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碘油CT对小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临床诊断肝癌或肝癌术后复发、超声,平扫及增强CT检查肝内病灶最大径≤3cm患者56例。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后注入碘油4~12ml.1—4周后作CT扫描.根据CT检查结果作出前瞻性诊断并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6例共发现131个病灶。其中肝癌病灶109个,血管瘤12个.其它10个。在109个小肝癌病灶中四种影像方法检出率分别为超声70.6%,CT61.5%,血管造影61.5%,碘油CT85.3%。诊断特异性分别为68.8%.83.5?.1%和92.5%.碘油CT均明显为优.结论 本研究显示碘油CT是目前诊断小肝癌最敏感和准确的影像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内注射抗癌药碘油乳剂诊断和治疗肝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中、晚期肝癌的存活期。经肝动脉注射碘油与抗癌剂混悬后的乳化液对肝癌、特别是小肝癌、癌卫星结节的诊断、治疗和随访观察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正逐步应用于临床。一、概述碘油在正常人体组织中只能缓慢转成无机碘化物。故除碘过敏病人外,不会引起无机碘化物的严重刺激和毒性反应。1962年Lawson在给脾脓肿病人行碘油脓腔造影时发现油滴可经脾静脉流向门脉,使门静脉树和肝实质显影达数天之久,病人并未因此而出现不良反应,从而他推测碘油可用于肝  相似文献   

3.
肝癌肝动脉碘油栓塞术后肝区平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癌动脉碘油栓塞术后肝区平片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40例原发性肝癌,男36例,女4例,平均年龄52岁,无经肝固有动脉行DSA及碘油乳剂栓塞,栓塞术后1周每月摄取肝区平片,分析肝区平片碘油聚集形式、碘油聚集大小、空缺现象与肿瘤大小、复发的关系。结果:肝癌动脉碘油栓塞术后肝区平片,检查简便、经济、能初步估价肝癌磺油栓塞术的疗效及有无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资料较完整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正常26例,宫腔异常5例,单侧输卵管不通39例,双侧输卵管不通27例,输卵管通而不畅23例,造影剂逆流14例。结论子宫输卵管碘滔造影是行之有效且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浩 《人民军医》1997,40(9):526-527
碘油即碘化油(LP),是植物油与碘结合的一种有机碘化合物,碘含量37%~39%,不透X线,不溶于水,能与多种抗癌药混合制成乳剂。131标记的LP注入肝动脉后几乎全部集中在肝和肺,肝癌内放射活性是正常肝实质的4倍,癌组织内半衰期是4.5d,一段时间后碘与LP内脂质成分分离,碘由肾脏排出,脂质随胆汁排出,现已证实LP可在肝癌内沉积数周至1年,而在正常肝实质内则1~4周被清除[1]。因此,人们正是利用碘油的这些特点,用于肝癌的诊断与治疗,并取得进展。1LP用于肝癌诊断的进展80年代中期开展的“碘油CT”是将LP注入肝动脉后7~10d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治疗肺癌的可行性,观察碘油在癌灶内的沉积情况及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用同轴导管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插至17例肺癌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41-78岁,平均59.5岁)的支气管动脉深部,插管成功者采用碘油化疗栓塞治疗,并于术后1天、1周、4周行CT复查,观察碘油在瘤体内的沉积情况。插管未成功者仅行灌注化疗。结果:超选择插管成功13例(76.5%),术后1天碘油沉积0级1例,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2例。碘油在肺癌组织内沉积多可持续4周以上。治疗后4周有8例肿瘤缩小50%以上,4例缩小25%-50%,1例大小无明显变化。均未出现与栓塞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采用微导管同轴导管系统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CT能清楚显示碘油在瘤体内的沉积情况。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注入~(131)I-碘油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马潞娜,孝延龄,杨海山,王大为近年来,131I-碘油的生物学分布、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不断深入.1992年1月-7月,我们对131I-碘油肝动脉注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用γ相机观察131...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介入诊疗后严重并发症肺栓塞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差异,以提高介入医师对此严重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收集3所医院1998-2005年介入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少见并发症肺栓塞病例,按照栓塞物不同分为碘油肺栓塞和血栓肺栓塞两种类型,就每种类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加以总结。结果3所医院临床诊断介入诊疗后肺栓塞10例,其中肺血栓栓塞5例,肺碘油栓塞5例。5例肺血栓栓塞患者表现为次日离床活动后突发性呼吸困难伴晕厥,2例死亡,3例经抗休克及局部溶栓治疗痊愈或好转。5例碘油肺栓塞患者表现为术后1~3d出现渐近性呼吸困难,无休克表现,经以给氧为主的综合治疗15~50d症状消失。结论肺栓塞是介入诊疗后的急重并发症,无深静脉血栓史患者也可发生急性血栓性肺栓塞,维持有效循环和溶栓治疗是有效疗法。碘油肺栓塞起病慢,治疗以保证供氧为主,肺内碘油可在1个月左右完全清除消失。肺增强CT对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癌栓塞化疗后碘油沉积与清除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栓塞化疗后碘油沉积与清除的影响因素分析陈晓明,罗鹏飞,胡景钤,邵培坚,周泽健,符力,李伟科,李勇众多的资料表明,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注射碘油抗癌药混悬剂栓塞治疗(Lp-TAE)后,肿瘤坏死与碘油聚积量呈明显正相关 ̄[1,2];肝癌Lp-TAE的临床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患者接受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和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并采用腹(宫)腔镜检查为标准,来对比两种方法对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查效果。结果: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与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评价输卵管是否通畅及通畅程度的准确性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结论: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显像清晰、诊断准确、安全性高,且造影过程还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作为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研究DSA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癌术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效能,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肝癌术后怀疑有微小复发病灶的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DSA、DSA碘油CT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对比分析各检查方法诊断的阳性和阴性病例,计算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所有病例均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根据诊断标准独立诊断,以手术或者穿刺病理结果以及至少6个月随访作为最终诊断依据.结果 38例患者,共发现47个病灶,病灶直径0.5~2.0 cm,平均(1.2±0.8)cm,其中41个病灶证实为复发微小肝癌,22个有病理结果,其余19个病灶经过随访证实.6个病灶为非肝癌病灶,全部由随访证实.所有病灶中,常规DSA诊断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80.0%.DSA结合碘油CT诊断的灵敏度为90.2%,特异度为100%.Gd-EOB-DTPA增强MRI诊断的灵敏度为95.1%,特异度为100%.诊断效能之间统计学分析显示,常规DSA-DSA碘油CT以及常规DSA-MR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油CT与MR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术后的微小肝癌结节,DSA联合碘油CT的诊断效能和Gd-EOB-DTPA增强MRI类似,对于临床上不适合做MRI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DSA联合碘油CT作为替代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小肝癌影像学诊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32例41个直径≤5cm的小肝癌进行血管造影(IADSA)、B超、CT和碘油CT等方法的对照研究。结果四种影像学方法对本组小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血管造影87.8%(36/41)、B超65.9%(27/41)、CT57.7%(15/26)、碘油CT100%(14/14),血管造影的诊断敏感性与B超、C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血管造影和碘油CT是诊断小肝癌准确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肝癌栓塞化疗后的碘油沉积形态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11例行Lp-TAE治疗后的原发性肝癌进行CT扫描研究,按其磺油分布范围和沉积程度可将碘油形态分为六型,完全型、缺损型、环型、簇集型、消散型和稀疏型。111例追踪观察2年以上,2年生存率与碘油形态密切相关,即碘油充盈愈完全,2年生存率愈率。文中详细讨论了碘油形态影响疗效的意义及病理学基础,并简要分析了影响碘的油沉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22例肝癌肝动脉磺油抗癌药乳剂栓塞后近期复查发现有门静脉内碘油潴留的CT表现。结果如下:(1)门静脉内碘油端留出现率与栓塞碘油用量有关,碘油用量大者门脉内碘油潴留出现率高;(2)门静脉癌栓内可见碘油潴留,说明碘油抗癌药可能对癌栓有一定的疗效;(3)认为可适当地增加碘油用量以达到一定的门脉栓塞作用,来提高肝癌栓塞的疗效。另外.对碘油进入门静脉的途径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8F-FDG PET显像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检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7  
目的 探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对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穿刺活组织检查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 35例 ,回顾性分析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 1 5~ 2个月1 8F FDGPET显像对肝内肿瘤残留病灶的检出结果 ,并与同期平扫和增强碘油CT对比 ,以动脉造影和临床随访 6个月以上及部分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结果  35例患者共 5 2个病灶 ,经动脉造影和临床随访 6个月以上及部分病理检查结果证实 ,有肿瘤残留病灶 31个 ,1 8F FDGPET显像检出 2 8个 ,碘油CT检出 19个 ;无肿瘤残留病灶 2 1个 ,1 8F FDGPET显像检出 2 0个 ,碘油CT检出 2 0个。1 8F FDGPET显像诊断肝癌介入治疗后肿瘤残留病灶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分别为 90 3%、92 3% )明显高于碘油CT(分别为 6 1 3%、75 0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1 8F FDGPET显像对检出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肿瘤残余病灶有优势 ,特别对碘油CT难以检出的残留病灶有临床价值 ,可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肝癌DSA诊断作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42例直径≤5cm 小肝癌 DSA 表现、与 CT、B 超、碘油 CT 等影像学方法对照。同时对其中18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E),以探讨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合理方法。结果表明本组小肝癌特别是直径≤2.0cm者,以 DSA,碘油 CT 价值最大,DSA 和碘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并发碘油肺栓塞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资料与方法:分析肝癌行TACE术后发生碘油肺栓塞7例患者的术前肝脏CT、术中DSA检查、术中所用的碘油量及化疗药物剂量、术中术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咯血、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胸片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给予吸氧、扩张支气管、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其它支持治疗后好转。随访观察20天至2个月,复查胸片正常。7例病例病灶直径均大于10cm,存在肝动脉-肝静脉瘘的5例,碘油用量超过20ml的5例。结论:碘油肺栓塞常发生在巨块型肝癌,且多存在肝动脉-肝静脉瘘,碘油用量多超过20ml,术中正确仔细的处理可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血管造影和CT对照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碘油在肝癌内的初期聚积特点,用CT动态观察碘油在肝癌内的存留和消失时间,同时与栓后切除标本行病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碘油能选择性聚积于多血供的肝癌内,聚积量与肿瘤血供相关而与肿瘤的组织类型无相关。少血供肝癌无或少有碘油聚积。碘油能选择性聚积并持续存留部是肿瘤栓后坏死区,一般存留达2~6月甚至更长,伴肿瘤明显缩小;碘油虽能选择性聚积但逐渐消失部是肿瘤栓后存活区,一般1~2月消失,肿瘤缩小不明显或反增大。少量碘油在非癌实质一般2周消失。对碘油聚积、存留和消失问题的阐明,为肝癌介入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还探讨了碘油在肝癌内聚积、存留和消除的转归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用血管造影和CT对照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碘油在肝癌内的初期聚积特点,用CT动态观察碘油在肝癌内的存留和消失时间,同时与栓塞后切除标本行病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碘油能选择性聚积于多血供的肝癌内,且聚积量与肿瘤血供有关。少血供肝癌无或少有碘油聚积。碘油能选择性聚积并持续存留部是肿瘤栓后坏死区,一般存留2~6月甚至更长,伴肿瘤明显缩小;碘油虽能选择性聚积但逐渐消失部是肿瘤栓后存活区,一般1~2月消失,肿瘤缩小不明显或反增大。少量碘油在非癌肝实质一般2周消失。对碘油聚积、存留物消失问题的阐明,为肝癌的介入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肝癌TACE术并发脑碘油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肝癌TACE术后并发脑碘油栓塞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国内外散在个案报道,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肝内、心内及肺内异常分流是脑碘油栓塞的形成机制。肿瘤动脉-肝静脉分流、肿瘤紧邻或侵犯膈肌、膈动脉参与肿瘤供血、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大量使用碘油是危险因素。脑碘油栓塞CT及MRI有特征性表现。结论肝癌TACE术并发脑碘油栓塞少见,了解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可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脑碘油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