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院自1991年11月份至1991年3月份共收治CO中毒患者280例,男162例,女118例,年龄1.5~86岁,老年人占多数。死亡26例,其余患者经留观或住院治疗均治愈出院。现将抢救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立即通风换气,脱离环境,高浓度吸氧这对于CO中毒病人,是首要处理措施。而重度中毒病人,应把重点放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改善气体交换二个方面。松解病人衣服、领扣、腰带,昏迷或呕吐病人,将头偏向一侧,彻底清理口鼻腔内分泌物、呕吐物,仔细观察病人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舌后坠用舌钳拉出固定,气管内有痰鸣音应及时有效的吸痰,重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及管理,探讨合理、科学的护理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系统科学的护理,加强对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对留置胃管病人的观察护理,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等等。结果40例病人除2例原发损伤过于严重,导致脑功能衰竭死亡外,余病人均得到满意的治疗。结论系统科学的护理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及管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及管理,探讨合理、科学的护理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系统科学的护理,加强对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对留置胃管病人的观察护理,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等等.结果 40例病人除2例原发损伤过于严重,导致脑功能衰竭死亡外,余病人均得到满意的治疗.结论系统科学的护理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喉头水肿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例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喉头水肿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吸氧,正确抽吸气管、鼻咽腔分泌物,减少呼吸道刺激;实施雾化吸入、环甲膜穿刺、紧急气管切开术等护理措施,并做好良好的心理护理、确保病人安全.结果 呼吸困难症状缓解,喉头水肿症状消失,有效保障呼吸道通畅,避免并发症或生命意外的发生.结论 急性喉头水肿起病急、发展快,严密观察病情,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给氧,合理用药,减轻喉头水肿,解除呼吸道阻塞,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做好创腔引流及脑室引流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正确的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 完全恢复生活自理10例(其中重返工作岗位6例),部分生活自理12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走16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例.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特点是病情重 ,复杂多变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入院病人多是昏迷状态。昏迷病人咳嗽反射及排痰功能减退或消失 ,为保持呼吸道畅通及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3 6例 ,男 3 2例 ,女 4例。年龄 2 1~ 76岁 ,平均 5 5岁 ;车祸 3 0例 ,高处坠跌伤 4例 ,重物砸伤 2例。2 护理要点2 1 气管切开术后的正确体位 气管切开术后 ,病人应取平卧位 ,特殊昏迷伴呕吐病人应以侧卧位 ,且头、颈及上身应保持在同一直线 ,翻身或更换体位时 ,应同时转动 ,不正确的体…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一直是护理人员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国内外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1 一般护理 1.1 正确的体位 手术当日不宜过多变换体位,采取去枕平卧位.24 h后抬高头部15°~30°,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病人应取半卧位,颈部略垫高,使颈部伸展,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还应定时变换体位,预防压疮发生,翻身时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窒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40例脑血管病人观察,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有偏瘫、痴呆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发生褥疮的部位多在骶尾、肩胛、髂前上棘、鹰嘴等骨头突出处。为预防脑血管病人褥疮的发生,我们采取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 1999~ 2 0 0 1年对 86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偏瘫病人的康复指导 ,一年后随访 ,末发生关节僵直、肌肉萎缩、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现将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 指导内容1 1 指导基本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 我们把护理偏瘫病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打印成小册子 ,发给患者及家属 ,先讲解 ,再示范 ,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褥疮、便秘、肺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肢体按摩和功能锻炼的时机、方法和重要性等 ,同时做好疾病知识教育。1 2 指导护理方法1 2 1 心理护理 :患者家属常有患了脑出血不是死 ,就是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40例脑血管病人观察,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有偏瘫、痴呆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发生褥疮的部位多在骶尾、肩胛、髂前上棘、鹰嘴等骨头突出处。为预防脑血管病人褥疮的发生,我们采取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褥疮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因长期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因此,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可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疾病的治疗;重者可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预防褥疮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笔者所在的医院于1997~2001年间,共收治了长期卧床患者500例,进行了预防褥疮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CT的应用和脑外科治疗急性脑出血的进步,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过去对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所采取的绝对安静就地治疗措施,今天看来认为是不够恰当的。很多经验证明: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病人,只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头侧位防止口腔分泌物和吐物的误咽、及时吸氧、注意管理血压等等,短途运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各种急救治疗(包括内、外科治疗)是有利的,并不会因搬运而使病情加重。当然,生命体征极不良的病人可就地进行急救,待病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防。方法对收治的22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发生率为16.06%,死亡22例,死亡率为61.1%。结论年龄大、意识障碍重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脑中风较缺血性脑中风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后1~3d内的ACVD病人易致消化道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ACVD病人预后险恶。积极脱水治疗及应用H2-受体拮抗剂可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急性期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利用整体护理的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正确的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等。结果完全恢复生活自理10例,部分生活自理及需要帮助12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8例。结论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人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防。方法 对收治的22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2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发生率为16.06%。死亡22例,死亡率为61.1%。结论 年龄大、意识障碍重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性脑中风较缺血性脑中风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后1~3d内的ACVD病人易致消化道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ACVD病人预后险恶。积极脱水治疗及应用H2-受体拮抗剂可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6.
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褥疮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发生持续缺血、缺氧 ,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因长期卧床病人 ,长时间不改变体位 ,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因此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可给患者带来痛苦 ,影响疾病的治疗 ;重者可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 ,预防褥疮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笔者所在的医院于 1997~ 2 0 0 1年间 ,共收治了长期卧床患者 5 0 0例 ,进行了预防褥疮的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0 0例长期卧床患者中 ,男 3 10例 ,女 190例 ,年龄 2 0…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目的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阻力。因为昏迷病人或呼吸咳嗽功能障碍舌根下坠的病人,咳嗽反应消失,痰不能咳出,呕吐物和颅底出血的血液容易吸入气管致呼吸道阻塞,引起缺氧、脑水肿,严重者窒息致生命危险。二、减少死腔,增加有效呼吸。  相似文献   

18.
手术体位是暴露手术野 ,使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无论何种体位均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输液等静脉通道顺利通畅 ,避免肢体压迫神经 ,避免造成皮肤损伤等不良后果。现代麻醉理论认为 ,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 ,改变体位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改变 ,又因改变体位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点发生变化 ,一些组织承受压力和拉力的部位及强度亦随之而异。由此可能引起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等组织的损伤 ,麻醉状态下的手术病人 ,由于部分或全部知觉均已丧失 ,已基本失去调节能力 ,特别是颅脑外科手术需要精确细致 ,手术时间长 ,更易发生皮肤…  相似文献   

19.
回顾多年来我院神经科预防褥疮的经验和教训 ,笔者认为 ,神经科病人褥疮的发生有其特殊性和规律。只要思想上重视 ,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 ,就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褥疮的发生。以下是几种易发生褥疮的因素及预防措施。1 腹泻病人神经科的昏迷病人行鼻饲初期 ,易出现腹泻。主要因为这些病人植物神经系统紊乱 ,胃肠功能失常 ,表现为胃及肠的分泌运动亢进或减弱。鼻饲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泻。腹泻的特点 :量少、次数多、呈水样便 ,使用抗生素难以奏效。这时患者会阴部及臀部处于高度潮湿及污染状态 ,加之频繁擦洗 ,肛周及尾骶部表皮脱落 ,都可…  相似文献   

20.
我们总结了昏迷病人气管切开的整体化护理 ,实施了有计划、有重点的护理 ,使气管切开昏迷病人安全地渡过了呼吸道管理困难期 ,有效地预防了常见并发症。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4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 ,气管切开病人 5 6例 ,其中重型颅脑损伤 32例 ,脑出血 2 4例 ;男 38例 ,女 18例 ,年龄 5~ 70岁。2 护理体会2 1 手术前护理2 1 1 严密观察病人 :重型颅脑损伤或脑出血昏迷病人 ,病情极危重 ,接诊后护士应立即观察病人神志 ,瞳孔及生命体征 ,有无舌后坠现象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分泌物。2 1 2 做好术前准备 :除一般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