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足反射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足反射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做反射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番泻叶代茶饮,疗程10天。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得胀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结果示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反射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肯定,总体评价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润肠饮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目前已经收集5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应用润肠饮和六味能消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5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 (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各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润肠饮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方芳  龚燕 《中医药学刊》2014,(10):2323-2326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虚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虚型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30例和针刺对照组30例。针刺对照组和热敏灸治疗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便秘外,热敏灸治疗组采用艾灸热敏腧穴方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除外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及功能康复治疗。2疗程后观察患者便秘症候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近期疗效及疗程结束第10天观察远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5.22±2.68),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6.35±3.05)(P〈0.05);2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组治疗后26例患者的大便性状正常,优于针刺对照组(19例)(P〈0.05).32个疗程治疗后,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近期愈显率为63.33%,优于针刺组36.67%(P〈0.05);4疗程结束后第15天,热敏灸组与针刺组的好转率分别为66.67%与53.33%,均能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症状,两者疗效无差异(P〉0.05),但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远期愈显率(46.67%),优于针刺组(20.00%)(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法治疗卒中后虚型便秘疗效肯定,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脾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自拟运脾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2个月后半年内治疗组复发率为57.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益气养阴中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两组均以l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提高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润肠丸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润肠丸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莫沙必利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排便频次、排便时间、粪便性质及排便困难程度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肠丸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瘀泻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通瘀泻肺汤及常规西药,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两组间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12.5±5.8)天,对照组(14.7±6.3)天(P〈0.05);治疗组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0.01),PaO2、P(A-a)O2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痰浊壅肺、痰热郁肺、外寒内饮3个证型间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通瘀泻肺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小样本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5-氨基水杨酸治疗,1g,每日4次,连续治疗30天;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芍药汤加味治疗,疗程同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肠镜检查积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治疗组总有效率9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结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青年患者的疗效。方法: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贴组(31例)与电针组(30例),穴贴组在项背、肩胛骨脊柱旁两侧采用刺络拔罐结合阿是穴穴位贴敷治疗,电针组在夹脊、风池、肩井、肩髃、外关、后溪、大椎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总体症状体征积分与总体疗效方面的优劣。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明显改善(穴贴组:9.96±2.02 vs 15.87±1.84,P〈0.05;电针组:10.02±1.76 vs 13.59±1.52,P〈0.05),穴贴组积分改善较电针组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穴贴组为5.91±1.95,电针组为3.53±1.68,P〈0.05),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3.6%(29/31),亦优于电针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结合穴位敷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青年患者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黛力新与多潘立酮;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主要症状改善和Hamilton抑郁他评量表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为83.3%,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化不良主要症状经治疗后均有好转,其中上腹痛、早饱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HAMD总积分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状态能有效改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并对改善抑郁患者情绪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对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颈椎病患者 99例 ,随机分为电针配合中频电疗组 5 0例和中频电疗对照组 4 9例 ,对患者治疗后各种症状体征进行分级评分及综合疗效评定。结果 电针配合中频电疗组与中频电疗组基本痊愈率和治疗后评分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电针可提高颈椎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神五星组穴"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西药组及针药组,每组31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神五星组穴"治疗,西药组予盐酸氟西汀口服,针药组结合前述2种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罗纳普郎克睡眠量表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共有90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每组30例。2电针组、西药组及针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73.33%、8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电针组。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3组HAMD评分、罗纳普朗克睡眠量表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西药组、电针组比较,HAMD评分、罗纳普朗克睡眠量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神五星组穴"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电针和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电针和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电针和推拿手法治疗1个月。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2周和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和4周时两组的总体症状、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电针治疗组的各项积分低于推拿治疗组(P〈0.05,P〈0.01);电针治疗组的WOMAC总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推拿治疗组(P〈0.01)。结论电针和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电针治疗优于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齐刺合并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运用齐刺合并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以常规电针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疗程后作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齐刺合并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常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为主,对照组以外用扶他林乳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52.17%(P〈0.05)。结论电针疗法对于慢性踝关节损伤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砭罐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砭石、拔罐、电针及红外线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综合组重用耿氏多功能砭板沿督脉风府至身柱;胆经风池至肩井;膀胱经天柱至膈俞实施推法和刮法、闪罐留罐法,并用常规电针疗法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疗法及红外线照射治疗。两组均隔日施治1次,6次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即刻与1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综合组治疗后即刻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80.0%,综合组即刻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1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4.3%,综合组1疗程后疗效也好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2例、对照组1例患者肩部针刺取针后,穴位局部出现微量皮下瘀血,1星期后自行消退,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针砭罐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且见效较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察电针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以痉挛性瘫为主的脑梗死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组根据拮抗针法原理加用电针,两组均应用常规药物及头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I)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与传统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均有临床疗效,且在治疗效果上电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对子宫动脉血流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的病例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分别予电针次髎、三阴交和内服布诺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电针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结果:电针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西药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治疗后电针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药物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能有效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物理化学性质,调节血液流变学等,从而缓解疼痛,其疗效确切、显著、副作用小,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痊愈时间较对照组有缩短趋势。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中医超声药透电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比组①30例,对比组②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电针结合中医超声药透电疗治疗,对比组①患者采取单纯中医超声药透电疗治疗,对比组②患者采取单纯药物塞来昔布口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比较三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奎森功能演算指数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总体疗效评分。结果:三组的治疗均有良好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明显低于两个对比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疗效评分明显高于两个对比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电针结合中医超声药透电疗治疗较单纯中医超声药透电疗治疗、单纯西药塞来昔布口服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