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叶悬钩子的抗炎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叶悬钩子全草的抗炎作用。方法:制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测定各组小鼠耳肿胀度;制备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测定各组的吸光度值。结果:三叶悬钩子醇提物可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三叶悬钩子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河北、山西、大连)黄芩醇提物与水提物抗炎药效差异。方法:建立干酵母致大鼠足跖肿胀动物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动物模型,观察不同产地黄芩醇提物与水提物对炎症模型肿胀度的影响。结果:小鼠耳肿实验,大连水提物抑制小鼠耳廓炎症优于醇提物(P〈0.05),山西、河北醇提物抗炎药效优于水提物(P〈0.05),且山西、河北醇提物在所有提取物中表现出较好的抑制耳廓炎症作用。大鼠足肿实验总体抗炎疗效比较,各个产地的黄芩醇提物均较同产地的水提物表现出较优的抑制肿胀作用(P〈0.05),河北醇提物具有较好抑制炎症作用(P〈0.01)。结论:3个产地黄芩醇提物和水提物均有一定的抑制炎症作用,产地为河北的黄芩醇提液在3种产地中具有较强的抑制急性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龙船花水与醇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对小鼠胸腺与脾脏指数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阳性药组(阿司匹林,0.2 g/kg,脾脏与胸腺指数此组除外)、龙船花水煎液组、龙船花醇提液组(70%乙醇)、水-乙酸乙酯组、水-正丁醇组、醇-乙酸乙酯组、醇-正丁醇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与阳性药组外,其余每组均以2.925 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分别采用二甲苯致炎法测定小鼠耳肿胀度与抑制率和角叉菜胶致炎后小鼠第0.5、1、2、3、4、5、6小时的足跖肿胀度与抑制率;末次给药后脱颈椎处理,记录并计算小鼠的胸腺与脾脏指数。考察龙船花水与醇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的抗炎作用及对小鼠胸腺与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龙船花水与醇提取物及其相应乙酸乙酯与正丁醇有效部位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度与致炎后第1、3、4、6小时的足跖肿胀度(P0.05或P0.01),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小鼠耳肿胀与足跖肿胀;龙船花醇-乙酸乙酯组,水-正丁醇组,醇-正丁醇组均可显著升高小鼠的胸腺指数(P0.05或P0.01);龙船花水-正丁醇组可显著升高脾脏指数(P0.01)。结论龙船花提取物及其相应乙酸乙酯与正丁醇有效部位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可显著提高小鼠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檀香不同提取物对小肠推进和胃排空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即分为空白对照组,各提取部位组.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给药剂量按生药量计为1.9g·kg-1,空白对照组ig等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ig3d.采用酚红排空法,以正常、新斯的明、阿托品负荷为实验模型,观察檀香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小肠推进和胃排空的影响.结果:檀香水提液、醇提液、挥发油、水提液乙醚萃取部位对正常小鼠胃排空有抑制作用(P<0.05),表现为胃残留率增大.檀香水煎液、醇提液、水提液乙醚萃取部位阿托品造成的小鼠胃排空抑制模型有拮抗作用(P<0.05),表现为残留率减小,檀香水煎液对阿托品造成的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模型有拮抗作用(P<0.05),表现为推进率增大.檀香水煎液、醇提液、挥发油、醇提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新斯的明造成的小鼠胃排空亢进模型有拮抗作用(P<0.05),表现为残留率增大,檀香水煎液、醇提液、挥发油、水提液乙醚萃取部位、醇提液乙醚萃取部位、醇提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新斯的明造成的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模型有拮抗作用(P<0.05),表现为推进率减小.檀香水提液部位、醇提液部位、挥发油部位和醇提液乙醚部位对新斯的明造成的小鼠胃排空亢进模型有拮抗作用(P<0.05),表现为排空率增大.结论:檀香对小鼠小肠推进和胃排空有双向调节作用,檀香水煎液、醇提液对阿托品造成的肠松弛模型及新斯的明造成的肠痉挛模型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檀香挥发油在新斯的明造成的肠痉挛模型中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故可认为檀香水煎液、醇提液、挥发油是檀香“行气”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制备工艺下的黄白痤疮膏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金黄地鼠侧腹部皮脂腺斑作为动物模型,运用5种不同工艺制备黄白痤疮软膏,命名为1~5号软膏;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采用1~5号软膏及空白对照软膏涂敷皮脂腺斑30d,以皮脂腺斑平均缩小率为指标,观察皮脂腺斑的大小变化.结果:水提法、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经脱色处理的黄白痤疮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提法、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制备的黄白痤疮膏作用较强、疗效较好;而水提后脱色处理的药膏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滋肾宁神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及睡眠实验,对水提、醇提、水提醇沉、部分水提部分醇提等4种不同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水提醇沉工艺提取物可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延长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水提工艺提取物可明显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4种工艺提取物均可提高小鼠入睡率,其中水提醇沉工艺提取物对小鼠入睡率的提高最显著。结论:选择水提醇沉工艺为滋肾宁神方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7.
紫花地丁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紫花地丁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抗炎作用,并分析其抗炎机制.方法:取ICR小鼠随机分模型对照组,布洛芬组(0.08 g·kg-1),紫花地丁水提物高、低剂量(9.0,3.0 g·kg-1)组,紫花地丁醇提物高、低剂量(9.0,3.0 g·kg-1)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7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prostaglandin E2)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探讨抗炎作用机制.结果:紫花地丁水提物及醇提物各剂量组(9.0,3.0 g·kg-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可不同程度降低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血清TNF-α,IL-1β及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高剂量组(9.0 g·kg-1)的作用显著,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花地丁水提物及醇提物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β及PGE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牛茶根醇提物的抗炎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组(予醋酸地塞米松0.005 g/kg)及黄牛茶根醇提物低、高剂量组(13 g/kg、26 g/kg),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致小鼠肉芽肿以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建立模型,观察黄牛茶根醇提物对小鼠急慢性炎症的影响,通过ELISA法测定角叉菜胶诱导足趾肿胀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黄牛茶根醇提物对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肉芽肿以及足趾肿胀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但是对足趾肿胀小鼠血清中的TNF-α炎症因子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黄牛茶根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防风挥发油抗炎止血作用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建斌  刘丽萍  丘振文 《新中医》2007,39(8):105-106
目的:观察生防风挥发油的抗炎、止血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玻管法及断尾取血的方法,观察生防风挥发油的抗炎、止血作用。结果:生防风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的鼠耳肿胀度、腹腔OD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生防风挥发油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P<0.01,P<0.05)。结论:初步确定生防风挥发油具有抗炎、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较红茴香挥发油和水提物的镇痛抗炎作用,优化红茴香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小鼠尾压痛试验,观察红茴香挥发油和水提物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比较红茴香挥发油和水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红茴香水提物能提高小鼠尾压痛阈值,挥发油未见显著提高作用;挥发油和水提物均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且挥发油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红茴香水提部位的镇痛作用优于挥发油部位,但挥发油对于炎症的抑制作用强于水提部位,红茴香挥发油和水提部位均为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