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刷牙冲洗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刷牙冲洗口腔护理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在机械通气开始24 h内进行口腔护理,2次/d,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刷牙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细菌培养结果及口臭、口腔溃疡、疱疹、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臭、口腔溃疡、疱疹、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刷牙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口腔定植菌,降低口腔感染发生率,从而达到降低VAP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何茹  徐定英  黄燕  邱秋娟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98-2000
目的 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入住ICU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外科术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69)和对照组(n=61);实验组采用刷牙结合氯已定大棉签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Bid;对照组采用氯已定大棉签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Bid,对两组患者入科第1天、第3天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分值及口腔异味、霉菌感染、溃疡的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第3天CPIS分值、口腔异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霉菌感染及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刷牙式口腔护理结合氯已定擦拭,可增加口腔护理效果,更有利于降低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并可明显降低患者口腔异味的发生率,但对降低患者口腔溃疡及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刷牙冲洗法口腔护理在重症监护(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ICU监护治疗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口腔护理,试验组采用刷牙冲洗法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统计和比较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及口腔异味程率,此外统计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刷牙冲洗法口腔护理后试验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 vs 29.7%,P<0.05];经刷牙冲洗法口腔护理后试验组口腔异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3% vs 57.8%,P<0.05];主要口腔并发症由口腔炎症、口腔溃疡及真菌感染,经刷牙冲洗法口腔护理后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7% vs 17.2%,P<0.05]。结论 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采用刷牙冲洗法口腔护理可有效清除细菌移位,降低VAP的发生及口腔异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洗必泰刷牙冲洗法对预防气管插管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将20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0.12%洗必泰30ml+刷牙+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比较2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及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能够彻底清洁口腔,有效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口腔冲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芳  董叶丽 《护理与康复》2010,9(11):961-962
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72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行口腔冲洗法加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照组55.6%、观察组16.7%,两组比较,x2=11.79,P0.05。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加常规口腔护理,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及常规护理方法对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36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定期观察并记录发生口臭和口腔炎症的病例数。结果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30.30%,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4.24%;实验组口臭发生率为4.29%,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在预防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口臭和口腔炎症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使用组合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8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棉球擦洗法;试验组使用组合吸痰管达到口腔冲洗与擦拭结合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口腔溃疡发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组合吸痰管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提高了口腔的清洁度,有效地降低了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合适的口腔护理方法,以减少口腔炎及机械通气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将81例ICU重型颅脑损伤并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儿童牙刷蘸取过氧化氢刷牙+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吸引法,对照组采用棉球擦拭+冲洗的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牙菌斑指数及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牙菌斑指数及VAP发生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法能有效地去除口腔异味、预防口腔炎及口腔溃疡的发生,抑制患者牙菌斑的形成,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IC U监护治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使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口腔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口咽细菌、牙菌斑、口腔气味、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清洁患者口腔、减少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刷牙冲洗口腔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8月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擦洗法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刷牙冲洗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口腔清洁效果、VAP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口腔清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口腔真菌率、口腔溃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刷牙冲洗口腔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口腔清洁效果,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洗必泰在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洗必泰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0.12%洗必泰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对口腔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口腔护理液的护理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0.12%洗必泰在消除口腔异味,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口唇干裂的发生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结论0.12%洗必泰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臧正明  宫海鹏 《全科护理》2013,11(8):707-708
[目的]探讨呼吸道囊上分泌物冲洗联合氯己定口腔护理能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24例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执行常规气道护理及持续呼吸道分泌物囊上吸引。对照组病人给予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护理,每日2次;实验组病人在口腔护理前先行囊上分泌物冲洗,后以0.12%氯己定棉球进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比较两组病人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痰液培养结果及VAP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分泌物囊上冲洗配合氯己定口腔护理能缩短病人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负压抽吸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ICU)中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每天4次;观察组采用口腔负压抽吸器进行口腔护理,每天4次。所有病人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4 h、12 h、24 h、48 h分别留取咽拭子,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口咽部菌落数及VAP的发生率。[结果]100例病人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共25例,死亡共11例;其中对照组发生 VAP 18例,死亡6例;观察组发生 VAP 7例,死亡5例。两组病人气管插管前口咽部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4 h、12 h、24 h、48 h的口咽部菌落数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 VAP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负压抽吸器可有效清除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内的细菌,进一步提高口腔护理的质量,降低 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0月我院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加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菌斑指数、口腔护理并发症、口腔护理时间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在患者呛咳发生率、口腔护理操作时间方面较对照组少(P0.05)。在菌斑指数、口腔异味、黏膜充血、溃疡、操作准备时间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有效降低呛咳发生率,减少微误吸的发生,节省护士操作时间,更适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  相似文献   

15.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同药液口腔护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双氧水 呋喃西林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4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按常规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用双氧水 呋喃西林进行口腔护理,定期观察并记录两组发生口臭、口腔炎症、肺部感染的例数。结果:实验组发生口臭、口腔炎症、肺部感染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双氧水 呋喃西林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以擦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可减少或控制口咽部细菌寄居数,预防或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口腔冲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在预防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120例ICU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擦洗,洗必泰组采用0.12%洗必泰行口腔擦洗加冲洗,碳酸氢钠组采用2.5%碳酸氢钠溶液行口腔擦洗加冲洗,48 h后进行痰培养及口腔定植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结果:洗必泰组和碳酸氢钠组病原菌株数、VAP、死亡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洗必泰组和碳酸氢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V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可有效减少口腔定植菌,预防口腔感染和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观察乌针漱口液口腔护理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ICU收治的92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乌针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口腔评估指南(0AG)评分、口咽及气管内定植菌发生率、VAP发生率、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CPI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腔黏膜、牙龈、唾液、口腔异味、吞咽功能和0AG总分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咽及气管内定植菌发生率、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针漱口液口腔护理能更好地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改善口腔健康情况,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干预效果,为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ICU病房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的口腔卫生护理,包括刷牙、吸痰、碳酸氢钠及0.02%醋酸氯己定溶液冲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包括棉球擦拭和0.02%醋酸氯己定溶液冲洗。观察两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口腔溃疡发生情况及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异味发生的概率和牙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全面的口腔卫生护理方法比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对减少口腔细菌定植数量的效果更加明显,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0.12%氯己定联合负压吸引式牙刷刷牙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原则将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在我科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有2例被剔除,实际为33例。两组均采用0.12%氯己定作为标准口腔护理液,观察组联合应用负压吸引式牙刷刷牙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均4次/d,观察7 d。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前后口咽部细菌培养检出率、口腔护理后2 h口腔异味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咽部细菌培养检出率、口腔异味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0.12%氯己定联合负压吸引式牙刷刷牙能更好地减少口腔细菌定植,消除口腔异味,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刷牙冲洗法用于口腔护理的效果,为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儿童软毛牙刷蘸牙膏刷牙,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结果 患者口臭、真菌感染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下降,细菌培养菌株数减少(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