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预防和治疗PTDM提供参考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9年3月1日在某院移植中心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91例移植受者。根据ADA糖尿病诊断指标,将肝移植受者分为PTDM组(18例)与non-PTDM组(73例)。基于统计学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该院肝移植中心PTDM的1年内累积发生率为19.7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BMI ≥ 25 kg·m-2)(OR=8.754,95% CI:2.113~36.273,P<0.05)、术前空腹血糖受损(IFG)(OR=4.713,95% CI:1.305~17.027,P<0.05)和ICU停留时间(OR=1.367,95% CI:1.013~1.843,P<0.05)是肝移植受者发生PT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术前IFG和ICU停留时间与PTDM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为减少PTDM的发生率,针对与PTDM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尽早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及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瑛  王帅 《天津医药》2007,35(9):670-672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及易诱发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3例接受肝移植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1例)和非糖尿病组(52例),对2组不同时间点血糖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诱发术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血糖指标变化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之间的血糖值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前糖耐量异常与术后糖尿病的相关(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不同阶段血糖水平较术前升高,糖尿病组比非糖尿病组升高明显,术前糖耐量异常是诱发PT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农民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前期(PM)人群流行现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糖尿病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番禺区农民2984人,调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T2DM患者检出率为13.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既往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或外周血管病变史(0R=2.549,95% CI:1.358 ~ 4.783),家族糖尿病史(OR=2.458,95% CI:1.108~5.452)、BMI≥30 kg/m2(0R=2.221,95% CI:1.177~4.153)、婚姻状态为离异/丧偶者(OR=2.126,95% CI:1.017~4.448).结论当前广州地区农民的T2DM患病率较高,在乡村应针对有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或外周血管病变史,家族糖尿病史、BMI指数≥30 kg/m2或离异/丧偶者开展DM相关危险行为综合干预,以降低T2DM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PTDM)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567例术前无糖尿病的肾移植患者入组,回顾性调查患者性别、移植时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透析时间、移植前空腹血糖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移植后1,3,6,12,24个月的免疫抑制方案、空腹血糖等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TDM组和对照组(移植后非糖尿病组),采用£检验和,检验统计两组间上述各变量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PTDM的危险因素。结果:PTDM发病率为24.2%(137/567),男性(OR=1.813,P=0.009)、移植时年龄〉45岁(OR=2.528,P〈0.001)、移植时体重〉65kg(OR=2.445,P〈0.001)、移植时BMI〉24kg·m^-1(OR=1.819,P=0.005)、术后1,3,6,12,24个月的环孢素日剂量及血浓度均与FFDM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男性、移植时年龄〉45岁、体重〉65kg、BMI〉24及较高的环孢素日剂量和血浓度是发生PTD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何蕾  余振球 《中国医药》2012,7(4):458-460
目的 研究住院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病(RH)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RH患者100例,按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RH+ OSAHS组(n=54),RH组(n=46),收集患者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史、服用降压药种类、高血压病程、血脂、血糖、血清尿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晨起卧位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和24h动态BP监测相关数据:24h平均SBP(24 h SBP)、24h平均DBP(24 h DBP)、24 h平均动脉压(24 h MAP).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H合并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①RH+ OSAHS组患者24h DBP、24hMAP、LDL-C、血清尿酸、PRA、服用降压药种类均高于RH组[(86±10)mm Hg(1 mm Hg=0.133 kPa)比(81±10)mm Hg,(101 ±9)mm Hg比(97±8)mm Hg,(3.0±0.6)mmol/L比(2.7±0.5)mmol/L,(437 ±81).μmol/L比(385 ±72) μmol/L,1.44(0.56,3.09)ng/(ml·h)比0.78(0.19,1.96)ng/(ml·h),(4.0±0.7)种比(3.6±0.5)种,P<0.05];而年龄、病程低于R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12)岁比(54±12)岁,9(3,16)年比10(6,20)年,P<0.05].②年龄(P=0.031,OR =0.964,95% CI:0.932 -0.997)、高血压病程(P =0.015,OR=0.943,95% CI:0.90 ~0.989)、24 h DBP(P=0.016,OR=1.054,95% CI:1.010 ~1.101)、24 h MAP(P=0.014,OR=1.065,95%CI:1.013~1.121)、血清尿酸(P=0.002,OR=1.009,95%CI:1.003~1.014)、LDL-C(P =0.035,OR=2.193,95% CI:1.003 ~1.014)与OSAHS独立相关;24 h MAP(P=0.02,0R=1.065,95% CI:1.008~1.124),UA(P =0.002,OR=1.009,95% CI:1.003 ~ 1.015),LDL-C(P=0.117,OR=1.877,95% CI:0.854~4.128)为RH合并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RH患者中合并代谢异常是OSAHS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接受成人脂肪肝供体的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ODAT)的关系。方法 对接受成人脂肪肝供体的肝移植术的18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消瘦组5例(BMI<18.5 kg/m2),正常组82例(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65例(24 kg/m2≤BMI<28 kg/m2),肥胖组29例(BMI≥28 kg/m2)。又根据患者有无NODAT,分为NODAT组57例和非NODAT组124例。比较各组受体的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脂肪肝供体肝移植NODAT的危险因素,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患者肝移植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肥胖组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NODAT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1),肥胖组患者NODAT发生率高于消瘦组和超重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超重(OR=3.423,95%CI:1.410~8.310)和肥胖(OR=16.808,95%CI:6.023~46.907)是脂肪肝供体肝移植NODA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曲线显示,肥胖组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Log-rank χ2=44.998,P<0.01)。结论 超重和肥胖是成人脂肪肝供体肝移植NODAT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合理控制患者BMI可显著改善移植预后。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肝移植;糖尿病;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脂肪肝供体肝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东莞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现状及影响患病率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从东莞市抽取4个自然村,采用问卷和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入户对≥35岁的常住人口进行高血压患病现况调查,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此次高血压调查共完成2132人,占3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86.3% (2132/2471);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4.4%( 946/2132),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47.6%( 440/925)比41.9%( 506/1207),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50岁:29.7% (153/516),51 ~60岁:41.9% (286/683),61~ 70岁:63.8% (171/268),≥80岁:71.5% (98/137),两两比较均P<0.01];1级高血压者多于2、3级高血压[65.2%(617例)比25.9%(245例)、8.9%(84例),P<0.01];高血压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9.3% (1052/2132)、37.5%(799/2132)和12.2% (261/2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β=1.091)、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β=1.406)、糖尿病史(β=1.458)、吸烟史(β=1.451)、危险因素个数(β=1.434)是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均P<0.01).结论 本地区防治高血压的任务艰巨,应彻底转变医疗服务观念,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广泛开展农村居民高血压普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血压社区规模化、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肾移植患者钙蛋白酶10(CAPN10)基因多态性与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PCR-RFLP)分别检测了97例PTDM患者(PTDM组)和301例未发生PTDM的肾移植患者(对照组)的CAPN10基因SNP-19、SNP-43、SNP-63的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PTDM的相关性。结果:PTDM组患者SNP-19的11+12基因型频率和SNP-43的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性别、移植时年龄、体重和BMI进行校正后,SNP-19的11基因型和12基因型携带者移植术后发生PTDM的风险分别是22基因型的1.502倍(OR=1.502,95%CI:1.016~2.347,P=0.048)和1.764倍(OR=1.764,95%CI:1.055~2.947,P=0.030),SNP-43的GG基因型携带者移植术后发生PTDM的风险是AA和GA基因型患者的2.19倍(OR=2.190,95%CI:1.047~3.473,P=0.044),SNP-63与PTDM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APN10基因SNP-19的1等位基因和SNP-43的GG基因型是肾移植后发生PT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南昌市社区4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方法 应用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测仪测量南昌部分社区6015例年龄大于40岁女性跟骨骨密度.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检测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其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获得有效例数5999例.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者(P< 0.01)进一步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 (1)女性OP的总患病率为10.8%,年龄标化后的总患病率为11.7%;(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饮牛奶、收缩压、HDL-c、LDL-c、TG、TC、HbA1c、BMI、WHR、体力劳动、孕次、产次、初潮年龄、绝经状态、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哺乳等是OP的可能影响因子(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无配偶、多产次、已绝经、长绝经年限和大WHR是OP的可能危险因素,分别为OR=1.66(95%CI:1.19-2.75),OR=1.3605%CI:1.02-1.80),OR=1.18(95%CI:1.02-1.36),OR=1.31 (95%CI:1.05-2.35),OR=1.06 (95%CI:1.04-1.08),OR=1.34(95%CI:1.12-2.52);经常饮用牛奶、晚绝经年龄、高BMI为其可能保护性因素,分别为OR=0.49(95%CI:0.39-0.62),OR=0.97(95%CI:0.94-0.99),OR=0.93(95%CI:0.87-0.99).结论 (1)随着年龄的增加,OP患病率明显增加.(2)增龄、绝经、无配偶、多产次以及中心性肥胖为OP可能危险因素;饮牛奶、合适的体质指数、晚绝经年龄可能有助于减少OP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清洁手术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骨科和胸外科清洁手术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组32例)与未发生(对照组70例)患者在性别、年龄、肺部基础疾病、糖尿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追加抗菌药物、应用抑酸剂、术前肺功能/血气、手术时间、手术时长、术后口腔护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肺部基础疾病[感染组46.9%(15/32),对照组15.6% (11/70),x2=11.227,P =0.007]、手术时间≥180 min[感染组62.5% (20/32),对照组31.4% (22/70),x2 =8.753,P=0.003]、术后未进行口腔护理[感染组71.9%(23/32),对照组40.6%(28/70),x2 =8.925,P=0.01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糖尿病、术前肺功能/血气的影响后,肺部基础疾病[感染组46.9%(15/32),对照组15.6% (11/70),比值比(OR)=11.953,95%置信区间(CI):8.132 ~ 18.287)、手术时间(≥180 min)[感染组62.5% (20/32),对照组31.4% (22/70);OR=3.152,95%CI:1.014 ~7.258]、术中未追加抗菌药物[感染组81.2% (26/32),对照组59.4%(42/70);OR =9.738,95%CI:3.401 ~ 14.176]、术后未做口腔护理[感染组71.9%(23/32),对照组40.6%(28/70);OR=7.838,95% CI:2.974 ~ 16.118)]是清洁手术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完善各项检查,及时评估患者肺部基础疾病状态、时间超过3h的大手术在术中追加抗菌药物、术后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可以减少清洁手术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空腹血糖的变化规律、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PTDM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术前病史资料详实、术后存活时间〉3个月的66例心脏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移植前糖尿病(Pre—DM)组12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11例、空腹血糖正常(NFG)组43例,观察3组术后空腹血糖变化规律。对54例术前非糖尿病患者,根据空腹血糖分析术后PTDM发生及转归,并对移植后新生糖尿病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心脏移植术后Pre—DM组、IFG组、NFG组术前、术后7d、术后6个月、术后1年空腹血糖分别为(8.5±1.9)、(10.3±2.7)、(7.6±2.4)、(7.0±1.7)mmol/L;(6.7±1.7)、(10.2±3.8)、(6.3±1.2)、(6.1±1.0)mmol/L;(4.6±0.6)、(8.2±3.9)、(5.9±2.0)、(5.7±1.1)mmol/L,3组术后7d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4例术前非糖尿病患者中20例(37.0%)发生PTDM,其中12例(60.0%)患者PTDM持续存在,8例(40.0%)在随访中转为NFG或IFG。单因素分析提示,体重指数、术前三酰甘油水平及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PTDM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三酰甘油水平(比值比为6.373,P=0.016)和环孢素A血药浓度偏高(比值比为6.352,P=0.016)为发生PTDM的危险因素。结论PTDM并非持续存在,在病程中有可能转为IFG或NFG。术前三酰甘油水平和环孢素A血药浓度偏高可增加PTDM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尿毒症病人中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肾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无症状HbsAg阳性者肾移植术后分别应用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泼尼松(43例)和他克莫司+麦考酚吗乙酯+泼尼松(41例),对比观察肾移植后一年内两组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及逆转率、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他克莫司组和环孢素组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和95.3%/100.0%;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和20.9%(P〈0.05);抗排斥的逆转率均为100%。两组的毒副作用比较,他克莫司组肝功能损害、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9.8%、12.8%和9.8%)显著低于环孢素组(27.9%、30.2%和27.9%,P〈0.05),但术后糖尿病的发生率却高于环孢素组(19.5%vs4.6%,P〈0.05)。两组在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尿毒症病人中HBsAg阳性者,肾移植术后应用他克莫司+麦考酚吗乙酯+泼尼松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泼尼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7-1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92例青年患者(≤40岁)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冠心病组(217例)和非冠心病组(75例)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292例青年患者中体重指数>24 kg/m^2者占78.8%(230/292),吸烟者71.6%(209/292);饮食习惯中喜油腻饮食者55.5%(162/292)。冠心病组严重吸烟者(吸烟史超过1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比例高[207.%(45/217)比9.2%(7/75),P=0.015]。与代谢和炎症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表明,冠心病组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尿酸、红细胞沉降率以及大内皮素1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血浆总胆固醇:(4.6±1.5)mmol/L比(4.1±1.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1.1)mmol/L比(2.1±0.6)mmol/L,脂蛋白a:(135±110)mg/L比(102±58)mg/L,尿酸:(360±100)μmol/L比(337±94)μmol/L,5(2,13)mm/1 h比2(36,)mm/1 h;0.450(0.290,2.510)pmol/L比0.320(0.208,04.75)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敏C 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50(0.738,3.755) mg/L比12.80(0.550,2.71)m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比值比(OR)=1.89,95%置信区间(CI):17.4~2.05],高血压(O R=1.56,95% CI:1.48~1.65),2型糖尿病(O R=1.37,95%CI:1.25~15.0),高脂饮食(OR=1.35,95%CI:1.28~1.43)和体重指数>24 kg/m^2(OR=1.09,95% CI:1.03~1.17)和有饮酒史(OR=1.37,95% CI:1.30~1.46)的年轻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在被调查的年龄≤40岁的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将288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A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B组),对两组患者进行BMI、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ALT(55.12±9.13)mmol/L、BMI(28.48±4.69)kg/m2、HbA1c(8.57±1.69)mmol/L、FPG(9.36±2.24)mmol/L、TG(2.12±0.38)mmol/L、TC(5.56±1.25)mmol/L、AST(25.34±5.23)mmol/L,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6.22±8.76)mmol/L、(23.96±3.73)kg/m2、(7.62±1.28)mmol/L、(8.67±1.98)mmol/L、(1.23±0.17)mmol/L、(4.31±1.09)mmol/L、(21.19±4.71)mmol/L(t=17.564、8.726、5.163、2.694、8.788、6.894,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与BMI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32,P<0.01),与AST呈显著负相关(r=-0.091,P<0.01)。结论 ALT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指标,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1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TDM,分为PTDM组(247例)和非PTDM组(284例).收集我院2016—2020年接受肾移植患者相关临床信息,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分析2组间PTDM风险因素差异水平;采用单...  相似文献   

16.
张庆  刘世霆  许军 《中国药房》2010,(10):941-944
目的:研究环孢素、他克莫司对合并或不合并移植后糖尿病肾移植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合并有移植后糖尿病和服用的主要免疫抑制剂,将门诊肾移植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不合并糖尿病组、环孢素组、他克莫司组,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调查。结果:合并有移植后糖尿病肾移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比不合并糖尿病组明显偏低,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环孢素、他克莫司对合并移植后糖尿病的肾移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他克莫司对不合并移植后糖尿病的肾移植患者生理健康的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维度、心理健康的正向情绪维度方面较环孢素组得分高,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移植后合并糖尿病明显影响肾移植患者的自测健康;对不合并移植后糖尿病肾移植患者,服用他克莫司的比服用环孢素的有更好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王丽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599-2601
目的:了解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孕妇1823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其中确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105例作为病例组,从1718例健康孕妇中选择同期入院的11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率为5.76%,其中妊娠期糖尿病( GDM)为31例,糖耐量异常(GIGT)74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产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糖代谢异常发病率增加,但GDM和GIGT孕妇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值=3.786,P=0.001)、孕前BMI(OR值=2.424,P=0.013)和糖尿病家族史(OR值=1.554,P=0.003)是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和孕前BMI是孕妇妊娠期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白细胞、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炎症因子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对7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证实为CHD患者进行PCI治疗,其中2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造影证实原支架内血管直径狭窄≥50%,定为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组86例,无再狭窄组136例。入院当日详细记录2组患者病史,进行体格和血常规检查;次日晨空腹取静脉血检查血脂、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等。对2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年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无再狭窄组[吸烟:63.9%(55/86)比48.5%(66/136),高血压:77.9%(67/86)比64.7%(88/136),糖尿病:50.0%(43/86)比22.8%(31/136),白细胞计数:(8.8±1.2)×10^9/L比(7.1±2.5)×10^9/L,C反应蛋白:(15±26)mg/L比(7±16)mg/L,纤维蛋白原:(3.6±0.8)g/L比(3.3±0.9)g/L,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炎症因子白细胞、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PCI术后支架再狭窄有明显影响,传统危险因素吸炯、糖尿病、高血压明显影响PCI术后炎症的恢复,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