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踝关节韧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踝关节韧带损伤,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非常多见,其发病率在身体各关节韧带损伤中占首位,由于外踝较内踝长,腓侧副韧带远不如内侧三角韧带坚强,故腓侧副韧带损伤远较内侧副韧带损伤机率高。在临床工作中,对踝关节损伤患者,X线检查排除骨折的诊断后,应考虑到踝关节腓侧副韧带损伤的存在,而予积极治疗,避免治疗不当,遗留踝关节不稳,习惯性扭伤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我们自1996年以来,门诊治疗踝关节腓侧副韧带损伤患者82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82例腓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中,单纯前距腓韧带损…  相似文献   

2.
分析踝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7年7月接诊的内外侧韧带损伤患者4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造成患者损伤的机制,总结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结果该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均为单侧踝关节外伤,受伤原因主要为运动损伤、扭伤、车祸伤和高处坠落;通过X线片、CT及MRI检查确诊率为100%;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踝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对于距腓前韧带损伤但未断裂患者可使用保守治疗,对于距腓前韧带彻底断裂或有跟腓韧带损伤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解剖重建治疗习惯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采用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解剖重建治疗习惯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8~52岁,中位数28岁。左侧5例,右侧9例。X线检查显示,前抽屉应力位片距骨前移7~12 mm,中位数10.5 mm;内翻应力位片距骨倾斜8°~12°,中位数11.5°。麻醉状态下X线检查显示,前抽屉应力位片距骨前移11~15 mm,中位数12.5 mm;内翻应力位片距骨倾斜9°~13°,中位数10.5°。MRI检查显示,距腓前韧带Ⅳ度损伤伴跟腓韧带Ⅲ度损伤8例,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伴跟腓韧带Ⅱ度损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9个月,中位数5个月。随访观察踝关节疼痛、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7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其中疼痛评分术前(22.14±8.00)分、末次随访时(33.57±8.40)分,功能评分术前(6.86±7.93)分、末次随访时(9.14±4.52)分。均未出现切口皮肤感染或坏死、腓骨骨折、肌腱滑脱及界面螺钉脱出等并发症。结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解剖重建治疗习惯性踝关节扭伤,可以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肌骨超声技术直观观察外踝理筋手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踝关节扭伤患者39例,于清宫外踝理筋手法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后及治疗后平均18.6个月随访时,对踝关节患侧、健侧的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对比观察记录踝关节患侧、健侧外侧3条韧带的厚度;韧带纤维的连续性,踝关节运动过程中的韧带张力,外侧副韧带周围组织肿胀面积等。结果:39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手法治疗前患侧相比健侧超声下见踝关节外侧三条副韧带连续性好,但韧带肿胀,有不同程度变厚,回声不均匀,以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明显,距腓后韧带患侧健侧差别较小;踝关节做背伸、跖屈、内翻、外翻活动动态下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无回声变化区域患侧较健侧有增大或扩展,提示张力弹性患侧较健侧差,距腓后韧带健侧、患侧变化不大。手法治疗后患侧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厚度回声变薄,宽度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腓后韧带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下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张力改善明显。随访时患侧韧带厚度、周围组织肿胀区域与动态张力观察与健侧基本接近。结论:运用外踝理筋手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经过肌骨超声检查证实可以对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厚度、宽度、动态张力弹性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周围主要韧带有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下胫腓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起于内踝,自下呈扁形,附于足舟骨、距状骨前内侧;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止于距骨前外侧的腓距前韧带;止于跟骨外侧为腓跟韧带止于距骨后外侧的为腓距后韧带。临床上分内翻扭伤和外翻扭伤。跖屈内翻时容易损伤外侧的腓距前韧带;单纯内翻损伤时容易损伤外侧的腓跟韧带。外翻姿势时,由于三角韧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结合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距腓前、腓跟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11例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行踝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结合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距腓前、腓跟韧带治疗。患者年龄16-47岁(平均32.1岁),病程3-66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是踝关节反复扭伤史,影像学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赘形成,6例出现距骨软骨面损伤。先在踝关节镜下对踝关节进行清理,去除骨赘,清理增生滑膜,必要者可行软骨移植修复距骨软骨损伤,后在外踝下方行弧形切口进行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距腓前、腓跟韧带。采用(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Hindfoot Scale score)AOFAS评分及Karlsson评分,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分。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4.2个月。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AOFAS评分术前(41.8±4.7)分术后上升到(91.1±7.1)分(P〈0.05),Karlsson评分由术前(39.4±2.9)分上升到(89.3±8.0)分(P〈0.05)。至最后一次随访时未发现踝关节不稳复发或其他并发症。结论:踝关节镜结合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距腓前、腓跟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第三腓骨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治疗陈旧性距腓前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采用第三腓骨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治疗陈旧性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0~55岁,中位数36岁。体质量指数18.6~33.7 kg·m-2。所有患者半年内有2次以上的严重踝关节扭伤史,经正规非手术疗法治疗后无效,且行改良Brostrom-Gould修复术失败。X线检查均显示距骨前移>10 mm,距骨倾斜角>9°;MRI检查提示距腓前韧带伴或不伴跟腓韧带断裂,且第三腓骨肌存在。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和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踝关节初次扭伤至手术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8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评价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和足踝功能测试(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 FAAM)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65~90 min,中位数70.5 min。切口均甲级愈合,前抽屉试验和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中位数18个月。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术前(6.13±0.64)分、术后1年(1.33±0.74)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术前(52.47±7.37)分、术后1年(89.23±5.75)分,优11例、良5例;FAAM评分,术前(58.67±5.70)分、术后1年(90.13±6.60)分,优9例、良7例。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第三腓骨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治疗陈旧性距腓前韧带损伤,能缓解踝关节疼痛,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踝关节扭伤后,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脱位征象,而踝关节前内外侧长时间出现肿痛,严重影响行走活动,其实质是因下肢胫腓前韧带、前距腓韧带、三角韧带深层纤维损伤后发生瘢痕化,骨膜炎症或并发软组织损伤所致,这类病变统称为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该类疾病8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伤洗药治疗外踝关节扭伤846例天津市津南区个体医中医孔令志骨伤科诊所(300353)孔令志孔德霞孔德坤孔德珉外踝关节扭伤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的损伤,多因足下失稳,踝关节过度内翻,致使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撕裂性损伤而造成。伤后外踝关节红肿热痛,功能受限影...  相似文献   

10.
内翻性踝关节损伤临床上非常常见,扭伤后无骨折脱位,但反复出现踝关节前外侧肿痛,而无踝关节不稳定,长期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发现其肿痛常因前下胫腓韧带、前距腓韧带损伤后瘢痕化,滑膜炎症反应以及受到撞击所致,也称为“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对比MRI及高频超声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收治于该院的96例疑似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96例患者均先后实行高频超声诊断及MRI诊断,再进行关节镜或手术探查诊断获取病理结果,判断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经统计,96例疑似患者经关节镜或手术探查诊断后证实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55例,单一性距腓前韧带部分撕裂10例、完全撕裂25例,单一性跟腓韧带部分撕裂2例、完全撕裂5例,距腓前韧带合并跟腓韧带部分撕裂5例、完全撕裂6例,距腓后韧带部分撕裂2例、完全撕裂0例。从部分撕裂及完全撕裂诊断符合率指标来看,MRI及高频超声诊断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实行MRI及高频超声联合诊断的优势相对显著,明显优于单一使用MRI诊断或高频超声诊断,大大提高诊断检出率。因此值得在临床诊断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与跟腓韧带用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自体半腱肌腿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以及跟腓韧带,对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进行治疗,在术后,将踝关节固定在中立稍外翻,保持6周,在第7周,逐渐取下石膏,让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练习。在随访时,根据AOFAS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疼痛及关节功能。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术后30~40分,平均分(32.52±4.51)分,功能评分:术后40~50分,平均分(48.12±3.42)分,比术前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优良率达到了100.0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中,通过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与跟腓韧带的方式,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跌关节外侧不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的力学作用机理。方法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急诊科收集1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扫描并保存患者胫骨远端1/3以下踝关节CT断层图片,利用Abaqus 6.13和Mimics10.0软件来构建足踝三维有限元模型。记录手法治疗前、初次治疗后、疗程结束2周3个时间点的在体力学数据,经过数据转换处理后代入有限元模型中,分析在3个不同时间点4种工况下距腓前韧带的参数及力学数据。结果 有限元加载试验提示,随着时间进展,经手法治疗后,距腓前韧带的弹性模量逐渐降低,距腓前韧带的最大应力逐渐增大。结论 摇拔戳手法能通过降低距腓前韧带的弹性模量,使距腓前韧带承受的最大应力增加。可能是通过手法缓解踝关节扭伤后踝周围韧带的痉挛紧张状态,提高韧带对力的耐受,这可能是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的力学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外踝关节扭伤87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因足下失衡,踝关节过度内翻致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撕裂性损伤造成,伤后外踝关节红、肿、热、痛,功能受限影响活动。笔者从1997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本症8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中药熏洗配合牵引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锐明 《中医正骨》2002,14(4):37-37
踝关节扭伤后 ,X线片未见骨折脱位等明显异常 ,而踝前、外、内侧长时间肿痛 ,严重者影响行走活动等情况临床并不少见。其实质是因前下胫腓韧带、前距腓韧带、三角韧带深层纤维损伤后瘢痕化 ,滑膜炎症或并发软骨损伤所致 ,这类病变统称为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1〕。我院自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7~50岁,中位数33岁。左侧17例,右侧18例。所有患者均有反复踝关节扭伤病史。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按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程度的影像学分型标准,均为完全撕裂型。病程8个月至6年,中位数15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Tegner运动水平评分评定患者运动能力恢复情况,观察距骨倾斜角变化;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0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及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均高于术前[(47.00±4.03)分,(90.27±2.49)分,t=-85.300,P=0.000;(3.93±1.86)分,(6.20±1.13)分,t=-9.472,P=0.001],距骨倾斜角较术前降低(18.07°±2.64°,4.60°±1.10°,t=25.254,P=0.001)。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排斥反应及螺钉脱出等并发症。结论:同种异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运动水平、缩小距骨倾斜角,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是运动中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尤以距腓前韧带损伤多见。若早期处理不当,往往使病程迁延,或导致踝关节松弛或僵硬,造成以后反复的扭伤和疼痛。目前对此损伤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ATFL)的组织学特点,结合韧带损伤及修复机制,为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踝关节不稳征的诊治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对12具新鲜冷冻尸体小腿(包踝关节)标本采用明胶等灌注及大体解剖,并对新鲜ATFL标本运用解剖、透明、组织切片等方法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所测ATFL长(24.3±4.5)mm、宽(4.6±0.3)mm、厚(2.6±0.3)mm,呈扁平四边体状,由规则致密的胶原纤维束及成纤维细胞等构成,大多数纤维束走行与ATFL纵轴一致。ATFL可分为距骨、腓骨附着区及中间区共3段。相对于中间区韧带,两端的骨附着区含有相对丰富的血管网。结论:距腓前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意义重大,研究韧带的组织构形对于韧带损伤及慢性踝关节失稳征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韧带的创伤是由韧带的过度拉伸所导致,主要有踝关节的旋后损伤(踝关节的外侧韧带损伤)、踝关节的旋前损伤(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损伤)、踝的外旋损伤(胫腓下联合韧带).目前踝关节韧带的损伤有手术与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在运动创伤的治疗中是以非手术的方法为主,在治疗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强调功能的康复.笔者观察了38例此类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药熏洗配合按摩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10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薛红强  高小余 《陕西中医》1999,20(7):322-322
自拟外洗方(伸筋草、海桐皮、秦艽、独活、没药、红花等)蒸气熏蒸浸泡,并结合按摩患处腓距前韧带,按压解溪穴等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108例,总有效率98%。提示本方法有消肿止痛,舒筋活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