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清肝利胆汤,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苦黄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指标为两组病例的黄疸症状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改善。结果:①黄疸症状:治疗组黄疸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总胆红素: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肝功能: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ALT、AST、ALP和DBIL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后的ALT、AST、ALP、DBI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清肝利胆汤可以显著提高肝胆湿热型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焕杰  崔学军  刘红霞 《陕西中医》2006,27(10):1234-1235
目的:观察清利湿热、活血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八宝丹胶囊0.6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服用苦黄颗粒6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4~6周。每周检查肝、肾功能。结果: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轻微。提示:八宝丹胶囊有良好的退黄、降酶作用,不良反应少,与苦黄颗粒疗效相似,可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评价密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双盲单模拟、多中心的试验设计;以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肝肾不足证诊断标准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口服密骨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以及仙灵骨葆胶囊模拟剂,3粒/次、1次/d,疗程6个月;以肝肾不足证侯总积分和单项症状积分为疗效指标,分别评价积分值的变化和疗效。结果:密骨胶囊组中医证候总积分逐渐下降,第1个月末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仙灵骨葆组从第2个月末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密骨胶囊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89.57%、控显率为42.61%,仙灵骨葆组分别为92.04%、40.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终点第6个月末时,两组缓解各单项症状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密骨胶囊可明显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的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评价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为Ⅲ期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治疗组60例,服用茵兰益肝颗粒;对照组60例,服用利肝隆颗粒;疗程4周。服药后1周、2周、3周、4周各进行1次访视,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复常率,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4周,试验组ALT、AST复常率分别为81.4 %、83.1 %,对照组分别为85.0 %、88.3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为1.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茵兰益肝颗粒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效、安全,能够恢复ALT、AST,改善患者症状,疗效与利肝隆颗粒相仿,可开展Ⅲ期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5,(5):531-533
目的:评价胆舒胶囊治疗胆石症(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44例胆石症(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患者,按3∶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胆舒胶囊和胆舒胶囊模拟剂每次各2粒,1d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胆乐胶囊每次4粒,1d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疗程结束后作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在疼痛VAS评分(疼痛程度)和疼痛发作次数的主要疗效指标中,胆舒胶囊效果优于对照组胆乐胶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44%和90.70%,对照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9.44%和75.00%,胆舒胶囊优于胆乐胶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持续时间的变化中,胆舒胶囊对疼痛持续时间的改善效果与胆乐胶囊比有好的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胆舒胶囊治疗胆石症(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5,(3)
目的:观察利胆消黄汤对肝胆湿热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住院肝胆湿热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利胆消黄汤联合西药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各46例,进行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肝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BIL及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酶、退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利胆消黄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磊  李艳 《河北中医》2012,34(9):1391-1393
目的观察枫蓼肠胃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食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食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2例,给予枫蓼肠胃康胶囊2粒,日3次口服,同时予清热除湿止泻颗粒模拟剂1袋,日3次口服;对照组36例,给予清热除湿止泻颗粒1袋,日3次口服,同时予枫蓼肠胃康胶囊模拟剂2粒,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然后评估2组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中心效应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疾病综合疗效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中心效应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枫蓼肠胃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食滞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疸1号方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包括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疸1号方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疸1号方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口服胆舒胶囊,观察组服用利胆健脾汤,两组均治疗4周。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和胆囊彩超疗效,统计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胆囊彩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77%)和胆囊彩超总有效率(92.96%)均高于对照组(83.10%、7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胆健脾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胆克胶囊对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胆克胶囊治疗 166例 ,对照组用白云山制药厂的消炎利胆片治疗 75例 ,进行观察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3 6% ,对照组总有效率 73 .3 6% ,经统计学处理 ( P<0 .0 1)。结论 :胆克胶囊具有排除肠道宿便 ,消除胃肠积滞 ,消炎利胆等作用 ,能有效地治疗慢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1.
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对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无对照、开放试验的方法,1 753例入组患者口服三七通舒胶囊治疗28 d后,观察治疗前后欧洲卒中评分(Europe Stroke Score,ESS)、巴塞尔指数评分(Barthel Index,BI)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际入组患者中有1 742例符合全分析数据集(Full analysis set FAS),1 676例符合方案数据集(PerProtocol set,PPS)。经三七通舒胶囊治疗后,患者的ESS评分和BI评分均数均分别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ESS和BI评分进行总疗效分析显示,FAS及PPS的有效率分别为8186%和8443%。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反应大多轻微,勿需治疗或停药。结论: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治疗心肌梗死后焦虑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20例,口服乌灵胶囊,3粒/次,3次/d;西药组20例,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厂,国药准字J20060001,氟哌噻吨0.5mg和美利曲辛10mg/片)早晨1片。联合组20例,同时使用两种药物。观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连续治疗8周(56d)为1疗程。随访180d,判定疗效。[结果]HAMA评分各组均显著降低,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联合组优于两个单药组;综合临床疗效联合组优于两个单药组;西药组出现口干1例,联合组出现失眠1例,未予特殊处理。复发病例,联合组少于两个单药组。[结论]乌灵胶囊联合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治疗心肌梗死后焦虑疗效满意,联合用药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3.
根据脏腑相生相克理论,介绍了运用五行学说中相克关系的临床体会,进而提示五行学说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胶囊配合温针灸对治疗肥胖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90例肥胖型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1组予以温阳通络胶囊配合温针灸治疗,试验2组予以单独口服温阳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独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治疗。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及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温阳通络胶囊配合温针灸组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症状,并降低血清瘦素水平(P〈0.01)。结论:温阳通络胶囊配合温针灸对肥胖型膝骨关节炎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冠脉舒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冠脉舒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将 11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5 6例 ,治疗组给予冠脉舒胶囊口服 ,每次 4粒 ,每日 3次 ;对照组予复方丹参片口服 ,每次 4片 ,每日 3次。 3个月为 1个疗程 ,观察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42 .8%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冠脉舒胶囊能有效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天舒胶囊预防性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舒胶囊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600例偏头痛患者分成3组,试验组口服天舒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1口服盐酸氯柱利嗪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对照组2口服元胡止痛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初诊首日(入组时)、第4,8,12周末各随访1次,记录患者头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患者头痛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中医证候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天舒胶囊改善偏头痛(瘀血挟肝阳上亢证)的头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方面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疗效相当,并明显优于元胡止痛胶囊.天舒胶囊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并与元胡止痛胶囊相当.结论:天舒胶囊是一种安全性较好,能有效治疗和预防偏头痛发作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配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阳性药物随机对照研究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一清胶囊1g,口服,每日3次,同时配合润燥止痒胶囊2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饭后服用西沙必利5mg,口服,每日3次。1月为1疗程。停药2月后,随访1次;结果治疗组痊愈19(33.3%)、显效21(46.7%)、有效5(11.1%)、无效0(0%),总有效率88.9%,对照组痊愈13(28.9%)、显效17(37.8%)、有效10(22.2%)、无效5(11.1%),总有效率66.7%,经统计Z=-2.26,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清胶囊配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攻补兼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刚怡 《陕西中医》2022,(7):906-909
目的:探究血栓通胶囊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选取84例R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视力水平、眼部血流灌注面积、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综合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CRT小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区血流密度(SCP)、深层毛细血管区血流密度(DCP)面积明显增大(P<0.05),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明显缩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IgM、IgG、Th1/Th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血栓通胶囊治疗RVO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阴养脏胶囊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假性球麻痹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8例予甘露醇,胞二磷胆碱,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1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养脏胶囊;治疗2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3组均15天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92.86%,治疗2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养脏胶囊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针刺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20.
超微粉碎工艺通心络胶囊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评价超微粉碎工艺的通心络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络阻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不同工艺不同剂量平行对照的非劣效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病程在2周以上3个月以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30分、总的生活能力评分在2~5级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144例,其中试验组72例,对照组72例。试验组服用超微粉碎工艺的通心络胶囊,规格每粒0.26 g,1次4粒,1日3次;对照组服用普通粉碎工艺的通心络胶囊,规格每粒0.38 g,1次4粒,1日3次;疗程28 d。结果:中风病综合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和8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下限为-4.57%,大于预设的非劣效性界值-15%,非劣效性检验合格。试验期间发生3例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结论:超微粉碎工艺的通心络胶囊对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患者疗效确切,与普通粉碎工艺的通心络胶囊疗效相当,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