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存在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病死率。近年来,许多无创性MRI新技术已用于ESRD患者隐匿性脑损伤的研究,进而探明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作者就近年来MRI新技术在ESRD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鼻咽癌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心理和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MRI技术广泛用于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相关研究。本文就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的结构性和功能性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尽管放疗技术不断提高,但鼻咽癌的放疗仍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多种功能MR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鼻咽癌放疗后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宋晓红  郭兆安 《新医学》2022,53(7):469-473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CKD患者的最终结局往往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肾间质纤维化(RIF)是不同病因的CKD进展为ESRD的共同途径。因发病机制复杂,目前RIF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研究表明外泌体在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外泌体在RIF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状在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中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和生活质量。主要归纳了国内外非药物干预对ESRD病人抑郁作用的应用现状,介绍ESRD病人抑郁研究现状、多种非药物干预的具体方法及效果等,为预防或缓解ESRD病人抑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在常规MRI上均可表现为新增强化灶或原强化灶增大,常容易造成误诊,而二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却截然不同。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讨功能MRI早期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一直是神经肿瘤影像学研究的难点也是热点问题。作者对当前MRI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低场MRI在放射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21例放射性脑病患者41处病灶的低场MRI表现,探讨低场MRI对于放射性脑损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21例病例进行MR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21例经临床随访证实为放射性脑病均得以正确诊断。结论:放射性脑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放射治疗病史及临床表现。低场MRI可以对放射性脑损伤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MRI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临床确诊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低血糖诊断标准为血糖值<2.6 mmol/L。结果 低血糖脑损伤主要累及顶枕部,占94.12%(32/34),其中双侧顶枕叶61.76%(21/34);胼胝体压部损伤亦较为常见,占64.71%(22/34);额叶损伤占32.35%(11/34),11例中有6例为弥漫性脑损伤累及额叶。脑损伤主要表现为皮髓质交界不清,呈稍低T1稍高T2信号,DWI上病变均呈明显高信号。结论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具有一定特征性,以双侧顶枕叶伴随胼胝体压部损伤最为常见,严重时可表现为弥漫性脑损伤;DWI更有利于辨别病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脑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CT、MRI等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脑损伤部位中颞叶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脑干,颈段脊髓最少;部分患者脑损伤无临床症状表现,CT对放射治疗后脑损伤的检出率比较低;CT图像中主要突出为指状低密度,MRI检查患者绝大部分病灶都出现增强效应,其中会出现一些不增强区。结论:放射性脑损伤在临床症状上无显著特征,CT和MRI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做出诊断,MRI在脑干、脊髓损伤的诊断效果上要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0.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是脑损伤最常见的类型,mTBI发生后患者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失忆及精神状态改变。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在短期内恢复,部分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发展为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 syndrome,PCS)。PCS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目前PCS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先进的MR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mTBI的脑微观结构和功能改变,探讨PCS的发生机制并对其进行预测。笔者从脑结构和功能MRI对mTBI的异常发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终末期肾病(ESRD)常伴随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认知功能损伤在ESRD患者中发病率较高,静息状态下脑活动异常是ESRD认知损伤的表现之一。静息态fMRI(rs-fMRI)可分为功能分离分析法和功能整合分析法两类,从不同方面反映大脑神经活动变化。rs-fMRI无创、无辐射且时间和空间分辨力较高,已逐渐成为认知损害神经生理机制的有效研究手段。本文对ESRD伴认知功能损伤的病理机制及rs-fMRI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为预防性治疗AD的关键阶段。弥散张量成像(DTI)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OLD-fMRI)常用于评估大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及解释其相关机制。本文就MRI研究MCI大脑连接改变及其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是累及整个视觉通路和视觉皮层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作为非侵入性成像技术,MRI已广泛用于评估青光眼患者脑结构及功能。本文就MRI用于青光眼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包括脑部结构异常、容积异常、代谢异常以及血流异常。超声和MRI是检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手段,超声主要用于评估胎儿脑部容积和血流,MRI主要用于评估胎儿脑部结构、容积以及代谢。本文对超声和MRI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镜像视觉反馈(MVF)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等运功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近年将功能MRI(fMRI)用于分析MVF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揭示MVF康复机制开辟了新思路。本文对MVF用于运动功能康复及SCI后脑可塑性变化的可能机制的f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耳鸣是临床最常见耳鸣类型,指患者在无外界刺激情况下自觉耳内或颅内鸣响;因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了,亦无特效治疗方法。功能MRI(fMRI)现已逐渐用于研究耳鸣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在研究耳鸣的中枢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fMRI研究特发性耳鸣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为常见神经心理疾病,目前尚无客观诊断标准。MRI可提供脑结构、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及静息态和任务态下脑功能等多方面信息;MRI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ML)有助于建立个体化诊断抑郁症模型。本文对基于MRI影像组学及ML诊断抑郁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心肌病是表现为心室功能异常的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早期检测和诊断糖尿病心肌病有助于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目前心脏MRI技术飞速发展,新序列的开发不仅可有效地检测疾病本身,也有助于理解疾病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就近年来心脏MRI检测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