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射液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60例,并用低分子右旋糖吁加复方丹参针治疗作对照,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头颅CT结果,确诊为急性脑梗死120例。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例,年龄32~80岁,平均58岁。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1~85岁,平均61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给药时间、并发症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降料酶10u,加生理盐水250毫升中,静滴约1小时,一日1次,连用3天。…  相似文献   

2.
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10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对我院 174例均经 CT确诊的脑梗塞患者 ,随机分二组治疗组 10 2例 ,对照组 72例。治疗组男 72例 ,女30例 ,年龄 40~ 89岁 ,平均 6 8± 2年龄。对照组男 43例 ,女2 9例 ,年龄 42~ 91岁 ,平均 6 7± 2年龄。2 .方法 :治疗组应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 40 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 ml,静滴 ,每日一次 ,14天为疗程。通常用 1~ 2疗程。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 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2 5 0 ml,静滴 ,每日一次 ,14天为一疗程。通常用 2疗程。以上两组在治疗中 ,除使用抗生素、脱水利尿剂、维生素和电解质外 ,未使…  相似文献   

3.
我科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3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 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46~ 80岁 ,发作持续时间 2min~ 10h。对照组 3 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发作持续时间 1min~ 12h。发作时表现为失语、偏瘫、眩晕、一过性黑朦等。头颅CT检查皆无明显梗死灶。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加复方丹参 16ml,一日 1次静滴 ;并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 3 0 0mg ,一日 1次 ;口服藻酸双脂钠 10 0mg ,一日 3次 ;口服尼莫地平 40mg ,一日3…  相似文献   

4.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8 -0 8~ 2 0 0 0 -0 6使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3 4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参照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均行颅脑CT证实 ,治疗组 3 4例 ,男 2 4例 ,女 10例 ,年龄 5 1~ 71岁。对照组 3 4例 ,男 2 5例 ,女 9例。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生理盐水 2 5 0ml,加纳洛酮 3 2mg(北京四环制药厂 )静滴 ,每日一次 ,14天一疗程。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静滴 ,每日一次 ,疗程同治疗组。1 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纳维亚评分法〔2〕,按治疗前…  相似文献   

5.
我院半年来应用赛莱乐治疗急性脑梗死 3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收住的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赛莱乐治疗组 3 8例 ,对照组 3 8例。治疗组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43~ 80岁 ,平均 5 9 2岁 ;对照组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3 8~ 77岁 ,平均 5 7 1岁。两组情况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P >0 0 5 )。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赛莱乐 15 0mg + 5 %葡萄糖注射液5 0 0ml静滴 ,每日 1次。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静…  相似文献   

6.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们应用巴曲酶治疗70例急性期脑梗死,并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针静滴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赛莱乐治疗急性脑梗死 32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6例 ,对照组 16例 ,全部病人均根据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和CT证实。治疗组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40~ 70岁 ,平均 5 4± 12岁 ;对照组男 8例 ,女 8例 ;年龄 44~ 6 8岁 ,平均 5 3± 11岁。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用赛莱乐 15 0mg 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静滴 ,每日 1次。对照组用脉络宁 2 0ml 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静滴 ,每日 1次 ,两组均连续静滴 2 0天为…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 60例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治疗组 60例 ,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3 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43~ 75岁 ;对照组 5 6例 ,其中男 3 0例 ,女 2 6例 ,年龄 43~ 70岁 ,全部病例均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进行诊断 ,并做脑CT检查确诊。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平均积分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无显著差异。1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生理盐水 2 5 0ml加维脑路通 0 4g静滴 ,每日一次 ,连用 14天。治疗组前 3天每日加用降纤酶 1…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 2 0 0 0 0 5~ 2 0 0 2 0 5间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 5 0例 ,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治疗 5 0例进行比较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入选病人均系住院患者 ,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 ,且经脑CT证实为脑动脉系统血栓性梗死 ,排除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功能不全及出血性梗死者 ,均为首次发病 ,病程2 4h以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5 0例 ,男 42例 ,女 8例 ,年龄 5 1~ 6 8岁 ,平均 6 1 6岁 ;基底节区梗死 41例 ,脑叶梗死3…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8年4月至1999年6月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治疗组 42例,男24例,女 18例,最大 72岁,最小46岁,平均62.9岁,发病至治疗平均时间2.6d。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最大69岁,最小50岁,平均65.2岁,发病至治疗平均时间2.8d。两组病人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无明显出血倾向,无近期手术或外伤史。在年龄、性别及发病时间上无显著差异。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20ml静滴,每日一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降纤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经头颅CT确诊的急性脑梗死126例,随机分为2组,降纤酶组64例,用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200ml中静滴,约1h滴完,1次/d,连用3d后剂量减为每日5U,用0~4d。右旋糖酐组62例,用右旋糖酐每日500ml静滴,1次/d,连用7~14d,两组同时给予甘露醇及脑细胞活化剂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2周总有效率降纤酶组为97%,高于右旋糖酐组81%,p<0.05。降纤酶能显著降低血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血细胞比客,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右旋糖酐组2人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而停用,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 12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0 4ml ,每 12h腹部皮下注射 1次 ,连续 10天为 1疗程 ;对照组 10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10天。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能降低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缩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脑地形图检测亦显示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 5 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系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住我科病人 ,均经头颅CT证实 ,符合 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第三次讨论修订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治疗组 (丹奥组 ) 5 0例 :男 3 3例 ,女 17例 ,年龄 45~ 76岁 ,平均 5 6 4岁 ;对照组 (低分子右旋糖酐 ) 5 0例 :男 3 7例 ,女 13例 ,年龄 41~ 73岁 ,平均 5 4 8岁。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丹奥组 )诊断明确后用 80mg丹奥溶于5 0 0ml5 %葡萄糖溶液中 ,每日 2次静滴 ,疗程 14d。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5月运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共 70例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均经头颅 CT或 MRI证实发病在 72小时以内 ,颈动脉系统的脑梗死 70例 ,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6小时 10例 ,<2 4小时 30例 ,<72小时 30例 ;男 46例 ,女 2 4例 ;年龄 36~ 73岁 ,平均 5 6 .7± 8.7岁。1.2 给药方法 用海王生产的降纤酶 ,第 1天、第 2天NS2 5 0 m l+降纤酶 10个 U静滴 ,第 3、第 4天降纤酶 5个 U静滴 ,同时给予常规治疗。1.3 疗效评定观察  ( 1)基本痊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0 %~ 10 0 %,病残程度为 0…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 观察氏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0.4ml,每12小时腹部皮下注射1次,连续10天为疗程;并对另外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为对照。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能降低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52例VBI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降纤酶加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组24例(常规治疗:相对低分子质量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静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常规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7%和38%(P<0.05),总有效率为86%和58%(P<0.05)。结论加用降纤酶治疗VBI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丁咯地尔与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入选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常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针16ml静滴,1次/d.治疗组加用丁咯地尔针200mg+5 %GS或0.9 %NS 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加用倍他司汀20mg+5%GS或0.9%NS 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咯地尔比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 8 0年代以来心脑血管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脑血管病致死、致残率较高。现将我院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病例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根据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1 ] 用降纤酶治疗患者 6 5例 ,男 42例 ,女 2 3例 ,年龄 43~ 88岁 ,平均 5 3岁。1.2 方法 用哈尔滨松鹤制药厂降纤酶 ,首日 5 %G.S2 5 0 m l 降纤酶 10单位静滴 ,第 2天、第 3天降纤酶 5~10单位。1.3 疗效判断 根据减分率和 ADL评分评定疗效 [2 ] 。基本痊愈 :减分率 >89% ,ADL 0级 ;显著进步 :减分率 >46 % ,ADL1~ 3级 ;…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赛莱乐 (丁咯地尔 )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监测 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 ,并对其随机分组 ,分别用赛莱乐、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 ,赛莱乐治疗组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分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赛莱乐能降低血液粘度 ,但不影响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纤维蛋白原浓度。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系我科 1998~ 1999年住院病人 ,男 2 2例 ,女 15例 ,年龄 43~ 79岁 ,平均 6 3 5…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胞二磷胆碱1.0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mi静滴,qd,连用2周;治疗组40例,采用降纤酶5U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qd,连用2周。监测治疗前,治疗7d及2周结束时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TIA发作减少次数及停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g和P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TI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