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是否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被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无创正压通气组(B组),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Sa O2、MAP、疗效,初步判断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Sa O2、MAP改善较常规治疗组(A组)显著,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1例)和无创通气组(4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及后1、2h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除血压外,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创正压通气组抢救成功率90.2%,常规治疗组抢救成功率73.2%.结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时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改善心肺功能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时照组38例,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但治疗组同时应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肺部哮鸣音、湿哆音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无创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2.3%,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SaO2、肺部哮鸣音、湿哆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8%.结论 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明显,较常规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气管插管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作用和护理。方法1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准确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等变化。结果16例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2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而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通气,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及呼吸,心率、血气分析的监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氧分压,氧合指数等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0.01),双肺啰音明显减少,呼吸、心率恢复正常.结论 对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迅速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创面罩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加用NIPPV治疗,进行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及临床症状体征等监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0.01),双肺罗音明显减少,心率、呼吸恢复正常。结论:NIPPV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不仅见效快,且抢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血气分析,以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临床征象为指标,与单纯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与单纯常规治疗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将71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无创通气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及后1/2h,1h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症状缓解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创通气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除血压外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创正压通气组有4例治疗失败,3例改用有创通气,1例死亡,成功率88.9%(32/36);常规治疗组13例行有创通气,其中4例死亡,成功率62.8%(22/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604,p=0.01).无创通气组症状缓解时间为(40.7±12.9)min,明显短于常规组(76.5±10.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0.624,p<0.001).3例出现胃胀气,不良反应发生率8.3%(3/36).结论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缓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呼吸机(BiPAP)救治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0h、2h、4h的动脉血PaO2、SaO2、PaOC2、心率、呼吸、血压改善情况及变化。结果无创通气治疗2—4h后患者气促、紫绀症状明显好转,HR、RR及PaO2、SaO2得到改善。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症状及动脉血气,是早期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月莲 《中原医刊》2007,34(9):51-52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和护理。方法1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准确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等变化。结果19例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通过观察及护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常规治疗半小时症状无改善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加用经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并观察上机前后心率、血压、呼吸困难变化程度、肺部湿啰音及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除2例无效外,余患者各项指标均迅速改善。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可靠,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2.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滨  马明远  李轶男 《海南医学》2005,16(12):52-53
目的评估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救治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34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及患者心率、血压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PaO2、PaCO2等参数与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常规治疗半小时症状无改善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加用经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并观察上机前后心率、血压、呼吸困难变化程度、肺部湿哆音及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除2例无效外,余患者各项指标均迅速改善。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可靠,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加用NIPPV治疗,进行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及临床症状体征等监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0.01),双肺湿眵音明显减少,心率、呼吸恢复正常。结论 NIPPV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不仅见效快,且抢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顾叶华 《吉林医学》2010,31(16):2463-2463
目的: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等指标,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临床症状、体征和临床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无创通气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及后1/2h,1h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症状缓解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创通气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除血压外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创正压通气组有4例治疗失败,3例改用有创通气,1例死亡,成功率88.9%(32/36);常规治疗组13例行有创通气,其中4例死亡,成功率62.8%(22/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604,p=0.01)。无创通气组症状缓解时间为(40.7±12.9)min,明显短于常规组(76.5±10.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0.624,p〈0.001)。3例出现胃胀气,不良反应发生率8.3%(3/36)。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缓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娟 《中原医刊》2011,(14):104-10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30min后,无效时加用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准确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动脉血气等变化.结果28例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明显改善,0.5、2、4h后心率、血压、动脉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合理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呼吸频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指标以及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呼吸频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指标以及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乔卓妮  马利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9):877-878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难治性左心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6月期间收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8例进行分组观察治疗,对照组继续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继续纠正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及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2h后分别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将2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心率及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难治性左心衰竭,能迅速改善氧合及呼吸困难,减少气管插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N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常规组则给予普通高浓度吸氧,观察治疗2小时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 结果 NPPV 组患者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明显增高,缺氧程度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5.24 %(20/21),常规组总有效率71.43%(15/21).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较快纠正机体缺氧状况,改善心功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