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国内外均有报道 ,据统计约占脑梗死的 7 6% 〔1〕。我院自 1997~ 2 0 0 3年收治并确诊TOBS 15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45~ 70岁 ,平均 5 3 7岁 ,5 0~ 65岁 9例 ,占 60 %。均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1例 ,糖尿病史 5例 ,冠心病史 7例 ,高血脂症 4例 ,长期吸烟史 9例。1 2 临床表现 均为突然起病 ,眩晕、呕吐 11例 ,意识障碍 11例 ,其中嗜睡 7例 ,昏睡 3例 ,浅昏迷 1例。偏盲 …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5 11~ 2 0 0 1 0 3共收治 9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 ,其中 2 6例出现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3 6~ 79岁 ,3 6~ 49岁 7例 ,5 0~ 79岁 19例 ;其中 2 3例因冬季煤炉取暖所致 ,3例因煤矿井下瓦斯泄露所致。全部病人发现时均昏迷 ,昏迷时间 2h~ 4d。入院后均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抢救 ,清醒后距发生迟发性脑病时间 1~ 2 4d。1 2 临床表现 痴呆 18例 ,反应迟钝 6例 ,去皮质状态 5例 ,四肢肌张力增高 9例 ,精神异常 8例 ,语言障碍 5例 ,大小便障碍 11例…  相似文献   

3.
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一些药物的应用引起的一系列锥体外系症状。我院急诊科于 2 0 0 0 -0 6月~ 2 0 0 3 -0 6月接诊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 2 4例 (其中 2 2例药源明确 ,均为正常用药剂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14例 ,女 10例。年龄~ 1岁 11例( 4 5 8%) ,~ 2岁 7例 ( 2 9 2 %) ,~ 4岁 5例 ( 2 0 9%) ,9岁 1例( 4 1%)。其中甲氧氯普胺所致 17例 ,氯丙嗪所致 3例 ,氟哌啶醇所致 1例 ,吗叮啉所致 1例 ,药源不详 2例。药源明确者用药剂量均在正常范围 (甲氧氯普胺 0 2~ 0 3mg/ (kg·次 ) ,氯丙嗪0 5~ 1mg/ …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7年以来在门诊工作中遇到 13例未服或仅服少量抗精神病药却长期较大剂量服用安坦 ,停用后出现明显戒断反应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1 1 一般资料 :性别 ,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31~ 4 0岁 3例 ,4 1~ 5 0岁 6例 ,5 1~ 6 0岁 2例 ,6 0岁以上 2例。原病诊断精神分裂症 7例 ,癔症 2例 ,反应性精神障碍 3例 ,偏执性精神病 1例。1 2 口服剂量和时间 :13例患者在患病后头 1~ 2年内曾服用常规量抗精神病药 ,此后有 4例停用抗精神病药 ;6例服用奋乃静 ,每日量小于 8mg;3例服用氯丙嗪 ,日量小于 10 0mg。所用病例在开始服用抗精神…  相似文献   

5.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均来自我科2005-05—2012-05门诊和住院病人,男9例,女6例,年龄32~81岁,平均50.5岁;患有糖尿病3例,另外,因患肾病综合征长期服用激素1例,红斑狼疮长期服用激素1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行大剂量激素冲击后发病1例,同时,发病前有感冒、发热、劳累和腹泻等明显诱因者7例,来我科就诊时间在发病后1~10d。  相似文献   

6.
许多药物可以引起锥体外系统症状 ,特别是治疗精神病的药物 ,如五氟利多、氯丙嗪、氯氮平等 ,也可见于其它药物。如在应用止吐药胃复安之后发生的锥体外系反应 ,现将有完整资料的 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8例均系我院 1987年~ 1998年间的住院病例。男 3例 ,女 5例。年龄 14~ 6 6岁 ,平均 32 .4岁。多数病例因胃部疾病而服用胃复安 ,均为疾病治疗中的药物反应 ,其中 2例为超过常规剂量服用所致 (一次 2 0~ 30 mg)、4例服用时间较长 ,在半个月以上。 2例出现反应的时间为服药后半小时 ,最长在服药后 13小时后发生。1.…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2007年来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11例,经过精心诊治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14~58岁;均为急性发病,其中冬春季发病4例,夏秋季发病7例;发病前有感冒史9例,腹泻史2例,表现为四肢无力8例,四肢无力伴呼吸困难3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吉兰-巴雷综  相似文献   

8.
并用抗震颤麻痹药临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本院用抗震颤麻痹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系 2 0 0 0年内在我院女病区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诊断标准 ,共 112例。其中服用安坦 79例 (70 5 % )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 (36 0± 12 0 )岁 ;总病程 4个月~ 2 7年 ,平均 (13 6±4 3)年 ;住院 2个月~ 2 1年 ,平均 (5 1± 3 3)年。服用氯丙嗪 2 7例 ,氯氮平 5例 ,奋乃静 11例 ,氟哌啶醇 7例 ,舒必利 6例 ,氯氮平并用奋乃静 4例 ,氯氮平并用氯丙嗪 19例。安坦每日剂量为 4mg者 32例 ,6mg者 13例 ,8m…  相似文献   

9.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 ,我们共收治外伤性脑梗死 2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5例 ,女 6例 ;发病 5~ 15岁 8例 ,16~ 3 5岁 9例 ,3 6岁以上 4例 ,最大 62岁。交通事故伤 11例 ,坠落伤 6例 ,打击伤 4例。有短暂意识障碍 5例。本组均无颅骨骨折 ,除 2例伤后即刻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外 ,其余患者均于受伤 2 4h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语言障碍。其中 9例为完全性偏瘫 ,12例为不完全性偏瘫 ,肌力Ⅱ~Ⅳ级。腰穿 9例 ,脑压正常 5例 ,增高 4例 ,伴血性脑脊液 2例。1 2 CT检查 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9…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误诊1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临床资料 我院1980年~1998年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下称隐脑)12例,全部病例均在CSF涂片找到隐球菌,9例做CSF培养,6例培养出新型隐球菌.男4例,女8例,年龄3~64岁,平均32.5岁,以青壮年为多,与鸽有密切关系2例.病期2+月3例,1月1例,3周4例,2周4例.12例中仅1例入院时确诊为隐脑,11例在院外或院内均发生误诊.误诊为结脑8例,散发性脑炎3例,误诊期5~72d,平均22.5d.因治疗无效3例入院后第1次找到隐球菌,8例均在3~5次才找到隐球菌.被误诊的11例全部用过大剂量激素(地塞米松).除2例在院外使用激素的剂量不明,其余9例有记载,70~250mg,平均150.5mg.  相似文献   

11.
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是锥体外系反应中较常见的一组症状 ,在急诊、门诊工作中常可遇到 ,正确诊断 ,及时处理可迅速缓解症状。现就 1988年 2月至 1996年 10月治疗的 5 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0例中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8~ 3 4岁 ,平均2 2 5岁 ,其中 8~ 10岁 2例 ,11~ 2 0岁 18例 ,2 1~ 3 0岁 2 3例 ,3 1岁以上 7例。病程 3 0min至 4d。服胃复安 2 6例 ,服氯丙嗪 8例 ,服奋乃静 7例 ,服氟奋乃静 3例 ,服氟哌啶醇 2例 ,静注氟哌啶醇 2例 ,服三氟拉嗪 1例 ,服氯氮平 1例。服胃复安者均在 48h内发病 ,服抗…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我院1980年~1998年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下称隐脑)12例,全部病例均在CSF涂片找到隐球菌,9例做CSF培养,6例培养出新型隐球菌。男4例.女8例,年龄3~64岁。平均32.5岁。以青壮年为多。与鸽有密切关系2例。病期2月3例,1月1例,3周4例.2周4例。12例中仅1例入院时确诊为隐脑.11例在院外或院内均发生误诊。误诊为结脑8例,散发性脑炎3例.误诊期5~72d。平均22.5d。因治疗无效3例入院后第1次找到隐球菌,8例均在3~5次才找到隐球菌。被误诊的11例全部用过大剂量激素(地塞米松)。除2例在院外使用激素的剂量不明,其余9例有记载,70~250mg.平均150.5mg。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中男 3 9例 ,女 3 3例。年龄 3 7~ 82岁 ,45岁以下 3例 ,46~ 5 9岁 19例 ,60~ 70岁 3 2例 ,71岁以上2 0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65例 (90 3 % ) ,脑卒中病史 11例(15 3 % ) ,糖尿病病史 5例 (6 9% )。动态发病 5 6例 ,安静状态下发病 12例 ,酒后发病 4例。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呈急性发病 ,头痛、头晕 48例 ,呕吐 3 4例 ,其中呕吐咖啡色物者 15例 ,大小便失禁者 2 9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 3 0例 (重度昏迷 2例 ,中度昏迷 7例 ,轻度昏迷 11例 ,嗜睡及昏睡 10例 )。眼球运动障碍 2 6例 (双眼上视…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 1154例 ,其中重型颅脑损伤 16 3例 (14 1% ) ,死亡 59例 (36 2 % )。现将死亡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 4 8例 ,女 11例。年龄 11~ 73岁 ,平均 4 1岁 ,其中 2 0~ 2 5岁 4 2例 (71 1% )。车祸伤 4 5例(76 3% ) ,坠落伤 6例 ,打击伤 2例 ,原因不明 6例。伤后 <3h入院者 4 1例 ,3~ 6h 11例 ,>6h 4例 ,时间不详 3例。临床表现 入院时深昏迷 4 4例 ,中昏迷 12例 ,浅昏迷 3例 ,病史中无原发昏迷 5例 ,有中间清醒期 9例 ,伤后持续昏迷 4 3例 ;GCS计分 3~ 5分者 4 9例(83% ) 6…  相似文献   

15.
精神药物所致癫痫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精神药物所致癫痫 15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于后。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 15例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9例 ;年龄16~ 45岁 ,平均 2 6.1岁 ;按CCMD -2 -R诊断标准 ,诊断精神分裂症 12例 ,情感性精神障碍 2例 ,神经症 1例 ;病程 3个月~2 6年 ,平均 5~ 6年 ;1例有高热惊厥史 ,其它 14例无癫痫史和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1.2 精神药物种类与癫痫发作 氯氮平所致者 9例 ,其中日剂量 3 0 0~ 60 0mg者 6例 ,3 0 0mg以下者 3例 ;氯丙嗪所致者 1例 ,其日剂量 40 0mg ;氟哌啶醇所致者 2例 ,其日剂量 40mg ;阿米替…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 1990 -0 1~ 2 0 0 0 -0 1共收治小儿急性偏瘫 3 0例 ,现经随访 ,结合原始资料 ,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3 0例 ,男 2 1例 ,女 9例。年龄 11个月~ 14岁 ,其中 <1岁 2例 ,~ 3岁 5例 ,~ 6岁 11例 ,~ 9岁 4例 ,~ 14岁 8例。发病至入院时间 <3天 2 5例 ,~ 1周 3例 ,~ 1个月 2例。1 2 临床特点 急性起病者 2 6例 ,亚急性起病者 2例 ,反复一侧发作者 1例 ,两侧交替发作者 1例。瘫前发热及呼吸系统感染者 15例 ,有消化系统症状者 4例 ,外伤后发病者 2例 ,无明诱因者 9例。病程中有头痛者 2 1例 ,抽搐 16例 ,…  相似文献   

17.
氟桂利嗪治疗脑出血周围水肿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高 ,不论是手术清除血肿 ,还是血肿碎吸术 ,但脑水肿还是继续进行 ,对此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氟桂利嗪治疗脑出血患者 2 5例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脑出血患者 4 5例 ,男 2 5例 ,女 2 0例。年龄 4 1~ 76岁 ,平均 62岁 ,其中高血压患者 3 0例。随机分为氟桂利嗪治疗组 2 5例 ,对照组 2 0例。均经头颅CT证实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病情程度 :治疗组 1~ 15分 13例 ,16~ 3 0分 11例 ,3 1~ 4 5分 1例 ,平均 ( 2 3± 8)分。对照组 1~ 15分 10例 ,16~ 3 0分 9例 ,3 1~ 4 5分 1例 ,平均 ( 2 1± 8)分。发病…  相似文献   

18.
现对糖尿病性脑梗死 2 8例进行分析 ,以探讨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发病状况及预后。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47~ 76岁 ,平均 6 3 5岁 ,均是 2型糖尿病患者 ,符合WHO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病史 <1年 2例 ,1~ 5年 6例 ,≥ 5年 2 0例 ,住院时间最短2 9d ,最长 76d ,平均 48d。1 2 发病情况 从发病到入院时间 <6h 4例 ,6~ 2 4h 8例 ,1~3d 11例 ,≥ 3d 5例。初发 2 1例 ,复发 7例 ;通过临床及头颅CT检查 ,3~ 7d内全部确诊为脑梗死 ,脑梗死诊断符合 1996年WHO制订的脑血管疾病分类…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83年 2月~ 2 0 0 0年 7月 ,采用大剂量强的松治疗眼型重症肌无力 39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 39例 ,男 4例 ,女 35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48岁。多在患病 6d内就诊。其中 3例患病 2年 ,曾服用吡啶斯的明治疗 ,因效果不满意改用此法。 39例均为双眼上睑下垂 ,也有患者为一眼上睑下垂重 ,一眼上睑下垂轻 ;3例病程长的患者伴有单眼转动受限、复视 ;4例 6~ 10岁儿童先发生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第 3d发生上睑下垂 ;2例伴游走性关节痛 ,6例发生于感冒发烧后第 8天 ;1例不明原因发生于正常产后 2 8d。…  相似文献   

20.
药源性恶性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源性恶性综合征 (DMS)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的药物副反应 ,病死率在 10 %~ 2 0 %之间[1] 。为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为 1998~ 2 0 0 1年在本院住院的患者 ,均符合药源性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1] ,共 9例 ,其中男 3例 ,女 6例 ;发病年龄18~ 5 3岁 ,平均 (41 89± 12 36 )岁。导致恶性综合征的药物分别为氯丙嗪 5 0~ 10 0mg/d肌注 3例 ,氯氮平 2 5~ 2 0 0mg/d口服 2例 ,氟奋乃静癸酸酯 2 5mg肌注 2例 ,哌泊噻嗪 75mg肌注 1例 ,高抗素 6 0mg/d口服 1例。长期住院 6例 ,首次以药物反应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