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金蒸气激光和半导体激光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上消化道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上消化道癌症患者162例,分别应用金蒸气激光(67例)或半导体激光(95例)作为治疗光源,功率密度200~400mW/cm^2,能量密度100~300J/cm^2。光敏剂分别为血卟啉衍生物(5mg/kg给药)及卟吩姆钠(2mg/kg给药),于照光前12~24h静脉滴注。 结果金蒸气激光组67例患者中,完全效应5例(7.5%),明显效应40例(59.7%),稍有效应16例(23.9%),无效6例(9.0%)。半导体激光组95例患者中,完全效应9例(9.5%),明显效应58例(61.1%),稍有效应20例(21.1%),无效8例(8.4%)。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金蒸气激光器及半导体激光器PDT治疗临床各期上消化道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是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局部5-ALA光动力疗法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局部5-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脂溢性角化病15例患者.将20%的5-ALA溶液浸润薄海绵片后覆盖面部皮损处,避光3 h.移除湿敷海绵,用波长为635 nm的激光照射病灶部位,能量密度120 J/cm2,照射时间15~20 min.治疗后10 d、1个月复诊,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0 d,13例患者完全治愈,2例第2次治疗后1个月治愈.患者满意率为100.0%.结论 局部5-ALA光动力疗法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疗效显著,美容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治疗头面部日光性角化、鲍温氏病、浅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32例42个皮损,接受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所有病例均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日光性角化病13例,鲍温氏病8例,浅表基底细胞癌11例。治疗每周1次,采用20%ALA溶液外敷3h后红光照射,输出波长630 nm,能量密度100 J/cm~2。治疗3~5次后进行疗效判定。疗效判断采用Dougherty报道的标准:完全反应(CR)为病变皮损全部消失,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三种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上消化道癌患者181例,分别应用血卟啉衍生物(67例)、血卟啉单甲醚(58例)及卟吩姆钠(56例)作为光敏剂,给药剂量分别为5、6和2mg/kg,于照光前6—24h静脉滴注。分别应用金蒸气激光和半导体激光作为治疗光源,功率密度200~400mW/cm^2,能量密度100~300J/cm^2。治疗1-5次后评价疗效:完全疗效(cR)、明显疗效(PR)、稍有疗效(MR)、无效(NR)。结果血卟啉衍生物组67例患者,cR5例(7.5%),PR40例(59.7%),MR16例(23.9%),NR6例(9.0%)。血卟啉单甲醚组58例患者,CR5例(8.6%),PR33例(56.9%),MR14例(24.1%),NR6例(10.3%)。卟吩姆钠组56例患者,CR6例(10.7%),PR33例(58.9%),MR12例(21.4%),NR5例(8.9%)。三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卟啉衍生物、血卟啉单甲醚和卟吩姆钠三种光敏光动力疗效治疗临床各期上消化道癌疗效相近,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是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治疗残胃复发癌的远期疗效。方法胃癌术后残胃复发癌患者1例,于2000~2005年间先后进行4次光动力治疗。静脉推注光敏剂5mg/kg(前3次为HpD,第4次为PSD-007)后36~48h,在胃镜下应用金蒸气激光(波长627.8nm)以点状光纤进行照射,激光功率密度为100~200mW/cm2,照光时间20~30min,能量密度为120~360J/cm2。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和长期随访,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结果术后4~5周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局部癌灶消失,随访5~10年胃镜及病理检查均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术中及术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光动力疗法对残胃复发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以重复进行的微创治疗,不破坏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完整性,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光动力疗法治愈5例上消化道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参数的选择。方法分期较早的上消化道癌患者5例,光敏剂应用血卟啉衍生物治疗患者2例,卟吩姆钠治疗患者3例,给药剂量分别为5 mg/kg和2 mg/kg。给药后24~72 h分别应用金蒸气激光和半导体激光照射,功率密度100~150 mW/cm2,能量密度100~150 J/cm2。结果 3例患者行1个疗程光动力治疗后获得治愈;1例胃窦癌患者1个疗程光动力治疗后获得治愈,4年后,胃体再发癌变,再行1个疗程光动力治疗后治愈;1例患者病灶侵犯固有肌浅层,行1个疗程光动力治疗后病灶少许残留,再次光动力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随访2~8年未见复发或转移,总体不良反应轻微,1例患者治愈后出现食管瘢痕性狭窄。结论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分期较早的上消化道癌,可取得根治效果,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目的:分析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头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头面部皮肤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28例,其中基底细胞癌(BCC)16例、鳞状细胞癌(SCC)8例、脂溢性角化病(KS)2例及日光性角化病(SK)2例,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副作用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四个方面的评价。结果:BCC总有效率100%,痊愈15例,复发1例;SCC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62例,以5-ALA水溶液湿敷患处,3 h后以635 nm半导体激光照射,能量密度261 J/cm2,照射时间20 min,每周治疗1次。治疗后6个月判断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62例患者治愈率为87.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局部可忍受的刺痛,1例患者肛门口处出现浅表瘢痕。结论 ALA-PDT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扁平疣患者112例,分为治疗组52例,采用5-ALA-PDT治疗,应用LED光源照射,功率密度70 mW/cm2,距离20 cm,照射20 min。对照组60例,采用冷冻治疗。末次治疗后20 d判定两组疗效。末次治疗后3个月后判定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共治疗1~4次后,痊愈率92.0%,治疗后无感染、溃烂或瘢痕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经1~4次治疗后痊愈率71.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6.0%,对照组复发率21.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5-ALA-PDT治疗扁平疣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目的:评价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三阶段光动力疗法治疗男性生殖器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男性尖锐湿疣患者102例,第一阶段以局部5-ALA-PDT清除疣体,第二个阶段局部5-ALA-PDT治疗亚临床感染,第三个阶段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CO2激光与局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跖疣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CO2激光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3例、进步4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4例、进步10例、无效4例。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2例(5.7%),对照组复发11例(31.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跖疣疗效优于单纯CO2激光治疗,不良反应轻,而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疗效和对治疗中疼痛的影响。方法CA患者72例,分成3组进行AIA-PDT治疗。分别为:利多卡因局麻组,26例患者在照射激光前,采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口服双氯芬酸钠组,24例患者,照光前3h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安慰剂组,22例患者采用语言安慰和音乐止痛措施。三组光动力治疗方法相同,治疗后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利多卡因局麻组65.4%;口服双氯芬酸钠组75.0%;安慰剂组72.7%,三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剧痛率分别为:利多卡因局麻组7.7%,口服双氯芬酸钠组37.5%,安慰剂组剧痛率68.2%,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ALA-PDT治疗中使用利多卡因局麻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对治愈率无显著影响。利多卡因局麻可作为CA光动力治疗中备选的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及病理确诊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和鳞癌患者各1例,静脉注射光敏剂PSD-007 5 mg/kg后6 h,应用波长630 nm的半导体激光以点状光纤照射,激光功率密度150 mW/cm2,每个光斑照射10~30 min,能量密度90~270 J/cm2。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术后4~5周进行近期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2例患者累计治疗18处病灶,其中15处病灶经1次治疗,2处病灶经2次治疗,1处病灶经3次治疗后痊愈,未见瘢痕形成。2例患者病灶愈合后均无口腔功能及感觉变化。结论光动力疗法具有靶向性好、选择性高、安全可靠、创伤小、可重复应用和对口腔功能无明显损害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值得推广的治疗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癌的高效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O2激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中药内服联合治疗(简称三联疗法)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168例尖锐湿疣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5例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83采用CO2激光联合中药内服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6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91.4%和3.5%。对照组的治愈率和6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67.8%和11.9%。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三联疗法治疗尖锐湿疣,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is a highly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uperficial basal cell carcinoma (SBCC) (Morton CA, Brown SB, Collins S, et al. Guidelines for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 report of a workshop of the British Photodermatology Group. Br J Dermatol 2004;146:552–67). Treatment is well tolerated, performed on an outpatient basis and can be repeated, and excellent outcomes and cosmetic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We have experience of over 3000 topical PDT treatments for superficial non-melanoma skin cancer and dysplasia in the Photobiology Unit in Dundee and I will present our own experience of how to treat an SBCC with topical PDT in this article (Ibbotson SH, Moseley H, Brancaleon L, et al.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dermatology: Dundee clinical and research experience. Photodiagn Photodyn Ther 2004;1:211–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和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尖锐湿疣患者90例,分为3组,A组为特殊部位(尿道口、系带或宫颈部位)的疣体患者20例,采用5-ALA-PDT治疗,每周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其余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B组为采用ALA-PDT联合微波治疗组,根据疣体大小一次或分次清除疣体;C组为单纯微波治疗组。ALA-PDT微波治疗。末次治疗后7 d进行疗效评价,术后3个月随访评价复发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7 d的清除率为95.2%,总复发率为10.0%。B组和C组末次治疗后7 d的清除率均为100%,术后总的复发率分别为8.6%,28.6%,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ALA-PDT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确切,复发率低。ALA-PDT可有效治疗特殊部位疣体,临床使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护理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进展期食管癌患者33例,静脉注射光敏剂PSD-007 5 mg/kg后4~8 h,经胃镜活检孔插入光纤,应用波长630 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病灶,功率密度100~150 mW/cm2,每个光斑的照射时间为30~35 min,能量密度为180~270 J/cm2。患者术后4周随访及复查胃镜,评价近期临床疗效。治疗中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33例患者中30例患者在术后4周复查胃镜(3例未按时复查)。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13.3%),部分缓解24例(80.0%),无缓解2例(6.7%)。26例吞咽困难的患者完全缓解7例(26.9%),部分缓解14例(53.8%),无缓解5例(19.2%);21例胸骨后疼痛不适的患者完全缓解9例(42.9%),部分缓解5例(23.8%),无缓解7例(33.3%)。结论光动力疗法是治疗进展期食管癌有效的方法之一,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术中配合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总结光动力疗法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护理经验。方法恶性胶质瘤患者128例,男性69例,女性5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即PDT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58例,仅进行手术治疗。对治疗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护理,并配合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未见皮肤光敏反应等其他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45.7%。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60.0%,2年生存率2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护理,无一例患者出现皮肤光敏反应等并发症,均安全度过脑水肿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