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9月期间运用磁性附着体行口腔修复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患者磁性附着体固定后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比修复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后14 d与21 d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性附着体修复后的舒适度评分、外观满意度及语音评分均比修复前有显著增加,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较佳,使用后不仅可增强固定力,提高咀嚼效率,患者修复后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09年5月-2013年2月进行牙列缺损覆盖义齿修复的120例患者,分别对其进行磁性附着体修复前、修复后即刻、修复后6周测定固定力、咀嚼效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即刻的固定力以及咀嚼效率明显高于磁性附着体修复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性附着体修复后6周与修复后即刻的固定力以及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结论: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外形美观,固定力好,患者咀嚼效率较高,不良反应明显较传统的口腔修复方法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淮晓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509-2510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50例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试验组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比较2组患者修复后固位力、咀嚼效率以及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修复后固位力、咀嚼效率,语音满意度、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外观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效果理想,能够提高固位力、咀嚼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文章在研究中,选择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的79例口腔患者进行了临床探究,进行了磁性附着体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明确性的分析,并对临床探究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固定力以及咀嚼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患者,数据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门诊部收治的需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磁性附着体对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处理。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研究义齿修复的效果。结果:在使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后1个月及修复后3个月内,患者的义齿固位力以及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修复后1个月与修复3个月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具有确切效果,可确保患者修复义齿的固位力,改善咀嚼效率,且远期效果突出,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4~12月份来该院就诊的口腔治疗患者6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的口腔修复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之后牙齿的灵活性,咀嚼食物的能力和与牙龈之间的契合程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口腔治疗时和治疗后的牙齿的灵活性,咀嚼能力及与牙龈的契合度都优于治疗之前,且P0.05。治疗时与治疗后牙齿的灵活性和咀嚼能力等没有明显差异。60个患者中有不良反应的只有5人。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疗效较好,使牙齿灵活性咀嚼能力和与牙龈的契合度均较好,副作用不明显,以上优点促进口腔修复,临床效果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患者60例,对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黏固后固定力数值达到(4.22±0.35),咀嚼率达到(0.75±0.24)%,修复效果非常显著.黏固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黏固前(P<0.05).结论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可以明显改善口腔修复质量,对基牙的修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闫树伟 《大家健康》2016,(6):119-120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4~12月份来该院就诊的口腔治疗患者6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的口腔修复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之后牙齿的灵活性,咀嚼食物的能力和与牙龈之间的契合程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口腔治疗时和治疗后的牙齿的灵活性,咀嚼能力及与牙龈的契合度都优于治疗之前,且 P <0.05。治疗时与治疗后牙齿的灵活性和咀嚼能力等没有明显差异。60个患者中有不良反应的只有5人。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疗效较好,使牙齿灵活性咀嚼能力和与牙龈的契合度均较好,副作用不明显,以上优点促进口腔修复,临床效果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入我院进行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58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齿固定力、咀嚼情况以及出现牙龈炎、义齿断裂等并发症。结果:修复前58例患者牙齿固定力、牙齿咀嚼情况均低于修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患者出现义齿断裂、根面龋和牙龈炎的并发症共3例,发生率为5.2%。结论:针对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提倡应用磁性附着体治疗,修复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牙齿固定力,恢复咀嚼功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口腔修复过程中磁性附着体的修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所收治的口腔修复的40例患者,40例患者所采用的口腔修复的方式都为磁性附着体修复,对患者进行修复前以及修复后咀嚼效率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在进行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其咀嚼效率均较修复前大幅提升,40例患者中只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7.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加以磁性附着体的使用效果明显,相关的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在临床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Magfit EX400W、Magfit EX600W磁性附着体为14例患者制作18件覆盖义齿,随访观察2年,评价义齿临床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临床修复效果满意,18件义齿除4例牙龈炎、1例磁体脱落外,未发现基牙明显松动、继发龋等。结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可有效地利用残冠残根,恢复患者口腔功能,提高咀嚼效率,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程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32-33,36
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7月~2007年9月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牙列大部缺失需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选择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患者62例,对患者磁性附着体应用前后固位力(retention force)和咀嚼效率(chewing efficiency)改善情况、磁性附着体应用后的患者随访3年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磁性附着体应用前相比,磁性附着体应用后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随访发现义齿折裂、龈缘炎、游离端基牙远中骨吸收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磁性附着体对于活动义齿的修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的磁性附着体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进行口腔修复的60例患者,均采用磁性附着体,评价其粘固前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患者的义齿固位力和咀嚼率显著高于治疗前,有差异性(P0.05),但是治疗2周和治疗4周的效果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发生牙龈炎的1例,义齿折断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结论口腔修复中采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显著,增加义齿固位力,改善其咀嚼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牙齿缺损、缺失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症状明显,病情严重[1]。若不及时治疗,将延误患者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和吞咽功能。临床常采用传统残根设置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但修复成功率较低,总体治疗效果不能令临床满意[2]。我院口腔科选择60例牙齿缺损、牙齿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2年应用磁性附着物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7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粘固前后固定力及咀嚼率的测定上,粘固后14 d相比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固后21 d相比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粘固后21 d相比粘固后1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组患者对粘固后舒适度、外观及语音的满意度相比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12月在我院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15例患者,行磁性附着体修复,比较粘固前后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结果:粘固后即刻以及粘固后1个月的固位力与粘固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粘固后固位力高于粘固前,粘固后即刻与粘固后1个月的固位力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粘固后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残根设置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12月)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40例分到双号者为研究组,采用磁性附着体行口腔修复,40例分到单号者为对照组,采用残根设置附着体行口腔修复,修复前后分别评估和对比两组患者牙齿固定力、咀嚼能力评分,并比较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固定力、咀嚼能力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牙齿固定力评分(4.58±0.44)分、咀嚼能力评分(0.79±0.2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2±0.17)分、(0.48±0.21)分,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口腔修复中的磁性附着体在临床应用效果的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进行义齿修复覆盖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方式,其中由基牙准备,根帽、义齿制作和试戴并完成制作四部分组成.并分别对修复覆盖前后的疗效和固定程度、咀嚼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粘固前、完成粘固后和粘固后4周义齿的固定力和咀嚼率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义齿在粘固前的咀嚼率和固定力远远低于完成粘固时和粘固后4周.两者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粘固完成后和粘固后4周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应用,在修复义齿的粘固程度和咀嚼效率上具有明显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件磁性附着体应用于12个修复体中,经固位力测试,X线检查及临床检测,随访观察1-2.5年。结果:每个修复体采用1件或2件磁性附着体,每件磁性附着体的磁力400g或6000g;其修复体的固位成功率可达100%,并适应各个方向咀嚼力,在下颌牙列缺失的两个磁性附着体联合应用,固位效果显著增强,两年后的随诊检测其固位力仍未衰减,龈炎发生率为5.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可摘义齿修复中不仅增加固位强度,而且舒适美观,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万一 《大家健康》2016,(8):105-106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使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该院的75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临床中接受磁性覆盖体修复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固定力、咀嚼变化、并发症等等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固定力、咀嚼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和修复之前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经过治疗后的一个月以内,一共有3例并发症病例,临床中并发症几率是4%;患者对此次的修复治疗效果满意度是89.3%。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使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义齿固定力比较高,咀嚼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临床安全性比较高,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