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作为新兴的技术已经走过35年的发展历程,每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而诞生的婴儿近2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关于社会舆论、宗教风俗、道德法律及人口繁衍等争议从未终止.目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已成为不孕症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而ART是否会增加胎儿出生缺陷的风险,仍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晓红 《医学争鸣》2005,26(Z1):121-122
0引言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指一系列围绕治疗人类不孕不育症的医学方法,包括"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技术、诱导排卵和精子发生、克隆等技术的统称.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在英国诞生以来,以"试管婴儿"为代表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发展迅猛,已发展成为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主要生殖医学临床技术.1988年,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诞生,之后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约有近200家医疗机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工作治疗不孕不育症.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第1例试管婴儿Louise Brow的诞生,标志着辅助生殖技术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近年来,在解决男女不孕问题方面,辅助生殖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新技术不断诞生,一方面使原本高深莫测的理论进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生命科学技术和任何物理化学的新技术一样,不可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面对辅助生殖的伦理学难题,许多学术团体和个人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那么辅助生殖技术是否应该缓行,甚至应该令行禁止?  相似文献   

4.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辅助生殖技术(ART)是现代医学治疗不育症的手段之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打破人类繁衍的自然方式和过程,是生殖医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本文系统回顾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历史,特别是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后近三十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的不断突破,对生命医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最优化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生殖技术的进步在解决了男女不孕症的同时 ,也伴随许多伦理问题出现和伦理争论 ,始于1978年 7月 2 5日试管婴儿路易·布朗第一声啼哭降临世间时……可以说争论没有停止过 ,但人类生殖的历史证明了 :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力量推动伦理的发展 ,变革着人们的伦理观念。今天 ,人类已经自然地接受过去不能想象的“试管婴儿”。同时人类也清醒地认识到 ,科学的进步更应该尊重伦理的价值 ,严守伦理规范。因为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能酿成悲剧的原因 ,应该是技术滥用造成的对人类的危害。因此 ,每一位从事生殖技术的医务人员必须处理好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树玉 《北京医学》2017,(11):1085-1087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自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已经走过近40年历史[1].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已经成为不孕不育症治疗的重要手段,造福了无数的不孕家庭,对于人类的繁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经历32年艰苦卓越的历程,ART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也日益更新,在2010年誉称“试管婴儿”之父的Robert G.Edwards博士因为该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成就获得了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举表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在宗教、伦理、社会等发面获得了高度认可,也将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贺国丽 《海南医学》2003,14(12):59-60
辅助生育技术 (ART)包括人工授精及其衍生方法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方法。所谓的第一代试管婴儿即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第二代即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第三代即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它们必须依赖基本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 1 978年 7月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 ,我国的第一个试管婴儿 1 988年 3月诞生于北医大。目前最高的成功率在 30 %左右。ART相关技术的发展1 排卵成功率升高 近年来 ,生殖内分泌激素药物的不断开发 ,使各种排卵障碍有了更多而可靠的治疗手段[1 ] 。如溴隐亭已成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和垂体腺瘤的特效药 …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我国首例、国际上第二例“三冻”试管婴儿出生,而且染色体检测报告显示,这名“三冻”试管婴儿的身体一切正常,从而标志着我国辅助生殖医学技术在生殖医学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你也许会问:什么是“三冻”试管婴儿?冷冻会对胚胎产生损害吗?  相似文献   

9.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4):F0003-F0003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于1996年开始筹建,1997年2月正式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实施临床,3月份获临床妊娠。1998年5月22日河北省首例试管婴儿在该院生殖中心诞生,填补了我省一项空白,使我省的辅助生殖技术跨入了国内先进行列。1998年被省卫生厅正式批准为河北省生殖医学中心。2001年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试管婴儿出生,2002年10月河北省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也在该院生殖中心诞生。  相似文献   

10.
人类试管婴儿技术发展至今包括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单精子卵细胞胞浆显微注射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卵浆置换技术。“半克隆”是目前仅在动物上开展研究,但未用于人类辅助生殖的一项技术。而传统的动物克隆技术包括种内克隆、亚种间克隆和种问克隆三种方式。通过人类试管婴儿技术、动物半克隆技术以及传统的动物克隆技术介绍,归纳出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目的是澄清人们对三者关系模棱两可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正确运用人类试管婴儿和动物克隆技术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严敬明 《上海医学》2001,24(11):647-650
1978年 ,Edward和Steptoe报道了世界上第 1例试管婴儿诞生 ,为人类生殖调控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2 0多年来辅助生育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迄今在为解决女性不孕特别是输卵管疾病为主的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 ET)基础上相继发展了为解决男方因素严重少精、弱精引起的不孕 ,采用显微操作技术所作的透明带钻孔、部分透明带切除 (PZD)、透明带下授精 (SUZI)。 1 992年Palermo使用卵胞浆内单精注射技术 (ICSI) ,不仅解决了严重少精、弱精等男方因素造成的不孕问题 ,而且对男方梗阻性无精症可通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精子的质量与储存、卵子组合、子宫的来源与子宫的年龄、试管婴儿的数量、性别、健康以及人类辅助生殖经费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伦理分析与思考.提出思考与对策: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布局医疗机构;合理使用精子、卵子;建立并完善机构伦理委员会等工作机制;加大对技术滥用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推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辅助生殖技术相关伦理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人们对于无法生育的不幸有2种解决方法,一种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另一种是去领养。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要孩子的重要步骤是受孕、怀孕和生育全过程。直到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人类的生育方式也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以医学的方法干预人类的自然生殖过程,到底是福是祸,它是否有违人伦,其适应的范围,应遵循的道德原则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并争论至今。其主要问题有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14.
辅助生殖技术合并症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Louise Brown出生,至今32年来已经有超过百万的婴儿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ificial reproductive technique,ART)诞生.总体上ART过程是安全有效的,但任何医疗操作都有潜在的风险,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多胎妊娠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合并症,必须重视其对母儿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危害,并探讨出新的治疗方法.应用减胎手术、胎儿镜等先进的技术获得最佳的妊娠结局,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卫生部共审批准了102家机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10家机构设置人类精子库。  相似文献   

16.
《柳州医学》2007,20(4):246-246
依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2001年卫生部第14号部长令)、《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2001年卫生部第15号部长令)、《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7.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20年来,我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临床妊娠率从1987年的6.2%,提高到现在的35%-45%,活产率达到25%。在近日开幕的2008年北京人类生殖医学国际研讨会上,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共500余人就相关的前沿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进行交流。目前,我国各省市相继建立生殖医学中心。单精子卵胞质内注射、种植前遗传学诊断、辅助孵化和卵子冷冻、未成熟卵培养等新技术在我国都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18.
辅助生殖技术(ART)日渐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世界上通过ART诞生的婴儿已超过200万;在发达国家,每出生100个婴儿,就有1个应用了ART技术;而在欧洲和北美,该比例甚至达到了1%~3%“。随着“ART人群”的增多,ART安全性引起更多关注。本文现就辅助生殖技术与妊娠风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史济纯 《医学与社会》2002,15(3):37-38,41
人类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这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生殖过程。辅助生殖技术是通过科技人为辅助或改变自然生殖过程的某一环节或全部过程来完成生育的技术 ,是不孕、不育诊治及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生殖技术与其它科学技术一样 ,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无数个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 ,使生产移植器官、治疗顽固性疾病成为可能的同时 ,也可能祸害无穷 ,尤其是生殖技术直接触及人类道德生活最保守的领域 ,因而引发许多伦理难题 ,其中主要包括 :人工授精、体外授精 (即试管婴儿技术、胚胎冷藏技术、显锻接箱技术、着床前遗传诊断技术 )、代孕母亲和无性生…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itive technolgy,ART)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以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为基础的技术,例如植入前遗传诊断、组织冷藏、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以及对配子和胚胎的显微操作,给未来的父母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生殖选择.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IVF的出现,关于使用ART的道德问题,一直激烈争论,持续到今天.现就这些争论的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