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兰科石斛属植物晶帽石斛Dendrobium crystallin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晶帽石斛醋酸乙酯部分共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4,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1),3,5′-二羟基-3′,4-二甲氧基联苄(2),柚皮素(3),对羟基苯甲酸(4),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二十四烷基酯(5),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二十八烷基酯(6),反式阿魏酸二十六烷基酯(7),豆甾醇(8)和胡萝卜苷(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杯鞘石斛Dendrobium gratiosissim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工业乙醇冷浸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ODS反相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椐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杯鞘石斛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3,5,4′-三羟基联苄(1),3,4′-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2),3,4-二羟基-4′,5-二甲氧基联苄(3),芹菜素(4),对羟基苯甲醛(5),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6),反式阿魏酸二十八烷基酯(7),β-谷甾醇(8)和胡萝卜苷(9)。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化合物2,4和5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钩状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离鉴定钩状石斛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用IR,MS,1H-NMR,13C-NMR和HMBC等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顺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n-triacontyl p-hydroxy-cis-cin-namate,Ⅰ),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defuscin,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aduncin(Ⅳ)、dengibsinin(Ⅴ)、dengibsin(Ⅵ)、chrysotoxone(Ⅶ)、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hydroxy-3-methoxybenzoicacid,Ⅷ)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Ⅸ)。结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Ⅴ~Ⅸ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得,化合物Ⅳ和Ⅴ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 Hedyotis diffusa 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十八酯(1),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2),阿魏酸(3),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4),丁二酸(5),N-(N'-benzoyl-S-phenylalanilyl)-S-phenylalaninol acetate(aurantiamide acetate,6),1,3-二羟基-2-甲基蒽醌(7),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8)。结论: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竹叶兰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分离鉴定竹叶兰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乙醇提取 ,硅胶、SephadexLH 2 0及ODS柱色谱分离 ,用UV ,IR ,NMR和MS等波谱方法确定结构。结果 :分得 5个化合物 ,分别为反式-2-丙烯酸 ,3-(4-羟基-3 -甲氧基苯基 ) 二十二烷酯 [(2E) ,2-propenoicacid ,3-(4-hydroxy-3-methoxyphenyl)-decosylesterⅠ ]、对羟基苯甲醇 (p hydroxybenzylalcoholⅡ )、三十烷醇 (triacontanolⅢ )、对羟基苄乙基醚 (p hydroxybenzylethyletherⅣ )、3-羟基-5甲氧基联苄 (3-hydroxy-5-methoxybibenzylⅤ )。结论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竹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竹叶的化学成分。方法Sephadex LH-20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联用分离化合物,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Ⅰ)、反式对羟基肉桂酸(trans-p-hydrox- ycinnamic acid,Ⅱ)、顺式对羟基肉桂酸(cis-p-hydroxycinnamic acid,Ⅲ)、4′,5,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tricin,Ⅳ)、3,4-二羟基肉桂酸(3,4-dihydroxycinnamic acid,Ⅴ)。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桂枝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桂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桂枝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肉桂酸(1),香草醛(2),4-羟基-2-甲氧基反式肉桂醛(3),3,5-二甲氧基-4-羟基反式桂皮醛(4),(E)-3,3’-dimethoxy-4,4’-dihydroxystilbene(5),甘油-1-二十七烷酸酯(6),正二十三烷酸(7),豆甾-4-稀-3,6-二酮(8),正二十二烷酸-1-甘油酯(9),正十七烷酸(10),β-谷甾醇(11),香豆素(12),反式肉桂醇(13),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4),香草酸(15),丁香醛(16)结论:其中化合物3~9,14,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多刺锦鸡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多刺锦鸡儿Caragana spinifer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采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6aR,11aR)-3-羟基-4,9-二甲氧基紫檀烷(1),(6aR,11aR)-4,9-二羟基-3-甲氧基紫檀烷(2),5,4′-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3),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6,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5),β-谷甾醇(6)。其中化合物1的结构还得到X-ray单晶衍射的证实。结论:化合物1~6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齿瓣石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凝胶和制备液相层析等方法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齿瓣石斛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羟基-4′,5-二甲氧基联苄(1),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2),3,4′,5-三羟基联苄(3),N-反式-香豆酰酪胺(4), 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咖啡酰胺(5), 对羟基苯丙酰酪胺(6),N-顺式-香豆酰酪胺(7), 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8),2,4,7-三羟基-9,10-二氢菲(9),柚皮素(10),二氢松柏醇乙酸酯(11),对羟基桂皮酸乙酯(12),对羟基桂皮酸(13),对羟基苯丙酸(14),对羟基苯甲酸(15),原儿茶酸(16),erigeside Ⅱ(17),枸橼苦素(18),二氢丁香苷(19),leonuriside A(20),腺苷(21),β-谷甾醇(22),胡萝卜苷(23),(+)-丁香脂素-O-β-D-吡喃葡萄糖苷(24),蔗糖(25)。结论 化合物1~21,24~25均为首次从齿瓣石斛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5、7、11、12、18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1),二氢白藜芦醇(2),dendromoniliside E(3),denbinobin(4),2,4,7-三羟基-9,10-二氢菲(5),钩状石斛素(6),(-)-loliolide(7),腺苷(8),尿苷(9),鸟苷(10),蔗糖(11),5-羟甲基糠醛(12),反式阿魏酸二十八烷基酯(13),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14),对羟基顺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15),胡萝卜苷(16),β-谷甾醇(17),十六烷酸(18),三十一烷醇(19)及十七烷酸(20)。结论:化合物1~20均为首次在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原球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技术分离铁皮石斛原球茎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的丙酮、三氯甲烷和95%乙醇三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 p-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Ⅰ),arillatose B(Ⅱ),4-(β-D-吡喃葡萄糖基)苄醇(Ⅲ),4-羟甲基-2,6-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Ⅳ),三十六烷酸(Ⅴ),二十七烷醇(Ⅵ),β-谷甾醇(Ⅶ),3β,25-二羟基-23-烯-环菠萝蜜烷(Ⅷ)。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铁皮石斛原球茎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Ⅳ、Ⅷ为首次从石斛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广西血竭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中的化学成分(Ⅱ)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对广西血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柱层析、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中得到10个化合物,为正二十七烷、4-甲基-7-烯胆烷醇、阿魏酸二十二酯、阿魏酸二十四酯、阿魏酸二十六酯、阿魏酸二十八酯、紫檀、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丁酯异丁酯和4′-甲氧基-3′,7-二羟基黄酮。结论:均为首次从广西血竭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云南石仙桃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兰科植物云南石仙桃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色谱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从石油醚部分分得 7个化合物 :正二十九烷烃 ,cyclopholidone ,正三十二烷酸 ,n- octacostylferulate ,cyclopholi donol,cycloneolitsol和 β 谷甾醇。 结论 :n-octacostylferulate和cycloneolitsol为首次从石仙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金钗石斛中的酚性成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张雪  高昊  王乃利  姚新生 《中草药》2006,37(5):652-655
目的对金钗石斛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技术对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2个酚性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Ⅰ),香草醛(Ⅱ),罗布麻宁(Ⅲ),对羟基苯甲醛(Ⅳ),丁香醛(Ⅴ),丁香酸(Ⅵ),丁香乙酮(Ⅶ),α-羟基丁香丙酮(Ⅷ),松柏醛(Ⅸ),二氢松柏醇(Ⅹ),2-羟基苯丙醇(Ⅺ)和3-羟基-4-甲氧基苯乙醇(Ⅻ)。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报道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Ⅻ为首次报道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兜唇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3个,分别为4′-甲氧基苜蓿素(1),苜蓿素(2),7,3′,5′-tri-O-methyltricetin(3);酚类化合物丁香酸(4);木脂素类化合物丁香脂素(5);其余化合物为阿洛醇(6),蔗糖(7)和icariside D2(8)。结论:化合物1~3,6~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李建平  原忠 《中药材》2005,28(7):553-555
目的:对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uel)的脯氨酰寡肽酶(prolyl oligopeptidase,POP)抑制活性成分进行化学研究.方法:采用体外分子模型测定北沙参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萃取部分的脯氨酰寡肽酶抑制活性.经反复的硅胶柱层析对主要活性部位进行分离,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北沙参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显示较强的活性,从中分离得到2个阿魏酸酯类化合物,即glehnilate(1)和2-(4'hydroxyphenol)-glycol mono trans-ferulate(2).结论:glehnilate(1)为新化合物,2-(4'-hydroxyphenol)-glycol mono trans-ferulate(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tumor phenanthrene constituents in Dendrobium nobile. METHODS A variety of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extract, isolate and purify natural products from extract of Dendrobium nobile,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se monomers 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was studied by MTT assay in vitro. RESULTS Nin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ethyl acetate part in Dendrobium nobile, there were four phenanthrene compounds, which were densiflorol B(1), cypripedin(2), moscatin(3) and 2,4,8-trimethoxy phenanthrene-3,7-diol(4); three coumarin compounds: coumarin(5), moellendorffiline(6) and isopimpinellin(7); one flavanoid: naringenin(8); one phenol: (E)-4-(2-methoxyvinyl) benzene-1,2-diol(9). Compounds 1-3 had good antitumor activities, their IC50 values were 2.99, 5.01 and 72.68 μmol·L-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ompounds 6, 7, 9 are isolated from the Orchidaceae family for the first time, compounds 1, 2, 4, 5, 8 a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Compounds 1-3 can be used as candidates for anti-tumor drugs.  相似文献   

18.
铁皮石斛中一个新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法、HP2MGL型大孔树脂色谱法、Sephadex LH-20、Sephadex G-25凝胶色谱法、RP-HPLC制备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甲氧基苯基-1-O-β-D-芹糖-(1→2)-β-D-葡萄糖苷(1), 3,4,5-三甲氧基苯基-1-O-β-D-芹糖-(1→2)-β-D-葡萄糖苷(2), leonuriside A(3),(1′R)-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醇-4-O-β-D-葡萄糖苷(4),左旋丁香脂素(5),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6),(+)-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icariol A2-4-O-β-D-glucopyranoside(8),(+)-lyoniresinol-3a-O-β-D-glucopyranoside(9),裂异落叶松脂醇(10)。结论 1为新化合物,2~4,6~10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发现,5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9.
大黄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从菊科橐吾属植物大黄橐吾的根及根茎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为其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90%乙醇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Δ12,13-羽扇豆醇(1),异莨菪亭(2),isoline(3),duciformine(4),(2S,3S,4R)-鞘氨醇-(2′R)-Δ5′,6′(E)-2′-羟基正二十四碳酰胺(5),正二十四碳酸(6),正二十四酸单甘油酯(7),反式-阿魏酸正二十二酯(8),反式-咖啡酸正二十二酯(9)。结论:化合物1,2,5~7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5~7为首次自橐吾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