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淋巴瘤(SPL)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为SPL的43例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43例病理类型中3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2例霍奇金淋巴瘤(HL);胸部CT示肺内结节影8例,其中多发实性结节影4例,单发实性结节影2例,多发浅淡磨玻璃样结节1例;大片实变19例,单发实变9例,其余10例均为多发片状实变影;团块影16例,单发团块4例,多发团块影12例,其中2例伴不规则空洞性团块。43例中7例接受增强检查,大部病灶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3例病灶内见坏死无强化区,1例伴不规则空洞,1例病灶内可见穿行血管。伴随其它CT表现包括10例伴有单侧胸腔大量积液,3例伴有单侧少量积液,1例伴有肋骨破坏及胸壁肿块影,7例纵隔、腋下淋巴结肿大,4例病例发现肺以外器官的侵犯。结论 SPL可表现为结节影、实变影及团块影,可单发、多发,掌握其CT影像特点,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CT表现。方法对11例PPL患者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CT表现特点。结果 11例患者中结节或肿块型6例,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4例;病灶边缘清楚1例,边缘模糊5例;边缘有分叶3例,毛刺征2例;5例病灶密度均匀。肺炎或肺泡型4例,均表现为单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病灶位于支枪管周围或胸膜下,内见支气管充气征,1例周围见晕征。混合型1例,肺区见不规则肿块影,周围见分叶征,内见支气管充气征,两肺见多发结节影。增强扫描,8例呈均匀强化,3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PPL病灶CT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支气管充气征、中度-明显均匀强化、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特点可提示本病,但确诊仍需病理。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B超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性质不明。既往有胆囊切除史。CT检查:上腹部CT平扫显示左侧肾上腺区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12.4×10.7×10.9cm,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肿块边缘示少许结节状钙化灶,左肾受压下移。增强扫描肿块实质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边缘可见迂曲穿行的血管影,实质期及延迟期肿块内血管影增多(图1-5)。手术及病理:术中见左侧肾上腺结节状肿物一个,大小约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19-122+169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6年7月37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恶性占位性病变12例,4例分叶征;5例短毛刺征;3例胸膜凹陷征;3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胸腔积液;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7例明显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炎性假瘤5例,2例边缘小切迹及长索条;2例边缘光整,1例密不均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3例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结核球18例,3例浅分叶长索条及点状钙化灶;11例卫星灶;9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不同程度钙化;5例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并3例胸腔积液,14例无明显强化,2例边缘环状强化。错构瘤1例,边缘光整,无明显强化。肺部良性结节1例,边缘光整,轻度均匀强化。结论孤立性肺结节依据其特征性CT表现并密切结合临床多数可做出正确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主因活动后气短3月余因肺占位待查入院。入院时一般状况可,右下肺呼吸音偏低。行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右肺中下叶见一较大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影(图1),大小约12.2×11×13cm,增强扫描呈轻度较均匀强化,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图2)及血管造影征(图3);周围肺组织受压不张(图4)。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右侧胸膜不均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8岁,2010年1月12日因刺激性干咳1个月入院.既往有吸烟史20年(15支/d).无特殊体征.入院查痰脱落细胞3次均(-),肿瘤标记物,神经特异性烯醇酶(+),癌胚抗原(+),糖原抗原CA-125 (-),细胞角质蛋白 (-),鳞原抗原 (-);胸部增强CT示,左下肺叶软组织结节影,边缘不光滑,增强后病灶有增强(图1),纵隔内气管前、主动脉窗、主动脉弓旁及隆突下可见肿大淋巴结(图2),双肺间质纤维化并发感染(图3);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病理提示,纤维组织显著增生,慢性炎症;部分为骨骼肌及神经组织;肺功能检查提示肺通气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女 ,5 0岁 .体检时发现右肺门附近有一肿物 2wk于 2 0 0 2 0 5 2 7入院 .查体 :右肺中上野呼吸音略减弱 .X线片 :胸廓对称 ,纵隔气管居中 ,右肺门可见边缘清楚团状影 ,右侧位示右肺门旁可见 4 .0cm× 4 .0cm高密度块状影 ,轻度脐凹征 ,并见条状肺不张影 ,提示 :右肺占位病变 .双肺CT平扫 :肺窗 :双侧胸廓对称 ,双肺野清晰 ,未见异常密度影分布 ,可见右肺中间段支气管水平肺门增大 ,所对应之局部支气管影未见明显狭窄征象 ,余未见异常改变 .纵隔窗 :可见肺窗显示右肺门增大影 ,略呈分叶状 ,大小约 2 .3cm× 2 .3cm ,纵隔内…  相似文献   

8.
胸腺癌并早期肺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0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憋气,偶有咯血,为痰中带血丝,量少。在外院经抗炎、止血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后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占位,于2004年8月3日入院。查体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无口罗音。ESR 2mm/h,CEA 1.89(0~10)mg/L。复查CT示:①双肺内未见异常;②左侧中纵隔(主动脉水平)有约4.5cm×3.5cm×3.0cm块影,不随大动脉强化,边缘清楚,内无钙化及脂肪灶。于8月16日在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入胸,见无积液,胸膜无粘连,主动脉窗处有一凸起物约2cm×3cm×4cm,无粘连,完整切除。术后1周,患者出现阵发…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46岁。无诱因双眼反复肿胀20余年,双眼上下睑肿胀,可扪及弥漫性占位,有揉面感,上睑下垂,右眼遮盖至瞳孔下缘,左眼遮盖至瞳孔中央,偶感胀痛、流脓,(双眼视力:0.3)。CT示:双眼睑软组织明显肿胀,其内见多发大小不一结节状高密度影,最大1个大小约0.9 cm×1.0 cm,增强扫描软组织稍强化,结节灶未见明显强化,肿胀软组织影内并可见积气影;余双侧眼球、晶状体、球后脂肪、视神经及眼肌未见明显异常,眼眶骨质未见明显异常。MRI示:双侧眼眶眶隔前可见新月形异常信号影,以右眼为著,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右眼睑病变最厚处约为1.3 cm,期内可见多发不规则低信号混杂影,Gd-DTPA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其内低信号未见确切强化。余双侧眼球、球后脂肪、眼外肌及视神经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121-123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纵隔型肺癌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观察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CT检查显示纵隔旁肿块病灶内缘与中纵隔紧贴3例,贴于后纵隔旁,呈肿块状突出3例,位于前纵隔4例,大小15 mm×13 mm~42 mm×36 mm。肺门呈结节状,癌肿边缘不规则,呈毛刺样、分叶状征象,纵隔淋巴结肿大明显,且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其中,13例可见内缘脂肪线影,19例无脂肪线影;边缘光滑5例,毛刺15例,分叶12例,5例可见淋巴结肿大,多位于中纵隔、肺门和右主支气管旁。病理诊断:肺腺癌5例,鳞癌12例,小细胞癌8例。MRI诊断除前述情况外还可见肿块侵袭胸椎、胸壁及胸膜等,其中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较高信号(中央高信号),且冠状面与矢状面可见支气管狭窄、闭塞,增强扫描后肿块出现明显强化表现。6例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较均匀强化,9例密度不均、增强后不均匀强化,7例有邻近胸膜凹陷征。结论纵隔型肺癌的CT、MRI的影像学表现各具有一定的特点,用于纵隔型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诊断准确率高,能有效避免及减少纵隔型肺癌的临床误诊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1.
陈琦  王龙胜 《安徽医学》2012,33(12):1716-1717
<正>病史摘要患儿男性,8岁,4个月前因腮腺炎、腹痛住院治疗,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未见好转。影像检查B超示右颈部不均质低回声,甲状腺左叶形态增大伴其内低回声,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CT平扫示甲状腺双侧叶散在类圆形低密度灶(图1),增强后轻中度强化,颈根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图2);胸部CT示右下肺条索状模糊影(图3),腹部CT平扫示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图4),增强后渐进轻中度强化(图5~7),部分椎体骨质破坏(图8)。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患者,男,26岁,因"无明显诱因咳嗽5个月"入院。胸部X线:双肺多发结节影,初步诊断为转移灶可能。胸部MRI:两肺多发结节(图1A),其余未见异常。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均正常。2008年5月在我院行胸腔镜示:右上肺叶、中肺叶表面分别有一结节,突出于肺表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肺动静脉瘘诊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35例肺动静脉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诊断的结果,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2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双肺,13例患者病灶位于右肺下叶,6例患者病灶位于左肺下叶,4例患者病灶位于左肺舌叶;35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扫描可见高密度影,并且边缘清晰,高密度部分显示光滑且均匀,增强扫描见条带状强化;13例患者扫描可见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增强扫描呈团块状强化;2例患者同时可见高密度影,但边缘不十分清楚,增强扫描呈多灶团团块状强化;增强扫描粗大引流静脉强化为肺动静脉瘘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可以作为患者辅助治疗的重要参考,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胆固醇性肺炎的CT表现,探讨其CT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搜集18例经手术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后病理证实的胆固醇性肺炎,其中男13例, 女5例;年龄11 ~ 71岁,平均52.9岁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扫描,平扫1例,平扫加增强扫描17例CT征象分析包括病变数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及强化后的强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CT表现为结节肿块型10例,斑片型3例,混合型5例。结节肿块型多见分叶,周围毛刺或“晕”征,中心可见低密度,增强后全瘤或环状不均匀强化。斑片型为边缘清晰或磨砂玻璃样大小不一片状影,其中1例双肺多发片状影,可见中度均匀强化混合型为囊肿结节空洞病灶旁实变或磨砂玻璃影。软组织肿块或片状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充液征象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术后证实为炎症反应性改变;胸腔少量积液3例;病灶内见到少量圆点状或不规则钙化灶3例18例中8例合并其他病变,除并发的脂肪瘤畸胎瘤各1例包膜内见到脂肪外,CT未见胆固醇肺炎病灶范围内脂肪密度影;病理检查亦未见脂肪组织另合并恶性肿瘤及脓肿各2例,支气管囊肿及陈旧性肺结核矽肺各1例。【结论】 病灶内支气管气像充液征,周围大范围磨砂玻璃样渗出,或双肺多发斑片状病灶,可诊断炎症;肿块或混合型大病灶内中心区超过半径的规则类圆形或多房的低密度灶,并周围“环靶征”强化的CT征象,对诊断胆固醇性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2016年9月体检。胸透示:右肺上野示一绿豆大小高密度影,建议CT进一步检查。肺CT示:右肺结节灶,建议定期复查。另外又发现:T7椎体右侧可见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约为17.30×11.13mm,边缘钙化,其内密度均匀。气管及支气管通畅,纵隔无明显移位,其内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结论:T7椎体右侧占位,考虑良性病灶,建议MRI检查。MRI:T7/8水平椎体右侧可见类圆形结节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楚,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并在治疗前后均进行CT检查的10例胸部结节病的CT征象。结果 10例均可见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5例有广泛的纵隔和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纵隔和单侧淋巴结肿大;1例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7例出现肺部病变(包括5例肺内多发结节,2例斑片状融合块影,1例肺纤维化);1例胸膜病变。结论 64层螺旋CT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及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秦彬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11-112
目的:分析肺内多发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方法:收集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多发局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纯磨玻璃密度影CT表现16例,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影25例。两种影像学表现间形状无明显差别(P>0.05);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影直径明显较纯磨玻璃密度影大(P<0.05)。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影类型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征、血管聚集征更多见。纯磨玻璃密度影表现患者以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多见,占75.0%;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影表现患者以浸润性腺癌多见,占56.0%。结论:肺内多发局灶性磨玻璃结节CT表现可为均一密度和混合密度;均一密度病理诊断以良性病变多见,混合密度多见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表现,分析肺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及动态增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8例经手术或肺组织穿刺活检诊断的肺部结节螺旋CT扫描动态增强表现及影像特征.结果肺孤立性结节CT平扫恶性病变多为低密度灶,良性病变多伴有钙化等高密度影,CT增强扫描恶性病变多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良性病变无强化或仅有包膜强化,肺癌和炎性结节的强化明显高于结核球(p<0.01),肺炎性结节强化峰值的时间较肺癌结节延迟.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使肺部结节性病变更具有特征性,对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采用CT及MRI对5例病理学确诊的EMH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3例EMH发生于中下胸段椎管,呈纵行波浪状软组织块影;1例病灶发生在纵隔两侧,邻近肋骨头膨大;1例EMH表现为胸壁内侧多发半圆形软组织块影。本组髓外造血灶MRI平扫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CT显示椎体呈栅栏样改变。MRI-T1WI可见脊椎信号弥漫性、均匀性减低。结论:EMH的CT和MRI的影像特征较明显,结合临床可作出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20.
纵隔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 ,32岁 ,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背疼痛 ,症状逐渐加剧 3月余为主诉 ,于 2 0 0 2年 5月入院。近 10 d疼痛向前胸放射 ,无咳嗽、咳血痰史。在当地医院行 CT检查示 :左后下纵隔占位。我院胸正侧位片示左后下纵隔见一密度欠均匀 ,边界欠清的团块状影 ,提示左后下纵隔占位 ,神经源性肿瘤可能。胸部 MRI检查 :双肺内未见明显异常结构及信号改变 ,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但左后下纵隔可见一大小约 7.0 5 cm× 6 .0 5 cm× 3.95 cm类圆形肿块影 ,肿块外缘边界清晰、光滑 ,与胸椎左缘呈宽基底相连 ,提示左后下纵隔肿瘤 (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