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7例CT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误诊8例,误诊率高达47%。误诊原因:(1)医生对不典型SAH重视不够;(2)偏倚影像学检查。因此对临床考虑SAH,即使CT阴性也应及时做腰穿,以确定诊断。自1995年以来,我科共收治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5-70岁,发病3天入院14例,一周2例,2周1例,有10例有高血压病史,既往均无SAH病史。1.2发病诱因劳动时发病12例,排便时发病1例,情绪激动时发…  相似文献   

2.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系指伤后2周以上出现症状者,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为妥「1」。我院从 1989年 10月-1998年 6月经CT确诊CSDH43例,均以单纯钻孔冲洗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1例,女2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0岁,平均50.4岁。病程最短18天,最长2年零5个月。有头部外伤史26例,询问不出外伤史17例;有头部外伤史26例中,伤后有原发性昏迷11例,无原发性昏迷15例。1.2临床症状、体征症状常出现于伤后3周,数月或数年[2],本组以头痛为…  相似文献   

3.
低钠血症(HN)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的电解质代谢异常。在各种急性脑血管病中,SAH引发HN最多,约占23.7%(14/59)[1]。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对其发生率、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2年5月1日至2001年4月31日收住SAN病人196例,入院后常规测定血电解质,其中HN病人51例,发生率为26.0%,男39例,女22例,年龄29~80岁。本组SAH病人的诊断,除病史、体征及脑脊液等检查外,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1.2 HN的诊断 晨起空腹血…  相似文献   

4.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血流研究报道少见。我们自1993年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局部血流(rCBF)显像方法观察了3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脑血流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9~54岁。病程2个月至6年。有家族遗传病史10例,肝病史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1]。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清铜蓝蛋白27例为0,2例降低至0-79μmol/L以下(参考值1-327~2-653μmol/L),另1例在正常范围。血清铜和尿铜测定…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的应用,出血性脑梗死(HI)已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但在基层医院CT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仍需要依靠临床的诊治经验。本院自1995年6月-1999年6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HI9例,现对其诊断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HI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8~76岁,平均55.3岁。有高血压者4例,其中1例伴心房纤颤(房颤),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伴房颤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例,溶栓及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后1例,冠心病伴房颤1例。1.2CT…  相似文献   

6.
苯妥英钠(DPH)自应用于临床以来,一直为多种类型癫痫的首选药物,短期内大量服用或长期服用治疗量的DPH,能引起小脑损害甚或小脑萎缩,国内报告不多。我们近几年来收治苯妥英钠(DPH)所致小脑损害病人2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依病史、临床表现、EEG、CT或MRI等诊断为癫痫大发作的病人共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0-57岁,病程1-20年,服用DPH时间1月~15年,用药量0.2-1.0g/d,开始服药至出现小脑损害征时间为 10 d- 15年。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在DP…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4年5月~2000年3月共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70例,其中38例应用亚低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SAH诊断标准。深昏迷、脑疝形成、呼吸衰竭者不作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亚低温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6~75岁,平均44岁;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0~72岁,平均41.5岁,两组病例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伴发疾病、既往史、病情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本院内科3年内30例临床资料较为齐全的SAH的病人,发现DCVS 11例,本文就发生DCVS的临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自病例先取于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住院病人,经腰穿、头颅CT确诊[1]的SAH30例,发现DCVS11例,发生率为36.6%,略高于国内其他作者的报告。将发生DCVS的11例患者设为DCVS组,未发生DCVS的18例患者为非DCVS组。1.2 DCVS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1)临床症状:11例发现有DCVS的SAH患者再次出现意…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34例诊治结果回顾分析如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1 临床资料1.l 一般资料 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17~69岁,40岁以下4例(11.8%),40~50岁14例(41.2%),51~60岁15’例(44.1%),61岁以上1例(0.28%),Hunt’s分级:Ⅰ级12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级2例,V级4例。32例经血管造影诊断,1例CT诊断,1例术中诊断。1.2 动脉瘤的大小、部位 单发动脉瘤31例,多发3例,共37个动脉瘤,瘤体直径最小4m…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后颅凹脑血管畸形11例。均行CT检查,术后病理及DSA(选择性椎动脉造影)或MRA(磁共振血管造影)证实,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分析。l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5~58岁.平均31.2岁。40岁以下9例。发病到住院时间为半小时至5年半。既往有癫■史4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3例,单纯部分性发作1例。脑出血史者2例,左、右小脑半球各1例。病程1周以内者6例。以急性脑出血、颅内压增高、小脑机能障碍、颅神经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头痛10例,6例表…  相似文献   

11.
CT灌注成像及CT减影血管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评价CT灌注成像(CTPI)及CT减影血管成像(CTSA)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发病24h内的AICVD患者进行常规CT、CTPI及CTSA检查,部分行CTPI、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等复查。结果 24例患者中,11例首次CT平扫未见异常,其中3 ̄6h6例,6 ̄12h3例,12 ̄24h2例;10例由CTPI检出病灶,2例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其中1例CTPI阴性,临床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另13例首次CT平扫阳性者9例,由CTPI检出的闰灶比平扫范围大,其中1例为MCAO、1例为预内动脉闭塞(ICAO),4例CT平扫与CTPI基本相符者为腔隙性脑梗死。有4例发现2个以上  相似文献   

12.
胼胝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主要连接两侧大脑半球轴系。在CT检查前,临床上诊断胼胝体出血极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至2000年我院经头颅CT证实的6例胼胝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CT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例,女3例。年龄20~30岁3例,45~65岁3例,平均41岁。既往有高血压史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史2例,安静状态下起病2例,活动状态下发病4例(其中饮酒1例,体力劳动2例,穿衣1例)。从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48小时5例,10天1例,平均2.5天。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首发症…  相似文献   

13.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科近几年来住院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高压氧治疗组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对照组67例,男38例,女29例,年龄38-81岁。病例在6小时内就诊者35例。以下不列入治疗范围。(1)严重心肺疾病;(2)空洞型肺结核,且有咯血史;(3)高度近视者;(4)并发消化道出血,未经控制者。1.2方法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研 500 ml加复方甘参 12ml,每日一次,并给甘露醇降颅压,二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  相似文献   

14.
现将我科几年来应用头颅CT诊断的100例幕上缺血性脑梗死的CT表现与临床进行初步对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CT在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73例,女27例,男:女为2.7:1,年龄40岁以下2例,41~49岁6例,50~59岁16例,60~69岁50例,70~79岁21例,80岁以上5例,血压超过20/12kPa者54例。原发病:高血压病56例,糖尿病12例,单纯动脉硬化20例,高血压症2例,原因不明10例。1.2CT检查结果 单发性脑梗死为66例,其中单发脑叶脑…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58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头颅MRI检测,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 一般资料58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男32例,女26例,年龄16~57岁,平均(36-57±13-21)岁,病程3个月~35年,平均(7-5±14-32)年。全部病例均符合CCMD—2—R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均未查出产伤、婴幼儿期发育不良或长期嗜酒史等。2 方  法头颅MRI检测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1.5Tesla高磁场共振仪,成像方法为T1加权(T1W),T2加权(T2W)。结果均采用统计学处理。3 结  果…  相似文献   

16.
巨大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术前低钠血症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颅内动脉瘤(AN)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可引起中枢性低钠血症,但未破裂AN术前即发生抗利尿激素(ADH)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国内外罕见报告,本文报告1例巨大未破裂前交通动脉AN术前发生SIADH。1 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65岁。因“头痛半年,加重伴呕吐、行走不稳3天”就诊。病程中逐渐出现视物模糊.门诊头颅CT平扫发现鞍上有一约2.0 cm × 2.3 cm × 2.5 cm大小的等密度占位病变.于1999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既往无心、肝、肾功能异常史,无烦渴及多饮多尿史,…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间采用脉络宁静滴疗法对88例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并经t检验法统计结果综合估价脉络宁治疗ACI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病例经临床检查和头颅CT扫描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均系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本院住院病人。发病距治疗时间均在1周以内,共88例,男47例,女41例。发病年龄51-79岁,平均61.28±6.46岁。1.2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脉络宁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相一致,见表1。研究组用脉络宁20m…  相似文献   

18.
亚急性硬化全脑炎(SSPE),认为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神经系统感染[1],脑电图表现有周期性异常波的出现为其特征,麻疹并发脑炎的频率较高,大约为 0.4%[2],病情也较严重,病死率高,脑电图改变也比较明显。可见早期诊疗极为重要。本文收集21例经麻疹病毒检测确诊为SSPE患者的资料,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讨论。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源于 1986年 12月- 1999年 12月,我院经临床诊断为麻疹并脑炎的往院病人,男14例,女7例,年龄2-12岁。临床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智能衰退…  相似文献   

19.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28例临床分析郑建仲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是遗传性共济失调中的一组疾病,本病并非罕见[1]。现将我院住院病例28例进行临床分析,全部病例均经CT扫描或MR检查诊断。一般资料28例中散发性(SOPCA)26例,家族性(FOPC...  相似文献   

20.
直立倾斜试验(HVT)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率变异(HRV)分析是检查植物神经功能的敏感、定量、新型的方法[1]。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Ang)和醛固醇(ADS)是经典的代表体内交感神经——体液活性的因子。对患者作HDT试验,作HRV分析并测定血浆NE、RA、Agn和ADS水平,用以研究HVT阳性患者的神经一体液调节功能变化。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自1995年7月以来100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18-52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