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老年患者在实施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本文分析将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应用其中所达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40例作为参照组,对其实施常规责任制护理;实验组患者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实施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共计240例,对其实施常规责任制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故障发生率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输液故障发生率为8.3%,参照组为20.8%,两组患者结果比较统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2.9%,参照组为80.4%,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加强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能降低输液故障发生率,同时还能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例.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静脉输液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研究的对象为前来我院就医的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总例数为46,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比对组。其中比对组的23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的23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对两组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与比对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比对组患者相比,优势较为明显,t=12.07,P=0.00;t=14.94,P=0.00。结论在对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较好的促进临床护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乾惠  袁琼  张跃群 《西部医学》2014,(3):378-379,38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和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应用鱼骨图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50例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知识欠缺、技术操作水平低、安全意识淡薄,患者疾病因素、遵医行为差,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结论鱼骨图直观、清晰地揭示了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有利于管理者建立并实施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的制度,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静脉输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校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00例为实验组,与2012年1月~12月在我校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实验组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有:制定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指引、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输液前准备、温水泡手或热敷法、提高静脉穿剌成功率、输液中定期进行老年患者输液风险评估、建立巡视岗位制度、开通老年患者输液绿色通道。结果实验组输液故障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一次静脉穿剌完成全天输液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老年患者一次穿剌完成全天输液的成功率,减少了输液故障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舒适护理在社区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对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将接受静脉输液处置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可提升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输液大厅2011年1~6月门急诊静脉输液的护理措施.结果 41635例次输液护理,静脉穿刺首次成功41164例次,占98.87%,药品不良反应6例,无护理差错发生.结论 对门急诊静脉输液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采取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结合该院2015年2至6月间入院治疗的70例急诊科输液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35例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采取护理管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采取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24/135(91.85%),对照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7/139(76.98%),两组患者对比效果明显(P0.05);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满意率进行评价,护理组患者满意率为33/35(94.29%),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27/35(77.14%),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管理干预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且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预防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诊静脉输液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静脉渗透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输液渗漏2例(8.00%),参照组发生静脉渗漏8例(32.00%),实验组发生静脉输液渗漏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小儿静脉输液渗透的发生率,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护理干预的采用,使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值得临床借鉴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武继萍  屠翠芬 《吉林医学》2011,(5):1013-10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60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静脉输液120例老年患者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输液后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自我感觉舒适,减轻了不适和心理压力。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认知度掌握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进行人性化操作,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环境。结果人性化护理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拓宽了服务内涵,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达到98%以上。结论人性化护理使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160例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静脉输液的160例老年患者,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输液后对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运用到门诊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中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的112例急诊静脉输液患儿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之间的护理满意度与输液中的渗漏情况。结果实验组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率为1.79%,远低于对照组的7.14%,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预防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采取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结合该院2015年2至6月间入院治疗的70例急诊科输液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35例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采取护理管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采取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24/135(91.85%),对照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7/139(76.98%),两组患者对比效果明显(P <0.05);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满意率进行评价,护理组患者满意率为33/35(94.29%),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27/35(77.14%),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护理管理干预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且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学护理中治疗与支持的重要手段,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外周浅静脉输液应用尤为广泛,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由于老年病科患者的特点,经常有以下情况发生:①反复输入高渗液及长期输注营养液,导致导管堵塞,经过处理后无法再通;②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大,外周浅静脉穿刺容易使溶液在局部渗出,给患者带来了再次穿刺的痛苦;③老年人大部分的血管都有硬化,弹性差,给护士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为了改善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治疗效果,从2003年5月开始,我科为18例老年病人进行了PICC置管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沈楠楠 《求医问药》2014,(17):99-100
目的 :探讨分析在门诊急诊科室中建立专职静脉输液护理团队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门诊急诊科室收治的2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实验组(11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护理,为实验组患者进行专职静脉输液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穿刺时间、输液等待时间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门诊急诊科室中建立专职团队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护理能明显缩短患者等待输液的时间及穿刺时间,明显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输液难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68例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婴幼儿在静脉输液时采用全程一对一精心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操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婴幼儿患者父母静脉输液满意度调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上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婴幼儿患者静脉输液明显好于对照组婴幼儿患者。结论:婴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采取全程一对一的精心护理,能缓解婴幼儿及父母紧张,焦虑情绪,提升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唐又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514-15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门诊老龄患者静脉输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366例门诊输液的老龄患者进行分析,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进行舒适护理,观察护理在治疗中的效果和作用。结果:研究发现,良好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了因静脉输液引发的恐惧及静脉炎的发生。结论:护理在老龄患者门诊静脉输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舒适护理使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对老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唐蓉 《吉林医学》2014,(10):2248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中的150例为观察组,对其实施人文关怀;150例为对照组,实施一般的护理服务。以两组老年患者的满意度为标准。结果:进行人文关怀的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要超出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室采取人文关怀可以提升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满意度,对于患者的病情的好转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给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治疗并需要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的技术操作和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正确的静脉输液技巧和护理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防止了差错的发生。结论:护士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护理,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技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正确选择患者的穿刺部位,摆好患者体位,掌握好穿刺进针的角度和方向,是穿刺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可以避免差错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