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组织芯片技术(tissue 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是由Kononen^[1]等在1998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TMA是将数十个至数百个小的组织片整齐的排在某一载体上(通常是载玻片)而成的微缩组织切片。在肿瘤研究领域中,TMA对于肿瘤易感因素判断、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TMA分机器和手工两种制作方法,在本研究中我成功的建立了手工TMA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石蜡包埋鼻咽癌组织的免疫组化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组织芯片技术(tissue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microarray,TMA)是由Kononen[1] 等在1998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TMA是将数十个至数百个小的组织片整齐的排在某一载体上(通常是载玻片)而成的微缩组织切片。在肿瘤研究领域中,TMA对于肿瘤易感因素判断、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TMA分机器和手工两种制作方法,在本研究中我成功的建立了手工TMA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石蜡包埋鼻咽癌组织的免疫组化研究,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为制作组织芯片,从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的存档蜡块中…  相似文献   

3.
一种制作组织芯片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an HL  Zhang YL  Wang YD  Lai ZS  Zhang Y  Huang W  Yang QJ  Guo CH  Ding YQ  Zhou DY 《癌症》2003,22(7):778-781
背景与目的:组织芯片(组织微阵列)是继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之后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生物芯片技术,是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克服现有组织芯片仪器不够先进、操作繁琐、取样点样精度低等缺点,拟设计一种制作组织芯片的新方法。方法: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上加装特制的打孔针和取样针,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安置特制的石蜡块固定盒,利用显微镜精密的机械控制功能,进行受体石蜡块打孔和供体石蜡组织的取样、点样,并借助显微体视镜进行精确的取样部位观察与定位。结果:简化了组织芯片制作方法,使打孔、定位、取样和点样操作在同一仪器同一操作平台完成,并首次采取一次性使用的打孔针和取样针,提高了取样精度,避免了不同标本之间的组织残留和污染,成功制作了高质量的大肠肿瘤组织芯片。结论:改装普通显微镜用以制作组织芯片方法简便,技术可靠,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exploiting tissue microarray (TMA)technology,we reviewed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s of TMA on tumor research.TMA has many advantages,including(1)section from TMA blocks can be utilized for the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up to 1,000 different tumors at DNA, RNA or protein level;(2) TMA is highly representative of their donor tissues;(3)TMA can improve conservation of tissue resources and experimental reagents,improve internal experimental control,and increase sample numbers per experiment,and can be used for large-scale,massively paralledl in situ analysis;(4)TMA facilitates rapid translation of molecular discoverie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TMA has been applied to tumor research,such as glioma,breast tumor,lung cancer and so on.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biochip technologies has opened up new possibilities ofr the high-throughput molecular profiling of human tumors.Novel molecular markers emerging from high-throughput expression surveys could be analyzed on tumor TMA.It is anticipated that TMA, a new member of biochip,will soon become a widely used tool for all types of tissue-based research.TMA will lead to a significant acceleration of the transition of basic research findings in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5.
Grb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Grb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94例GISTs构建组织微阵列(TM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Grb7蛋白表达。结果在TMA中,184例可评估(94.8%)。Grb7蛋白阳性率为67.4%。Grb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NIH分级、细胞异型性、细胞类型、细胞密集程度、出血、黏膜受侵、周围组织侵犯、转移复发有关。Grb7蛋白阳性表达者及蛋白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9%,8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rb7表达与GISTs预后有关,Grb7可作为判断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肺癌中p53和p63 蛋白表达的高通量组织微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和p63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比较两者之间的表达关系.方法组织微阵(tissue microarray,TMA)技术和免疫组化S-P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p53蛋白IHC染色中,TMA有价值的肿瘤标本为234(72.9%),总的表达率(+、++、+++)率为48.3%(113/234).随着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腺癌(adenocarcinoma,Ad)分级升高,p53蛋白表达增强,与肺SCC及Ad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生存期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p53蛋白表达在肺癌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63蛋白IHC染色中,TMA有价值的肿瘤标本为264(82.2%),总的表达率(+、++、+++)为67.8%(179/264).p63蛋白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表达最低16.0%(4/25),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与SCLC之间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p63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生存期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p63蛋白表达在肺癌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p53是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2.p63蛋白在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的不同表达,说明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分子机理有所不同;3.p53蛋白和p63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4.TMA可以有效分析比较组织中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大标本及其配对微阵列组织标本(TMA)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表达状态,探索PD-L1表达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D-L1(SP142)在129例NSCLC手术切除标本及配对TMA标本中肿瘤细胞(TC)及微环境浸润性免疫细胞(IC)中的表达,分析PD-L1表达的一致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D-L1表达在手术标本和配对TMA测定之间经常表现出不一致,总体不一致率为41.9%,k值等于0.235(一致性差), IC的不一致率远高于TC。总体阴性标本(TC0 / IC0)显示出中度的不一致性(49.6%),100例(77.5%)在手术标本和配对TMA中均被认为是TC0;然而,只有74例(57.4%)显示出IC0的一致性。有3例手术标本判读为IC3,但在配对TMA中未观察到IC3。与低评分组(TC1 / IC1)相比,可以看到高PD-L1评分组(TC3 / TC2 / IC3 / IC2)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不同组织学亚型不一致率之间存在趋势差异,肺鳞癌(SCC)不一致率为33.3%,k值等于0.108;肺腺癌(ADC)不一致率为48.5%,k值等于0.134(一致性差); PD-L1表达与性别、肿瘤分期、吸烟状况、组织学无关。结论:TMA中的PD-L1(SP142)表达低估了手术标本中的PD-L1状态。手术标本与配对TMA中发现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两种类型标本的不一致表达是肿瘤空间异质性的结果,可以对目前一些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试验中的PD-L1表达与有效率不一致结果做出解释。使用目前临床可获取的病理小标本筛选PD-L1抑制剂优势人群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生物可分解吻合环(biaframentable anastomosis ring,BAR) 在结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69例结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二组,其中应用BAR作肠吻合33例(BAR组);用传统手工吻合36例(TMA组).对两组病人的平均手术和肠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肠镜随访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均无死亡,均痊愈出院.BAR组的平均手术和肠吻合时间均明显少于TMA组;BAR组的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出血、肠功能恢复时间、肺部感染均明显好于TMA组;BAR组无吻合口漏,而TMA组则有2例;3~6个月后的肠镜随访,结果 显示在吻合口溃疡、吻合口炎、吻合口肉芽肿等方面BAR组均明显好于TMA组.两组上述多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0.01).结论 应用BAR于结肠癌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疗效好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TGase3 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他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法检测70份食管癌组织和10份正常食管组织中TG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食管癌组织中TGase3 mRNA的失表达率为68.57%(48/7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类、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 在食管癌中存在较高频率的TGase3 mRNA失表达,TGase3基因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基因杂交(CGH)研究发现染色体5p扩增与膀胱癌的发展有关;TRIO基因位于扩增区,其编码的蛋白在细胞周期调节中起主导作用。本研究在于了解TRIO的扩增和表达是否与膀胱癌的发展有关。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RNA原位杂交、NorthernBlot分析。结果:微小组织微阵列(TMA)FISH显示:12/14例膀胱癌组织显示TRIO扩增;含有1636例膀胱癌的组织微阵列FISH研究发现TRIO扩增与肿瘤浸润表现型、低分化密切相关。TRIO扩增仅见于1.5%早期膀胱肿瘤(pTaG1/G2)(7/456例),而在膀胱癌(pT1~4)高达12.8%(62/485例)。RNA原位杂交和NorthernBlot法证实TRIO在膀胱癌组织高表达。结论:TRIO扩增和高表达常发生在浸润性生长膀胱癌(pT1~4),可能在膀胱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