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功能 ,尤其是其调节因子异常在乙型肝炎发病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时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及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动态变化 ,分析IL 6、IL 8与血清ALT的关系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 ,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并用干扰素治疗 2 0例 ,年龄 6~ 37岁 ;慢性乙型肝炎非干扰素治疗 10例 ,年龄 18~ 39岁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 10例 ,年龄 2 9~ 35岁 ;对照组10例为健康献血员…  相似文献   

2.
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网络调节异常,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本文对10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进行IL-6和IL-8的检测,以探讨两者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关系。1 材料及方法1.1 研究对象:1998年4月~1999年4月份本院收治的慢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七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是否存在双重或多重感染。方法 :血清学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 ISA)。对 2 0 6 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阳性结果测定 2次。结果 :通过对 2 0 6 5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检测 ,重叠感染占 19.5 6 % ( 4 0 4 / 2 0 6 5 )。双重感染者 89.85 % ( 36 3/ 4 0 4 ) ,三型重叠感染 10 .15 % ( 4 1/ 4 0 4 )。重叠感染以甲、乙型多见 ,占 4 .99% ( 10 3/ 2 0 6 5 ) ,乙、丁型次之 ,占 2 .95 % ( 6 1/ 2 0 6 5 )。结论 :七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仅存在七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 ,也存在多重感染。提示乙肝重叠丙肝是肝炎慢性化——肝硬化——肝癌演变原因之一。戊型肝炎病毒 ( HGV)与丙型肝炎病毒 ( HCV)或乙型肝炎病毒 ( HBV)重叠感染与病情加重和慢性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HCV-RNA检测为阳性而肝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血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正常对照组型20例,为20~45岁健康献血员及本研究室工作人员。丙型肝炎组:18例,为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和我院门诊患者,年龄19~45岁。均根据1995年全国第五次肝炎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且肝功能正常。所有病例血清的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标志均为阴性。2方法 IL-2、SIL-2R试剂…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 8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透明质酸 (HA )、Ⅲ型前胶原(Ⅲ PC)、Ⅳ型胶原 (Ⅳ C)检测 ,并对其中 2 2例患者进行肝活检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探讨TGFβ1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80例均系我院住院患者 ,根据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确诊。慢性肝炎轻度 2 5例 ,中度 2 0例 ,重度 11例 ,肝硬化 2 4例。男 56例 ,女 2 4例。年龄 19~ 65岁 ,平均 36 1岁。病原学诊断 :乙型肝炎 4 8例 ,丙型肝炎17例 ,乙、丙重叠感染 10…  相似文献   

6.
硫普罗宁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硫普罗宁 (凯西莱 )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我科 1999— 2 0 0 2年使用凯西莱治疗慢性肝炎 92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 2 0 0 2年住院病人 174例 ,诊断符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 92例 ,男 72例 ,女 2 0例 ,年龄 10~ 6 8岁 ,平均 38.4岁 ,病程 8个月~ 18a,平均 8.1a,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76例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8例 ,病原不明的肝炎8例。对照组 82例 ,男 6 7例 ,女 15例 ,年龄 12~ 6 1岁 ,平均36 .2岁 ,病程 10个月~ 17a,平均 8.3a,慢性乙型…  相似文献   

7.
1 病原学分型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至少可分为六型 ,即甲型病毒性肝炎 (HAV)、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丁型病毒性肝炎 (HDV)、戊型病毒性肝炎 (HEV)和庚型病毒性肝炎 (HGV)。2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依据2.1 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 HAVIg M阳性 ,可确诊为近期感染。但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 ,血清中检测抗 HAVIg M阳性时 ,判断 HAV重叠感染应慎重 ,需排除类风湿因子 (RF)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假阳性。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 2~ 3周约 8%~ 2 0 %接种者可产生抗 - HAVIg M,…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期红斑狼疮 (SLE)病人中白细胞介素 6(IL 6)和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变化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于SLE临床表现与IL 6、IL 8的关系亦在进一步探索中。我们试图通过 135例不同期SLE患者IL 6、IL 8的变化分析其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探索IL 6、IL 8在SL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135例 ,男 14例 ,女 12 1例。年龄 9~ 58岁 ,平均年龄 33 8岁。病程 4个月~ 8 6年 ,平均为 5 4年。均为 1995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对照组 55例为健康志愿者 ,年龄 16~ 55岁 ,平均为 34 …  相似文献   

9.
各型干扰素能诱导产生2′-5′寡腺苷酸合成酶(ESi)。我们通过检测15例慢性乙型肝炎在聚肌胞注射前后周围血白细胞的ESi 的变化,并与其他护肝治疗前后9例慢性乙型肝炎ESi 改变对比,按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24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4例中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CAH)16例,慢性乙型迁延型肝炎(CPH)8例。  相似文献   

10.
妊娠晚期合并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 9例妊娠晚期合并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92年至 2 0 0 1年常州市传染病医院产科收治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 85 2例 ,其中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符合重型肝炎诊断标准者 [1] 9例(发生率 1.0 6 % )。初产妇 7例 ,经产妇 2例、年龄平均2 5 .2岁 (19~ 36岁 ) ,孕周平均 36 17周 (32~ 4 0 57周 )。剖宫产 6例 ,自然分娩 2例 ,产钳产 1例 (胎死宫内 )。产妇存活 3例 ,死亡 6例。死亡患者住院时间 4~12天 ,存活者肝功能于产后 1~ 1.5个月恢复正常。1.2 血清病毒标志物的检…  相似文献   

11.
对82例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无症状 HBsAg携带者的血清进行前 S_2蛋白(Pre-S_2)检测(ELISA法),同时对部分患者进行动态观察。82例检测对象包括急性乙型肝炎(AH)4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4例和无症状 HBsAg携带者6例,同时设甲肝及健康人15例为对照组。各  相似文献   

12.
戊型肝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国  史正全 《安徽医药》2006,10(2):137-137
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戊型肝炎患者86例,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病患中,男性69例,女性17例。年龄25~55岁68例,55岁以上18例。诊断按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确诊为戊型肝炎,临床分型:急性肝炎64例(黄疸型61例,无黄疸型3例),急性重型肝炎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0例。病原学分型: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5例,甲型与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2例,乙型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56例,其中,合并慢性乙型肝炎36例、乙肝后肝硬化20例,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合并妊娠4…  相似文献   

13.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与肝炎后肝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肝炎造成肝脏损伤 ,损伤程度随病情加重而增加。血清胆碱酯酶 (CHE)由肝脏合成 ,肝脏受损时CHE活力下降。本文通过测定CHE的活力 ,探讨其与肝炎后肝损伤程度的关系。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36 8例病人均为本院 1996~ 2 0 0 0年住院患者。急性病毒性肝炎 98例 ,年龄 2~ 32岁 ,平均 2 3.5岁。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 78例 ,男 35例 ,女4 3例 ,年龄 18~ 4 2岁 ,平均 32 .5岁 ;中度 35例 ,男 18例 ,女 17例 ,年龄 2 5~ 5 2岁 ,平均 38.2岁 ;重度 85例 ,男 39例 ,女 4 6例 ,年龄 2 8~ 6 1岁 ,平均 4 1.2岁。病毒性…  相似文献   

14.
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们通过应用自制清胰汤加减 (党参、附子、红花、赤芍、大黄等 )治疗急性胰腺炎 (AP) ,观察其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6(IL 6)及IL 8的影响。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自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胰腺炎病人 ,中药治疗组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49~ 82岁 ,平均 67 3岁。对照组 2 0例 :男 10例 ,女 10例 ,年龄 47~ 79岁 ,平均 64岁。按中华医学会 1996年标准 ,将治疗组分为轻型AP10例 ,重型AP 10例 (APACHEⅡ≥ 8分 ,BalthazarCT分级系统在Ⅱ级或Ⅱ级以上 ) [1] ;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王菊 《首都医药》2011,(24):17-17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上海部分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种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构成。结果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型肝炎(HAV)5例,乙型肝炎(HBV)22例,戊型肝炎(HEV)30例,重叠感染3例。重叠感染以HBV/HEV常见,2例,HAV/HEV1例。甲、乙、戊及重叠感染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3.4岁、39.59岁、51.17岁、65岁,各型肝炎男女发病比为2:1~4:1。结论在本研究群体中HBV和FIEV是急性散发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病毒体。各型急胜病毒性肝炎男女发病性别比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与以往相比有增加现象,其中HEV最为明显,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患者HBVDNA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测定99例HBV感染患者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并采用RT-PCR检测HBVDNA前C区变异。结果:99例HBV感染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2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1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乙型)11例和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中,变异株组HBVDNA前C区变异发生率与混合株组、野生株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混合株和野生株两组相比,HBVDNA变异株组肝功能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DNA前C区变异可发生于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状态。HBVDNA前C区变异可能与肝炎程度和病情进展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五灵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定玲 《江苏医药》1997,23(4):287-287
鉴于目前病毒性肝炎仍为临床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的疾病,我们于1995年12月~1996年10月采用纯中药制剂五灵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6例,以临床探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前景,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本院肝炎专科门诊病人共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16~64岁,平均31.34岁。所有病例均经血清学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按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题学术会议确定的标准分型,其中慢性迁延型肝炎(CPH)39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7例。病程10个月~28年,平均9.3年。治疗:…  相似文献   

18.
洪定玲 《江苏医药》2001,27(12):95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的治疗 ,目前主要是提高肌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和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采用核酸类抗病毒药拉米夫定治疗CHB病人 32例 ,临床观察 4 8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我院肝炎专科门诊病人 ,男 33例 ,女9例 ;年龄 17~ 6 0岁 ,平均 31 2岁 ;均经血清学检查确诊。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轻、中度CHB32例 ,病程均达 2年以上 ;单纯HBV感染 (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 )10例为对照组 ;均排除HAV、HCV、…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6、α-肿瘤坏死因子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不同阶段血清及腹水白细胞介素-6(IL-6)、a-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探讨IL-6、TNF-a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和在肝硬化腹水发病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共收集住院患者155例。按照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所订的标准诊断,其中急性肝炎33例,慢性肝炎18例,肝炎后肝硬化73例,重型肝炎22例,原发性肝癌9例。病原学检测乙型14O例,丙型4例,乙、丙型重叠3例,甲型1例,甲、乙型重叠1例,病原学检测全阴性6例。在73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例中,SO例有大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对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对临床治疗学研究的逐步深入,HBV 与 HCV重叠感染已引起人们注意。本文用 ELISA 法检测 HBV 感染指标及抗一 HCV,同时检测 ALT值探讨二者间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被检对象为1992年至1994年本院门诊就诊病人。75例中男50例,女25例,年龄19—64岁。病史最长19年,最短1年。其中急性肝炎1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2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23例,肝硬化16例。全部病例符合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