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个体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8年3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57例,收集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3,95%CI:1.076~1.214)、2型糖尿病(OR=4.591,95%CI:2.14~9.846)、ASA评分III级(OR=4.262,95%CI:1.600~11.352)、ASA评分IV级(OR=5.396,95%CI:1.868~15.583)、全身麻醉(OR=1.281,95%CI:1.066~1.540)及手术时间(OR=1.018,95%CI:1.001~1.035)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0.752~0.885);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x~2=8.760,P=0.363)均显示该模型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具有良好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基于年龄、2型糖尿病、ASA分级、麻醉方式及手术时间这5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对髋部骨折老年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髋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469例,其中300例接受CSEA(CSEA组),169例接受GA(GA组),先对病人年龄、性别、术前内科合并症、卧床时间、手术和麻醉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48例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其中CSEA组13例,GA组3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卧床时间和麻醉方式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ASA分级和内科合并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EA可以降低髋部骨折老年病人的术后肺部并发症(OR=0.17,95%CI:0.08~0.31,P=0.000);80~84岁(OR=5.09,95%CI:1.74~14.86,P=0.003)、85岁以上(OR=5.27,95%CI:1.71~16.17,P=0.004)和术前卧床2 d以上(OR=2.41,95%CI:1.04~5.56,P=0.040)是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CSEA较GA可以降低髋部骨折老年病人的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术后新发生肺部并发症的56例患者(研究组),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按照1∶6匹配同期同类未发生肺部并发症的336例患者(对照组),探讨性别、年龄、术前并存疾病(心脏疾病、高血压、肺部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术前卧床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57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56例术后新发肺部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前合并肺部疾病、髓外固定术、全身麻醉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卧床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12,95%CI 1.07~1.18,P0.001)、术前合并肺部疾病(OR=3.30,95%CI 1.34~8.15,P=0.010)、术前卧床时间延长(OR=1.29,95%CI 1.15~1.44,P0.001)、髓外固定术(OR=5.69,95%CI 2.10~15.39,P=0.001)和全身麻醉(OR=2.15,95%CI 1.05~4.40,P=0.036)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新发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术前合并肺部疾病、术前卧床时间延长、髓外固定术和全身麻醉可以作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新发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或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28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57例、股骨颈骨折132例),根据是否出现POD分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术前并存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OD的危险因素,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组间年龄(χ2=13.813,P=0.001)、术前并存病(χ2=19.281,P0.001)、受伤至手术时间(t=5.101,P=0.041)、麻醉方式(χ2=32.63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70~80岁和80岁组POD发生率高于年龄70岁组,OR值为3.427(95%CI:1.584,7.415)和6.247(95%CI:1.965,19.862);受伤至手术时间≥7 d组POD发生率高于1~3 d组,OR值为14.279(95%CI:5.391,37.819);术前并存病≥3种组POD的发生率高于≤2种组,OR值为4.069(95%CI:2.024,8.182);全麻组POD发生率高于椎管内麻醉组,OR值为3.988(95%CI:1.848,8.608);POD组和无PO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和42.0%。结论高龄、术前并存病多、受伤至手术时间长、全麻是老年髋部骨折发生PO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引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二区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18例,其中男性182例(43.5%),女性236例(56.5%),年龄75~99岁,平均(82±6)岁,根据是否出现PPC进行分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前并存病、待术时间、血气分析和肺通气功能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示组间年龄x^2=12.473,P=0.001)、麻醉方式x^2=36.721,P<0.001)、术前并存病x^2=16.724,P<0.001)、待术时间(t=4.872,P=0.041)、血气分析x^2=26.341,P<0.001)、肺通气功能x^2=35.43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85岁组PPC发生率高于年龄<85岁组,OR值为3.673(95%CI:1.684,7.615);待术3~4 d组和5~7 d组和PPC发生率高于1~2 d组(OR:13.349,95%CI:5.391~23.819;OR:16.579,95%CI:6.324~37.324);术前并存病≥3组PPC的发生率高于≤2组(OR:4.069,95%CI:2.024~8.182);全麻组PPC发生率高于椎管内麻醉组(OR:3.579,95%CI:1.848~8.608);血气分析异常组PPC发生率高于血气分析正常组(OR:9.842,95%CI:2.338~7.421);肺通气功能异常组PPC发生率高于肺通气功能正常组(OR:11.384,95%CI:3.652~9.352)。结论高龄、术前并存病≥3种、待术时间长、全身麻醉以及血气分析异常和肺通气功能异常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PC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术后新发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693例,男257例,女436例,年龄65~103岁,BMI 16.5~33.1 kg/m2,ASAⅡ~Ⅳ级,分别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术前合并症、卧床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法、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术后新发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46例患者(6.64%)在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绞痛25例(3.61%)、心律失常19例(2.74%)、心力衰竭5例(0.72%)、心肌梗死4例(0.58%)和心源性猝死2例(0.2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和全麻方式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新发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95%CI 1.06~1.17,P0.001)、心脏疾病(OR=1.98,95%CI 1.02~3.85,P=0.045)、脑血管疾病(OR=2.14,95%CI 1.06~4.32,P=0.033)、高血压(OR=2.61,95%CI 1.23~5.51,P=0.012)、糖尿病(OR=2.06,95%CI 1.04~4.09,P=0.039)和肾功能不全(OR=17.42,95%CI 3.69~82.80,P0.001)是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术后新发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可作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心血管并发症的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其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 296例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30例)和非脑卒中组(1 266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实验室资料、麻醉相关资料、骨折及手术相关资料, 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296例患者, 其中30例术后发生脑卒中, 发生率为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比值比(OR)4.441, 95%置信区间(CI)1.243~15.861, P=0.022]、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OR 1.057, 95%CI 1.006~1.110, P=0.027)较高、颈动脉斑块(OR 2.760, 95%CI 1.191~6.395, P=0.018)、术中低血压(OR 2.641, 95%CI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骨科接受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05例,女218例;年龄为70~98岁,平均78.6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39例,31-A2型141例,31-A3型43例;362例患者合并内科疾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72 h,平均46.6 h。统计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情况。对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并发症情况、麻醉方式、术前准备时间及电解质紊乱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对于P<0.05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23例患者中49例(11.58%)术后发生谵妄,其中29例发生于术后第1天,20例发生于术后第2天;374例(88.42%)患者未发生谵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谵妄患者与未发生谵妄患者在受伤至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及电解质紊乱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48 h(OR=3.386,95%CI:1.362~6.638)、隐性失血量>600 mL(OR=10.292,95%CI:1.244~35.091)、术后电解质紊乱(OR=4.157,95%CI:1.595~7.626)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受伤至手术时间长、隐性失血量多与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探讨和总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且获得随访的819例年龄超过60岁的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70例,女性549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为(76.25±7.08)岁。统计患者的1年死亡率,分析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术前内科合并症数量,ASA评分、手术方式及多项血液学指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19例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为16.97%(139/819)。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术前内科并发症、ASA评分、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总蛋白、尿素、肌酐。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0,比值比(odds ratio,OR)=1.067,95%CI(1.033~1.102)]、性别[P=0.046,OR=0.630,95%CI(0.390~1.017)]、术前内科并发症[P=0.009,OR=4.757,95%CI(1.476~15.350)]、ASA评分[P=0.001,OR=6.127,95%CI(2.166~17.320)]、入院时红细胞分布宽度[P=0.017,OR=1.186,95%CI(1.031~1.364)]、尿素[P=0.001,OR=1.175,95%CI(1.072~1.288)]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与髋部骨折死亡率有关,其中年龄、性别、术前内科并发症、ASA评分、入院时红细胞分布宽度、尿素是老年髋部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6年10月在本院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共8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出现谵妄者92例,男58例,女44例,其中颈椎手术38例,腰椎手术54例,而其余745例患者术后无谵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术前主要内科合并症、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是否发生低氧血症以及术后是否使用止痛泵等,寻找谵妄相关危险因素。并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血红蛋白值、糖尿病史、脑卒中病史、手术时间及术后低氧血症在谵妄组和非谵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红蛋白低(OR=2.026,95%CI 1.229~3.338,P=0.006),高血压病史(OR=1.633,95%CI 1.008~2.646,P=0.046)、慢阻肺疾病史(OR=2.222,95%CI 1.147~4.302,P=0.018)、颈椎手术(OR=1.544,95%CI 1.298~1.994,P=0.048)、手术时间长(OR=1.010,95%CI 1.004~1.016,P=0.002)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红蛋白低、高血压病史、慢阻肺疾病史、颈椎手术、手术时间长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4-12诊治的272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相继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从14项可能危险因素中筛选出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术后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2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手术时间(≥2.5 h)、术后使用镇痛泵及术后发生低氧血症与谵妄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可能是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及手术时间(≥2.5h)该4项危险因素为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高危独立危险因素。该4项危险因素的OR值分别为13.865、1.837、2.140、2.437。结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及手术时间≥2.5 h 4项危险因素为老年髋部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1年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及年龄矫正查尔森合并指数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创伤骨科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符合纳入标准共652例,收集年龄、性别、骨折侧别、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住院天数、麻醉方式、术后白蛋白、术后白细胞、术后血红蛋白、年龄矫正查尔森合并指数(ACCI)和是否发生肺炎等信息,分析与患者1年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652例患者术后1年的病死率为21.5%(140/652)。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ACCI及术后是否发生肺炎与术后1年病死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87,95%CI:1.060~1.114,P=0),ACCI (HR=1.645,95%CI:1.548~1.747,P=0),术后发生肺炎(HR=2.353,95%CI:1.624~3.408,P=0)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ACCI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的AUC为0.912,最佳阈值为5.5时的特异度为0.8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危险因素,探究术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水平与老年患者PO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全身麻醉下接受非心脏手术后的老年患者531例,年龄≥65岁。使用混淆评估法(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每天2次评估术后3 d内POD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D分为术后谵妄组和非术后谵妄组。主要观察POD的发生率,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OD的危险因素。同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一步分析POD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25例(23.5%)患者发生POD。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44,95%CI 1.006~1.048,P=0.025]、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OR=1.189,95%CI 1.031~1.370,P=0.017)、Hb(OR=0.988,95%CI 0.977~0.999,P=0.039)、手术时间(OR=1.003,95%CI 1.000~1.005,P=0.043)、拔管时间(OR=1.028,95%CI 1.012~1.044,P=0.001)、术后入ICU(OR=2.222,95%CI 1.308~3.775,P=0.003)、术后NLR(OR=1.027,95%CI 1.000~1.054,P=0.048)是POD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P=0.061)、出血量(P=0.16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P=0.3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NLR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得出POD风险增加的术后NLR拐点值为11.85,将术后NLR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并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校正影响因素后,结果显示术后NLR拐点值>11.85者POD的风险明显增加[OR=2.019,95%CI 1.292~3.155,P=0.002],同时将混杂因素进行PSM后显示,术后NLR水平升高使POD的发生风险增高(OR=1.033,95%CI 1.007~1.060,P=0.012)。结论对于非心脏手术后的老年患者,术后NLR水平升高增加PO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探究体重指数(BMI)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观察性队列研究。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全身麻醉下接受非心脏手术后入ICU的老年患者350例,年龄≥65岁。使用CAM-ICU法每天2次评估术后7d内谵妄发生情况。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共79例(22.6%)患者发生术后谵妄。参照WHO亚洲人BMI参考标准,将患者分为偏瘦(BMI18.5kg/m2)、正常(BMI18.5~22.9kg/m2)、偏胖(BMI 23.0~24.9kg/m2)、肥胖(BMI 25.0~29.9kg/m2)、重度肥胖(BMI≥30.0kg/m2)5个等级,将BMI分级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正常BMI者比较,偏瘦者术后谵妄风险增加(OR 2.551,95%CI 1.101~5.909,P=0.029),而偏胖、肥胖与重度肥胖者不增加术后谵妄风险。对BMI进行ROC曲线分析,得出谵妄风险增加的拐点BMI为20.0kg/m2,根据此拐点将BMI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并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BMI20.0kg/m2者术后谵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OR 2.679,95%CI 1.438~4.990,P=0.001)。结论对于非心脏手术后进入ICU的老年患者,低体重指数(BMI20.0kg/m2)是增加术后谵妄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 并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Nomogram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手术的607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76)和无心力衰竭组(n=531),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Nomogram模型, 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年龄[比值比(OR)=1.044, 95%可信区间(CI):1.008~1.081]、高血压(OR=2.800, 95%CI:1.503~5.217)、冠心病(OR=1.941, 95%CI:1.122~3.356)、房颤(OR=4.486, 95%CI:2.158~9.323)、血红蛋白浓度(OR=0.964, 95%CI:0.943~0.985)、红细胞分布宽度(OR=1.155, 95%CI:1.025~1.303)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3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0例、女55例,年龄(48.5±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对照组,研究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发生谵妄共169例,发生率为50.4%。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D二聚体水平(OR=2.480,95%CI 1.347~4.564,P0.01)、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OR=0.667,95%CI 0.612~0.727,P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2.771,95%CI 1.506~5.101,P0.01),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OR=1.911,95%CI 1.065~3.430,P0.05)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术前D二聚体升高、术中平均动脉压过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认识上述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可控因素,对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手术过程中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增高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记录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麻醉手术室实施手术的创伤骨折患者106例,其中男68例,女38例;年龄18~83岁,平均(43.11±17.97)岁。对深静脉血栓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慢性疾病、骨折部位、术前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术中麻醉方式、手术时间、输入红细胞量、输入血浆量、血液回收量、止血带使用时间、止血带压力、手术体位、内植物类型、出血量、补液量、抗生素使用、手术切口类型,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部位、术前红细胞计数、术中麻醉方式、出血量、补液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下肢骨折(P=0.044,OR=6.552,95%CI为1.051~40.857)、术前红细胞计数偏高(P=0.006,OR=14.259,95%CI为2.118~96.018)、椎管内麻醉(P=0.010,OR=7.292,95%CI为1.612~32.989)、全身麻醉(P=0.006,OR=8.034,95%CI为1.799~35.875)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创伤骨折患者下肢骨折、术前红细胞计数偏高、术中采取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是导致深静脉血栓风险增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筛选非心脏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围术期有可疑危险因素的非心脏手术患者480例,年龄18~92岁,根据术后3 d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术后谵妄组和非术后谵妄组.可疑危险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79例术后发生谵妄,发生率为16.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龄、全身麻醉、手术时间≥3 h、术后Price-Henry疼痛评分为4分、合并肺气肿、饮酒≥3次/周是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924、0.188、2.251、1.752、18.954、1.779.结论 老龄、全身麻醉、长时间手术、术后剧烈疼痛、合并肺气肿、长期饮酒是非心脏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 Database、Embase Database等外文医学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18年3月国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危险因素的英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英文文献,对侧髋部再骨折患者2 542例,单侧髋部骨折对照患者27 949例。影响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有患者性别(OR=1.55,95%CI 1.39~1.73,P0.01)、心脏病(OR=1.34,95%CI 1.03~1.75,P=0.03)、老年痴呆(OR=1.67,95%CI 1.29~2.15,P0.01)、呼吸系统疾病(OR=1.86,95%CI 1.06~3.27,P=0.03)、视觉障碍(OR=1.90,95%CI 1.27~2.84,P=0.002),而与年龄、BMI、ASA评分、初次髋部骨折类型、手术方案、Singh指数、BMD、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脑卒中、骨骼系统疾病、酗酒嗜好无关。[结论]女性、心脏病、老年痴呆、呼吸系统疾病、视觉障碍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择期手术患者3359例,男1538例,女1821例,年龄≥65岁,ASAⅠ—Ⅳ级,根据术后24 h是否排气分为两组:已排气组(n=1463)和未排气组(n=1896)。比较两组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是否合并高血压、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科室、术毕去向、术后是否采用镇痛泵等。对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及临床可能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已排气组比较,未排气组男性、ASAⅢ或Ⅳ级、全身麻醉、普外科手术、术后未使用镇痛泵比例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身麻醉(OR=1.30,95%CI 1.02~1.67)、普外科手术(OR=2.05,95%CI 1.61~2.61)、术毕回ICU(OR=2.08,95%CI 1.74~2.48)以及术后未使用静脉镇痛泵(OR=9.50,95%CI 7.45~12.11)是影响老年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慎重选择全身麻醉,加强关注普外科以及术毕需回ICU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情况,术后使用镇痛泵并采用多模式镇痛有助于老年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