧支和外侧支,将内侧支与外侧支分离,离断外侧支保留内侧支。应用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进行修复,并对术后效果进行美学评估。结果:16例乳房缺损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1例修复乳房早期形态及大小良好,因受放疗影响晚期出现挛缩,患者自我感觉不满意,再次手术置入假体重新塑形后效果满意,其余15例术后外形及感觉良好,患者均满意。美学评估结果:良6例,中9例,差1例。结论: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行乳房缺损修复操作简单、耗时短、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适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二期应用岛状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行乳房再造术及腋前皱襞重建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3月,收治1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1~4年胸壁严重缺损患者;年龄27~49岁.左侧3例,右侧8例.术中采用背阔肌止点离断的岛状背阔肌肌皮瓣旋转替代胸大肌,背阔肌肌瓣切取范围26cm×17 cm~31 cm×20 cm,皮瓣切取范围13 cm×6 cm~18 cm×8 cm.于肌瓣后间隙植入乳房假体,背阔肌前上缘固定于腋项及腋前线填补腋顶空虚并重建腋窝前皱襞.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再造乳房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Ⅱ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再造乳房外观自然,手感良好,重建的腋前皱襞与健侧基本对称,腋顶及腋前皱襞凹陷畸形基本纠正.结论 应用背阔肌止点离断的岛状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行乳房再造及腋前皱襞重建是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较严重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保乳手术联合应用带蒂胸背动脉穿支(thoracodorsal artery perforator,TDAP)皮瓣行一期乳房部分重建(immediate partial breast reconstruction,IPBR)的皮瓣设计、手术结果、重建乳房外观以及供皮区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04年11月-2010年11月13例应用带蒂TDAP皮瓣行BCS+ IPBR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随访资料.结果 胸背动脉主要穿支的位置位于腋后线、腋皱襞下7.5~9.5 cm(中位距离8.0 cm),穿支术前多普勒超声体表定位与术中解剖的位置符合率为100%.单纯解剖穿支1例,余12例均在穿支周围保留1.0~3.0cm宽度的部分背阔肌.术后随访4~7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所有皮瓣均存活,供区均无血清肿及背阔肌功能障碍.重建乳房的外观以患者自我评价及门诊随访医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结果9例为优良,3例为一般,1例为差.结论 TDAP皮瓣能满足乳腺癌保乳术后任何象限的局部缺损修复和重建,特别对于肿块局部切除活检后保乳的患者来说,能很好的重塑乳房外形,患者满意度较高.术前应用手持式多普勒超声对胸背动脉的主要穿支进行体表定位,有助于术中快速找寻及解剖穿支,减少血管损伤及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多种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放疔继发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术后放疗继发前胸肇放射性溃疡患者24例.采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11例)、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术(9例)和健侧乳房皮瓣(4例)转移修复溃疡.肌皮瓣面积为18 cm×12 cm~36 cm ×9 cm,乳房皮瓣面积为13 cm ×6 cm~16 cm×6 cm.2例患者在行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胸背动脉的位置.背阔肌肌皮瓣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其余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例因下腹腹直肌肌皮瓣巨大、脂肪过于肥厚而出现尖端皮肤干性坏死和脂肪液化,其余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溃疡无复发.结论 背阔肌肌皮瓣是修复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首选皮瓣.术前行DSA检杳明确胸背动脉的位置,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带蒂下腹腹直肌肌皮瓣因手术难度和创伤较大,可作为次选.健侧乳房皮瓣可导致健侧乳房畸形,且供瓣区面积有限,因而尽可能避免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植入在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9年至2013年,共8例乳腺癌术后年轻患者接受二期乳房再造手术。术前以排水法测定健侧乳房体积,根据患者健侧乳房形状、大小及背部组织情况,设计胸背部供区皮瓣,术中测量移植皮瓣的容积,然后根据健侧乳房和移植皮瓣的容积差,选择大小合适的乳房假体,将假体埋植于背阔肌-胸大肌后间隙,利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联合乳房硅胶假体进行二期乳房再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再造乳房外形较佳,效果满意,供区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健侧乳房较大,利用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进行乳房再造,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述邻位组织瓣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乳房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检索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有关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邻位组织瓣的分类、适应证以及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修复的方法有多种,对缺损量较大的患者采用邻位组织瓣进行修复是获得较好美容效果的有效方法。常用的邻位组织瓣包括:腋侧胸背部脂肪筋膜瓣、保留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乳房下皱襞腹直肌前鞘上方脂肪筋膜瓣、肋间动脉穿支脂肪筋膜瓣、带内乳动脉蒂筋膜岛状皮瓣等。结论采用乳房邻位组织瓣替代技术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缺损修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相对简单的一种技术,术后患者对乳房外形及整体美容效果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容积替代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乳腺中心完成保乳手术结合容积替代技术乳房修复的7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42.6±6.4)岁(范围:32~56岁)。肿瘤分期:ⅡA期36例, ⅡB期24例, ⅢA期12例, ⅢB期4例。利用胸外侧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缺损47例, 上腹壁脂肪筋膜瓣修复22例, 背阔肌肌皮瓣修复7例。测量保乳手术中肿瘤扩大切除的标本体积, 记录容积替代技术修复乳房外形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乳房外形满意度。结果胸外侧脂肪筋膜瓣组保乳手术切除体积为(100.9±24.2)ml(范围:55~157 ml), 上腹壁脂肪筋膜瓣组为(88.4±14.5)ml(范围:67~118 ml), 背阔肌肌皮瓣组为(179.7±22.9)ml(范围:155~220 ml)。三组容积替代技术修复乳房外形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2.9±9.0)min(范围:45~70 min)、(63.2±8.8)min(范围:50~70 min)和(99.3±3.4)min(范围:9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重建不同术式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乳腺癌术后一期乳房再造44例。其中一期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者27例,横向腹直肌肌皮瓣移植者17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2.5个月,两种重建方式在客观效果评价、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腹直肌肌皮瓣组的主观效果评价优于背阔肌肌皮瓣组(P=0.0462)。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和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仍是目前乳房重建的常用术式。而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与背阔肌皮瓣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应用于乳腺癌患者Ⅰ期乳房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应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行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重建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患者平均年龄44.2(20~54)岁,Ⅰ期乳腺癌4例,Ⅱa期8例,Ⅱb期2例。经背部和腋部切口分别为6例和8例。结果手术后无皮瓣坏死;无伤口感染;供区血清肿5例(35.7%),均经穿刺抽液治愈。平均随访32.6(4~58)月,2例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未发现不良后果,患者对再造乳房形态非常满意8例,满意5例,一般1例,无不满意患者,乳房美学评价按照Ueda标准均6分,优良率为100%。结论对于选择性的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Ⅰ期乳房重建是一种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的乳房重建方法 。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的方法及时间.方法 总结30例不符合保乳条件的乳腺癌病例,乳房切除术后假体置人乳房再造16例,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乳房再造10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4例.其中即刻乳房再造27例,延期乳房再造3例.结果 16例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后外观评价均为良,未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TRAM瓣乳房再造术后发生皮瓣部分坏死2例,腹壁疝1例,术后外观评价7例为良.2例为较好,1例为差.4例背阔肌肌皮瓣再造术后外观评价为良.结论 乳房再造术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不可忽视一部分,对于有强烈的保乳愿望,而又不符合保乳条件的患者,乳房再造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即刻乳房再造优于延迟乳房再造.乳房再造的方法选择要因人而异.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选择性进行即刻乳房再造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保乳术后继发乳房畸形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以及根据乳房畸形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修复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行乳腺癌保乳术后1年以上,化疗及放疗结束半年以上,无局部复发及远位转移,患侧乳房出现继发畸形,要求修复重建患者30例,对患侧乳房进行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并根据组织缺损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重建,7例应用局部乳腺瓣法,21例应用背阔肌肌皮瓣法,2例采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法.结果 术后乳房形态及手感良好,优23例(76.7%),良7例(23.3%).术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约2.5年,目前均处于无瘤生存状态.结论 保乳术后继发乳房畸形,可根据畸形不同程度,选择不同方法进行修复重建,修复重建后乳房形态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胸壁复发病灶切除同时应用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联合背阔肌皮瓣进行胸壁再造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7例乳腺癌胸壁复发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6(38~62)岁,病程8~26个月。术中切除复发病灶后,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4 cm×11 cm)~(18 cm×13 cm),采用三层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修补,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位覆盖创面,皮瓣大小(14 cm×6.5 cm)~(18 cm×6 cm);背部皮肤直接缝合。结果 7例即时胸壁再造均获成功,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1例供区血清肿,经数次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痊愈;1例皮瓣远端发生坏死,面积约1.5 cm×1.5 cm,经换药后延期愈合。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3.5(12~33)个月。术后远处转移1例,无局部复发和死亡病例。术后皮瓣外观良好,蒂部无臃肿,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乳腺癌胸壁复发后病灶切除同时应用聚丙烯单丝纤维补片联合背阔肌皮瓣进行胸壁再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即刻乳房成形的适应证、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43例扁平或小乳房、IIIA期前的乳腺癌患者行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乳房成形或同时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美容效果,观察并发症,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43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1.3~2.2)h,平均住院时间17(13~2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10~18)d。术后随访2~12个月,无乳头坏死,组织瓣感染2例;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总体满意度8.5分,乳房外观客观评价良好率86.0%(37/43)。结论: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修复重塑乳房外形具有操作方便、手术快捷、技术可行的特点,特别适合于扁平小乳房、IIIA期前的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20.
张波  王炜  张群  余力  王键  杨川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751-753
目的:报告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及可扩张的乳房假体(BECKER)置入,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的胸壁畸形,同时再造乳房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乳腺癌病灶清除术后患者胸部的畸形状况,设计患侧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的肌瓣长度、体积以及皮瓣的面积和形状,切取肌皮瓣后经腋部皮下隧道转移至胸前。用肌瓣修复胸前软组织缺损,皮瓣则用于弥补胸部皮肤的不足。肌瓣与胸壁间置入可扩张的乳房假体。术后经注射壶注水,逐步扩张至额定值。6个月后,可抽除注射壶并重建乳头,完成治疗。结果:自1999年以来,对各种乳腺癌术后患者行乳房再造术共26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及可扩张的乳房假体置入,不仅可修复乳腺癌病灶清除术后的胸部软组织的缺损、锁骨下的凹陷畸形而且可重建乳房。该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再造乳房的外形及质感逼真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