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合医学是哲学概念向诊断治疗学演变的结果,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理论、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整、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医学新体系.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演变与转归从分子到细胞再到组织的诸多层面上涉及错综复杂的机制,因此在肝细胞癌的诊治过程中,必须多学科医师共同组成治疗团队,多方面调整和维护患者的肝功能,按照体质状况和肿瘤细胞学分期、分阶段,将肝细胞癌的各种有效治疗方法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充分发挥整合医学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ed medicine)最初只是狭义的临床治疗学概念,指将针灸、气功、心身医学等"非主流医学"整合入以现代西医为代表的"正统医学",以求最佳治疗效果.随着转化医学的提出与兴起,生命科学研究的整合思路被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整合医学就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状进行修整、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医学新体系[1].  相似文献   

3.
整合医学就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以人体全身状况为根本,进行修整、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1].在消化道疾病的很多研究领域,都充分体现出整合医学的特点和需求.本研究就整合医学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诊治过程中的应用和指导意义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按照诊治指南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共识,诊治指南为临床医师工作提供主要参考,同时也为临床医师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提供了依据.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是中国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八年制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已经通过理论学习,很好地掌握了消化内科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但在临床工作中,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掌握消化内科的诊治指南及正确地应用诊治指南显得非常的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5.
对肝细胞癌(HCC)的防治已成为人类一大挑战。近年来,在HCC的临床和基础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方面均有较大进展,出现了一批可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试验结果,也为HCC的防治带来新的关注热点。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不规范治疗和费效比低等严重问题。本文论及HCC防治的热点,旨在指导医生遵守循证医学证据,采用个体化、优化治疗策略,使HCC患者临床治疗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CC)发病隐匿,进展速度快,治疗效果差,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因此,国内外众多学术研究团体针对HCC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发布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多项肝癌诊治指南并不断进行更新。临床医生需在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的基础上,对指南进行全面学习,以提高对肝癌领域相关进展的认识,进一步提高HCC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老年人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使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分析了老年HCC患者的临床特点,综述了其治疗方法和疗效方面的现状。其中对疗效的评述主要是通过对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与非老年HCC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体现的。指出HCC老年患者具有自身的临床特点,并且由于HCC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衰竭、肺和心血管疾病等,使得其治疗的风险增加,但是其疗效是肯定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治疗方法的改进,老年人HCC的治疗效果也将提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采用积极的态度和策略治疗HCC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HCC)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在临床治疗中,HCC治疗策略的选择越来越备受关注,随着对HCC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治疗晚期HCC成为研究热点,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回顾了近几年HCC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最新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出现的相关问题,并针对其治疗策略的未来焦点进行展望,为应用研究和临床治疗HCC提供新的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HCC临床诊疗和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在HCC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探讨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当前血清生物标志物诊断的肝细胞癌(HCC)通常已处于晚期阶段;在目前现有治疗方案下,HCC的5年生存率很低。因此,有必要研发高效、无创、能早期诊断HCC的生物标志物,探索治疗HCC的新策略。很多证据表明微小RNAs(miRNAs)参与HCC发生发展过程,有可能成为检测HCC癌变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HCC的新靶标。介绍了miRNAs在HCC诊治中的应用,认为以miRNAs为基础的HCC诊治策略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尚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肝切除术和肝移植被认为是HCC的优选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融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肝癌局部治疗手段.大量的技术改进提高了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消融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防治已成为人类一大挑战。近年来,HCC的临床和基础肿瘤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出现了一批可提供高级别证据的临床试验结果,为HCC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论及HCC的防治热点,旨在指导医生遵守循证医学证据,采用个体化、优化治疗策略,使HCC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国近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都强调了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但未作深入具体阐述.《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4版)》也注意到抗病毒治疗延缓HCC的发生.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召开了三次专题讨论会,系统收集分析了现有HCC综合治疗中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回顾了HCC治疗中抗病毒药物临床应用进展,依据现有病毒相关性HCC抗病毒治疗的循证医学临床资料,综合部分专家的意见,按照循证医学证据分级的GRADE系统(表1)进行细化和补充,针对这些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用达成共识,提出如下具体建议,供国内同道参考,以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依据新的临床医学证据进行修改和更新,进一步完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应用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2例患者的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例晚期HCC患者,治疗前均无心脑血管病变证据,均在应用靶向抗肿瘤药物索拉非尼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对二者的发病过程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例HCC患者经索拉非尼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其中1例患者出现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并发生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经治疗后好转,已停用索拉非尼。另外1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经早期识别、干预后症状好转并继续给予索拉非尼治疗,但患者最终因突发心肌梗死死亡。结论 临床应用索拉非尼治疗HCC时应早期识别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作为新型材料在临床领域应用广泛,如医学成像及诊断、药物靶向治疗、磁热疗等。它不仅可以在肝细胞癌(HCC)的早期作出特异性诊断,更是一种理想的靶向药物纳米载体。介绍了磁性纳米粒子作为靶向药物载体的性质特点、磁共振成像原理、靶向HCC的作用机制等,重点介绍了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功能化,及其在主动靶向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认为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必将在HCC的诊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761-1764
肝细胞癌(HCC)血管介入治疗是不能手术切除HCC的最主要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以及肝动脉灌注化疗等。随着新型材料和新术式的研发及应用,上述治疗方案也得到改良和优化,诸多临床研究探讨了各种不同方案对HCC的治疗效果并取得系列新进展,为临床HCC血管介入治疗提供新策略和理论基础。现探讨HCC血管介入治疗临床研究领域相关新认知。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切除术后3年复发率约为50%,5年复发率超过70%,居高不下的高复发率严重影响HCC患者手术疗效和长期生存,是导致HCC患者术后死亡的首要原因. HCC术后复发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多因素和多分子参与的复杂过程,涉及机体、微环境和肿瘤组织三个方面因素,包括机体免疫力、局部p H值、间质压力、血管渗透压、炎性反应、肿瘤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迁移、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形成等,与多个基因表达异常和相关分子功能改变密切相关,但HCC术后复发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需要更深入的研究.HCC术后复发如何治疗直接影响HCC患者预后,涉及再次手术、肝移植、局部微创治疗、放疗、分子靶向药物、免疫和中医药治疗,单一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治愈或控制肿瘤进展,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方法有机地联合,达到协同增效的治疗效果.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个体特性,结合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最佳证据,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于存在高危复发因素的HCC患者,术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预防HCC复发,是降低HCC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措施,才能使术后HCC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13):677-683
随着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射频消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飞速进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10年总生存率为27.3%-46.1%,对于肿瘤单发且最大径≤3 cm的HCC患者, 10年总生存率可达74%,生存结果与手术切除相似;(2)射频消融联合其他治疗等可以扩大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使患者生存获益;(3)建立预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模型,可指导制定治疗和随访策略,为临床个体化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753-1757
近年来,随着肝细胞癌(HCC)分子机制研究深入,靶向治疗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延缓和改善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HCC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单一的分子靶向治疗总体临床收益并不理想。因此,近年来靶向联合其他治疗方式的新方案不断出新,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就HCC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现状及临床联合应用治疗进展予以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ncer,PHC)是世界范围内第8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占其91.5%.HCC是肿瘤病因学中的重要类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化学致癌物及环境因素等所造成的慢性肝脏损害都可诱发HCC.HCC恶性度高,容易复发及转移,预后差,而且早期诊断较困难,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HCC的生物标志物对于HCC的早期诊断、监测肿瘤进展、疗效判定、复发和存活率的判定十分重要.因此,寻找有效的HCC生物标志物是医学工作者多年以来的努力方向,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临床上诊断HCC最常用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90%,AFP-L3、AFU、DCP及anti-p53等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新近发现SCCA-IgMIC在HCC患者有表达,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能不久以后会成为HCC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