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早泄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氯丙咪嗪与帕罗西汀治疗早泄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择先例DSM-Ⅳ上泄诊断标准的病人80名,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和氯丙咪嗪两个治疗组,病人每天服用帕罗西汀20mg或氯丙咪嗪30mg,4周后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评价治疗结果。结果:帕罗西汀组有5个病人脱落,氯丙咪嗪组脱落7个,两组之间在疗效和起效时间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氯丙咪嗪组副作用略多于帕罗西汀组。结论:两种药都可以用于治疗早泄,鉴于大剂量服用氯丙咪嗪有一定危险性,建议由有经验的医生使用。  相似文献   

2.
氯丙咪嗪治疗早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丙咪嗪是一种三环类抗忧郁药,氯丙咪嗪产生的一个副作用——延迟射精,可以用于治疗早泄。本文报告用该药治愈2例早泄患者,并就氯丙咪嗪治疗早泄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氯丙咪嗪治疗早泄28例疗效观察安徽省安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男性科(安庆246001)查金智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子性功能障碍,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94年8月试用氯丙咪嗪(湖南洞庭制药厂生产)治疗早泄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年龄2...  相似文献   

4.
氟西汀、帕罗西汀和氯丙米嗪治疗早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氟西汀、帕罗西汀、氯丙米嗪治疗早泄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分别以口服氟西汀 2 0mg/d、帕罗西汀 2 0mg/d和氯丙米嗪 5 0mg/d治疗早泄 ,疗程 4周 ,通过问卷调查三种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 :74例患者完成疗程 ,三种药物治疗早泄的有效率氟西汀为 70 .4 %、帕罗西汀为 73.0 %、氯丙米嗪为 76 .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其中氟西汀的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结论 :治疗早泄氟西汀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间接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肼曲嗪和丙戊酸对胆管癌ASC/TMS1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甲基化酶抑制剂肼曲嗪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联合干预对胆管癌细胞QBC939,ASC/TMS1基因甲基化调控的影响,并探讨caspase 1介导的细胞凋亡与ASC/TMS1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利用肼曲嗪和丙戊酸单独或联合干预胆管癌细胞QBC939,用Annexin FITC和 Propidium双染检测干预后细胞凋亡率; 用RT PCR和MSP技术检测干预后ASC/TM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和mRNA的转录水平,用RT PCR检测干预后caspase 1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单用肼曲嗪或丙戊酸盐干预对ASC/TMS1表达无明显恢复,而联用以上两药后ASC/TMS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两药合用48 h组基因表达量高于合用24 h组表达量(P<0.05);且caspase 1表达也明显增加(P<0.05),胆管癌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凋亡率明显增加(49.88±0.044)%。结论:肼曲嗪和丙戊酸联合干预对ASC/TMS1去甲基化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两药联用后胆管癌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可能系因去甲基化后ASC/TMS1基因表达增加,通过caspase 1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氯丙咪嗪治疗早泄临床疗效观察(附23例报告)浙江省椒江市人民医院(317700)叶印生,卢伟我院门诊1989年~1993年以氯丙咪嗪治疗早泄患者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年龄25~45岁,平均30.3岁,均已婚、病程2个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DNA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 DNMTi)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干预胆管癌细胞后,对E-cadherin 基因的表达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给予胆管癌细胞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4组: 空白对照组、肼屈嗪组、丙戊酸组和肼屈嗪+丙戊酸组,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转移力.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丙戊酸组E-cadherin 基因和蛋白均无表达,肼屈嗪+丙戊酸组E-cadherin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肼屈嗪组(P<0.01); 同时肼屈嗪+丙戊酸组细胞的侵袭、转移力较空白对照组、丙戊酸组和肼屈嗪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DNMTi与HDACi协同恢复E-cadherin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侵袭、转移力,对于胆管癌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5年1月以来,应用氯丙咪嗪治疗因各种原因要求延长射精时间的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比较两种a1肾上腺受体阻制剂特拉唑嗪和阿夫唑嗪,及一种a肾上腺受体阻制剂酚苄明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的作用。方法:检测上述三种药物对PC-3和DU-145细胞系细胞存活百分率,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发现a1肾上腺受体阻制剂特拉唑嗪,能通过诱导G1期细胞数的增加,从而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的生长及癌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而阿夫唑嗪和酚苄明对PC-3和DU-145的生长及癌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特拉唑嗪能通过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G1期细胞增加,减少G2期和S期细胞数目来抑制其生长,考虑此药有可能用于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0.
夜间遗尿症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夜间遗尿症可影响患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起心理异常,进而可使体质下降,积极治疗可消除这些不良影响,此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综合征。治疗也宜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优良效果,具体对策是:唤醒大脑,建立条件反射,抑制不稳定膀胱,减少夜晚尿量以适应功能性膀胱容量,所用的方法是:各种遗尿报警器,结合选用丙咪嗪,羟丁宁、desmo-pressin等药物,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作为抗惊厥和抗癫痫的一线药物,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近40年,其安全性可靠。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鼠脑组织损伤后丙戊酸对其具有保护神经元、降低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再生、减少胶质细胞增生等作用。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有抗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抑制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作用。现就丙戊酸在神经保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SJ  Xu KX  Wang XF  Hou SK  Wang Y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0):604-606
目的 比较两种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和阿夫唑嗪,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酚苄明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的作用。方法 将5、10μmol/L浓度的特拉唑嗪、阿夫唑嗪与酚苄明与PC-3、DU-145细胞共培养,检测上述3种药物对PC-3和DU-145细胞系细胞存活百分率、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特拉唑嗪能将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和DU-145阻滞在G1期,从而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DU-145的生长及癌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阿夫唑嗪和酚苄明对PC-3和DU145的生长及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特拉唑嗪能通过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G1期阻滞来抑制其生长,考虑此药可用于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3.
氯丙咪嗪加缓激法治疗早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自1994年5月~1998年2月应用氯丙咪嗪(天津药物研究院生产)加缓激法治疗早泄16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4例,年龄21~62岁,平均34岁。病程8个月~17年,平均5年。发病前有手经史72例。91例主诉阴茎一触及阴道即射精,73例主诉阴茎插入阴道后1min内即射精,其中伴勃起功能障碍14例。体检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128例曾用多种中西医及心理疗法治疗无效。1.2治疗方法开始时,所有患者口服氯丙咪嗪25mg/d,后有46例需口服50mg/d。82例在服药同时采用“缓激法”。具体方法归纳为:①同房前爱抚10~15…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磷酸丙泊酸钠(磷酸丙泊酸)是一种新型的镇静/催眠药,在目前的研究结果中显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的 概述磷酸丙泊酸钠的药理学性质及临床研究进展.内容 磷酸丙泊酸钠为镇静/催眠药,是一种水溶剂型的丙泊酚前体药,在体内代谢释放活性的丙泊酚发挥镇静效应.由于磷酸丙泊酸钠在体内的水解过程,其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较脂肪...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评价氯丙咪嗪对射精潜伏时间及对本人及性伴侣心理健康的作用.15对年龄23~56岁的夫妇,不属于年龄关系及健康状况而引起的射精潜伏时间短,无近期心理治疗,无重要意识性疾病或吸毒者.在基础观察后给服安慰剂,25mg及50mg氯丙咪嗪,性伴用秒表计算射精潜伏时间及每次的副作用,完成方案8周后,再评价病人在实验期中有无改变.基础状态、每次实验后及随访时都作心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夜间遗尿症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间遗尿症可影响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引起心理异常 ,进而可使体质下降 ,积极治疗可消除这些不良影响。此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综合征。治疗也宜采取综合措施 ,才能取得优良效果 ,具体对策是 :唤醒大脑、建立条件反射、抑制不稳定膀胱、减少夜晚尿量以适应功能性膀胱容量 ,所用的方法是 :各种遗尿报警器 ,结合选用丙咪嗪、羟丁宁、desmo pressin等药物 ,坚持治疗一段时间 ,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1年以来,将小剂最乙酰丙嗪用于麻醉中异常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41例,取得满意的降压效果。 (一)男21例,女20例,年龄25~74岁。颅脑手术2例,胸内手术6例,腹部手术21例,颈部手术4例,四肢手术8例,全麻9例,连硬外24例,颈浅丛4例,臂丛2例,其它麻醉2例。 (二)小剂量乙酰丙嗪主要用于麻醉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同时舒张压≥12.0kPa(90mmHg);或舒张压>14.7kPa(110mmHg),持续时间≥10min的病人。  相似文献   

18.
丙咪嗪治疗间质性膀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咪嗪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19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连续服用丙咪嗪25~100 mg/d,3个月.以每日排尿次数、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及问题评分(ICPI)及作为疗效评判标准.治疗前患者ICSI为8~19分(平均12.8±3.7分),ICPI为3~14分(平均8.4±3.1分),排尿次数为10~30次/d(平均18.0±5.8次/d).结果:随访观察3~15个月,平均7.2个月,治疗后3个月13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68.4%,治疗后1个月、3个月ICSI分别降至(6.4±3.7)、(7.2±3.4)分,ICPI分别降至(3.9±2.5)、(4.3±2.6)分,排尿次数减少至(10.5±3.7)次/d、(11.1±4.2)次/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丙咪嗪能有效地改善间质性膀胱炎症状及生活质量,可作为间质性膀胱炎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盐酸氯米帕明配合行为疗法治疗早泄16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所自1995年4月~1998年2月,用盐酸氯米帕明(曾用名盐酸氯丙咪嗪,天津药物研究院产)配合行为疗法治疗早泄16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4例,年龄21~62岁,均34岁,病程8月~17年,均5年。已婚154例,未婚10例。发病前有手淫史7...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家兔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时电生理变化规律,及应用甘露醇和氯两嗪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暂时阻断兔骼总动脉起始处血流的实验模型,连续动态检测周围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结果:缺血期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衰减,潜伏期延长。缺血6小时再灌注组电生理变化,较缺血3小时再灌注组明显。再灌注前应用甘露醇和氛丙嗪对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电生理变化较小,而且前者作用强于后者。结论:电生理变化程度与缺血及再灌注时间有关。甘露醇和氯丙嗪对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