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对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耳鼻咽喉科收治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止血,对照组采取鼻腔填塞纱条,观察两组疗效、病情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鼻粘膜恢复时间、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均无出现鼻中隔穿孔及鼻腔粘连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同侧鼻腔未再出血。结论:经鼻内镜鼻腔电凝止血术疗效确切、复发出血少、痛苦轻、无显著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鼻内镜下明确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鼻腔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确定出血部位,予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结果:98例在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经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在鼻内镜下能准确找到出血点,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或填塞,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联合中药吹鼻治疗隐匿区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联合中药(三七粉)吹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联合鼻腔填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相关指标、预后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止血时间两组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首次出血时间、术后3个月内鼻出血次数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主观嗅觉减弱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联合中药吹鼻治疗隐匿区鼻出血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防止术后复发和改善嗅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填塞止血最佳材料选择。方法使用新疆紫草油纱条填塞鼻腔出血治疗60例,并与凡士林纱条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75%,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疆紫草油纱条为鼻腔填塞止血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5.
黄连解毒汤油纱条治疗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油纱条治疗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5例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黄连解毒汤油纱条组)50例在鼻内镜下钝性分离鼻腔粘连后用黄连解毒汤油纱条隔离填塞分离之粘连面,对有变应性体质者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凡士林油纱条组)15例除鼻腔填塞用凡士林油纱条外,其它方法均同治疗组。结果:两组患者鼻腔粘连解除、黏膜形态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1-12天50例全部治愈,对照组1-48天全部治愈,两组治愈时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治疗组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无痛苦、无刺激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2015年8月-2017年9月接收的100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为比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比照组运用常规局部纱条填塞治疗,试验组运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出血量、止血时间、鼻腔粘膜恢复时间与鼻腔通气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在出血量、止血时间、鼻腔粘膜恢复时间与鼻腔通气恢复时间等方面,试验组各项明显少于比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为2%,显著少于比照组1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可以有效的加快鼻出血控制速度,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整体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刘爽  马文成  隋强  王伟 《陕西中医》2020,(7):929-931944
目的:观察鼻窦炎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超声雾化鼻吸入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黏膜形态和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布地奈德超声雾化鼻吸入;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窦炎口服液口服,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记录术后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比较与术后鼻腔黏膜形态转归相关的三个阶段的时间,进行鼻窦CT评分、内镜黏膜形态评分(Lund- Kennedy)评分,评价鼻黏膜纤毛功能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82.00%(82/100)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3.00%(93/100)的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流涕鼻塞、黏膜水肿、囊泡消失、嗅觉恢复等症状的缓解时间显著缩短(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黏膜形态转归优于对照组,各个阶段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 两组患者术后8周的鼻窦CT评分、Lund-kennedy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 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8周的鼻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更好,糖精清除时间更短,纤毛清除率、纤毛清除速度更高(P<0.05)。结论:鼻窦炎口服液口服联合布地奈德超声雾化鼻吸入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术后临床症状,加速术腔黏膜形态转归和上皮化过程,促进鼻腔黏膜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炎症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90例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冲洗,治疗组则进行中药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鼻腔黏膜炎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观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鼻腔黏膜炎性细胞与EOS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冲洗可有效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低浓度与高浓度盐水用于鼻内镜手术后的鼻腔冲洗效果。方法 80例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成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各40例,分别在鼻内镜手术后采用高渗盐水冲洗液及0.9%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均随访6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SNOT-20量表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1997年海口标准行术后术腔评分。结果高浓度组的总有效率为98%,低浓度组为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高浓度组明显低于低浓度组(P<0.05);高浓度组术腔评分明显低于低浓度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冲洗液能够有效提高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有些出血点容易发现,经过局部烧灼或前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等处理后,出血可停止;有些因为出血位置隐蔽,经过多次凡士林纱条填塞后仍时有渗出血.2006年10月-2007年5月我院采用经鼻内镜电凝治疗多次填塞效果不佳的患者35例,术后用高膨胀止血材料局部填塞,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明胶海绵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6年7月诊治的鼻腔深部出血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予0.9%氯化钠注射液浸润的明胶海绵和膨胀止血材料行微型局部填塞,对照组患者予凡士林纱条和膨胀止血材料局部填塞止血。评定两组止血疗效,观察两组填塞期间不适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止血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一次止血成功率89.74%(35/3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P0.05)。观察组填塞期间不适感较轻,对照组出现轻微头痛头晕、鼻胀痛、溢泪等不适感;观察组未见明显并发症,对照组出现3例轻微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下明胶海绵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不适感较轻,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鼻腔多点微波热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嗅觉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创伤小、效果确切、术后易于恢复等优点,尤其对于下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偏曲合并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用,预后理想,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经鼻内镜手术基础上增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鼻内镜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治疗上,采用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术后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肿节风冲鼻Ⅰ号方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儿童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鼻-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我科自制复方肿节风冲鼻Ⅰ号方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30例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两个疗程,两组采用主观症状VAS评分、客观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结合对比评判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主观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观评价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肿节风冲鼻Ⅰ号方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优于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联合TDP治疗儿童鼻-鼻窦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有效率评价。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78例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子宫动脉结扎治疗,观察组使用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止血效果、子宫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以及产后发热、产褥病、盆腔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止血率高,有效减少了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2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3.5±5.9)m L,对照组(61.4±7.1)m 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1.2±4.5)min,对照组为(38.5±5.6)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5±0.8)d,对照组(4.7±1.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溢泪、术后麻木、黏膜萎缩、鼻腔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高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康复鼻腔填塞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鼻康复鼻腔填塞,对照组给予滴通鼻炎水喷鼻,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鼻镜下鼻腔体征改变;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鼻镜下鼻腔体征改变明显,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康复填塞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鼻出血最理想的局部用药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新疆紫草油纱条填塞鼻腔出血区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结果:两种方法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新疆紫草油纱条局部填塞换药是治疗鼻出血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球囊的疗效。方法:选择产后出血产妇8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常规组予以宫腔纱布填塞法,观察组予以子宫球囊填塞法。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治疗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术中、术后及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子宫球囊填塞可有效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出血量,有利于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鼻腔冲洗与丙酸氟替卡松(FP)喷雾剂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CRS)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于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和FP喷雾剂喷鼻,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2%高渗氯化钠溶液冲洗,再给予FP喷雾剂喷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5.0%和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分别为(10.21±3.48)周和(12.17±4.59)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联合FP喷雾剂能改善CRS鼻内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治疗有效率,促进鼻腔黏膜恢复,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