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喙锁间螺钉与钢丝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Rockwood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喙锁间螺钉钢丝治疗,通过锁骨与喙突间以松质骨螺钉加钢丝组成张力带,使骨折及脱位得到复位和固定.结果5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年,平均1.5年.按照Karlsson的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A级46例,B级10例,C级0例.结论喙锁间螺钉钢丝带固定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年以来41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10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月~3a随访1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固定牢靠;其成本低于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但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画定强度在所有方法中最强,但2枚空心钉吃骨量大,不适合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其最佳手术适应证为髌骨横行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微创中空拉力螺钉加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12例(女5例,男7例)髌骨骨折病人进行中空拉力螺钉加经螺钉钢丝环扎治疗,包括9例横断骨折和3例粉碎性骨折。病人的平均年龄53.8岁(28-81岁)。所有的骨折均用AO 4mm直径的中空拉力螺钉和8号软钢丝,平均随访16.2个月(8-24个月)。通过膝关节的临床检查、关节活动度、X线片来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所有骨折均解剖复位和愈合,关节活动度正常,无内固定物失败和感染。结论中空拉力螺钉适合治疗没有股四头肌扩张部撕裂的横断和部分粉碎性髌骨骨折。  相似文献   

4.
胫骨骨折(胫腓双骨折)发生率占身体各部位骨折12—14%。我院自1987年~1994年共收治110例胫骨(胫腓双骨折)骨折病人。其中经手法复位,“∪”形石膏外固定,跟骨牵引保守治疗50例;切开复位,钢板(钢丝、螺钉)内固定治疗60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空心钉结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及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3年来,采用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的20例髌骨横行骨折。结果经过6周~2年随访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优18例.良2例。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及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少,内固定牢靠;膝关节可以早期进行功能恢复,临床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空心螺钉和钢丝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即使一些生物力学研究比较了两者固定技术的稳定性,但是临床对照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和钢丝固定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4月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植物不同,分为空心螺钉组(11例)和钢丝组(21例)。随访内容包括膝关节功能及韧带的稳定性评价。采用Lysholm、IKDC及Tegner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通过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未发生切口及关节内感染等并发症。本研究中交通伤占75%,平均手术时间螺钉组为57 min、钢丝组为67 min(P0.05)。术后6个月时,Lysholm、IKDC、Tegner评分:螺钉组分别为(94.59±1.28)分、(93.95±1.50)分、(8.2±0.39)分;钢丝组分别为(93.98±1.16)分、(93.27±1.38)分、(8.2±0.33)分,(P值分别为0.182、0.203、0.878)。Lachman试验:螺钉组1例阳性,10例阴性,阳性率为9.1%;钢丝组1例阳性,20例阴性,阳性率为4.8%(P=1.000),Pivot-shift试验:螺钉组1例阳性,10例阴性,阳性率为9.1%;钢丝组1例阳性,20例阴性,阳性率为5.3%(P=1.000)。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和钢丝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满意,钢丝固定手术时间较长,但在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方面,两者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面骨骨折传统常采用钢丝内固定或钢丝悬吊辅助颌间结扎的治疗方法,手术间长,损伤大,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术后常需配合颌间结扎以增强固定,骨折愈合后一般需要再次手术取出钢丝,给患者造成了精神上、经济上的负担.随着口腔颌面骨折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纯钛微型夹板内固定技术已被广泛接受,手术切开使骨折复位后,在骨皮质上使用微型纯钛板辅以螺钉使骨折牢固固定[1].本院自1993年使用纯微型钛板,共固定面部骨折17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钢丝缝扎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丝缝扎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楼光晗作者自1991年以来,应用钢丝缝扎及折断式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性肱骨外科颈骨折52例,方法简便,固定安全可靠,利于早期活动,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均为新鲜骨折。车祸24例,跌伤19例,高处...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2001年9月~2005年4月采用动力髋螺钉结合小粗隆拉力螺钉或钢丝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肱骨干斜形骨折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干骨折虽是常见病 ,但临床上内固定治疗 ,防止并发症及意外损伤还未得到很好解决。我院 1993年以来 ,切开复位钢丝、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斜形骨折 15 0例 ,经随访 6~2 4个月 ,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 0例中均为肱骨干斜形骨折 ,男性 86例 ,女性 64例 ,左侧 70例 ,右侧 80例 ,年龄 18~ 5 8岁。上段骨折79例 ,中段骨折 40例 ,下段骨折 3 1例。1.2 治疗经过 开放性骨折 85例 ,到院时间最短 1h ,最长12h。均予急诊清创缝合 ,钢丝、螺钉内固定治疗 ;65例为闭合骨折 ,手法复位且外固定不稳定后手术内固定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皮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对髌骨横形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急诊入院的86例髌骨横形骨折,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采用经皮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1~74岁,平均(46.8±1.2)岁。对照组采用经典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手术,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18~76岁,平均(47.5±1.1)岁。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更少,下地时间更早,能较早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疗效可靠,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比较,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切口微创,并发症低,患者接受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孙可敬  陈天国 《中国骨伤》2002,15(6):359-359
外伤性尺骨鹰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此骨折的治疗方法甚多,其中有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也有的用单枚螺钉固定,其作用效果不一,且容易引起肘关节活动障碍.我院从1990年7月~1998年12月,应用"张力带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35例尺骨鹰嘴骨折,经随访,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原AO技术临床应用16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10月~2002年4月,在平均海拔3,700米的高原地区采用加压钢板、张力带钢丝、拉力螺钉,利用国产器械器材,按AO技术原理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16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技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方法 对11侧人工肱骨髁上骨折标本应用改良张力带钠丝与交叉克氏针固定后,进行相关的生物力学测试。临床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6例,随访6-78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 生物力学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改良张力带钢丝的桡侧绑结可使骨折端产生压应力,固定强度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临床随访显示骨折愈合佳,功能活动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其稳定性允许废弃外固定,并能早期活动肘关节,是一种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寰枢椎后路固定常用的技术有Gallie钢丝、Brooks钢丝、Halifix椎板夹、Apofix椎板钩、Magerl经侧块关节螺钉等方法固定。钢丝联合经关节螺钉(Brook+Magerl术)方法固定能提供坚强的固定和较高的融合率,也有助于通过维持脊柱的力线而使脊髓得到间接减压,但经关节螺钉固定有并发椎动脉损伤的可能,而且不管采用哪种置钉技术,均需处理寰枢椎侧块关节后方的椎静脉丛方可显露进钉点。自从谭明生创造性应用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以来,该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Tan等[2]在对50具亚洲裔人寰椎标本进行形态学研究后提出,螺钉的进钉点应位于后弓的背侧,而不是从后弓的下方进入寰椎侧块,螺钉经寰椎后弓、峡部至侧块内,Resnick等[3]称之为寰椎的椎弓根螺钉。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即通常所说的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与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不是等同的概念。近年来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显示出其他固定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国内外关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报道屡见不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月~2019年4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固定和空心螺钉固定治疗26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9~64岁。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6例,Ⅲa型9例,Ⅲb型1例。钢丝固定12例,空心螺钉固定1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9 d。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1月~2004年2月使用自行研制的带特制垫片的空心加压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取代传统的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27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空心拉力螺钉与克氏针分别结合"8"字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8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空心拉力螺钉与克氏针结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端间距、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结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疗效优于克氏针,有利于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经验及手术体会。方法对65例踝关节骨折病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60例在伤后6~8d内手术,5例于伤后1周内手术。内踝用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外踝用钢板、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后踝以螺钉或可吸收钉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按Denis-Weber分类法A型10例,B型29例,C型26例。平均随访时间1.5年,骨折全部愈合。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X线征予以评定,优良率89.2%。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使骨折解剖复位,可靠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使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4):2224-222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经皮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自2010年8月~2016年5月4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纳入本研究,其中27例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后经皮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21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关节镜组的切口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早期并发症。两组患者随访7~46个月,平均20个月。关节镜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关节镜组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SS评分关节镜组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胥少汀综合评定标准,关节镜组优良率100%,开放手术组优良率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晚期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技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具有关节面复位精准,切口小的优点,有利于早期康复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